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高一(下)月考历史试卷(3月份)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60分)1.王安石诗云:“取车当要津,膏润及远野。与天常干旋,如雨自漾泻”该诗描写的工具是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高转筒车。根据题意可知,王安石描述的应该是水利灌溉工具。A项是曲辕犁,是耕地工具,故排除;B项是耧车,为播种工具,故排除。根据“自漾泻”可知这种工具不需要人力作为驱动力,C项为翻车,需要人力驱动,故排除。D项为高转筒车,依靠水力驱动汲水,故选D。【点睛】高转筒车是古代中国农用工具,筒车的一种,属于提水机械。所谓高转筒车是指其提水高度较一般筒车加大,必须藉助湍急的河水冲动。这种筒车的适用范围是水很低而岸很高。2.如果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战国到秦汉时期的牛耕技术,下列可供参考的对象中,按照证据可靠性程度的从重到轻依次是当时的文人学者著作当代专家的专业论著当时描绘牛耕的画像石年长者代代相传的故事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史料研究。画像石较为真实客观,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反映,可靠性最高;当时的文人学者更能准确记录当时的情况,但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可靠性次之;当代专家与秦汉时期时间距离较远,要通过各种史料论证得出结论,可靠性进一步下降;代代相传的故事在流传过程中很可能歪曲偏离实际情况,可靠性最低。所以按照从重到轻的顺序排列应该是,故排除A、B、C项。故选D。3.进入春秋以后,郑国开展了“蓬蒿藜藿”之地;晋国开展了狐狸豺狼所居的“南鄙之田”;宋郑之间的“隙地”(可垦而未垦之地),也在被压榨的奴隶的辛勤劳动下开展出来。上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 春秋奴隶制发展成熟B. 土地国有制度瓦解C. 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 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蓬蒿藜藿南鄙之田隙地被压榨的奴隶的辛勤劳动下开展出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奴隶社会实行集体耕作的井田制,由于铁犁牛耕的出现,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从而推动了奴隶开垦公田之外的私田,故C项正确;春秋时期奴隶制度逐渐走向瓦解,故A项错误;此时土地制度仍然是井田制,并没有瓦解,故B项错误;私田的大量开垦,是小农经济出现的原因之一,故D项错误。4.汉代晁错在他的论贵粟疏中写道:“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下列对材料解读错误的是()A. 自然因素制约农业经济发展B. 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C. 反映了古代小农经济的脆弱性D. 天灾人祸是农民贫困的重要原因【答案】B【解析】【详解】“尚复被水旱之灾”说明农业受到自然灾害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说明小农经济的脆弱性,不能说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特征,C项正确,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材料中说明自然灾害和税收是导致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故D项正确。5.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观察下列几种生产工具的演变历程,得出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 农业生产工具在不断的改进B. 体现了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C. 反映了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D. 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图片从原始社会到铁农具出现以及唐朝曲辕犁,说明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故A项正确。生产力发展显著标志是生产工具的革新,故B项正确。图片都是用于农业的耕作方式,故C项正确。材料中图片原始社会的是石器时代,并不是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6.(宋)王柏鲁斋集中说:“秋成之时,百逋丛身,解偿之余,储积无几,往往负贩佣工以谋朝夕之赢者,比比皆是也。”材料反映了A. 手工业商业获得高度发展B. 农村草市已出现C. 农民兼营农业之外的产业D. 农工商地位改变【答案】C【解析】材料“负贩佣工以谋朝夕之赢者,比比皆是也”说明宋代的农民在经营农业的同时,为了生计需要兼营其他行业,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农民兼业的情况,没有反映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状况,故AB项排除;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国家一直奉行的经济政策,因此农工商地位没有发生改变,故D项排除。点睛:“负贩佣工以谋朝夕之赢者,比比皆是也”是解题的关键信息。7.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必然产物。宋朝初年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到了宋真宗时期便出现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这表明宋朝的土地政策A. 释放了土地私有的活力B.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 导致了社会矛盾急剧恶化D. 减轻了农民的赋税力役【答案】A【解析】材料“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表达的意思是百姓康乐,人口增加,土地开辟了很多,说明当时的土地兼并政策在一定时期内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释放了土地私有的活力,故A正确;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当时土地政策发挥的积极作用,C选项表达的是消极影响,故C错误;题目材料没有直接涉及减轻了农民的赋税力役,故D错误。8.中国古化农具各式各样,耕种工具有犁、耙、耖,锄等,收获农具有掼床、镰刀等,加工农具有碌碡、砻、磨盘等,数不胜数,据此可知,古代农耕经济A. 形式多样B. 自给自足C. 精耕细作D. 个体经营【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耕种工具有犁、耙、耖,锄等,收获农具有掼床、镰刀等,加工农具有碌碡、砻、磨盘等,数不胜数”可知,材料体现了多种多样的农业生产工具,反映的是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C正确;A、B、D都与材料无关,排除。9.北魏至唐朝中叶,政府按性别、年龄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这些土地的主要部分只能使用,不准买卖。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租税,服徭役、兵役。这一措施表明A. 统治者企图借遏制土地兼并巩固统治B. 封建国家政权失去地主阶级的支持C. 统治者废除了当时基本的土地制度D. 当时农民的负担比任何时候都要重【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均田制。政府分配的土地主要是国有和无主土地,没有触动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并不会失去地主阶级的支持,更没有废除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故排除B、C项;题意无法体现当时农民负担比其他时期重的内容,故排除D项。政府通过分配土地,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得到人民的支持一巩固统治,故选A。10.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A. 众人集体生产B. 官府募民耕作C. 田庄规模生产D. 封建政府佃农【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均田制下,政府把土地按户或人口分给农民使用,农民向政府交税,这样农民就成为封建政府佃农,故D项正确;A项是奴隶社会井田制下的奴隶劳动方式,排除; B项是屯田制下的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排除;C项是土地兼并下田庄的生产模式,排除。11.春秋前期,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不论“公田”、“私田”都按田亩收税。其主要历史影响()A. 加速了土地私有化B. 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C. 抑制了土地的兼并D. 打击了豪强地主势力【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相地而衰征”“初税亩”的实质是承认土地私有合法化,因此其主要影响是加速了春秋时期土地私有化的发展,故A正确;“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是其历史影响之一,但非主要历史影响,排除B;“相地而衰征”“初税亩”的实质是承认土地私有合法化,土地私有是土地兼并的根源,故C错误;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封建制度还未建立,豪强地主还没出现,排除D。12.“内丘白瓷瓯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上述诗文所描绘瓷器的成熟烧制始于A. 东汉时期B. 北朝时期C. 唐朝时期D. 北宋时期【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白碗胜霜雪”可知此瓷器是白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朝时可以烧制出成熟的白瓷,故B正确;东汉时期可以烧制出成熟的青瓷,故A错误;唐朝时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故C错误;北宋出现五大官窑,与材料不符,故D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白碗”,结合制瓷业的发展即可得出答案。13.明清时期,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这说明A. 私营手工业得到发展B. 手工业商品化程度提高C. 重农抑商政策被废弛D. 新的生产方式已经产生【答案】B【解析】由材料“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可知,材料揭示的是明清时期江南城镇附近的家庭手工业走向市场的情况,B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提及私营手工业,而是家庭手工业,排除A;明清时期仍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明显错误,排除;D属于无关项,材料信息没有提及,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联系所学家庭手工业的特点分析解答。14.在周礼一书中,妇女的纺织生产被称为“妇功”。从事这种劳作的人与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及农夫并列,称作国有“六职”。这说明了当时()A. 纺织技术已经相当发达B. 人们已普遍穿棉质衣服C. 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已经相当重要D. 纺织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妇功”是指从事纺织生产人,主要是手工业者,“称作国有“六职”说明他们的地位较高,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纺织技术的发达,故A项错误。在明中后期,棉布最终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故B项错误。纺织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是在明朝中后期,故D项错误。15.有西方人曾经说,中国人太聪明了,他们用两种最简单的东西赚了全世界无数的钱,一是树叶(茶叶),二是泥土(瓷器)因此,也有人把中国的瓷器称为“变土为金”。下列陶瓷器的生产工艺出现的先后顺序是白瓷青花瓷唐三彩粉彩瓷器A. B. C. D. 【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白瓷出现于魏晋时期,青花瓷出现于元朝,唐三彩出现于唐代,粉彩瓷器出现于明朝。由此可知正确。所以本题答案为C项,ABD错误。点睛:排序类选择题解题的技巧是,首先判定最早和最晚的项目,然后排除即可。16.如图反映了中国古代A. 雇佣劳动关系加强B. 家庭手工业的发展C. 主要满足市场需求D. 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答案】B【解析】由图片看出手工作坊中劳动者是家庭成员和学徒,说明这是家庭手工业的发展情况,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雇佣劳动关系,排除A;材料反映部分产品投入市场,故C错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标志是雇佣关系的出现,材料表明手工作坊中劳动者是家庭成员和学徒,不是雇佣劳动关系,故D错误。17.据统计,1493-1600年,世界的银产量是23000吨,其中新大陆美洲生产的是17000吨。而从1550年到1645年,海外流入中国的白银有14000吨,是这一时期中国自产白银的近10倍。材料说明A. 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B.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C. 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D. 价格革命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答案】B【解析】从材料“海外流入中国的白银有14000吨,是这一时期中国自产白银的近10倍”中可知,16、17世纪中国在对外贸易处于优势,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外来货币的对中国的市场的影响,故A项排除;外国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说明当时中国处于出超地位,故C项错误;价格革命是对欧洲市场的影响,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故D项排除。18.从清明上河图中看,汴京城十字街口的各种店铺都有明显的招牌商标。在招牌商标广告中,许多商家把“仁”“义”“德”“信”等作为字号,刻写于牌额之上,公之于众。据此可知()市坊制度开始瓦解商标的命名深受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工商业者重视商业信用的宣传政府放松了对商业的监管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仁”“义”“德”“信”体现出商标受到儒家思想影响,故正确;“店铺都有明显招牌商标”“刻写于牌额之上,公之于众”说明商家注重商业信用的宣传,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市坊制度开始瓦解,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政策,错误,选择D项正确。19.以下为中国古代某地居民职业结构表,据此推断表中职业结构最早可能出现的时间和地区是自耕农、地主佃农雇佣工人商人占当地总人口比例24%36%30%10%A. 唐朝关中地区B. 宋朝苏湖地区C. 元末广东地区D. 明末江浙地区【答案】D【解析】【详解】表格数据中有雇佣工人,占到30%,这说明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职业结构,故D项正确;唐朝、宋朝和元末中国还没有资本主义萌芽,故ABC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表格数据,“雇佣工人占到30%”,由此定位这是明清时期。20.重农抑商政策是在重视农业生产和发展的同时,重官商,遏制农民经商,打击富贾大商,抑制中小商贩人数过多。这长明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A. 便于专制政府与民争利B. 适应维护专制统治的需要C. 压抑了社会经济的活力D. 推动了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答案】A【解析】根据“重官商,遏制农民经商,打击富贾大商,抑制中小商贩人数过多”可知,抑商主要是遏制农民经商,保证官商利益,表明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便于专制政府与民争利,故A正确;B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重农抑商政策重视农业生产和发展,有利于推动农业发展,但“持续发展”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重官商,遏制农民经商,打击富贾大商,抑制中小商贩人数过多”,结合所学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和表现分析解答。21.如图是小明在复习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时,为落实“时空观念“而整理的示意图。图中方框中应填入的历史事件是A. 工业革命B. 启蒙运动C. 新航路开辟D. 第二次工业革命【答案】C【解析】15、16世纪对于资本主义世界影响最大的是地理大发现,就是新航路开辟。故C项正确;工业革命中国是19世纪40年代之后,故A项错误;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法国,故B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D项错误。22.下面是外来植物传入中国简况表。这些物种的传入是品种传入中国时期玉蜀黍(玉米)16世纪传入中国,清代向全国推广落花生(花生)16世纪(明中期)传入中国烟草(烟)17世纪初(明末)传入中国番薯(红薯)16世纪传入中国南方,清初传至北方A. 西方工业革命的产物B. 明清政府对外政策结果C. 新航路开辟的客观影响D. 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表现【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新航路开辟。根据所学内容可知,西方工业革命的开展大致是在晚清时期,故排除A项;明清厉行海禁,限制中外交往,所以外来植物传入中国不是明清政府对外政策的结果,故排除B项;世界市场的形成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故排除D项。玉米、花生、烟草和红薯这些植物原产于美洲,新航路开辟后开始向外传播,所以这些植物传入中国是新航路开辟的客观影响,故选C。23.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土地的转让现象,农业资产者获得了贵族手中的土地。通货膨胀加剧了社会阶级的分化,西欧物价平均上涨了两倍到两倍半。这一现象被称为A. 商业革命B. 价格革命C. 工业革命D. 圈地运动【答案】B【解析】从材料“16世纪”“普遍出现了土地的转让现象”“西欧物价平均上涨”中可以看出,1617世纪由于美洲廉价金银流入欧洲而引起的欧洲金银贬值,物价上涨,这一现象被称为价格革命,故B项正确;商业革命是16世纪随着新航路开辟引起的欧洲商业和世界市场的一系列新变化,故A项排除;C项是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排除;圈地运动是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地主使用暴力大规模侵占农民土地的活动,故D项排除。点睛:“16世纪”“普遍出现了土地的转让现象”“西欧物价平均上涨”是解题的关键。24.菲律宾马克坦岛上有一个双面碑亭,其正面刻有这样的文字:“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下列与此相关的选项是A. 到达好望角B. 发现美洲C. 直达印度D. 环球旅行【答案】D【解析】从材料“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19-1521年麦哲伦环球航行,故D项正确;A项是迪亚士,排除;B项是哥伦布,排除;C项是达伽马,排除。点睛:关键信息“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25.威尼斯在14-15世纪处于全盛时期,是地中海贸易中心之一。但16世纪始,其贸易中心地位逐渐丧失,逐渐成为美丽的旅游胜地。造成这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价格革命的影响B. 商业革命的影响C. 尼德兰革命的影响D. 工业革命的影响【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威尼斯贸易地位的丧失,逐渐沦为旅游胜地,主要与新航路开辟有关,新航路开辟引发商业革命,促使商业中心由地中海沿岸向大西洋沿岸转移,B项正确。材料强调商业革命的影响,而不是价格革命,A项错误。尼德兰革命为资本主义在尼德兰北部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与材料不符,C项错误。工业革命产生于18世纪60年代,与材料不符,D项错误。26.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了145%。地租涨幅远远低于物价涨幅。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英国已成为“日不落帝国”B. 拓展世界市场C. 工业革命D. 奴隶贸易【答案】B【解析】材料中“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了145%,地租涨幅远远低于物价涨幅”说明英国此时爆发了“价格革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17世纪英国大规模对外殖民扩张,拓展了世界市场,从而造成了“价格革命”,故B项正确;18世纪中期英国才成为“日不落帝国”,成为海上霸主,故A项错误;C项是18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排除;对外殖民扩张包括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故D项排除。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要把握材料中的时间限制“1617世纪”。27.新航路的开辟让欧洲各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名称如“海上马车夫”、“日不落帝国”等。下列与其对应的国家分别是()A. 西班牙、荷兰B. 意大利、英国C. 意大利、西班牙D. 荷兰、英国【答案】D【解析】【详解】17世纪世界上殖民强国是荷兰,因为航海业发达,垄断了世界上航运业,被称为“海上马车夫”,18世纪中期英国因为殖民地广阔,被称为“日不落帝国”,故D项正确。西班牙是16世纪世界殖民强国,不符合题意,故A和C项错误;意大利是新航路开辟之前贸易中心,故B项错误。28.读下面“英国城市人口数量变化图”。导致这一变化主要原因是A. 工业革命B. 圈地运动C. 殖民扩张D. 黑奴贸易【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的图表可以看出,从1751年到1851年,英国人口基数增长,城市人口也逐渐增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对英国最大影响的事件是工业革命,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发生在14、15世纪,故排除;C选项殖民扩张开始于16世纪,且殖民扩张对城市人口也没有明显的影响;D选项黑奴贸易是殖民扩张的连锁事件,故排除。29.“19世纪中期,英国拥有空前绝后的机会在全世界扩大势力可以按照自己的主张,与较不发达的经济体建立联系可以毫无顾虑地对那些拒绝按它的意愿进行贸易的国家使用武力。”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英国拥有“机会”是因为率先开启第二次工业革命B. 英国的“意愿”是以自由贸易的名义推行殖民扩张C. 英国的“意愿”建立在其“海上马车夫”称号基础上D. 英国“在全世界扩大势力”急于建成“日不落”帝国【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英国率先开展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故排除A项;海上马车夫是荷兰的称号,故排除C项;建成“日不落”帝国是英国殖民扩张的结果,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D项。英国首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所以它的意愿就是以自由贸易的名义对外推行殖民扩张,故选B。30. 彼得.盖伊在其著作中写道:“对成千上万知道它的人和当时的观察家来说,在1760年到1800年之间,生活彻底改变了”。“这个时代疯狂地追求发明”。这种精神可能出现在A. 法国B. 英国C. 德国D. 美国【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由材料“在1760年到1800年之间”可知,英国这个时候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所以答案选B。法国、德国和美国跟随其后。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英国31.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B. 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C.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世界D. 中西方文明的交融与碰撞【答案】C【解析】“火车的发明”发生在工业革命时期,此时中国的清朝政府正走向衰落;工业革命后产生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后来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工业革命中汽船、火车交通工具的发明,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所以世界才会“逐渐缩小”;从中可以分析出该著作研究的主题是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世界,故C项正确;A项符合“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排除;B项符合“大清帝国的衰落”,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中西方文明的交融,故D项排除。32.新兴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来自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新兴的产业有()A. 化学工业B. 电力工业C. 机器制造业D. 纺织业【答案】C【解析】【详解】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机器制造机器,所以机器制造业比较发达,故C项正确;A和B 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新兴产业,排除;D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就有的企业,排除。33.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中提到“到1860年,英国对几乎所有的货物,除30项外,全部免税,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不过,英国更积极于强迫其他国家实行自由贸易,向英国商品敞开大门。”这主要缘于英国A. 已成为“日不落”帝国B. 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实力增强C. 先后打败了荷兰和法国D. 最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治制度【答案】B【解析】材料“到1860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从而促使英国贸易政策发生变动,故B项正确;AC项是18世纪下半叶,排除;D项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排除。点睛:解题时注意关键的时间点“到1860年”。34.19世纪中叶,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交通运输业的革命为其提供了技术条件。当时国际贸易中的货物运输可以依赖的交通工具有( )汽车 火车 轮船 飞机A. B. C. D. 【答案】C【解析】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交通工具的发明是火车和汽船,符合题意,选择C正确;汽车和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排除。35.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生产组织形式上的创新主要是指A. 工厂制度的兴起B. 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C. 垄断组织的出现D. 市场引领生产技术革新【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工厂制度的兴起、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和市场引领生产技术革新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排除A、B、D项。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和资本进一步集中,在生产组织形式上出现了垄断组织,故选C。36.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中,产生了一些新的因素,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 )A. 官僚资本主义、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B. 外国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民族资本主义C. 民族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外国资本主义D. 外国资本主义、民族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该题属于知识识记层次的题型,考查学生对历史时空序列特征的再认、再现。学生需要先理清近代中国的史学分段:晚清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南京政府)的先后发展顺序,然后确定每个时间段的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主要特征:晚清【外资入侵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甲午战后初步发展)】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南京政府(民族资本主义的良好发展/官僚资本产生、壮大)】即可知答案。考点: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曲折发展外资入侵/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官僚资本主义产生37.表是19世纪中期前后中国茶叶产销统计表。对其分析错误的是() 年份植茶面积(万亩)产量(万担)内销(万担)外销(万担)1837年521260.520060.51861年625312.5202.51101871年819409.5202.5207A. 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B. 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大量倾销商品C. 中国茶叶外销增长迅速D. 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表格内容可以看出,从1837年到1886年,中国的种茶面积不断增大,茶产量不断增加,说明农产品逐渐商品化,故A项正确。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应该是使中国国内和国外的销量不断下降,与表中内容不符,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内销和外销的产量不断增加,特别是外销的比重不断增大,说明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C项和D项正确。38.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具有先进技术的“制造之器”的工厂;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中办得最成功的“与洋人争利”的官督商办企业。他们的共同点是A. 使用“制造之器”的工厂B. 与洋商争利C. 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D. 官督商办【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创建的军事企业,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两者都是采用机器生产,属于近代企业,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故A项正确;BD项符合轮船招商局,排除;洋务派创办的企业都不属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故C项排除。点睛:要明确“江南制造总局”和“轮船招商局”的性质;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答案。39.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政府通过了工厂内迁的提案。从1938年到1942年底,内迁厂矿共计639家,器材12万多吨,技工1.2万余人;以机器、纺织为主。这一举措()A. 导致官僚阶层控制经济命脉B. 推动了民主革命在全国展开C. 对抗战的最终胜利起了决定作用D.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全国工业布局【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从1938年到1942年底,内迁厂矿共计639家,器材12万多吨,技工1.2万余人;以机器、纺织为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的这一举措在一定时期内促进后方工业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全国工业布局,故D正确;A与抗战期间工厂内迁无关,排除;抗战期间的主要任务是抗日,不是推动了民主革命在全国展开,B错误;全民族抗战对抗战的最终胜利起了决定作用,C错误。40.中国关税税中长期维持在值百抽五的水平,直到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实施差等税率,1933年改为抽5%到抽80%的14级。这差等税率的实施A. 杜绝了外国的经济侵略B. 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C. 表明列强无力控制中国D. 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热情【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关税值百抽五”到“实施差等税率,1933年改为抽5%到抽80%的14级”说明政府越来越重视民族工业的发展,通过关税来保护民族工业,故正确答案为B。杜绝外国经济侵略在当时是不现实的,排除A。中国当时没有真正独立仍然受到列强控制,C错误。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热情从材料无从体现,排除D。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5分)4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如图)材料二 “若无产者,赴逐雇倩(请),抑心殚力,计岁而受值者,曰长工;计时而受值者,曰短工;计日而受值者,曰忙工”。这些长工、短工、忙工已把劳动力当作商品支配,换取报酬。摘编自乾隆震泽县志材料三 户部则例规定:“关税短缺令现任官赔缴”。为抑制民间商业活动,清王朝广设钞关,重征商税。有偷越关卡及偷漏税者,客商依律治罪,地方官一并议处。大清律例户律课程规定:“不纳课程者,笞五十,物货一半入官。”这些规定及税吏法外肆意勒索,使商人们视关卡为畏途。摘编自中国法制史材料四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中国的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摘编自中国全史商贾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2)材料二中“计日而受值”指的是一种什么关系?这种关系的实质是什么?(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答案】(1)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 (2)关系:出现雇佣关系;实质:资本主义萌芽。(3)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封建国家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的发展;地主和商人将资金用来买田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科举制度的影响。【解析】【详解】(1)特点:从材料一图中“男耕女织”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小农经济在生产生活上的特点。(2)关系:由材料二中“这些长工、短工、忙工已把劳动力当作商品支配,换取报酬”可知。随后,结合所学可知这种雇佣关系的本质。(3)原因:从材料三“清王朝广设钞关,重征商税”,材料四“商人最后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等信息,结合所学,从社会政治、经济、外交和思想观念等角度进行分析表述。4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某校高二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三位江苏近代历史人物的有关资料。对这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之处,一些学生得出以下几种结论:他们积极创办洋务企业尤其是近代民用企业他们创办的企业都以轻工业为主他们的企业大部分在甲午战争后得到较快发展他们推动了近代江苏经济的发展材料二:1912到1919年,是山东经济发展一个较重要的时期。济南、青岛、烟台三埠工业勃兴,欧战以来,尤为蓬勃,设厂数目大为增加。而且,还出现了一些新兴的行业,如纺纱业、面粉业、火柴业等。吕伟俊民国山东史材料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是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进步力量之一。作为近代中国新的生产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抵制作用,它还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如君主立宪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新文化运动等)奠定了物质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也成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卢新建主编: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历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将你得出的正确结论的序号写在答题纸上。(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济南等城市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其快速发展的因素。(3)根据材料三的图片,概括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并根据材料三,简要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答案】(1)序号:(2)主要表现:设厂数目增加,出现新兴行业。因素:辛亥革命的推动(民国的建立;民国政府推行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促进(实业救国;提倡使用国货);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经济侵略。(3)特点:曲折发展作用:抵制外国经济侵略,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民主革命和思想解放进程。【解析】(1)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三位江苏近代历史人物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代表人物,积极创办洋务企业的是李鸿章等洋务派官员。(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设厂数目大为增加,还出现了一些新兴的行业”归纳回答;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归纳回答即可。(3)第一小问依据图片可知是曲折发展,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信息“它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抵制作用”“它还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如君主立宪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新文化运动等)奠定了物质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也成为近代中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等归纳回答即可。点评:从高考的角度看,要了解近代中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时间世界中国19世纪前半期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了第一艘汽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森发明蒸汽机1840年代,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到19世纪中期,法国,美国先后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838年至1842年,中国向外输出的茶叶年均在四千多万担,到1846年达到八千多万担,生丝出口,由三千余包增至一万八千余包19世纪中后半期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东北农业大学专职辅导员公开招聘16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黑龙江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广东韶关市新丰县招聘暨选聘公办教师30人(编制)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
- 美国的时间轴课件
- 2025商务合同范本购买协议
- 2025电影院加盟协议
- 福彩系统培训的安全技能课件
-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说课稿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统编版(部编版)
- 2025工程咨询公司合作协议格式
- 禁毒安全知识教育培训课件
- 公考公共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人保非车险考试题及答案
- 铁路工程试验检测员培训考试题土工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上海银行笔试题库及答案
- 学堂在线 公共管理学 章节测试答案
-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登记及随访表
- 医院“十五五”发展规划(2026-2030)
- 教育信息化中的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案例分析
- 益海嘉里员工手册
- 膀胱镜检查术后护理常规
- 公司股权分配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