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汁分离提纯的方法与强化途径.pdf_第1页
糖汁分离提纯的方法与强化途径.pdf_第2页
糖汁分离提纯的方法与强化途径.pdf_第3页
糖汁分离提纯的方法与强化途径.pdf_第4页
糖汁分离提纯的方法与强化途径.pdf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糖汁分离提纯的方法与强化途径 谢名洋1 陈 山2 (1 1 柳州市人民政府 柳州 545001;21 广西大学生物技术与糖业工程学院 南宁 530004) 收稿日期:1999203209 摘 要:通过分析影响糖汁分离提纯的主要因素,有针对性地介绍国内外甘蔗糖厂用于改善糖汁分离提纯效 果的方法与强化途径。 关键词:糖汁;分离提纯;方法;强化途径 中图法分类号: TS24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22673 (1999) 0220001205 1 引言 目前,国内甘蔗糖厂尤其是亚硫酸法糖 厂,成品糖的质量一直未能稳定,常因色值、 混浊度两项指标而影响其质量,严重者造成 产品降级或成为等外糖。白砂糖的色值、混 浊度两个因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糖浆质量, 而糖浆的质量决定于清汁的好坏,实质上决 定于糖汁分离提纯效能的高低。 制糖过程可简单地描述为从甘蔗原料提 取蔗汁,经过澄清、蒸发、煮炼等工序制成 成品糖的过程。糖汁提纯分离作为一个重要 的中间环节,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生产上, 糖汁的提纯分离涉及的环节主要有压榨提 汁、 混合汁澄清、 过滤及清汁处理等工序。 因 此,要提高糖汁分离提纯的效能必须综合考 虑各工序的作用。 2 影响糖汁提纯效果的主要因素 211 胶体 胶体物质分为憎水胶体和亲水胶体两大 类。憎水胶体主要是各种无机物质,本身不 溶于水,只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形成胶 体溶液,它们容易被凝聚去除,对提纯分离 影响不大;亲水胶体主要是各种高分子量的 有机物质,大多数亲水胶体在水溶液中很稳 定,很难去除,对提纯分离的不良影响相当 大。 存在于糖汁中的亲水胶体主要有:蛋白 质1, 2、果胶3, 4、多糖类5、高分子酚类物 质5等,它们含有大量的亲水基团,本身高度 水化,很难脱水。其中只有蛋白质可以因变 性作用被加热凝聚6,而其它则相反,温度升 高大大加速了各种化学反应,特别是高分子 有机物的水解作用,可促进多种有机物质分 散成为胶体,严重阻碍糖汁的提纯分离。 212 无机物(灰分) 糖汁含有无机元素达30多种,无机物以 碱类为主,大多以阳离子状态存在于糖汁中。 硅酸、三价铁及铝大部分都是溶胶状态,其 中以硅酸的含量为最多;磷酸则有单磷酸、 双 磷酸或有机磷酸盐等形式。 糖汁中的P2O5含 量对于糖汁澄清影响极大,一般认为每升糖 汁含320至500毫克P2O2,可获得满意的澄 清效果。若含量过高,不但增加沉淀池及过 滤机的负担,而且沉降速度十分缓慢。 213 色素及有色非糖分 甘蔗本身的有色物质,可通过压榨进入 混合汁,此外,在生产过程中新生成的一些 11999年第2期 广 西 轻 工 业 G1X1L ight Ind1 有色物质,则是某些非糖分之间的化学反应 的结果。糖汁中的有色物质,其含量尽管较 少,但对糖汁或砂糖的外表产生明显的影响。 甘蔗中的天然色素主要有脂溶性和水溶 性两大类。脂溶性色素(叶绿素、叶黄素和 胡罗卜素等)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如 乙醚、丙酮、苯和汽油等,它们在糖汁中通 常与各种蔗脂混合存在,与蛋白质紧密连结, 分散成悬浮微粒;水溶性色素主要是各种酚 类物质,种类多且变化复杂,在生产过程常 可形成更深色的物质,对制糖过程的不良影 响很大。 此外,铁、氧和氧化酶也是糖品出现深 色的基本原因7。 值得注意的是,当糖汁加热时,蔗糖的 焦化、还原糖分解及美拉德反应都可形成褐 色或黑色的物质。 214 还原糖 还原糖中的葡萄糖和果糖在pH = 310 时最稳定。碱性蔗汁若加热超过38则会分 解且不断生成胶体物质、 色素、 有机酸等,还 可与氨基酸起美拉德反应,生成深色物质。 215 有机酸类 糖汁中的有机酸以乌头酸的含量最多, 可占甘蔗重量的01050115%。由于甘蔗中 乌头酸的含量要高于磷酸,在加灰澄清时,它 的存在要抵消一部分石灰的作用, ,因此必须 增加石灰用量才能达到澄清所需的终点pH 值。此外,有机酸及其碱金属盐类都十分容 易溶解于水,都具有造蜜作用。 216 淀粉 甘蔗全株含有01003%至010063%的淀 粉。甘蔗淀粉微细粒子在压榨渗浸过程中很 容易分散到蔗汁,加热后变成淀粉糊,从而 提高糖液的粘度,淀粉引起过滤效率降低已 被证实8。 217 其他影响因素 蔗渣糠等杂质对糖汁的提纯分离影响也 很大。 蔗渣糠实际是一种颗粒度很小的蔗渣, 蔗渣糠中的木素通常包含有甲氧基、 醇羧基、 酚羧基等致色基团,当被加热时,木素在高 温下被破坏分解,它所携带的致色基团必然 增加糖汁的色值。另外,蔗渣糠聚集之处通 常是微生物滋生的地方。 3 糖汁分离提纯的方法与强化途径 311 压榨环节 31111 保证原料蔗的新鲜度及压榨工序的 环境卫生 生产中,保证甘蔗的新鲜程度既可避免 原料蔗被有害细菌感染,又可防止糖分的损 失,对提纯分离至关重要。为此,既要严格 执行砍收规范又要尽量缩短甘蔗从砍收到进 厂压榨之间的时间。做好压榨工序的环境卫 生可防止微生物滋生,尤其在压榨机、蔗汁 曲筛、蔗汁秤管路等处,要定时清理。此外, 要注意曲筛(DSM筛)的里外清洁,还有压 榨机的蔗汁盆设计,要尽量减少蔗屑的积存, 有时应加装螺旋桨叶以便把蔗屑及时排走。 31112 使用杀菌剂 适当使用杀菌剂处理好压榨环境卫生可 减少蔗糖转化为葡聚糖所造成的损失,最有 可能提高糖分的回收率9。添加杀菌剂的目 的主要是杀灭有害微生物,尤其是那些可诱 发生成葡聚糖的细菌。实践表明,这种预防 方法不仅可以避免葡聚糖在压榨过程的形成 而造成糖分损失,而且有助于改善糖汁的提 纯分离10。 在压榨过程中,由于化学作用及微生物 作用而引起的蔗汁变坏,除导致蔗糖损失外, 还会妨碍澄清及过滤操作。在糖汁的化学变 2广 西 轻 工 业 G1X1L ight Ind1 1999年第2期 化方面,一般认为都是pH值较低所致,防治 的办法是在压榨车间进行混合汁的预加灰, 以便提高蔗汁的pH值。最为有效的办法是 每班上机后从每一座榨机开始逐座轮流清 洗,可用压力为4 kg?cm 2 的热水清洗辊面排 汁槽、沟和死角的地方,洗完后再用杀菌剂。 若正确使用国产W FB型杀菌剂,每榨1吨 甘蔗能多回收糖110810 kg11。 31113 添加葡聚糖酶以减少葡聚糖的形成 葡聚糖酶可显著地减少葡聚糖的形成, 避免“蔗饭”的生成,降低物料的粘度,极 大地改善糖汁提纯分离的效能及成品糖的质 量,尤其在处理已变质的原料蔗时更显其重 要性12。 312 澄清环节 目前国内外糖厂采用的澄清方法主要有 石灰法、亚硫酸法和碳酸法三种。石灰法只 能生产红糖、赤砂糖和原料糖等颜色较深的 糖;亚硫酸法可生产直接供消费的耕地白糖, 但亚硫酸法的澄清效率低,生产的白糖不及 碳酸法生产的好,含硫量亦高,且不耐久藏, 糖分收回率也不及碳酸法;碳酸法可去除较 多的非糖分,故糖分收回率较高,且成品糖 具有色值低、质量好、耐贮存的优点,但费 用较高。近来,不少人试图对传统的亚硫酸 法工艺进行改进或寻求新的替代工艺。 31211 蔗汁磷酸澄清法13 磷酸法澄清由于加入了比亚硫酸法澄清 用量还多的磷酸,因而产生了较多的磷酸钙 沉淀,若能加入适量的聚丙烯酰胺絮凝剂,效 果会更好。 适当使用磷酸替代二氧化硫处理蔗汁的 磷酸法,其澄清效率超过了亚硫酸法,接近 或达到碳酸法,如pH值下降小,钙盐含量 少,非糖分除去多,纯度差大,清净效率高, 流程和设备简单,污染减少等。 31212 正确使用絮凝剂 国内大多数甘蔗糖厂使用絮凝剂改善蔗 汁的沉降过程,加快沉降速度,提高清汁质 量。若选用气浮工艺,则要选用优质絮凝剂。 在亚硫酸法糖厂,蔗汁经硫熏中和与二 次加热后形成的沉淀物,颗粒仍较细,沉降 速度不快,如果蔗汁质量较差,沉降速度更 慢。若在二次加热汁中加入12ppm的 PAM ,可形成二次絮凝作用, 在几秒钟内形 成较粗的絮凝团粒,其尺寸比原有的微粒增 大数倍甚至几十倍,沉降速度亦增大数倍。 加 入PAM还可提高清汁的清度,据报道,加入 1ppmPAM可使清汁浊度降低40% 14。 王诰研究开发的G409澄清剂15,是一 种高价聚合铝离子的化合物,加入糖汁中能 使部分有色物和胶体凝聚,与磷酸钙或亚硫 酸钙沉淀物一起排除,提高清净效果。如加 入混合汁中,用量0104%0105% (原液对 混合汁 ), 再进行常规的亚硫酸法处理,清汁 色值可比不加者降低8%20%。黄伟干等 研究的糖品分析用的无毒澄清剂16主要成 分是硫酸铝和铋化合物,效果也很好。 31213 使用单层快速沉降器代替现有的多 尔式四层沉降器17 亚硫酸法糖厂使用单层快速沉降器后, 蔗汁沉降时间由7080分钟缩短至3540 分钟,减少糖分转化损失,减少设备费用及 占地面积约2?3。我国70年代大约有10家 糖厂曾试用过,均因缺乏仪表控制工艺参数 和蔗汁进入沉降器前没有足够缓冲设备而未 能在生产中继续使用。而英国FS公司制造 的这种设备,已在印度尼西亚的亚硫酸法糖 厂普遍应用,效果良好。 313 过滤环节 31311 引进有不锈钢过滤网的真空吸滤 机17 这种吸滤机无需滤布,无滤布真空吸滤 机可利用蔗糠助滤,即节省了滤布消耗的费 31999年第2期 广 西 轻 工 业 G1X1L ight Ind1 用,又能进一步降低滤泥的糖分损失,国外 很多原糖厂均采用这种新型的吸滤机,效果 很好。 31312 混合汁过滤选用新型滤材 传统的压榨间混合汁过滤都是使用铜条 筛网。通常有一次铜条过滤和二次铜条过滤 两类,目的是尽量除去混合汁中的蔗糠。但 在生产中发现,尽管经过二次铜条过滤,但 混合汁中仍有较多的蔗糠未能除去,导致沉 降速度不佳,滤泥量也较大。若改用15目的 尼龙筛网18,既可除去较多的蔗糠,也不影 响过滤速度,同时滤泥量也减少约1?3,有利 于糖汁的提纯分离。在美国,糖厂一般第一 次过滤用板框式压滤机,然后把滤泥用水稀 释,再用真空过滤机过滤和洗涤,即用两段 洗涤方法来减少滤泥的糖分,滤布多用聚丙 烯(114propylene)型的19。 31313 添加助滤剂或滤饼脱水剂 澄清器中泥浆的紧密度影响到糖汁在澄 清器中的滞留时间,过长的滞留时间会影响 到成品糖的色值并造成糖分解,低下的澄清 效率同样会增加糖分在滤饼中的损失20。陈 其斌博士在路易斯安那州的实验表明,正确 选用化学聚合物可减少7%15%的滤饼水 分,并使滤饼的转光度降低015215,且有 助于提高过滤速度。 314 清汁的再处理 从甘蔗糖厂亚硫酸法与碳酸法的生产工 艺对比来看,碳酸法对糖汁进行两次以上的 过滤 处理,其质量更稳定21。陈其斌博士指 出,三种制糖方法中,磷酸上浮法不如磷酸 亚硫酸法脱色好;而在除灰方面,磷酸上浮 法比碳酸法少,磷酸亚硫酸法最少;脱色和 除灰以碳酸法为最好19。因此对亚法糖厂混 合汁进行再处理是有必要。 31411 应用微孔过滤技术 PA微孔过滤系统在实际生产的应用表 明,该 系 统 处 理 混 合 清 汁 迅 速 (13kg ? m in1m 2 ), 对糖汁无污染,且在过滤器中的停 留时间较短(少于1m in ), 可成功地除去非糖 分微粒,混合汁处理后锤度平均下降1BX, 纯度则升高1109A P,色值下降约12% ,混浊 度下降43% 22。 31412 应用离子交换剂 离子交换剂包括离子交换树脂和离子交 换纤维等。交换树脂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聚 苯乙烯(polystyrenic)型的,另一种是聚丙 烯(polyacrylic)型的。前者可除去离子型色 素,又能除去芳香性色素,但不易再生,成 本较高;后者能除去大部分阴离子色素,而 不能除去芳香性色素,但易再生(用食盐溶 液即可)。 离子交换纤维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离 子交换剂,国产V s- 2强碱阴离子交换纤维 的脱色效能及再生效能均优于常用的脱色树 脂,规模20吨(相当纯糖浆)? 天的试验表 明,其脱色率在75%以上,仅需食盐溶液即 可再生,再生时间约23小时23。 若糖汁色值超标,可加入离子交换剂;若 灰分超标,可加入阳离子交换剂,阴离子交 换剂寿命短,而阳离子交换剂的寿命则较 长19。 31413 使用活性炭 活性炭吸收色素的能力很强,但不能脱 除非离子型芳香族色素,不能脱除离子型的 色素,且不能降低灰分。因此,活性炭必须 与其他脱色剂一起使用。 美国常用Calgon型 活性炭,它是用煤来制造,其固有钙离子可 把阴离子色素沉淀下来,并被吸收,所以可 以除去两种色素,一种是芳香族色素,另一 种是阴离子色素24。 31414 使用氧化剂和臭氧脱色 糖汁中的色素大都是含有大量共轭双键 的有机物。过氧化氢(H2O2)和臭氧能迅速 将双键氧化而使它断裂,将原来的分子破坏 生成分子量较低、含双键较少的物质,从而 4广 西 轻 工 业 G1X1L ight Ind1 1999年第2期 消除它对可见光的吸收,颜色消退。 古巴有家糖厂在50的糖浆中通入臭 氧,糖浆很快脱色, 10分钟内脱色率已超过 50% , 30分钟的脱色率超过80% 25; 有人在 pH710、温度为27的糖汁中通入臭氧, 脱 色效果也很好26。 31415 应用超滤技术27, 28 超滤技术由于省能、 高效、 易于操作,已 开始从实验室伸展到生产领域。目前,糖汁 的超滤尚处于开发阶段,过滤模型尚未建立, 且过滤速率仍无法满足生产要求,但超滤在 膜组件的流体管理策略、控制极化和污染以 及降低换膜费用等方面,潜力仍极大,无疑 是糖汁提纯分离的一个发展方向。 4 结语 糖厂生产中,糖汁的分离提纯要通过多 个工序得以实现,因此解决办法要根据生产 实际分阶段实施。上述对策均可改善糖汁的 分离提纯,但实施费用却不尽相同。各糖厂 要针对存在问题,有目的地选择和组合才能 收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来同,徐德昌 1 生化工艺学 1 北京大学出版 社, 1997170761 2 B1Hauronitz: Chem istry and Biology of Pro2 teins1 3 西林 1 胶体在制糖生产中的作用 1 制糖译丛 (第一辑), 1956, (1): 691 4 无锡轻工业学院,华南工学院 1 甘蔗制糖工艺 学 1281 5 霍汉镇,沈参秋 1 甘蔗糖厂澄清处理 1 6 霍汉镇 1 制糖科技论文选辑 1 广西大学生物 技术与糖业工程学院选编, 19981281 7 天津轻工业学院等 1 食品生物化学 1360 3881 8 CaneSugarHandbook112thEd1, 19931Pp13603611 9 I1S1J1, 19851P881 10 Cane Sugar Handbook111th Ed1, 1985187 881 11 陈骏佳等 1 甘蔗糖厂的“蔗饭”问题及杀菌 剂 1 甘蔗糖业, 1994, (1): 561 12 陈其斌1 甘蔗糖手册(上册 ), 轻工业出版社, 1987, 1791801 13 余永祥 1 磷酸法澄清工艺研究初报 1 甘蔗糖 业, 1993, (1): 53551 14 霍汉镇 1 絮凝剂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131 15 王诰 1 离子澄清剂G409及其应用 1 现代制 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