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几何公差,轴套的外圆可能产生以下误差: 外圆在垂直于轴线的正截面上不圆(即圆度误差) 外圆柱面上任一素线(是外圆柱面与圆柱轴向截面的交线)不直(即直线度误差) 外圆柱面的轴心线与孔的轴心线不重合(即同轴度误差),轴套,加工后外圆的形状和位置误差,形位误差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如下: 1)影响零件的功能要求 2)影响零件的配合性质 3)影响零件的互换性 现行国家标准主要有: GB/T 11822008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几何公差 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标注 GB/T 1184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值 GB/T 4249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公差原则 GB/T 166712009形状和位置公差 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要求和可逆要求 GB133191991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位置度公差,GPS矩阵相关内容 见表3.0,3.1 基本概念,几何公差的研究对象: 几何要素 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统称为几何要素(简称要素),组成要素与导出要素(按存在的状态分 ) 组成要素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 (2)导出要素假想的,依赖于组成要素。 公称要素与实际要素 (1)公称要素:由技术制图或其他方法确定的理论正确要素,即设计给出的具有几何意义的要素。 (2)实际(组成)要素:工件实际表面的组成要素部分。,3.1.1 几何要素及其分类,提取要素和拟合要素,提取组成要素:按规定方法,由实际(组成)要素提取有限的点,所形成的实际(组成)要素的近似替代要素,即通过测量得到的组成要素。 提取导出要素:由一个或几个提取组成要素得到的中心点、中心线或中心面。 拟合组成要素:按规定的方法由提取组成要素形成的,并具有理想形状的组成要素。 拟合导出要素:由一个或几个拟合组成要素导出的中心点、轴线或中心平面。,被测要素与基准要素(按检测关系分) (1)被测要素给出了形状或(和)位置公差的要素,即需要研究和测量的要素。 (2)基准要素用来确定被测要素方向或(和)位置的要素。理想的基准要素称为基准。 单一要素和关联要素(按功能要求分) (1)单一要素仅对要素本身给出形状公差要求的要素。 (2)关联要素对其它要素有功能关系的要素。,3.1.2 几何公差的特征和符号,3.1.3 几何公差带的概念,1几何公差是指实际被测要素对图样上给定的理想形状、理想位置的允许变动量。 2几何公差带是用来限制被测实际要素变动的区域,它是形位误差的最大允许值。 几何公差带具有的四个特征 1)形状 2)大小 3)方向 4)位置,常用几何公差带的形状,3.1.4 几何公差的标注,国家标准规定,在技术图样中几何公差应采用框格代号标注。无法采用框格代号标注时,才允许在技术要求中用文字加以说明,但应做到内容完整,用词严谨。,1公差框格的标注 (1) 第一格 几何公差特征的符号。 (2) 第二格 几何公差数值和有关符号。 (3) 第三格和以后各格 基准字母和有关符号。规定不得采用E、F、I、J、L、M、O、P和R等九个字母。,2被测要素的标注 用带箭头的指引线将公差框格与被测要素相连,指引线的箭头指向被测要素,箭头的方向为公差带的宽度方向或直径方向。 (引线的曲折不能多于2次),当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时,指引线的箭头应指在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引出线上,并应明显地与尺寸线错开(应与尺寸线至少错开4mm)。,被测要素的主要标注方法:,(2) 当被测要素为中心要素时,指引线的箭头应与被测要素的尺寸线对齐; 当箭头与尺寸线的箭头重叠时,可代替尺寸线箭头; 指引线的箭头不允许直接指向中心线。,(3) 当被测要素为圆锥体的轴线时,指引线的箭头应与圆锥体直径尺寸线(大端或小端)对齐; 必要时也可在圆锥体内画出空白的尺寸线,并将指引线的箭头与该空白的尺寸线对齐; 如圆锥体采用角度尺寸标注,则指引线的箭头应对着该角度的尺寸线。,图 圆锥体轴线的标注,(4) 当多个被测要素有相同的几何公差(单项或多项)要求时,可以在从框格引出的指引线上绘制多个指示箭头,并分别与被测要素相连; 用同一公差带控制几个被测要素时,应在公差框格内注明“CZ”或“共面”。,图 多要素同要求的简化标注,图 多处要素用同一公差带时的标注,(5) 当同一个被测要素有多项几何公差要求,其标注方法又是一致时,可以将这些框格绘制在一起,并引用一根指引线。,A,图 同一要素多项要求的简化标注,3基准要素的标注 无论基准符号在图样上的方向如何,方框内的字母均应水平书写。采用空心或涂黑的三角形。,图 基准符号,当基准要素为轮廓线和表面时,基准符号应置于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引出线标注,并应明显地与尺寸线错开。 基准符号标注在轮廓的引出线上时,可以放置在引出线的任一侧; 基准符号的短线不能直接与公差框格相连。,图 轮廓基准要素的标注,(2) 当基准要素是轴线或中心平面或由带尺寸的要素确定的点时,基准符号的连线应与该要素的尺寸线对齐;见图a; 当基准符号与尺寸线的箭头重叠时,可代替尺寸线的一个箭头;见图b 基准符号不能直接标注在中心线上;,图 中心基准要素的标注,如果没有足够的位置标注基准要素尺寸的两个尺寸箭头,则其中一个箭头可用基准三角形代替。,(3)如果只以要素的某一局部作基准,则应用粗点长画虚线示出,并加注尺寸。,以单个要素做基准时,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 以两个要素建立公共基准时,用中间加连字符的两个大写字母表示。 以两个或三个基准建立基准体系(即采用多基准)时,表示基准的大写字母按基准的优先顺被自左至右填写在各框格内。,3.2 形状误差与形状公差,形状公差 是指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形状公差带 是限制单一实际被测要素变动的区域,零件实际要素在该区域内为合格。,形状误差及其误差值,形状误差是指被测提取要素对其拟合要素的变动量。拟合要素的位置应符合最小条件。 最小条件:是指在确定拟合要素相对于被测提取要素的位置时,应使被测提取要素对其拟合要素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 最小包容区域:最小包容区域(简称最小区域)指包容被测提取要素时,具有最小宽度f或直径f的包容区域。最小包容区域的形状、方向和位置与公差带一致,而其宽度由测量来确定。,最小条件: 对于提取组成要素,对于轮廓要素,规定其符合最小条件的拟合要素: 应位于实体之外; 与被测提取要素相接触; 被测提取要素对它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符合最小条件的拟合要素:理想直线A1B1,合格条件:ft,最小条件: 对于提取组成要素,符合最小条件的拟合圆位置,最小条件: 对于提取导出要素,对于提取导出要素,符合最小条件的拟合要素: 应穿过提取导出要素(中心线、中心面等); 并使被测提取要素对它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合格条件: f t,一、形状公差与公差带,被测要素:为直线、平面、圆和圆柱面。 形状公差带的特点:不涉及基准,它的方向和位置均是浮动的,只能控制被测要素形状误差的大小。 1直线度 其被测要素是直线要素。 1)在给定平面内,0.1,2)在给定方向上 公差带定义: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棱线必须位于箭头所指方向距离为公差值0.02mm的两平行平面内。,公差带,标注,3)在任意方向上 公差带定义:任意方向上的直线度在公差值前加注“ ”,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被测圆柱体d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04mm的圆柱面内。,标注,2平面度 其被测要素是平面要素。公差带定义:平面度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图b:被测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的两平行平面内。 图c:被测表面上任意100100的范围,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的两平行平面内。,图b,3圆度 公差带: 在垂直于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该圆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02mm的两同心圆之间。,标注1,标注2,4圆柱度 公差带: 被测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02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公差带,标注,无基准要求,有基准要求,轮廓度公差带,公差带定义:线轮廓度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圆心应位于理想轮廓线上。,轮廓度公差与公差带,位置公差,位置公差是指被测提取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位置公差带是限制被测提取要素变动的区域,被测提取要素位于此区域内为合格,区域的大小由公差值决定。 一、基准 二、方向公差 三、位置公差 四、跳动公差,3.3 基准和基准体系,提取基准要素总有形状误差存在,由提取基准要素建立基准时,应先作最小包容区域。 对于组成(轮廓)基准要素,规定以其最小包容区域的体外边界作为拟合(理想)基准要素。 对于导出(中心)基准要素,规定以其最小包容区域的导出(中心)要素作为拟合(理想)基准要素. (1)单一基准要素 (2)组合基准要素 (3)三基面体系,基准的建立原则(单一基准要素),由一个要素建立的基准称为单一基准,基准的建立原则(组合基准要素),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所建立的一个独立基准称为组合基准或公共基准。,基准的建立原则(三基面体系),由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所构成的基准体系,基准的体现(模拟法),用平板体现基准平面,具有足够精确形状的表面来体现基准平面、基准轴线、基准点等,基准的体现(模拟法),用V形块体现基准轴线,基准的体现(直接法),基准实际要素具有足够的形状精度,三基面体系的体现方法,A:三点接触; B:两点接触; C:一点接触;,几何公差,形状公差: 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 形状或位置公差:线(面)轮廓度 方向公差: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 位置公差: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 跳动公差:圆跳动、全跳动;,3.4 定向位置公差与公差带,定向位置公差是指被测关联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向公差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和倾斜度三项。 被测要素相对基准要素都有面对面、线对面、面对线和线对线等四种情况。 定向公差中被测要素相对基准要素为线对线或线对面时,可分为给定一个方向,给定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和任意方向上的三种。,推荐公差数值见P114,表3.12,1.平行度 1)“面对面”的平行度,a)标注,b)公差带,被测要素:上平面; 基准要素:底面。,2)“线对线”的平行度 (1)一个方向 被测要素:D孔轴心; 基准要素:另一个孔轴心线。,a) 标注,b)公差带,(2)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a),b),(3)任意方向,a)标注,b)公差带,2. 垂直度 1)一个方向,a)标注,b)公差带,2)任意方向,b)公差带,3. 倾斜度 1)“面对线”倾斜度,b)公差带,2)“线对面”倾斜度 (任意方向)(教材P113),定向公差具有如下特点: 1) 定向公差带相对基准有确定的方向,而其位置往往是浮动的。 2) 定向公差带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方向和形状的功能。 因此在保证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规定了定向公差的要素,一般不再规定形状公差,只有需要对该要素的形状有进一步要求时,则可同时给出形状公差,但其公差数值应小于定向公差值。 形状公差定向公差,3.5 位置误差与位置公差带,定位公差是被测关联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同轴度; 对称度; 位置度;,推荐公差数值见表4.20, 4.21,1同轴度,b)公差带,a)标注,轴线位于直径为t的圆柱面内,2对称度,b)标注,a)标注,中心平面位于距离为t的两平行平面内,3位置度 1)线的位置度(任意方向),a)标注,以理想位置为轴线的圆柱面内,理论正确尺寸,加框格,无公差,c),位置公差带的特点如下: 1) 位置公差相对于基准具有确定位置。其中,位置度公差带的位置由理论正确尺寸确定,同轴度和对称度的理论正确尺寸为零,图上可省略不注。 2) 位置公差带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位置、方向和形状的功能。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对被测要素给出定位公差后,通常对该要素不再给出定向公差和形状公差。如果需要对方向和形状有进一步要求时,则可另行给出定向或形状公差,但其数值应小于定位公差值。 形状公差定向公差定位公差,3.6、跳动误差与跳动公差,被测要素为圆柱面、端平面和圆锥面等轮廓要素,基准要素为轴线 跳动公差是被测提取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一周或连续回转时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 跳动是指被测提取要素在无轴向移动的条件下绕基准轴线回转的过程中(回转一周或连续回转),由指示计在给定的测量方向上对该被测提取要素测得的最大与最小示值之差。,推荐公差数值见表3.13,一、圆跳动是指被测要素在某个测量截面内相对于基准轴线的变动量。圆跳动分为: 径向圆跳动; 轴向圆跳动; 斜向圆跳动; (1)径向圆跳动 d圆柱面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回转时,在任一测量平面内的径向跳动量均不得大于公差值0.05mm。 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在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任一测量平面内,半径为公差值t,且圆心在基准轴线上的两个同心圆之间的区域。,径向圆跳动测量,被测提取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过程中,沿给定方向测量其对某参考点或线的变动量是指指示器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2)轴向圆跳动 当被测件绕基准轴线无轴向移动旋转一周时,在被测面上任一测量直径处的轴向跳动量均不得大于公差值0.05mm。 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在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任一半径位置的测量圆柱面上沿母线方向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圆之间的区域。,a),公差带形状:一段圆柱面,(3)斜向圆跳动 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在与基准轴线同轴,且母线垂直于被测表面的任一测量圆锥面上,沿母线方向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圆之间的区域,除特殊规定外,其测量方向是被测面的法线方向。,a标注),公差带形状:一段圆锥面,二、全跳动 全跳动是指整个被测要素相对于基准轴线的变动量。全跳动分为径向全跳动和轴向全跳动。 (1)径向全跳动,a)标注,零件沿轴线回转 指示表沿轴线移动,(2)轴向全跳动 轴向全跳动的公差带与该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公差带是相同的,但检测方法更方便! 采用跳动公差时,若综合控制被测要素能够满足功能要求,一般不再标注相应的位置公差和形状公差; 若不能够满足功能要求,则可进一步给出相应的位置公差和形状公差,但其数值应小于跳动公差值。,a)标注,零件沿轴线回转 指示表垂直轴线移动,几何公差小结,形状公差: 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 形状或位置公差:线(面)轮廓度 方向公差: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 位置公差: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 跳动公差:圆跳动、全跳动;,对于同一被测要素:形状公差定向公差定位公差跳动公差,改错题,第四节 公差原则,定义:机械零件的同一被测要素既有尺寸公差要求,又有几何公差要求,处理两者之间关系的原则,称为公差原则。,一、有关术语及定义,体外作用尺寸 体外作用尺寸(dm、Dm) 在被测要素的给定长度上,与实际外表面体外相接的最小理想面或与实际内表面体外相接的最大理想面的直径或宽度。对于关联要素,该理想面的轴线或中心平面必须与基准保持图样给定的几何关系。,图 实际尺寸和作用尺寸,dm=da+f Dm=Daf,1)最大实体尺寸(MMS): 孔或轴在尺寸公差范围内,具有材料量最多时的状态(最大实体状态,简称MMC)下的极限尺寸。孔和轴的最大实体尺寸分别用DMMS和dMMS表示。,2)最小实体尺寸(LMS): 孔或轴在尺寸公差范围内,具有材料量最少时的状态(最小实体状态,简称LMC)下的极限尺寸。孔和轴的最小实体尺寸分别用DLMS和dLMS表示。 极限尺寸与实体尺寸有如下关系,DMMSD min ,DLMSDmax dMMSdmax ,dLMSdmin,一、有关术语及定义,3)最大实体实效状态、尺寸 (1) 最大实体实效状态(MMVC) 在给定长度上,尺寸要素处于最大实体状态且其导出(中心)要素的形状或位置误差等于给出的几何公差值时的综合极限状态。 (2) 最大实体实效尺寸(DMV、dMV) 最大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 对于轴:dMV da+f dmax + t 对于孔:DMVDaf Dmin- t,4. 最小实体实效状态 (1) 最小实体实效状态(LMVC) 在给定长度上,实际要素处于最小实体状态且其中心要素的形状或位置误差等于给出的几何公差值时的综合极限状态。,(2) 最小实体实效尺寸(DMV、dMV) 最小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 对于轴:dMV da+f dmin - t 对于孔:DMVDa- f Dmax + t,作用尺寸与实效尺寸的区别: 作用尺寸是由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综合形成的,一批零件中各不相同,是一个变量,但就每个实际的轴或孔而言,作用尺寸却是唯一的; 实效尺寸是由实体尺寸和几何公差综合形成的,对一批零件而言是一定量。实效尺寸可以视为作用尺寸的允许极限值。,5. 边界 (1)边界 由设计给定的具有理想形状的极限包容面。 (2)最大实体边界(MMB) 尺寸为最大实体尺寸的边界。 (3)最小实体边界(LMB) 尺寸为最小实体尺寸的边界。 (4)最大实体实效边界(MMVB) 尺寸为最大实体实效尺寸的边界。 (5)最小实体实效边界(LMVB) 尺寸为最小实体实效尺寸的边界。,二.独立原则,指图样给定的几何公差和尺寸公差各自独立、彼此无关,分别满足要求.,三、相关要求,定义图样上给定的几何公差与尺寸公差相互有关的公差要求。 (一)包容要求 1定义:包容要求是指提取组成要素(实际要素)应不得超越其最大实体边界(MMB),其局部实际尺寸不得超出最小实体尺寸的一种公差要求。 2标注方法:当采用包容要求时,应在被测要素的尺寸极限偏差或公差带代号后加注“ E ”符号。,允许的形状误差:0T,包容要求,旨要求提取组成要素的轮廓处处不得超越最大实体边界,以尺寸公差综合控制形位误差的一种公差原则。 通常用于圆柱表面(孔或轴)或两平行面,单一要素遵守包容要求,实际的形状误差:f0T,包容要求,标注,在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后加注符号 E,(二)最大实体要求(MMR) 1定义:最大实体要求是要求被测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法典特色课件
- 山西省太原市育英中学2026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 现代管理培训小知识课件
- 2026届江苏省南京一中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民法典模板课件
- 2025年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电气设计专项训练考前冲刺卷
- 2025年公务员行测申论写作专项训练卷 文体写作技巧
- 202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时政热点专项训练
- 2025年公务员行测地理知识专项训练冲刺押题
- 2025年春季初级经济师职业资格考试 经济基础知识考前冲刺押题试卷
- 汉字形旁分类及其组字表
- 微创外科课件
- 静配中心应急预案处理流程
- GB/T 21977-2022骆驼绒
- 心理-认识过程课件
- 静脉治疗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 水电清包工合同(3篇)
- 《ACT就这么简单》课件
- 农机行政处罚流程图
- 沥青混合料低温弯曲试验2002363
- 盘阀结构和原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