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作者单位: 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临床药理研究室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机制 郑专杰 王 睿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院内具有易感因素患者严 重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因其外膜渗透屏障、 外排 系统、 各种酶类及迅速突变的靶位等原因对多种广 谱抗菌药物包括泰能等碳青霉烯类先天耐药。目前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临床分离率有逐年上升趋势, 耐药性日益严重,抗菌药物选择有一定困难,因而引 起临床医师的高度关注。 1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流行病学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最早发现于1958年,归类为 嗜麦芽假单胞菌(pseydomonasmaltophilia) ;1983年 归为 黄 杆 菌 属 而 更 名 为 嗜 麦 芽 黄 单 胞 菌 (xanthomonas maltophilia) ;至1993年Palleroni鉴定 出该菌为窄食单胞菌属的唯一生物种,因此改称为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在医院环境如制冰器械、 透析装置、 医务工作者的双 手、 氧气湿化罐、 淋浴蓬头、 藏垢水洼、 水龙头、 血压 计、 中心动/静脉压监测仪、 消毒溶液、 雾化吸入及人 工呼吸装置、 通气管道等,可分离到该菌。该菌在潮 湿环境易于生长繁殖,而在干燥物品上则不易生长。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但社区获得者亦非罕见。在单胞菌的感染中,检出 率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近年来有上升趋势。李家 泰等1监测到20002001年30家医院嗜麦芽窄食 单胞菌在革兰阴性菌中的分离率为3. 5 % ,在全部致 病菌中的分离率为2. 3 % ,其中,院内获得感染者占 54. 7 % ,高于社区感染者(占45. 3 %) ;根据我国医院 内病原菌耐药性监测(NPRS) 2 ,19942001年在 部分城市医院从ICU收集连续分离且不重复的革 兰氏阴性杆菌菌株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居第6位, 构成比为11. 3 %17. 5 %。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研 究组(BRSSG) 20002001年度收集菌株中包括7 个外科ICU的主要致病菌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 分离率也居第6位。在临床科室中,以呼吸科的嗜 麦芽窄食单胞菌分离率最高,约为30 %。其他分离 率较高的科室有:危重病房、 高干病房、 神经内科病 房等;在所有标本中,呼吸道标本如痰、 咽拭子为主 要来源,占标本来源的80 %以上,其它分离率较高的 标本分别为:分泌物(如脓液和胆汁)、 中断尿等。可 见该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4 ,5。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嗜麦芽窄 食单胞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包括:先期应用抗菌药物、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 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细胞毒药物 化疗、 长期住院、 入住重症监护病房( ICU)、 机械通 气或气管切开、 基础疾患、 血液或实体性肿瘤、 类固 醇激素治疗、 接触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伤口等。 临床研究报道最常见的基础疾患为呼吸系统疾 病(35 %)。抗菌药物的先期应用在嗜麦芽窄食单胞 菌感染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献6报道80 %88 %病 例有先期应用各种抗菌药物史,所用药物包括氨基 糖苷类、 广谱头孢菌素类、 氟喹诺酮类、 抗假单胞菌 青霉素、 亚胺培南等。普遍认为亚胺培南的应用较 其他 2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更易导致嗜麦芽窄食单胞 菌的感染。另外,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也增加了嗜麦 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机会。 2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现状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几乎对临床使用的全部抗菌药 物都有耐药的报道,对 2内酰胺类、 氨基糖苷类和大环 内酯类天然耐药,对部分抗菌药物甚至高度耐药。 李家泰等1监测了20002001年我国不同地 区病房医院获得感染(HAI)与社区获得感染(CAI) 患者中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状况以及汪复等3 监测的2001年上海地区临床分离嗜麦芽窄食单胞 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研究表明:对大多数临床 分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仅复方新诺明、 氟喹诺酮 类、 三代头孢菌素类,及 2内酰胺类复合制剂等少数 几种药物治疗有效,见表1。 表1 2001年上海地区临床分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的药敏情况(n = 581) 3 抗菌药物敏感( %)耐药( %) 亚胺培南496 美罗培南3365 头孢吡肟5436 头孢他啶6033 氨曲南882 头孢哌酮4922 头孢哌酮/舒巴坦789 哌拉西林2659 哌拉西林/三唑巴坦4940 替卡西林/克拉维酸7713 氨苄西林/舒巴坦2278 庆大霉素2074 阿米卡星1775 环丙沙星6117 复方新诺明8215 3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主动泵出系统与其多重耐药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天然耐药主 要是由于外膜低外膜通透性以及染色体介导的金属 2内酰胺酶所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结构不相关的 抗菌 药 物 耐 药 的 菌 株 为 多 重 耐 药 菌( MDR , Multidrug2resistant) ,膜耐药是多重耐药的重要机 制,使之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无效。革兰氏阴性 43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5年第25卷第1期 Sect Respir Sys Foreign Med Sci ,Jan 2005 ,Vol. 25. No. 1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细菌外膜的微孔蛋白低拷贝数所致的低渗透性及膜 孔蛋白降低或缺失,使其对一些抗菌药物敏感性低, 形成了多重耐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性强,属 于多重耐药菌,对部分抗菌药物固有耐药,甚至高度 耐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和一些消 毒剂表现出的抗性与外膜渗透屏障、 外排系统、 各种 水解酶类及靶位突变等多种耐药机制有关,其中多 重外排泵系统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固有和获得性 多重耐药的最重要原因。 3. 1 Sme DEF SmeDEF ( stenotrophomonas multidrug efflux DEF)是最早发现的与嗜麦芽窄食 单胞菌多药耐药有关的外排泵系统。Sme DEF基因 含三个开放阅读框:SmeD为1184bp ,其编码的蛋白 质与细胞周质连接蛋白家族同源;SmeE ,3122bp ,与 RND家族序列同源;SmeF为1400bp ,菌株间SmeF 序列变异相当大,其蛋白产物与外膜蛋白同源。 SmeT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外排泵系统SmeDEF的 转录调节子,位于SmeDEF结构外显子的上游。在 SmeDEF高度表达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株D457R 中,SmeT的表达也高。研究发现编码外排泵系统 SmeDEF的SmeT基因与SmeDEF基因之间的区域 以及SmeT基因具有高度多态性。SmeT的细微改 变就能导致SmeDEF的过度表达7。 研究发现野生株ULA511低表达SmeDEF ,Sme 泵可外排喹诺酮类、 四环素、 氯霉素和大环内酯类, 但氨基糖苷类和 2内酰胺类不是合适的底物。Sme DEF的底物还包括结晶紫、SDS、EB、 吖啶黄、 原黄 素,但不能外排有机溶剂。虽然野生株Sme DEF的 耐药谱与高表达SmeDEF的突变株相同,但SmeE 缺失不能降低高表达突变株的多重耐药性,而SmeF 缺失明显降低了抗菌药物耐药性,因而推测: SmeDEF高表达导致MDR突变株多重耐药,当 SmeE缺失时, SmeF作为另一个外排系统的组成, 维持突变株的耐药性。 其它依赖SmeF的外排系 统导致MDR株的耐药特性。 3.2 SmeABC的研究 SmeABC是新发现的与嗜 麦芽窄食单胞菌外排药物有关的外排泵系统。 Zhang等8将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中三个编码与铜绿 假单胞菌MexAB2oprM同源的外排系,命名为 SmeABC,启动子位于SmeA上游。SmeC编码一个 49. 61ku的蛋白。野生株ULA511不表达SmeABC。 SmeC作为还未明确的外排系统的OMP而对耐药 表型起作用。野生株可能无此多药外排系统。 SmeABC上游有反向转录的两个基因操纵子: SmeS 和SmeR。SmeS上游有强启动子, SmeR正调控 SmeABC和自身SmeRS操纵子的表达。除SmeA上 游共同的启动子外,SmeC上游有自身的弱启动子, 不受SmeR的正调控。SmeABC高表达的MDR株 对几种 2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性增加,产生的 2内 酰胺酶活性高于亲本野生株。认为MDR的 2内酰 胺耐药性主要是 2内酰胺酶而非外排活性所致,但 可能有共同调控SmeC和 2内酰胺酶基因的机制。 SmeR与 2内酰胺酶基因表达的调控子有同源性,可 能SmeR有调控 2内酰胺酶基因表达的作用,也可能 SmeC的状态影响了细胞形态,通过聚集或泵出特定 底物而激活 2内酰胺酶9。同时,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可能还存在与耐药有关的其它泵机制,但未明确。 4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 4.1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 2内酰胺类的耐药机制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 2内酰胺类的耐药机制包括 金属依赖性的染色体介导的 2内酰胺酶、 外排泵和 膜屏障的作用。是否有膜孔蛋白的质或量的变化还 未明确,但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胞膜对青霉素和头孢 菌素的低渗透性可增加其耐药性。 2内酰胺酶L1、 L2的组成型或诱导型表达使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 几乎全部 2内酰胺类和 2内酰胺类2酶抑制剂复合 制剂的敏感性低,是 2内酰胺类耐药的主要决定因 素。L1和L2酶均为染色体酶,存在于菌体内,均可 被诱导,亚胺培南为其强诱导剂。L1既是青霉素 酶,又是碳青酶烯酶,可被EDTA抑制,不能被克拉 维酸抑制。L1类可以水解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2 内酰胺酶抑制剂和大多数碳青酶烯类,但不包括单 环氨曲南。L2可被BRL42715和克拉维酸抑制,主 要水解头孢菌素类、 单环类 2内酰胺抗菌药物10。 以往对 2内酰胺酶L1、L2在共同的调节机制的 研究发现L1、L2不共同表达,但调控机制间有共同 之处。测序发现继bL1a、bL1b后又有三个新基因 bL1c、bL1d和bL1e ,与bL1a相比,分别有8 %、12 % 和20 %的不同。L1e最少见,与其它酶的水解活性 明显不同,可能与底物结合区的几个非保守氨基酸 不同有关。另外发现的三个新基因bL2c、bL2d、 bL2e与bL2a相比有4 %、9 %和25 %的不同。L1、 L2的DNA和氨基酸序列的株间变异均可达30 % , 二酶的异质性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染色体酶所特 有11,故L1、L2进化相当快其进化的驱动力可能与 2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有关。研究发现一 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临床分离菌株的基因组有一个 Tn1样转座子编码Bush2a型青霉素酶,故多重耐药 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除有L1、L2外广谱 2内酰胺酶 基因位于可移动元件上,在适宜环境中可与其他菌 株交换遗传物质12。 Denny等13发现黄酮类化合物高良姜黄素能够 对部分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中提取出的金属 2内酰 胺酶起到抑制作用,抑制效果并不能被加入金属离 53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5年第25卷第1期 Sect Respir Sys Foreign Med Sci ,Jan 2005 ,Vol. 25. No. 1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子ZnCl2而抑制,表明抑制作用与金属螯合作用无 关。黄酮类化合物五羟黄酮对该金属 2内酰胺酶也 有一定抑制作用。建立在该酶的晶体结构上的分子 模型实验显示高良姜黄素在该金属 2内酰胺酶的活 性位点上有一定定向作用。提示黄酮类化合物的化 学结构对金属 2内酰胺酶有一定影响,可以为研究 抗金属 2内酰胺酶的新药研究提供方向与可能性。 4. 2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 制 对喹诺酮类的耐药除了外排泵和膜屏障外,还 有靶位旋转酶 基因(gyrA ,gyrB)和拓扑异构酶 基因(parC ,parD)的突变。Sylvia等发现受检的32 株临床株与标准株的QRDRs相比,24株均有gyrA、 gyrB和parE的多点突变,但不具有在其它菌中已确 定的、 与喹诺酮类耐药有关的常见突变,如GyrA的 83和87位,ParC的80和84位的替换。但parE突 变在肺囊性纤维化患者临床分离株的发生率高于其 他分离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临床株的旋转酶 和 拓扑异构酶 变异较快,与耐药的关系较复杂,但功 能区氨基酸的替换可能有一定意义14。 Ribera等15实验发现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与 对喹诺酮类药物敏感的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菌株相 比,在喹诺酮药物的耐药决定基因簇(QRDR)的 gyrA与parC基因处并没有改变,另外,嗜麦芽窄食 单胞菌在与大肠杆菌Ser283对等的GyrA处的氨基 酸为Gln ,而不是革兰阴性菌常见的Ser和Thr。结 果显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QRDR存在的Gln基因 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性并没有关系,与以往 的研究结果相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药 物产生耐药性与QRQD的gyrA和parC基因无关。 此结果还需进一步证实。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 与多药外排系统有密切关系。因此,非多药外排系 统底物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和氟喹诺酮多药外排系统 抑制剂就的地位尤其重要。幸运的是,已经有报道 研制出针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广谱多药外排系统的抑 制剂,并且实验表明能够提高左氧氟沙星的抗菌活 性16。利血平已被证实是很好的革兰阴性细菌的 外排泵抑制剂。Ribera等17将利血平与喹诺酮类 药物合用,体外药敏实验发现利血平的存在能不同 程度地增强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活性。但是利血平 本身毒性很高,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类似利血平的 药物,在保留利血平对喹诺酮类药物的增效作用的 基础上去除了利血平的毒性作用。 4. 3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的耐药机制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的耐药机制中, 膜屏障可能是最重要的。研究发现氨基糖苷类的温 度敏感性耐药是由于外膜的变化,脂多糖的O2侧链 改变或脂多糖的磷酸含量变化造成氨基糖苷类通透 性降低。研究发现临床株可有氨基糖苷类修饰酶 N2乙酰转移酶和O核苷转移酶,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染色体上存在基因aac(6)2Iz ,该基因产物使菌株产 生对阿米卡星、 奈替米星、 西索米星尤其是妥布霉素 耐药18。aac(6)2Iz基因能够使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对氨基糖苷类药物产生耐药性,也能够将嗜麦芽窄 食单胞菌耐药性转移到大肠埃希菌。 4. 4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机 制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红霉素的耐药除外排泵, 还有编码红霉素甲基化的基因。此外Barbier等19 从患者痰中分离出的D457R耐药株含有一簇编码 大环内酯类磷酸转移酶和重金属镉的外排决定子基 因,mphBM和cadA ,及编码转录调控子的cadC基 因,为一个残存的复合转座子,这些基因曾在金黄色 葡萄球菌中被检出,提示某些慢性复合感染时多种 细菌处于相同环境,这些耐药决定子可能是从革兰 氏阳性菌获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种类多样, 机制复杂,目前只是初步的认识,已发现的两个泵对 多耐表型的作用及表达调控的一系列问题需进一步 阐明,外排泵的基础研究对改进药物设计,避免药物 成为外排泵的底物或增加药物的持续内流,或找到 更有效的外排泵特异抑制剂均有重要意义。 5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对策 目前尚无学者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治 疗,一些学者推荐的治疗方案常仅基于回顾性研究 和病例报道。根据Bartlett等最新推荐20,治疗嗜 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抗菌药物应首选复方新诺明,备 选头孢他啶、 氟喹诺酮类药物、 米诺环素、 替卡西林/ 克拉维酸。 而抗菌药物的选择首先应根据体外药物敏感试 验结果。夏云等5选择9例临床资料齐全、 连续两 次痰培养分离出该菌的非癌症患者作临床用药及疗 效观察。研究发现9例做药敏试验的病例中,有8 例经验用药与药敏结果不符。康焰等21通过对34 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炎患者的病例研究发现,按照 药敏结果选用的所用药物,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也是治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的一个重要原则。有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庆大霉素 与羧苄西林与利福平、 复方新诺明与羧苄西林与利 福平两种联合化疗,三种药物的协同作用大于任两 种药物联合或单一药物;即使在原治疗方案中加入 不敏感的药物亦可增加协同作用;对三种药物均耐 药的菌株对二联疗法的耐药率为25 % ,对三联疗法 的耐药率为0 %。所以当病情严重、 临床疗效差或药 敏试验证明对所有抗菌药物耐药时,尝试抗菌药物 联合治疗也有可能发挥抗菌药物疗效。 63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5年第25卷第1期 Sect Respir Sys Foreign Med Sci ,Jan 2005 ,Vol. 25. No. 1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根据多数药敏研究结果,复方新诺明单用或联 合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可供治疗时选择。复方新诺 明对多数菌株仅具有抑菌作用,故通常推荐大剂量 使用(TMP1215 mgkg - 1 d - 1) 。采用环丙沙星 和复方新诺明治疗也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21,见表 2。复方新诺明过敏者可选择替卡西林/克拉维酸联 合环丙沙星。青霉素过敏者可予复方新诺明及环丙 沙星治疗。患者肾功能有损害时,磺胺药物排泄减 慢,此时复方新诺明应慎用或不用。米诺环素、 多西 环素以及新氟喹诺酮类(如莫西沙星、 司氟沙星)具 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亦可供治疗时选用。四环 素及氨基糖苷类活性低,不宜单独使用。嗜麦芽窄食 单胞菌对头孢菌素类耐药率高,一般不作治疗时选用 药物。若体外药敏试验显示该菌对某些头孢菌素如 头孢他啶、 头孢哌酮、 氨曲南等敏感,则可考虑选用。 表2 34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炎药物治疗情况及转归21 药名名称 治疗 例数 平均用药 天数 治疗转归 治愈好转死亡 环丙沙星161014664 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67222 头孢哌酮/复方新诺明310201 复方新诺明410013 替卡西林/克拉维酸212101 头孢他啶29011 丁胺卡那/头孢曲松110100 总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呼吸道、 胃肠道中可 以是正常寄生菌,为条件致病菌。以往引起的临床 感染并不常见,但是目前院内具有易感因素患者严 重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当患者由于疾病导致免 疫功能低下、 各种创伤性检查和治疗手段以及预先 使用抗菌药物均可增加细菌感染致病的机会而发生 严重的院内感染。由于外膜渗透屏障、 外排系统、 各 种酶类及迅速突变的靶位等原因对多种广谱抗菌药 物包括碳青霉烯类先天耐药,而且为多重耐药菌株。 目前有效的治疗药物有限,仅为复方新诺明、 环丙沙 星、 替卡西林/克拉维酸、 米诺环素、 多西环素及新氟 喹诺酮类药物等有限几种。选择临床用药时,应结 合药敏结果,选择多种抗菌药物联用并且在增强机 体抵抗力同时,加强支持对症处理如胃肠营养、 白/ 球蛋白、 物理疗法等。 参 考 文 献 1 李家泰,李耕,王进.我国医院和社区获得性感染革兰阴性杆菌 耐药性监测研究.中华医学杂志,2003 ,83(12) :103521045. 2 王辉,陈民钧. 199422001年中国重症监护病房非发酵细菌的耐 药变迁.中华医学杂志,2003 ,83(5) :385. 3 汪复,朱德妹,吴缇,等.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变迁.中国抗感染 化疗杂志,2003 ,3(2) :65270. 4 樊新,徐修礼,孙怡群.医院内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流行状 况及耐药性分析.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 ,24(9) :848. 5 夏云,曹何,余显书.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分析及临床治疗. 中华医学杂志,2002 ,26(1) :19220. 6 Canton R ,Valdezate S ,Vindel A ,et al.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profileofmoleculartypedcysticfibrosis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isolates and differences with noncystic fibrosis isolates. Pediatr Pulmonol ,2003 ,35(2) :992107. 7 Sanchez P ,Alonso A ,Martinez JL.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meT,a repressor of the 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multidrug efflux pump SmeDEF.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 2002 , 46 (11) :338623393. 8 Zhang L , LiXZ, PooleK. SmeDEFmultidrug efflux pump contributes to intrinsic multidrug resistance in 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 2001 , 45 (12) : 34972 3503. 9 Zhang L ,Li XZ, Poole K. SmeC ,an outer membrane multidtrug efflux protein of 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2 ,2 :3332343. 10 Avison MB ,Higgins CS ,Ford PJ. Differential regulation of L1 and L2 beta2lactamase expression in 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J Antimicrob Chemother ,2002 ,44(7) :1778. 11 Avison MB , Higgins CS , Heldreich CJ ,et al. Plasmid location and molecular heterogeneity of the L1 and L2 beta2lactamase2genes of Stenothophomonas maltohilia.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1 , 45(2) :413. 12 Avison MB , Heldreich CJ , Higgins GS. ATEM 2 beta2lactamase encoded on an active Tn12like transposon in the genome of a clinical isolate of 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J Antimicrob Chemother , 2000 ,46(6) :879. 13 Denny BJ ,Lambert PA ,West PW. The flavonoid galangin inhibits the L1 metallo2beta2lactamase from 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FEMS Microbiol Lett ,2002 ,208(1) :21224. 14 Valdezate S , Vindel A ,Loza E , et al. Topoisomeraseand quinolongresistance2determiningregionsin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clinicalisolateswithdifferentlevels ofquinolone susceptibility.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2 ,46(3) :665. 15 Ribera A ,Domenech SA ,Ruiz J ,et al. Mutation in gyrA and parC QRDRs are not relavant for quinolone resistance in epidemiological unrelated 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clinical isolates. Microb Drug Resist ,2002 ,8(4) :2452251. 16 Zhang L , Li XZ, Poole , Keith. Fluoroquinolone suscept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福建黎明职业大学招聘编制内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教师43人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自考公共课常考点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4高职单招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2025河北邯郸魏县选聘村级党务(村务)工作者490人笔试备考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4年安全监察人员每日一练试卷含完整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4年安全监察人员综合提升测试卷含完整答案详解(必刷)
- 2025辅警招聘考试试题附完整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年内蒙古通辽扎鲁特旗乌兰牧骑招聘演职人员6人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中国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春季招聘235人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分期付款租赁大型货车合同
- 大输液产品研究报告
- 2025版技术服务合同协议
- GB 5768.1-2025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1部分:总则
- 江西红色文化考试试题及答案
- 食品仓库记录管理制度
- 企业团委管理制度
- 冻干粉培训课件
- 公路应急抢修合同标准文本
- 2025年新高考“八省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版
- IQC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政府代建项目回购协议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