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史第一讲》PPT课件.ppt_第1页
《文化史第一讲》PPT课件.ppt_第2页
《文化史第一讲》PPT课件.ppt_第3页
《文化史第一讲》PPT课件.ppt_第4页
《文化史第一讲》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文化史,刘 超,第一讲 文化、文化史、文化史研究,主要内容: 一、文化的概念 二、文化史的研究对象 三、近百年来中国文化史的研究概况 四、本课程内容安排,一、文化的概念,(一)中国传统的“文化”概念 “文”,本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引申为: 1、象征符号-文物典籍、礼乐制度(德行 2、彩画装饰-修饰、人为加工、经纬天地(质、实 3、美、善,文德教化、文辞、文章(野、武事 “化”,有变、改、化生、造化、化育等意引申为教化、迁善等。,“文”与“化”并用,较早见之于战国末年的易传。西汉以后,“文化”正式作为专用名词使用,其含义是指经体现道德政治伦序的诗书礼乐教化世人,与武力征服相对应。中国传统“文化”一词的基本含义是“以文教化”,即以人伦秩序教化世人,使之自觉按规范行动。,今天“文化”一词的含义,是19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学、人类学的发展而被赋予的。 在西方,“文化”最初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原形为动词,意指耕作、居住、练习等意。16、17世纪以后,Cultute逐渐引申为对树木禾苗的培养,并进而引申为对人类心灵、知识、风尚等的化育。,(二)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检讨 “文化”概念 1.描述性定义 2.历史性定义 3.规范性定义 4.心理性定义 5.结构性定义 6.遗传性定义,(三)人类化:“文化”的意蕴 对文化界说的几种思路: 一,认为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成果,是作为成果的物质和精神实体。 二,文化是人所特有的生存、生活,特别是民族生活的具体样态。 三,文化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获得的素质、能力与行为习惯。 四,文化是符号系统。人发明和运用各种“符号”,以此为自己创造一个“理想”世界。,文化的含义为人化或人类化,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的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都属于广义的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包括外在的物品的创制和人自身心智的塑造。,二、文化史的研究对象,一、“专史说”和“范式说” 专史说是以文化史相对于政治史、军事史、经济史等将历史进行条块分割出的一块。 范式说是以文化史作为历史研究的一种范式。,二、文化史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 文化史不仅研究文化的外化过程,即人类的开物成务,创制各种物化产品,从而改造外部世界,使其不断人化的过程;而且要研究文化的内化过程,即文化的主体人自身在创制文化的实践中不断被塑造的过程;同时,还要研究外化过程与内化过程如何交相渗透、彼此推引,共同促进文化的发展。,三、近百年来中国 文化史研究概况,“中国文化史”作为一门学科,大约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并且在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中期形成研究的高潮。 从1949年至1977年的近三十年时间里,中国文化史的研究一直处于沉寂状态。 1980年代后,文化史研究又开始兴起。,20世纪初,留学生将日美欧文化史著译介到中国,梁启超“史界革命” 。 20世纪上半期,主要受社会进化论、地理环境决定论、种族决定论、心理因素决定论等文化史观的影响。 195070年代文化史研究沉寂。 “文革”后,中国文化史学科恢复重建,文化史研究迎来高潮。,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史论结合,上编论述中华文化的生态环境,属于“论”,下编记述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属于“史” 。 阴法鲁、许树安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循序渐进、分类阐述,对中华民族形成及其发展、古人日常生活、古代典籍和思想、古代典章制度、古代器物礼俗以及科技和艺术作了重点阐述。,商务印书馆“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共有十个门类,一百个专题,具有集大成的性质。每个专题八万字左右。 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华文化通志,共十典百志,分历代文化沿革(李学勤主编)、地域文化(方可主编)、民族文化(王尧主编)、制度文化(刘泽华主编)、教化与礼仪(孙长江主编)、学术(庞朴主编)、科学技术(陈美东主编)、艺文(刘梦溪主编)、宗教与民俗(汤一介主编)、中外文化交流(姜义华主编)十典,每典十志,共一百卷,约三千六百万字。,四、本课程内容安排,本课程讲授拟分三个部分: 一是中华文化生态圈,即中华文化产生的地理环境、根植的经济土壤、依托的社会结构; 二是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侧重于各阶段中国文化特点、儒佛道三家的基本精神及其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三是新文化史研究的内容、特点。 本课程讲述以专题形式,侧重于文化精神。,课程安排: 一、文化、文化史、文化史研究 二、中华文化生态: (一)中国文化产生的地理背景 (二)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土壤 (三)中国文化依托的社会结构 三、中国文化的历程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历程:思潮与时代 (二)儒学与中国文化 (三)道家、道教与中国文化 (四)佛教与中国文化 (五)西学东渐与中国文化的近代转型 四、新文化史研究:内容与特点 五、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与价值观系统,建议阅读书目 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1990 阴法鲁等:中国古代文化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