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中的夏文化》PPT课件.ppt_第1页
《考古中的夏文化》PPT课件.ppt_第2页
《考古中的夏文化》PPT课件.ppt_第3页
《考古中的夏文化》PPT课件.ppt_第4页
《考古中的夏文化》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如何得出此结论?(史学方法),传世文献记载,+,地下考古发现,第一王朝的特征?,“小康”之世,一、从“大同”时代到“小康”之世,天下为公,天下为家,禅让制,世袭制,夏王朝已建立一整套国家机器,设官分职,设军队、监狱、警察,二、二里头文化与夏史探究,大型宫殿建筑与政治权力有必然联系 经济以农业为主,兼有畜牧业、手工业(制陶、 冶铜),已迈入青铜时代,出土青铜器和玉器多属于礼器和祭器,阶级矛盾尖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已。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 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史记.夏本纪,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乃召汤而囚之夏台,已而释之 史记.夏本纪,宫城位于二里头遗址中东部,平面略呈长方形,形制规整方正,保存完好的东北角呈直角。宫城东西宽近300米,南北长约360米至370米,其面积达10.8万平方米。这座宫城建于距今约3600年前,是迄今为止可以确认的我国最早的宫城。目前,在宫城内发现了两组排列有序的宫殿建筑群,它们分别以著名的1号、2号大型宫殿基址为核心,每组都有明确的中轴线。宫城、大型建筑以及道路都有统一的方向,显现出极强的规划性。 洛阳日报,二里头宫殿复原,考古工作者从二里头遗址的灰坑中发现了许多埋葬的奴隶,其形状各异,有仰身,有俯身,有的被捆缚,有的身首异处。他们或因苦役而累死,或因奴隶主的酷刑而丧生,或被活埋殉葬,二里头遗址除发现了大型宫殿基址外,还发现大型青铜冶铸作坊、制陶、制骨遗址,与宗教祭祀有关的建筑以及400余座墓葬,出土了成组的青铜礼器和玉器,百度百科,1987年出土的三足铜鼎。这是我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青铜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