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同步检测(7)苏联社会主义的建设经验与教训人民版.docx_第1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同步检测(7)苏联社会主义的建设经验与教训人民版.docx_第2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同步检测(7)苏联社会主义的建设经验与教训人民版.docx_第3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同步检测(7)苏联社会主义的建设经验与教训人民版.docx_第4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同步检测(7)苏联社会主义的建设经验与教训人民版.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同步检测(7)苏联社会主义的建设经验与教训1、有学者认为:“(该政策)在的指导下,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与此同时,也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该学者评价的是( )A.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B.苏联的斯大林模式C.西方的“混合经济” D.美国的“新经济”2、1918年9月2日,苏维埃中央发出“一切为了前线,切为了战胜敌人”的呼吁,宣布在战争形势下全国成为一个统一的军营,全体居民都必须无条件履行保卫祖国的义务,国内所有的资源都必须服务于战争的需要。这信息表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应国内战争需要而产生 B.从开始实施就是错误的C.违背了全国人民的利益 D.无法真正建成社会主义3、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当时苏联(俄)“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的具体做法是( )A.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B.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C.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D.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4、20世纪20年代,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期间,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有( )外国资本家被特许经营矿山农民被允许出售剩余粮食商品价格由国家统一规定部分工业企业实行私有化A.B.C.D.5、张建华教授所著红色风暴之谜载:“1927年苏联政府在经济管理方面加大了行政干预和国家计划的力度,工业方面越来越广泛地控制新建企业的审批权,某些商品的出厂价格也由国家控制。农业方面实行农产品合同预购制。1928年两次用行政命令强制收购农村余粮。“这表明当时苏联政府()A.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逐步取消了新经济政策的一些做法C.建立起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D.加大力度推进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6、普京时期的总构架大纲中说“30年代初同新经济政策时期相比,(苏)用赶超的速度发展了军事工业,以及同军事相关的科学。以此奠定了1945年的胜利以及战后在宇宙和原子技术等方面成就的基础”。据此可知该文件( )A.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所取得的成就C.否认了列宁经济改革的必要性 D.现代化角度对工业化做了肯定7、“该经济体制不是经济规律自然发展的产物,而是在当时苏联所处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高速度工业化的追求与某种先验的社会主义观相结合而衍生的结果。”该经济体制产生于( )A.苏俄国内战争时期B.斯大林执政时期C.赫鲁晓夫改革时期D.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8、戈尔巴乔夫曾指出:“在斯大林时期,工业化是靠利用集中营的囚犯,同时也是靠农业的破产来实现的。对农业来说,集体化实际上成了新的农奴制。”在戈尔巴乔夫看来,斯大林模式()A.建立在对农业的掠夺之上 B.未能推动苏联农业的发展C.使苏联短期内实现工业化 D.造成苏联经济的严重失衡9、赫鲁晓夫逐步改革农民义务交售农产品的制度,并于1958年最终取消了这一制度,新方法规定由国家用统一的办法向集体农庄收购农副产品。这一做法( )A.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B.考虑了苏联经济发展实际C.为工业提供更多资金 D.扩大了集体农庄的自主权10、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体现赫鲁晓夫是“蛮干家”的是( )A.敢于揭露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B.开展大规模的种植玉米运动C.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D.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11、1982年,世界经济导报这样评价一位刚去世的苏联领导人:“他确实是一位真正懂得经济的领导人,他的经济改革使苏联国力逐渐赶上了美国,虽然他想称霸世界而没有成功。”这主要是针对其改革中的哪一措施()A. 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B.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等措施,增加农民收入C. 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D. 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12、1989年,苏联真理报发表文章说:“如果说在初期我们认为这基本上指的只是纠正社会机制的部分扭曲现象,只是完善过去几十年间形成的、已经完全定型的制度的话,那么,现在我们说,必须根本改造我们的整个社会大厦: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这表明戈尔巴乔夫改革()A.全面促进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B.全盘否定了计划经济体制C.追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全盘否定苏联的社会制度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们工作。这个任务通过政府直接征募人员可以得到部分完成,就像我们应付战时紧急状态那样,同时通过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工程,以促进和改革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罗斯福1933年总统就职演说 材料二 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对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依据材料一回答,罗斯福认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罗斯福就职总统后实行了“新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政”的特点是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一个重大的突破”源于苏俄实行了什么政策?依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政策的内容和特点。(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的观点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综合材料一、二、三,谈谈你对计划与市场的认识。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真正的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20世纪30年代)当绝望和大萧条袭来的时候,通过新的政策、新的工作和新的共同目标战胜了恐惧。是的,我们可以!”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演讲文摘 材料二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1985 年苏联人均收入为西方国家的三分之一左右,生活水平与西方的差距更大。而且,主要消费品长期短缺、供给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一战前的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在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1985年人均住房面积仅15平米,为西方国家50%;每百户汽车拥有量为14辆,仅为西方国家的17.50%。全球通史 材料三注:粮票(1955年起发行至1993年停止流通)曾关系到国计民生,虽已退出历史舞台,但仍能昭示那个时期的经济体制特色,颇具史料价值。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是1983年7月8日由深圳市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发行的,它打破了“股票是资本主义的专利”的旧观念。此后,上市公司在中国纷纷涌现。请回答:(1)材料一中“新的政策”是指什么?该政策“新”在何处?(2)材料二反映了苏联社会发展的什么问题?为此,20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曾进行过什么改革?结果如何?(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图一到图二反映出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启示?答案1.A 2.A 3.B 4.A 5.B 6.D 7.B 8.A 9.B 10.B 11.C 12.D 13.(1)问题:解决就业。特点:国家干预。(2)政策:新经济政策。内容:以固定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允许外国资本家和私人开办企业;恢复货币流通与商品交换,实行自由贸易;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特点:发展商品、货币、市场机制。(3)影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认识:计划与市场只是经济发展的手段,各国根据国情选择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14. (1)新的政策: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