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本本 科科 毕毕 业业 论论 文(设文(设 计)计) 题目: 多多 接接 收收 无无 线线 耳耳 机机 学学 院:院: 工工 学学 院院 姓姓 名:名: 袁袁 霞霞 学学 号:号: 2006116520061165 专专 业:业: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年年 级:级: 20062006 级级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周华茂周华茂 职职 称:称: 讲师讲师 二二 0 0 一一一一 年年 五五 月月 - i - 摘摘 要要 由于当今无线技术的进步,无线耳机的普及和广泛使用,怎么才能更好的发挥它 的优越作用,提升无线耳机的产品质量和功能。达到普遍使用的领域,触发消费者 对这项产品的爱好与普遍应用。 本课题研究开发的无线耳机可以应用在许多方面,比如用无线耳机接听手机电话, 省却了耳机电线,同时免除了存在争议的手机辐射问题。还可以用于智能系统中的无 线通信,比如近几年盛行的足球机器人比赛,机器人之间为了配合而互相通信以及主 机为了作全局指挥与机器人之间的通信就需要无线耳机。所以我们相信无线耳机是有 很宽广的市场前景的。 毕业设计的目的是了解基本电路设计的流程,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理论,巩固所学 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从而具备一定的设计能力。 我做得的毕业设计注重于对多接收无线耳机理论的理解,明白它的工作原理,以 便以后单片机领域的开发和研制打下基础,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培养创新能力,丰 富自己的知识理论,做到理论和实际结合。 关键词:无线耳机;扬声器;a/d 和 d/a 转换器;单片机;接收和发射电路 多接收无线耳机 - ii - a ab bs st tr ra ac ct t because todays wireless technology progresses, the popularity of wireless headsets and widely used, how it might best superior functio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and wireless headset functionality. achieve widespread use of the field, trigger consumer interest and this product applies generally. this top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wireless headset can be applied in many aspects, such as using wireless headset answer phone call, dispense with headphone wires, and absolved the controversial mobile phone radiation problems. can also be used in intelligent system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for instance in last few years popular soccer robot, robot race between each other in order to coordinate the communication and host to be global communications between the command and robots need wireless headset. so we believe that the wireless headset is a very broad market prospect. graduation design is to understand basic circuit design process, enrich their knowledge and theory, consolidate of knowledge, improve their ability and experiment ability, thus have a certain design ability. i do a graduation design focuses on wireless headset for receiving the theory of understanding, understand how it works, so that later mcu develo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area, thus laying a foundation to improve their design ability, cultivate the innovative ability, enrich their knowledge theory, do wi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keywords: wireless headset;;the speaker;a/d and d/a converter;microcontroller 多接收无线耳机 - iii - 目 录 摘摘 要要i abstractabstractii 目目 录录iii 第第 1 1 章章 绪论绪论1 1.1 课题的研究目的1 1.2 系统方案构想与确定1 1.3 本课题要注意的主要问题2 第第 2 2 章章 系统设计方案分析系统设计方案分析3 2.1 系统发射部分电路设计介绍3 2.1.1 电源电路的设计3 2.1.2 lm386 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3 2.1.3 adc0809 转换电路设计部分4 2.1.4 8051 芯片的设计部分5 2.1.5 复位电路设计部分6 2.1.6 晶振电路设计7 2.1.7 micrf102 发射设计部分8 2.2 系统接收部分的电路设计介绍9 2.2.1 micrf007 接收芯片接收设计部分:9 2.2.2 dac0832 转换部分电路设计:10 2.2.3 lm358 设计电路与扬声器部分: 12 第第 3 3 章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系统的软件设计13 3.1 主程序设计13 3.2 接收子程序模块 14 3.3 发送子程序模块 15 3.4 中断子程序模块 16 结结 论论 18 参参考考文文献献 19 附录附录 1 源代码程序源代码程序20 附录附录 2 系统系统 pcb 图图24 致致 谢谢 25 - 1 - 第第 1 1 章章绪绪论论 1 1. .1 1 课课题题的的研研究究目目的的 人类都会有向往自由、并且追求自由的潜在天性,人类为了自由不断追求着摆 脱空间或者时间的束缚和局限。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很难进行远距离的信息交 换。自由的理念体现了在人类的设计天赋中,从最初单调的信件联络到后来的电报, 到后来的有线语音电话,通信电缆渐渐地成为了人们心中的绊脚石,有没有能够取 代那些冗长的电缆的技术呢?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努力,电报从有线到无线,电话 从有线到无线,网络从有线到无线。如今,一张人们描画已久的蓝图已经在面前展 示,这就是无线通信给我们带来的惊喜。 1 1. .2 2 系系统统方方案案构构想想与与确确定定 随着全球通信的业务的迅速发展,作为现在个人通信的主要手段,无线通信系 统及技术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如何削除同信道干扰(cci) ,多址干扰(mai)与 多径衰落的影响在成为人们提高无线通信的系统性能时主要考虑的因素。 我们所要开发的这款无线耳机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无线收发模块 . 该芯片的高集成度解决了在模拟和数字混合设计中的很多困难,同时,参考设 计还支持两种不同的天线技术:其中一款设计采用环行天线,直接在 pcb 上用铜 铂实现,该天线设计具有体积和重量小,成本低的优势;另外一种设计支持嵌入式 高增益天线,有效扩大了系统的覆盖距离。该参考设计已经为无线远程抄表、汽车 双向遥控防盗控制和无线计算机外设的设计提供了很好的设计模板,降低了设计开 发周期和成本。 最终我们确定用 micrf102 和 micrf007 和增强型 8051 来作为无线耳机的主 要部件。以下为无线耳机硬件设计原理图: 多接收无线耳机 - 2 - 麦 克 风 8051 mcu 8051 mcu扬声器 micrf102 发射端 micrf00 7接收端 adc 0809 转换 器 da c08 32 转换 器 lm 386 lm 358 图 1 无线耳机硬件设计原理图 整个运行过程为:用户从麦克风传播模拟音频信号,经过滤波和放大再由 a/d 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由 8051 控制 rf 收发器发出信号从天线 发出,由另一个无线耳机的天线接收,同样由该耳机的 8051 微控制器控制 rf 前 端接收,再通过 d/a 转换器转换为模拟信号再由扬声器(耳机)播出。 1 1. .3 3 本本课课题题要要注注意意的的主主要要问问题题 无线耳机在设计上有两个特点:一是印刷线路板体积一定要小;二是作为电池 供电的电子产品,一定要求把线路的功耗设计得非常低。 根据以上第一点原则,在设计中一是要尽可能的采用集成度高的贴片封装芯片, 二是芯片的外围元件一定要少;根据第二原则,除了采用低功耗芯片设计产品外, 产品中在守候状态时应使电源间歇脉冲供电。 多接收无线耳机 - 3 - 第第 2 2 章章系系统统设设计计方方案案分分析析 整个电路分为两大模块设计:发射部分和接收部分。发射部分又可分为8小部分 来介绍:电源部分;音频功率放大部分;a/d转换部分;8051芯片部分;发射部分; 天线部分;晶振电路;复位电路。接收部分即和发射部分是反方向。 2.1 系系统统发发射射部部分分电电路路设设计计介介绍绍 2.1.1 电电源源电电路路的的设设计计 电压通过保险丝经过变压器降压,in4007二极管整流、电容滤波、lm7805稳压输出、利 用红色发光二极管指示电源电路工作状态,电源电路的原理如图(2)所示: 图 2 电源电路 220v市点经过变压器降压,二极管路桥式整流,c12用于滤除由市电引入的高频干扰,电 容c11滤掉高频杂波后送入lm7805第1脚,第2脚接地,第3脚输出稳定的电压,电压为 9v。c14进一步滤除高频干扰,c13再滤波得到稳定5v电压,供给电路工作,红色发 出二极管是电源指示灯,r6是发光二极管的限流电阻,阻值的范围是(5101k) 发光二极管的正常工作电流为10ma。 电源是所有电气设备的灵魂,也是我们整机电路设计的重点。因为没有它,我们 无论再完美、再有用的电路都不能工作,所以我们在每时每刻都必须把它记于心。所 以在制作的时候,我们都一定要先做电源电路,且要保证成功。 2.1.2 lm386 音音频频功功率率放放大大器器的的设设计计 lm386是一种音频集成功放,具有自身功耗低、电压增益可调整、电源电压范围大、外接 元件少和总谐波失真小等优点的功率放大器,广泛应用于录音机和收音机之中。静态功耗低, 约为 4ma,可用于电池供电。 工作电压范围宽,4-12v or 5-18v。 外围元件少。电压 多接收无线耳机 - 4 - 增益可调,20-200。 lm386的外形和引脚的排列如图所示。引脚2为反相输入端,3为同相输入端;引脚 5为输出端;引脚6和4分别为电源和地;引脚1和8为电压增益设定端;使用时在引脚 7 和地之间接旁路电容,通常取10f。 lm386电路设计图如下: 图 3 lm386音频功率放大器电路图 2.1.3 adc0809 转转换换电电路路设设计计部部分分 a/d 转换器的作用就是把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以便于计算机进行处理。a/d 转换器的需要5v 的工作电压,如果选择使用5v 的工作电压的芯片,与单片机系 统可共用一个电源就比较方便。 adc0809 是一种逐次比较式 8 路模拟输入、8 位数字量输出的 a/d 转换器。 adc0809 由 8 路模拟开关,地址锁存与译码器,8 位 a/d 组成。工作过程:用指令 选择 0809 的一个模拟输入通道,当执行 movxdptr,a 时,单片机的 wr 信号有 效,从面产生一个启动信号,给 0809 的 start 引脚送入脉冲,开始对选中通道进 行转换。当转换结束后,0809 发出转换结束高电平信号,该信号可供单片机查询。 也可反相后作为单片机发出的中断请求信号。为了保证模数转换的精度,adc0809 采用模拟电路的电源供电以避免数字电路中难以避免的脉冲干扰。对 adc 的参考电 源输入端采用一大一小的两个电容进行滤波。 adc0809转换电路设计图如下: 多接收无线耳机 - 5 - 图 4 adc0809 转换电路图 2.1.48051芯芯片片的的设设计计部部分分 它由以下功能部件组成: 1. 微处理器(cpu) 2. 数据存储器(ram) 3. 程序存储器(rom/eprom) 4.4个8位并行i/o口(p0口、p1口、p2口、p3口) 5.1个串行口 6.2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 7. 中断系统 8. 特殊功能寄存器(sfr) 9. 外部扩展存储器时,当做数据总线(d0d7 为数总线接口) 10. 外部扩展存储器时,当作地址总线(a0a7 为地址总线接口) 11. 不扩展时,可做一般的i/o使用,但内部无上拉电阻,作为输入或输出时应在外 部接上拉电阻。 12.p1口只做i/o口使用:其内部有上拉电阻。 13.p2口有两个功能: 1、扩展外部存储器时,当作地址总线使用 2、做一般i/o 口使用,其内部有上拉电阻; 多接收无线耳机 - 6 - 14.p3口有两个功能: 除了作为i/o使用外(其内部有上拉电阻) ,还有一些特殊功 能,由特殊寄存器来设置。 有内部 eprom 的单片机芯片(例如8751) ,为写入程 序需提供专门的编程脉冲和编程电源,这些信号也是由信号引脚的形式提供的。 8051芯片在整个电路图中的设计如下: 图 5 8051 芯片设计电路图 2.1.5 复复位位电电路路设设计计部部分分 为确保微机系统中 电路稳定可靠工作,复位电路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复位电路的第一 功能是上电复位。一般微机电路正常工作需要供电电源为5v5%,即4.755.25v。由 于微机电路是时序数字电路,它需要稳定的时钟信号,因此在电源上电时,只有当vcc 超过4.75v低于5.25v以及晶体振荡器稳定工作时,复位信号才被撤除,微机电路开始正 常工作。 多接收无线耳机 - 7 - 复位电路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vcc 上电时,c 充电,在 10k 电阻上出现 电压,使得单片机复位;几个毫秒后, c 充满,10k 电阻上电流降为 0,电压也 为 0,使得单片机 进入工作状态 。工作期间,按下 s,c 放电。 s 松手,c 又充 电,在 10k 电阻上出现电压,使得单片机复位。几个毫秒后,单片机进入工作状 态。 复位电路工作图如下: 图 6 复位电路设计图 2.1.6 晶晶振振电电路路设设计计 晶振全称为晶体振荡器,其作用在于产生原始的 时钟频率,这个频率经过 频率发生器的放大或缩小后就成了电脑中各种不同的总线频率。以声卡为例,要 实现对模拟信号 44.1khz 或 48khz 的采样,频率发生器就必须提供一个44.1khz 或 48khz 的时钟频率。如果需要对这两种 音频同时支持的话,声卡就需要有两颗 晶振。但是娱乐级 声卡为了降低成本,通常都采用 src 将输出的采样频率固定 在 48khz,但是 src 会对音质带来损害。 晶振电路设计图如下: 多接收无线耳机 - 8 - 图 7 晶振电路设计图 2.1.7 micrf102 发发射射设设计计部部分分 无线发射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以micrf102为核心。micrf102是micrel公司推出的 一个单片uhf ask发射器,采用sop(m)-8封装,芯片内包含有:由基准振荡器、相位检波 器、分频器、带通滤波器、压控振荡器构成的合成器,发射偏置控制,rf功率放大器,天线调 谐控制和变容二极管等电路,是一个真正的“数据输入无线输出“的单片无线发射器件。uhf 合成器产生载频和正交信号输出。输入相位信号(i)用来驱动rf功率放大器。天线调谐正交信 号(q)用来比较天线信号相位。天线调谐控制部分检测天线通道中发射信号的相位和控制变容 二极管的电容,以调谐天线,实现天线自动调谐。功率放大器输出受发射偏置控制单元控制。 ask/ook调制,提供低功耗模式,数据传输速率为20 kb/s。 发射信号总是比接收信号强,而强信号对弱信号有抑制作用,会使接收电路被强信 号阻塞,使接收的弱信号被淹没,引起接收灵敏度下降。所以接收滤波器就是阻止发射 信号串人接收电路,并拒收天线接收到的接收频段以外的信号;而发射滤波器则拒绝 ,接收频率段的噪声功率及发射调和信号等。当然,也有一些话机使用接收与发射分 离的滤波器。用示波器在天线开关的控制端可检测到控制信号的脉冲波形。控制天线 开关的信号来自逻辑电路,同时这些信号也控制发射机、接收机电路。 micrf102与天线设计部分电路图如下: 多接收无线耳机 - 9 - 图 8 发射与天线设计电路图 2.2 系系统统接接收收部部分分的的电电路路设设计计介介绍绍 电源部分、 8051 芯片部分、晶振电路设计部分、复位电路设计部分这四大部 分和发射电路设计是相似的。在接收部分就不再做过多的介绍。重点介绍以下几 个部分: 2.2.1 micrf007 接接收收芯芯片片接接收收设设计计部部分分: 无线接收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以 micrf007 为核心。micrf007 是 micrel 公司推 出的单片 uhf ask/ook(导通-关断键控)超外差无线电接收芯片。micrf007 采用 sop(m)-8 封装,芯片内电路可分为 uhf 下变换器、ook 解调器和基准控制三部分。 uhf 下变换器包含 rf 放大器、混频器、中频放大器、带通滤波器、峰值检波器、合 成器、agc 控制电路;ook 解调器包含低通滤波器、比较器;基准控制电路包含基准 振荡器和控制逻辑电路。仅需外接 2 个电容器 cagc 和 cth,1 个晶振以及电源去耦 电容即可构成 1 个 uhf ask 接收器,所有的 rf 和 if 调谐都在芯片内自动完成,是 一个真正“无线输入数据输出“的单片器件。 micrf007 是标准的窄 rf 带宽的超外差接收器,窄带宽接收器对 rf 干扰信号不 敏感。rf 中心频率由完全集成的 pll/vco 频率合成器控制,与基准振荡器外接晶振 有关。中频带通滤波器的带宽为 430 khz,基带解调器的低通滤波器带宽为 2.1 khz。接收数字 ask 信号,接收器数据传输率为 2 kb/s。 micrf007 接收电路设计图如下: 多接收无线耳机 - 10 - 图 9 micrf007 接收设计电路图 2.2.2 dac0832转转换换部部分分电电路路设设计计: dac0832 是 8 分辨率的 d/a 转换集成芯片。与微处理器完全兼容。这个 d/a 芯片以其价格 低廉、接口简单、转换控制容易等优点,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d/a 转换器由 8 位输入锁存器、8 位 dac 寄存器、8 位 d/a 转换电路及转换控制电路构成。 dac0832 的主要特性参数如下: 1、分辨率为 8 位; 2、电流稳定时间 1us; 3、可单缓冲、双缓冲或直接数字输入; 4、只需在满量程下调整其线性度; 5、单一电源供电(+5v+15v) ; 6、低功耗,200mw。 7、d0d7:8 位数据输入线,ttl 电平,有效时间应大于 90ns(否则锁存器的数据会出错) 8、ile:数据锁存允许控制信号输入线,高电平有效; 9、cs:片选信号输入线(选通数据锁存器) ,低电平有效; 10、wr1:数据锁存器写选通输入线,负脉冲(脉宽应大于 500ns)有效。由 ile、cs、wr1 的 逻辑组合产生 le1,当 le1 为高电平时,数据锁存器状态随输入数据线变换,le1 的负跳变时将 输入数据锁存; 11、xfer:数据传输控制信号输入线,低电平有效,负脉冲(脉宽应大于 500ns)有效; 多接收无线耳机 - 11 - 12、wr2:dac 寄存器选通输入线,负脉冲(脉宽应大于 500ns)有效。由 wr1、xfer 的逻辑 组合产生 le2,当 le2 为高电平时,dac 寄存器的输出随寄存器的输入而变化,le2 的负跳变 时将数据锁存器的内容打入 dac 寄存器并开始 d/a 转换。 13、iout1:电流输出端 1,其值随 dac 寄存器的内容线性变化; 14、iout2:电流输出端 2,其值与 iout1 值之和为一常数; 15、rfb:反馈信号输入线,改变 rfb 端外接电阻值可调整转换满量程精度; 16、vcc:电源输入端,vcc 的范围为+5v+15v; 17、vref:基准电压输入线,vref 的范围为-10v+10v; 18、agnd:模拟信号地 19、dgnd:数字信号地 dac0832 转换电路设计图如下: 图 10 dac0832 转换部分电路设计图 2.2.3 lm358设设计计电电路路与与扬扬声声器器部部分分: lm358 内部包括有两个独立的、高增益、内部频率补偿的双运算放大器,适 合于电源电压范围很宽的单电源使用,也适用于双电源工作模式,在推荐的工作条件 下,电源电流与电源电压无关。它的使用范围包括传感放大器、直流增益模块和其他 所有可用单电源供电的使用运算放大器的场合。 特性: 多接收无线耳机 - 12 - 1. 内部频率补偿 2.直流电压增益高 3.单位增益频带宽 4.电源电压范围宽 5.低功耗电流适合于电池供电,低输入偏流 6.低输入失调电压和失调电流 7.共模输入电压范围包括接 8.差模输入电压范围宽,等于电源电压范围 9.输出电压摆幅大 lm358 电路设计图如下: 图 11 lm358 电路设计图 多接收无线耳机 - 13 - 第第 3 3 章章系系统统的的软软件件设设计计 一般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用户软件,而单片机应用系统中的 软件只有用户软件,即应用系统软件。软件是单片机应用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 部分。软件设计的关键是确定软件完成的任务及选择相应的软件结构。 1. 任务的确定 根据系统软、硬件的功能分工,可确定出软件应完成什么功能。作为实现控制功能 的软件应该明确控制对象、控制信号及控制时序;作为实现处理功能的软件应明确 输入是什么、要做什么样的处理(处理算法)、产生何种输出。 2. 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模块程序设计是最常用的设计方法。模块程序设计具有结 构清晰、功能明确、设计简便、程序模块可以共享、便于功能扩展及便于程序维护 等特点。软件结构的设计与程序的设计技术密切相关。程序设计技术则提供了程序 设计的基本方法。 3. 首先单片机系统应用软件的设计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模块程序设计; 2)采用自顶向下的程序设计; 3)外部设备和外部事件尽量采用中断方式与 cpu联络,这样既便于系统的模块化, 也可提高程序的效率; 4)系统的软件设计应充分考虑到软件抗干扰措施。 本系统在软件设计上采用模块化设计,具体可分为如下子模块:初始化模块、 本无线通信系统在软件设计上采用模块化设计,具体可分为如下子模块:初始化模 块、发送模块、接收模块、发送等待模块、接收等待模块、中断服务程序等。 接下来,我们先申明下软件设计的过程。 首先给出该软件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adc采样和pwm更新的频率为8khz; 2)软件定时被分割成每个时长为 8 khz的时间间隔; 3)一个帧由24个时间片构成,每个时间间隔为 125s,数目由023; 4)一个包由24个采样信号,以帧形式打包后经过空气传播。 3 3. .1 1 主主程程序序设设计计 1.等待直到时间片数目为0; 2.假如有足够的采样信号有效,设置发送模式并且发送一个包; 多接收无线耳机 - 14 - 3.等待直到时间片数目为14; 4.输入接收模式并且等待接收一个包,直到时间片数目为 21中止。 下图为主程序设计流程图: 图 12 主程序设计流程图 3 3. .2 2 接接收收子子程程序序模模块块 1.校验接收到的rf包的地址和欲接收的rf包中有效数据的长度; 2.把ce置高,激活rx; 3.经过200s处理,子系统监视启动并等待信号的到来; 4.当收到一个有效的数据包(正确的地址和 crc),子系统移去前缀、地址和 crc位; 5.系统通过把dr1置高来通知cpu; 6.cpu把ce置低,把rf前端设为低功耗方式; 7.cpu将按时序以适当的速度(如 10kbps)把有效数据取出; y n 设置接收模式并接收一个包 设置发送模式 并发送一个包 等待直到时间片数 slotn=14 等待直到时间片数 目 slotn=0 开始 结束 有足够的采样 信号有效 多接收无线耳机 - 15 - 8.当所有的有效数据都送完,系统再次把 dr1置低。如果ce保持为高,准备接收 下一个数据包;ce为低,重新开始新的接收。 图 13 为接收流程图: 图13 接收流程图 3 3. .3 3 发发送送子子程程序序模模块块 1.给射频前端供电 2.射频数据打包(加字头、 crc校验码) 3.高速发射数据包(发射速率可由使用者配置选择 250kbps和1mbps) y n trx_ce=1 发射器进入 stby 模式 y y n n dr 和 am=low dr=1 数据准备好 接收数据 am=1 接收器探测发来的数据, 如果有载波 cd=1 启动接收器 空闲 crc 相符 地址相符 trx_ce=1 mcu 把数据输出 现 n am=low 多接收无线耳机 - 16 - 4.发射完成,芯片进入空闲状态 图 14 发送子程序流程图 3 3. .4 4 中中断断子子程程序序模模块块 中断服务程序: 1.读一个来自a/d转换后输出的采样信号,将它写入发送缓冲区; 2.开始下一a/d转换; 3.从接收缓冲区中读取一个信号,并将它写入 pwm(脉冲宽度调节器); 4.更新时间片计数器。 图 15 为中断子程序流程图: y n y n 空闲 微控制器送来数据和 地址 trx_ce=1 trx_ce=1 auto_retran=1 dr=low 产生 crc 和前缀,发送数据, 完成后 dr=hi 启动发射器 y n 多接收无线耳机 - 17 - 图15 中断子程序流程图 结束 从接收缓冲区中读一个信 号,并将它写入 pwm 开始下一个 a/d 转换 写入发送缓冲区 读一个来自 ad 转换后输 出的采样信号 更新时间片计数器 多接收无线耳机 - 18 - 结结 论论 还记得刚选题时,听这个课题名觉得应该会比较简单一点吧 ,可是等到自己真正 着手去做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课题这么复杂,好多资料都不太懂,需要同学和老师的帮 忙.这次的毕业设计给了我一个很大的挑战 . 毕业设计是我第一次完成一个比较大型的系统,选芯片、制定方案、画 pcb 板、焊电路、调试系统、写报告等工作,这对我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在毕业设计 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需要上网查找资料,由于无线通信芯片的原因,大多数 的资料都是英文的,我只有通过翻译或者查阅专用名词来研究,所以设计的过程是 比较艰辛的,但是解决困难后又有茅塞顿开的喜悦。回顾整个设计过程,我收获了 不少书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 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以下几个问题: 系统时钟信号线的时钟管脚加下拉电阻,管脚相当于悬空,造成数据读取的不 稳定。错误原因:粗心大意,忘了数字电路的基本规则(输入端有可能悬空时,需 加上拉或下拉电阻,将信号钳位在高电平或低电平)。 d/a 输出与功放之间未加隔直电容。要求输入的信号为交流信号,此芯片内置 偏置电路,因此,如果输入信号带有直流分量,经过 26db 的放大后,将远远超过 芯片的输出动态范围,语音信号失真到不可分辨的地步。错误原因:没有完全理解 芯片的工作原理就着手设计电路。 前级放大运放与后级功放的电源与地之间未加大电容去耦。设计电路时的一念 之差,使得整个音频系统的低频噪声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而且此噪声在音频范围 内,低通滤波无济于事。后来在运放和功放的电源与地之间分别加入 100f 电容, 低频噪声显著减少。错误原因:忽视了模拟系统抗干扰的重要性。 经过这次毕业设计,我觉得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甚至创新意识都得到了 提高。我充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本次毕业设计不是终点,我将在以后的求学道 路中不断寻求实践的机会。 多接收无线耳机 - 19 - 参参考考文文献献 【1】 carl j.weisman . the essential guide to rf and wireless (rf 与无线技术精要) ,电子工业出版社,北京,2003 【2】 ulrich l. rohde, jerry c.whitaker . 通信接收机:dsp、软件无线电和设计(第三版) (王文桂,肖晓劲),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3】 cotter w. sayre 著,张之超黄世亮吴海云等译。 complete wireless design(无 线通信设备与系统设计大全)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4】 nordic,2.4ghz rf transceiver with embedded 8051 compatible microcontroller and 9 input,10 bit adc,norway,2003 【5】 nordic,nrf2402 product specification,norway,2003 【6】 nordic. nrf24e1 and nrf24e2 rf layouts”,norway,2003 【7】 nordic.“nrf2401 product specification”,norway,2003 【8】 paul horowitz, winfield hill.the art of electronics(电子学),北京:清华 大学出版社,2003 【9】 童诗白,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0】 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武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11】 nordic.“ / 4 printed monopole antenna for 2.45ghz”, norway, 2003 【12】 王幸之,王雷,翟成,王闪。单片机应用系统抗干扰技术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出版社, 2000 【13】徐煜明,韩雁。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14】马忠梅,籍顺心,张凯,马岩。单片机的c 语言应用程序设计(修订版),北京:北京航 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999 【15】谭浩强。c 程序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1 多接收无线耳机 - 20 - 附附录录 1 源源代代码码程程序序 发射程序: org 0000h sjmp start org 0030h start:mov 30h,#00h mov 31h,#00h mov a,30h mov dptr,#ddss movc a,a+dptr cpl a mov p0,a mov a,31h movc a,a+dptr cpl a mov p2,a main:jb p1.0,m0 lcall dely0 jb p1.0,m0 lcall dely1 lcall z0 m0:jb p1.1,m1 lcall dely0 jb p1.1,m1 lcall dely1 lcall z1 m1:jb p1.2,m2 lcall dely0 jb p1.2,m2 lcall dely1 lcall dely1 多接收无线耳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培训课程毕业总结
- 地埋式箱泵施工方案
- 2026届内蒙古磴口县化学九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中介月度工作总结
- 2026届九江市重点中学化学九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度河北省正定县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形体矫正培训课件
- 沥青摊铺安全规范
- 山东省济南市2026届化学九上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企业工作总结培训
- 2025-2026秋学生国旗下演讲稿:第4周涵养文明习惯点亮成长底色-养成教育
- 2025秋新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 DB13-T 6095-2025 水利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规程
- GB/T 20841-2007额定电压300/500V生活设施加热和防结冰用加热电缆
- 苏教版四年级(上)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无答案)
- 国内各地大厦宾馆饭店酒店用电负荷仅供参考
- 娱乐场所申请书范本
- 《智慧农业》的ppt完整版
- 新浙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目标分解
- 技术研发项目成本核算表
-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主体工程完工投入使用验收施工管理工作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