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文化与教育之闽台文化的地域特征.ppt_第1页
闽台文化与教育之闽台文化的地域特征.ppt_第2页
闽台文化与教育之闽台文化的地域特征.ppt_第3页
闽台文化与教育之闽台文化的地域特征.ppt_第4页
闽台文化与教育之闽台文化的地域特征.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闽台文化与教育,第九节 闽台文化的地域特征 一、两岸文化亲缘的历史见证 (一)移民:闽台共同文化区形成的前提 (二)文化传播:闽台共同文化区形成的基础 1、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千万台湾的主要是闽南人,闽南语成为台湾的主要语言; 2、台湾的风情民俗与福建极为相似;,3、台湾的民间信仰更是直接 从大陆传过来; 4、随着东渡及民间信仰的传播,大陆戏曲艺术也传入台湾; (三)交流与互动:闽台共同文化区的实现,小结 由此可见,今天所说的两岸共同文化区是一个联系古今的概念。它的形成是在两岸社会历史的不断演进中实现的。福建向台湾的移民以及在此过程中的大量文化传播,可以说为闽台共同文化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两岸文化交流与互动,尤其是在台湾进入定居社会以后出现的两岸宗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从内在机制上形成了无数的血缘纽带,把闽台两地业已形成并在内部各自演进的文化连成一体,成为具有共同地方特色、同质性很高的区域文化。由于它所具有的与血缘纽带相结合的文化特质,因此,在维系两岸统一,增强两岸联系方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二、闽台特殊的社会心理与文化形成 (一)祖根意识和本土认同:移民文化的心理投射 1、闽台民众的移民经历,使两岸民众的文化心理都具有祖根意识; 2、移民在从移民社会向定居社会转变过程中,受到移居地自然环境、生活方式及当地土著文化影响,也会产生某种“本土化”的文化变异;,闽台共同的移民经历,使闽台具有明显的移民文化特征。反射在民众文化心理的重要表现就是对“前在”(祖根意识)和“此在”(本土认同)的追问,构成移民文化心态的一体两面。祖根意识与本土认同二者并不矛盾,是一致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本土认同是以祖根意识为内涵,而祖根意识也包含了本土认同。,(二)拼搏开拓和冒险犯难:移民拓殖性格的两面 1、闽台的移民是充满艰辛的长距离迁徙,这对于移民坚韧意志的磨砺有着特别意义; 2、闽台移民的性质,主要是从经济开发较早地区向经济开发迟缓地区迁徙的垦殖移民。这培养了他们艰辛劳动创造美好未来的期待精神;,3、闽台移民是交错在战争移民与经济移民的复杂转换之中,养成他们尚武、好勇斗狠、舍身克难、冒死逞强的性格; 4、闽台两地的海洋文化传统,使闽台两地移民以土地垦殖为主的农业活动时,也利用海洋优势开展商业经营;,上述诸方面因素,构成闽台两地移民的特殊经历,赋予了闽台民众人文心态和文化性格的重要特征。一方面是拼搏开拓精神;另一方面是移民的冒险犯难精神,以及移民组合之间复杂的矛盾与冲突。拼搏开拓与冒险犯难的精神,一直作为闽台移民主要的性格特征,影响着闽台的社会发展。爱拼才会赢的流行是这种精神的重要体现。,(三)族群观念与帮派意识:移民社会组合方式的心理阴影 1、移民社会的地缘性组合,是移民强烈族群观念形成的社会基础,它基于移民初期个体生命对于群体依赖的生存原则,对移民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但另一方面,狭隘的地域观念和利害关系,也可能使族群意识异化为一种小团体主义的帮派意识,从而走向社会良性发展的反面。,(四)边缘心态与“孤儿”意识:自卑与自尊的心理敏感 1、地理上,闽台都处于中原大陆的边缘,境内丘陵山地众多,大海阻隔,森严壁障,其心胸视野自然也因与中原的山川气候不同而有所差别,从而形成闽台长期对中原的一种仰望姿态。 2、闽台在中国政治版图与文化版图上长期处于一种边缘状态,从属性依附地位,由此而产生对中原的自卑心理。 3、近代以来面临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中央政府对闽台丢卒保帅的心灵伤害,以及台湾一个世纪以来的特殊历史遭遇,造成闽台孤儿的意识,只不过台湾尤甚。,自卑和自尊(自大)是一种心理的两面。由特定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历史遭遇所造成的闽台特别是台湾民众充满悲情的自卑心理,十分敏感而脆弱,很容易在某种刺激下走向方面,成为自大与自尊。但闽台在两地人民的精心治理下,无论在饮食、信仰、工艺、表演的民俗文化层面,还是近代以来的领风气之先地接受西方文化影响,率先走向现代化的进程,都渗透着这种融汇中西的精致的文化品格,常常又是闽台夸耀于中原的一种自尊和自大的心理资本。特别是在台湾,由自卑到自尊心理的转换,夹杂着政治的原因,屡屡成为政治家所利用,盲目性的走向自己的反面。,(五)领风气之先:近代社会的心态变化 1、近代以来,中原在传统文化中尊崇地位的丧失,使闽台社会心态发生了变化; 2、近代化发展为南方的崛起提供了契机,是传统中心与边缘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使闽台社会心态产生了变化;,历史转折所提供给闽台的机遇,改变了闽台在中国历史发展上的边缘性和从属地位,使闽台在此后百余年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一直作为敏感地带适应着时代风潮,吸收着西方先进科技和文化,进而影响着全局。这样,一直步中原之后的追随者跃升为领风潮的开创心理,增强了闽台文化心态上的自信,重新激活了闽台社会生活中的海洋文化基因,成为中华强大的重要文化谱系。但是,我么也应看到,领风气之先并不能根本改变中原的传统核心地位,文化转化的复杂性和反复性也深深镌刻在闽台社会的心理感受之中。,三、闽台文化的地域特征 (一)从大陆文化向海洋文化的过渡:多元交汇的海口型文化 1、福建和台湾都是中华民族争胜融合之前的海洋部族活动的地方,说明海洋文化基因业已存在于闽台两地; 2、长期隶属中华统一版图的闽台,境内地理环境导致的社会发展不平衡和文化形态多元性,使其文化具有过渡性; 3、闽台文化属多元交汇的“海口型文化”;,(1)福建从地理上是个陆海交汇的海口地区,而台湾虽为海岛,却很少从东部与世界发生联系,主要从西部接受由福建而来的文化影响,因此,文化意义上的台湾也是一个海口。 (2)闽台地域形态这种特点,导致闽台文化形态的“海口性”。说起海口性其一是指闽台是大陆文化向海洋文化的过渡,其二是闽台临海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一个广泛接受各种外来文化的海口。,(二)从蛮荒之地到理学之乡的建构:“远儒”与“崇儒”的文化辩证 1、福建和台湾地处边陲,在地理上远离中原的同时,也远离儒家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赋予了它文化上的“远儒性”特征,从而表现出更多非正统、非正规的文化特征和叛逆性格,也更易接受外来文化影响; 2、与移民几乎同步的儒家文化南播东延,在师承有序的代代相沿中,不仅福建学子在科举考试中位列全国第一,而且出现了以朱熹为代表的集儒家之大成者;,3、丛从蛮荒之地到理学之乡的建构,使“远儒”与“崇儒”成为闽台文化的一种悖论式的辩证。 (1)吸收了先民某些文化要素和向海洋发展的文化基因,使闽台文化性格自由、开放; (2)同时,随同移民所携带并成为闽台社会发展主导的儒家文化的正统性、规约性,也使闽台文化在接受儒家正统文化中,具有了崇儒与守成的一面。 (3)崇儒是一种意识形态,属于上层文化,更多自上而下获得行政力量的支持和推广;而远儒则属于下层文化,更多以俗文化体现,渗透在民众的日常生活实践之中,两者的制约与反制约,构成了闽台文化发展的一种张力。,(三)从边陲海禁到门户开放的反复:商贸文化对农业文明的冲击 1、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对于海洋的态度一是有限开放性,二是边缘从属性,三是守土防御性,一切以维护农业社会的稳定性为基础,造成海上门户开放的反复不定; 2、禁海和开海的斗争,体现着大陆文明对海洋文明的区限化和边缘化,使闽台海洋传统受到打击,但同时禁海所激起的海上私商反弹,强化了闽台地区的商业意识和商品经济的生产。 3、开海与禁海的历史文化积淀,赋予了闽台社会开放的商业文化意识和坚韧的海上移民与贸易传统,也形成了闽台文化的开放性和多元文化特征。,(四)从殖民屈辱到民族精神的高扬:历史印记的双重可能 闽台两地在近代历史上共同遭受的殖民屈辱和在殖民地屈辱中高扬的民族精神,是闽台社会发展的一段难忘的特殊遭遇,深刻地在闽台的社会生活和民众心理中留下烙印。 1、从某种方面说,使一部分从殖民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台湾民众,在祖国意识和民族意识有所淡漠,文化认同上产生隔阂; 2、另一方面,在殖民者的残酷统治下,台湾人民为回归祖国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体现了中华民族可贵的祖国意识与民族意识。也成为维护国家、民族统一的历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