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依据,第一节 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经济发展是一国经济从不发达状态上升到发达状态的过程,其内容不仅包括经济增长,即产品与劳务产出的增长,还包含伴随增长产生的结构性变化,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社会结构的变化和政治结构的变化。 经济发展过程是经济增长与结构性转换相统一的过程。 在全球化浪潮中,任何国家都不可能脱离世界而独立发展,必须同其他国家开展各种形式的经济联系,而对外贸易是一国对外经济联系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方式。,通过发展对外贸易,可以发挥一国的比较优势,优化资源配制,实现商品实物形态转换与价值增值,扩大需求,促进本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历史特别是二战以来各国的发展实践证明,对外贸易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具有战略性的作用。 充分认识对外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与作用,对于实现国家长远发展目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一、对外贸易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居于特殊中介地位,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环节。 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分配与交换是联系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特别是交换,是任何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是沟通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对外贸易作为一种商品交换活动,在社会再生产中居中介地位,不过具有其特殊性。,特殊性表现:,1)仅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介的一部分而非全部 对外贸易/全部交换:比例的主要决定因素? 2)是联系国内生产、国外消费,或国外生产、国内消费的中介,以国际市场为载体。 3)影响对外贸易中介地位的因素更为复杂。,二、新时期以前对外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处于辅助地位,仅起调剂余缺的作用,以至外贸长期发展缓慢。 主要原因: 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思想的影响; 2、“左”的思想的束缚; 3、特定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 1953年-1978年,我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23%下降到0.75%,世界位次由第17位后移至第32位。,三、新时期后对外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具有强有力杠杆作用的战略地位,其功能不再是简单地调剂余缺,实现商品实物形态的转换。 1、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决定了对外贸易的战略地位;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对外贸易的战略地位;(中心工作:大力发展生产力)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决定了对外贸易的战略地位。,第二节 对外贸易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作用,1、对外贸易是推动我国工业化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工业化过程,简而言之即经济重心从农业生产转向以制造业为主的生产过程,从不发达经济向发达经济转变的过程。 工业化的核心在于制造业的发展。在对经济结构转型过程的考察中,制造业被一致认为是工业部门中最活跃、对工业化进程最具战略作用的部分。,工业化是各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看,除了某些拥有特殊资源的小国,其他国家都必须通过工业化才能达到较高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 工业化不是一国经济发展的终点,但却是经济发展、实现高人均国民收入的必由之路。发展中国家只可能利用各种有利的条件加速工业化进程,而不可能逾越以制造业发展为中心的工业化阶段,直接进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后工业化社会。 据统计,在当今世界200多个国家(地区)中,大致有60多个国家(地区)实现了工业化,这些国家(地区)的总人口占全世界人口总数的不足20%。,对发展中国家来讲,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和本质要求是实现工业化,但几乎没有哪个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是在封闭状态下完成的。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无法回避如何定位对外贸易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的战略选择。 如何定位对外贸易在本国工业化,进而在本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成为各国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所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Types of industrialization strategy,Broadly speaking,a developing country may pursue one or more of three basic types of strategy: 1)exports of indigenous commodities 2)import-substituting industrialization (ISI)-the manufacturing of products that would otherwise be imported, based upon protection against such imports 3)export-oriented industrialization (EOI) 结论:对外贸易是推进工业化的主要动力之一,同时工业化对对外贸易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促进财富增加和综合国力增强,通过发挥比较优势,生产和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可以节约社会劳动,给我国带来比较利益。 同时,通过对外贸易,利用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的“比较差异”,可以增加我国的价值总量和增强综合国力。,3、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发动机”,“Engine of growth”理论的提出:D. Robertson和N. Nurkse 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 通过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为国内产品开辟了市场,扩大了需求,从而带动经济增长。 1997年,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2%,1998年,贡献率则接近于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有关专家通过调整后的模型进行测算,认为从1987年2007年的20年间,外贸出口和进口对GDP增长率的年均贡献分别达到2.7和1.5个百分点。,4、对外贸易可发挥“调剂余缺”职能,“调剂余缺”,实现商品实物形态的转换,是对外贸易的基本职能。 通过对外贸易,可以实现以我之有,换我之无,以我之优,换我之劣,以长线产品,换短线产品,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地发展。,5、促进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优化,技术进步: 进口:硬件的进口和软件的引进,都可以提高国内相关部门的生产效率,实现技术进步; 出口: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得出口部门的技术进步往往要快于非出口部门。从而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扩大对外贸易规模,获取更大的对外贸易利益,形成良性循环。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特别是我国机电产品产业的发展,充分说明了对外贸易对促进技术进步的作用。,产业结构优化: 工业化的重心是产业结构的演替。但两者之间具有互动关系。 1)产业结构从根本上决定了对外贸易结构 一国对外贸易结构是建立在本国产业结构基础上的,不可能超越产业结构所提供的物质基础,产业结构的状况决定了外贸结构层次的高低。 2)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力 对外贸易通过国际因素影响一国产业结构优化。 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外贸发展存在密切关系。,6、对外贸易可扩大就业规模,全球化并未带来劳动力就业的国际化。相对于劳动力的跨国转移,商品的国际交换要相对容易一些。 我国在劳动力方面存在比较优势,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在国内生产出体现出我国比较优势的产品,以商品的国际移动代替劳动力的国际移动,可以大大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 美国国务卿赖斯(2006年11月APEC峰会期间):“我知道,我每到一处访问,都会听到有人抱怨签证问题。美国也希望更开放,但请原谅我们不得不为此做出更大的努力。”,目前我国从事加工贸易的劳动力在3000万以上,在加上其他直接或间接从事对外贸易的人员,与外贸相关的就业规模相当可观。 “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就业是社会稳定之源,外贸直接带动就业人数超过8000万,其中60%来自于农村转移劳动力。另外,如考虑到间接带动作用,外贸吸纳就业总人数超过1亿人。” 商务部副部长 钟山(2010年6月),Trade and globalization more generally have brought enormous benefits to many countries and citizens. Trade has allowed nations to benefit from specialization and economies to produce at a more efficient scale. It has raised productivity, supported the spread of knowledge and new technologies, and enriched the range of choices available to consumers. WTO2008世界贸易报告,“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发展。我们强调扩大内需,但决不能忽视外需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2012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第三节 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依据与必要性,一、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依据 1、西方传统贸易理论 1)绝对成本论(Theory of Absolute Costs) 2)比较成本论(Theory of Comparative Costs) 3)要素禀赋论(Factor Endowment Theory) 4)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Factor-Price Equalization Theorem) 5)里昂惕夫之谜(The Leontief Paradox),2、新贸易理论 1)技术差距论(Technology Gap Theory)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 3)需求偏好相似论(Theory of Preference Similarity) 4)产业内贸易理论(Intra-industry Trade Theory) 5)国家竞争优势论(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3、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1)马克思主义国际分工理论:我国发展对外经贸事业的理论基础 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 国际分工发展的几个演进阶段; 从生产力层面看,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具有其客观性和积极意义,但从生产关系角度看,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必然带有畸形性和不合理性,存在着控制与被控制、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根据马克思主义国际分工理论,我国作为一个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一方面应该积极参与和利用国际分工,大力发展对外经贸事业,另一方面,也应该认识到国际分工的资本主义性质,在参与国际分工中“趋利避害”。 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应该坚持的原则: 1)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2)平等互利的原则; 3)符合我国国情的原则。,2)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价值理论:从价值形态上论证了我国发展对外经贸的必要性,国际价值:即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某种商品的各国的平均劳动时间,它是所有进入世界市场的同类商品直接消耗的国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加权平均数。 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国际价值。 同一种商品具有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两种不同的价值尺度。 商品在国内交换时,以国内价值为衡量尺度,而在国际市场交换时,应以国际价值作为衡量的尺度。 商品的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之间存在差异。,在正常的、平等的贸易条件下,国际交换的双方都有可能获取利益,都有可能通过国际交换,实现以较少的劳动消耗,换取较多的劳动产品。 马克思认为,即使经济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国家,在国际交换中,它们“所付出的实物形态的物化劳动多于它所得到的,但是它由此得到的商品比它自己所能生产的更便宜”,从而节约社会劳动获取经济效益。 国内价值与国际价值之间差异的两种情况。 马克思与李嘉图观点的不同。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应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价值理论,大力发展外贸,节约社会劳动,促进经济发展。,3)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从实物形态说明了我国发展对外经贸的必要性,社会生产各部类之间以及各个部类内部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才能取得高的发展速度和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再生产各部类之间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不仅要在价值形态上平衡,而且也要在实物形态上平衡。 在一国范围内,往往不可能在实物形态上达到社会扩大再生产所要求的平衡关系。 通过对外贸易,实行实物形态转换,满足扩大再生产的要素比例要求,可以在较高的水平上实现综合平衡,取得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效益。 三种不同的国民经济综合平衡。,1)原始的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无外贸,不参与国际分工; 2)中等水平的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有外贸,外贸起实物形态转换功能,被动参与国际分工; 3)高级的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有外贸,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外贸不仅进行实物形态转换,而且还发挥强有力的杠杆与推动作用。在这种新的经济循环下,国民经济有可能建立起超越本国经济内在力量的扩大再生产规模,取得更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更好的经济效益。而只有通过对外贸易,才能根据我国的需要和国外市场的可能,将国内外资源和市场适当有机结合起来。,二、发展对外经贸是我国实现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目标的重要途径,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历史的经验 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历史看,在时间的坐标上,先进与落后是相对的,没有永远绝对先进的国家。 “资本初始积累”问题的解决及其启示。 经济技术落后的国家,通过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惠东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文库发布:情景式课件
-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第一中学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江苏省常州市奔牛高级中学化学高一上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学校四班级新学期方案
- 陕西化学试题及答案
- 酒水知识试题及答案
- 探险之旅:技能揭秘
- 喉镜操作考试题及答案
- 家电公司采购档案管理细则
- 信任五环书籍读书提纲课件
- 江苏居住建筑标准化外窗系统应用技术规程157-2017
- 浮筒液位计演示教学课件
- (完整版)内孔数控车削加工(编程)教案
- 道亨铁塔长短腿基础配置系统-操作说明
- 皮瓣移植术后移植(再植)组织的局部观察课件
- DB11-T 1764.42-2020用水定额 第42部分:居民生活
- 蒂森克虏伯电梯 MC2-B控制系统用户手册
- 医疗器械嵌入式软件注册描述文档
- 工程认证《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 建设工程五方责任主体法定代表人授权书、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承诺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