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四)(含解析)粤教版必修1.docx_第1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四)(含解析)粤教版必修1.docx_第2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四)(含解析)粤教版必修1.docx_第3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四)(含解析)粤教版必修1.docx_第4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四)(含解析)粤教版必修1.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单元质量检测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训练(11分)1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爱而不见 自牧归荑B箱帘六七十 犹可说也C匪来贸丝 蒲苇纫如丝D夕揽洲之宿莽 契阔谈宴解析:选DA项,“爱”通“薆”,“见”通“现”,“归”通“馈”;B项,“帘”通“奁”,“说”通“脱”;C项,“匪”通“非”,“纫”通“韧”。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2分)()A名余曰正则兮 B字余曰灵均C相见常日稀 D交广市鲑珍解析:选CA、B、D三项都是名词作动词;C项,名词作状语。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三岁食贫 B恐美人之迟暮C本自无教训 D否泰如天地解析:选DA项,古义,多年;今义,三岁的时候。B项,古义,有才德和有作为的人;今义,美丽的人。C项,古义,教养;今义,从错误和失败中取得的知识。D项,古今皆是“坏运气和好运气”之意。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归园田居中以池鱼作比喻,表达出诗人思归田园的诗句是“”。(2)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的句子是“,”。(3)曹操短歌行中“,”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虚怀若谷,招揽天下贤才的情怀。答案:(1)池鱼思故渊(2)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二、阅读能力训练(5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瞽献曲”或“瞍赋”、“矇诵”并提。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捉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传到统治阶级的耳中。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或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诗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5下列关于原文第1、2自然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B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C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解析:选AA项,属于无中生有和错解词意。“并没有深刻的含意”在文中没有表述;另外“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与原文中的“被尊为经”有很大差别,此处“经”非“经典”之意,应指“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C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D到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解析:选CC项,属于混淆语意。子展借用那句话的意思是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在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才这样做的。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B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是没有曲调的“徒歌”。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D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解析:选BB项,属于范围扩大和过于绝对。原文中说的仅是“庶人的作品”,还有“不然则仍是没有曲调的徒歌”表述绝对化。(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11分)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选自诗经郑风)注子衿:周代读书人的服装。子,男子的美称,这里即指“你”。衿:即襟,衣领。嗣(y)音:传音讯。嗣,通“贻”,给、寄的意思 。佩:这里指系佩玉的绶带。挑(to)兮达(t)兮:独自走来走去的样子。城阙:城门两边的观楼。8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可望穿秋水,不见人影。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B“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运用比喻修辞技巧,其含意是: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C全诗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D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目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E这首诗采用“比兴”的表现手法,层层渲染,将相思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解析:选BEB项,“运用比喻修辞技巧”错,运用了夸张的手法;E项,没有采用“比兴”手法,而是采用“赋”的表现手法。9诗歌前两章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这种手法的特点和作用。(6分)答: 参考答案:(特点)前两章句型重复,字面大体相同,只是在关键处变换了几个词语“子衿”和“子佩”,“我心”和“我思”,“不嗣音”和“不来”。(作用)内容上,“我心”和“我思”的变换显示了女主人公思念情感的不断深入,“不嗣音”和“不来”的变换写出了恋人既全无音讯,又不见踪影。情感上,女主人公反复咏唱,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之假设与“子宁”之反问对举,情感在回旋中渐次加强,可以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形式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增加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三)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011题。(11分)贫女秦韬玉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注,为他人作嫁衣裳!注压金线:用金线刺绣。压,刺绣的一种方法。10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首联中,贫女道出了自己于待嫁之年打算托付良媒,考虑到情感不合却更加伤感的境况。B颔联用反问的语气表明贫女认为世上已没有人能够欣赏她高雅的格调,能够和她一样乐于过简朴的生活。C颈联写贫女针黹出众,敢在人前夸口,不会把两条眉毛画得长长的去迎合流俗。D诗人塑造贫女的形象,没有借助景物描写,而是直接通过相貌衣着和神态举止加以刻画。E这是一首贫女诉说她处境悲惨和难言苦衷的诗,作者着意刻画贫女持重清高的品行,对贫女给予深切同情,也寄寓着作者的不平和感慨。解析:选CEA项,应为“考虑到家境贫寒却更加伤感的境况”。B项,“用反问的语气表明贫女认为世上已没有人”错,应为“用设问的形式表明贫女期待有人”。D项,诗人刻画贫女形象,既没有借助景物描写,也没有通过相貌衣着和神态举止加以刻画,而是把她放在与社会环境的矛盾冲突中,通过独白揭示她内心深处的苦痛。11近代俞陛云评价本诗:“此篇语语皆贫女自伤,而实为贫士不遇者写牢愁抑塞之怀。”(诗境浅说)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对以上评论的看法。(6分)答: 参考答案:评论点明了本诗的比兴意义,“拟托良媒益自伤”,寄托着寒士出身贫贱、无人举荐的苦闷与哀怨;夸指巧而不斗眉长,隐喻着寒士才高德贤、超凡脱俗的孤高情调;“谁爱风流高格调”,俨然是封建文人独清独醒的寂寞口吻;“为他人作嫁衣裳”,则令人想到那些久屈下僚的读书人或许就是诗人的自叹吧?诗情哀怨沉痛,字里行间却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感慨,同时寄寓了封建社会贫寒士人不为世用的不平。(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3题。(11分)饮酒(其四)东晋陶渊明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注裛(y):古同“浥”,沾湿。轩:窗。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一、二句写带露采菊,时间在清晨;七、八句写倦鸟归林,时间在傍晚。B“忘忧物”指酒,“泛”是纵情饮酒的意思,透出作者胸中的愉悦之情。C“壶自倾”有斟酒之意,还有酒壶倾尽之意,写出诗人独酌时间之长。D末尾两句既有对隐居悠闲之乐的形象描绘,也体现了归隐后的悠然自得。E此诗写对菊饮酒的悠然自得,实际蕴藏着深沉的感伤。秋天是菊花的季节。在百花早已凋谢的秋日,唯独菊花不畏严霜,粲然独放,表现出坚贞高洁的品格。解析:选BDB项,应为“透出作者胸中的郁愤之情”;D项,“悠然自得”错误,“聊复”(姑且算是)一词,上承“忘忧”“遗世”,表现出壮志难酬的憾恨,并非一味悠然陶然。13作为陶渊明诗歌的常见意象,秋菊、归鸟有何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分别结合陶渊明其他诗文简要分析。(6分)答: 参考答案:秋菊象征高洁,表达了诗人对未经世俗污染的自然人性的追求;相关诗句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悠闲采菊,抬头见山,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菊寓高洁,采菊更突出了作者的追求和向往。归鸟象征退隐,表达诗人对无拘无束的自在人生的向往。如“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沐浴着夕阳的余晖,禽鸟结伴飞回自家之巢,给山的幽静增添了活力和动感,生机盎然,也暗示着诗人回归田园的怡然自得。(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11分)情诗曹植微阴翳阳景, 清风飘我衣。游鱼潜渌水, 翔鸟薄天飞。眇眇客行士, 徭役不得归。始出严霜结, 今来白露晞。游子叹黍离,处者歌式微。慷慨对嘉宾, 凄怆内伤悲。注黍离:出自诗经,是东周人缅怀故都之作,后借指故国之思。这里取其感伤乱离、行役不已之意。处者:指役夫的家人。式微:出自诗经,意为家人期盼役夫早归。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这首诗造语自然精妙,音节流美铿锵,意象生动传神,触目所感,情与景会。B开篇两句写景,薄云遮蔽了阳光,清风吹动着衣裳,景中含情,引发诗人的联想。C三、四句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与“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所用手法一致。D七、八句借物象变化,既写出时间流逝,也表现了游子离乡与归家时不同的心情。E九、十句所运用的典故,委婉含蓄地传达出“处者”和“游子”思亲盼归的情感。解析:选CDC项,“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所用手法不是“以乐景写哀情”,是以哀景写哀情。D项,表现了游子有家难归的心情。曹植写这首诗的目的在于感慨“感伤乱离、行役不已”。15这首诗与曹操的短歌行都体现了建安文学“悲歌慷慨”的特点,它们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6分)答: 参考答案:情诗抒发了游子行役不得归的思乡怀亲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身处乱离中的人们的深切同情。短歌行表达了时不我待的忧思,对天下贤才能士的渴慕,抒发了欲结束战乱、一统天下的壮志豪情。三、语言表达训练(6分)16“兴”这一手法是诗经开创的,它是我国古代诗歌中一种非常好的表现手法。在后来的民歌以及现在的歌词中,这种手法得到了继承和发扬。请你仿照下面的示例,用“兴”这一手法写两句话,内容不限。(2分)示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羊啦肚子哎手巾哟/三道道蓝,咱们见个面面容易/哎哟拉话话的难。(陕北民歌泪蛋蛋)答: 参考答案:火红的旗帜哗啦啦飘,我们的青春在燃烧。山清水秀天蓝蓝,我们的亚运超历年。17对下面这段话中的画线部分进行改写。(2分)诗经从一开始,还没有被赋予儒家经典的意义,人们还习惯地称它为诗三百,但它的本来面目就逐步被儒家学者掩盖、断章取义、歪曲篡改,被拿去附会剥削阶级所需要的道德伦理观念。要求:以“儒家学者”为开头;不改变句子的原意,但语序可变动。答: 参考答案:儒家学者对诗经断章取义、歪曲篡改,拿它去附会剥削阶级所需要的道德伦理观念,逐步掩盖了诗经的本来面目。18下面的句子顺序已经打乱,请你重新排序(只写序号即可)。(2分)其以繁简交错的剪裁方法,生动传神的对话,以及托物起兴、铺张排比等手法展示了刘兰芝、焦仲卿从相爱到相离直至殉情的爱情悲剧追求爱情自由与人生幸福的伟大精神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和吃人的本质,热情歌颂了人们反对封建礼教该诗的女主人公刘兰芝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一个个性鲜明并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的光辉妇女形象,具有丰富的美学价值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答: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句包含话题或对象,确定为首句;句中的“其”指代孔雀东南飞,所以紧跟后;句中的“揭露了”“歌颂了”与句中的“展示了”顺承一致;句中的“伟大精神”承接;为最后一句。参考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