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评估的发热》PPT课件.ppt_第1页
《健康评估的发热》PPT课件.ppt_第2页
《健康评估的发热》PPT课件.ppt_第3页
《健康评估的发热》PPT课件.ppt_第4页
《健康评估的发热》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常见症状评估,症状:是在疾病条件下病人对机体功能异常所产生的主观感觉、自身体验或客观病态改变。 广义的症状还包括体征。 体征:病人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异常时的客观发现。多由医生通过客观检查发现(心脏杂音),少数可由患者自行感知(水肿、包块)。 症状是进行疾病调查的线索和问诊的主要内容,也是诊断的依据和反映病情的重要指标。,教学目的,1、掌握各种常见症状的概念、常见病因、临床表现。 2、熟悉各种常见症状的发生机制。 3、了解各种常见症状的伴随症状及诊断提示,第一节 发热,【教学目标】,1、熟悉发热概念、病因 2、掌握发热的临床分度 3、掌握常见热型、临床意义 4、熟悉发热的护理评估要点 5、掌握发热的主要护理诊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1、发热的分度、热型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2、个体对发热的反应 3、发热的问诊要点 难点: 1、发热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生理的联系 2、发热与相关护理诊断的联系,概念,发热(fever):体温调节中枢受致热原作用或体温调节中枢自身功能紊乱,使机体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热刺激,热敏神经元兴奋,冷刺激,冷敏神经元兴奋,调定体温37,骨骼肌紧张、寒战,皮肤血管扩张,散热反应,产热反应 ,体温恒定在37,体温正常范围:,腋温: 口温: 肛温:,3637 36.337.2 36.537.7,【正常体温】,一般波动范围不超过1,【病因】,1. 感染性发热:最常见(50-60%) 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急性或慢性、局部或全身感染。,2、非感染性发热(noninfective fever) (1)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吸收热) 机械性、物理或化学性损害(手术、烧伤等) 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致内脏梗死或肢体坏死 组织坏死与细胞破坏 (2)抗原抗体反应:风湿热、药物热、结缔组织病 (3)内分泌代谢障碍:如甲亢、重度脱水 (4)皮肤散热减少:广泛性皮炎、鱼鳞癣、慢性心衰 (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中暑、脑出血、安眠药中毒等(高热无汗) (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低热,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其他表现,属功能性范畴。,【发生机制】,1.致热源性发热:最主要,致热原,外源性致热原(微生物病原体及产物、无菌坏死组织、抗原抗体复合物等),内源性致热源,又称白细胞致热源(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发生机制】,2、非致热源性发热:,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 如 :颅脑外伤、 出血、炎症等; 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 如:癫痫持续状态、甲亢等; 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 如:广泛性皮炎、 心力衰竭等。,【临床表现】,一、发热的特点 1.发热的临床分度:,以口温为标准,低热,中度热,高热,超高热,37.338,38.139,39.141,41,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1)稽留热 (2)弛张热 (3)间歇热 (4)波状热 (5)回归热 (6)不规则热,2、热型,体温维持在3940以上 持续数天至数周 24小时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等的高热期,稽留热,体温常在39或以上 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 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弛张热,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 化脓性炎症等,体温骤升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 骤降至正常水平持续1天至数天 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间歇热,(骤升骤降,无热间歇),体温缓升达39或以上 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 持续数天后又开始发热 如此反复多次 常见于布鲁菌病,波状热,(缓升缓降,无热间歇),体温骤升至39或以上 持续数天 骤降至正常水平 高热期与无热期规律性交替 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回归热,(骤升骤降,高热与无热交替),发热无任何规律,不规则热:,可见于结核病、支气管肺炎、风湿热、 渗出性胸膜炎、癌性发热等,3、发热的病程,1)急性发热:2周内,见于各种急性感染 2)长期中、高热:T38持续2周或更长,见于感染、恶性肿瘤、风湿性疾病、变 态反应性疾病等 3)长期低热:1个月以上,见于慢性感染, 如结核病等,4、发热的季节,冬春季:流感、流脑、麻疹、水痘、百日咳 夏秋季:乙脑、痢疾、伤寒、霍乱、疟疾、钩端螺旋体,二、发热的临床过程,(1)体温上升期:产热散热 (2)高热期:产热散热 (3)体温下降期:产热散热,疲乏无力、倦怠、肌肉酸痛、畏寒或寒颤 皮肤苍白、干燥无汗、四肢末端发冷,骤升型,缓升型,常见于肺炎球菌肺炎、败血症 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见于结核病、伤寒、 布氏杆菌病等。,体温上升期,骨骼肌收缩,血管收缩,特点,高热持续期,持续时间,数小时:疟疾 数天:肺炎球菌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 数周:伤寒,特点,头痛、皮肤灼热、潮红 呼吸加深加快、脉搏心率加快 开始出汗并渐多,口炎 食欲减退、腹胀或便秘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严重者),骤降型,缓降型,体温下降期,常见于肺炎球菌肺炎、 疟疾、输液反应等。,见于结核病、风湿热等,特点:出汗多,皮肤潮湿;防脱水,高热持续期,体温下降期,体温上升期,特点,表现,产热散热,体温上升。,皮肤苍白、干 燥,畏寒、寒战,产热散热,体温维持在较高水平,颜面潮红、皮肤灼热、口唇干燥、呼吸脉搏加快、尿量减少,散热产热,体温下降,大量出汗、皮肤潮湿、皮肤温度降低,防止虚脱,伴随症状,伴寒颤 伴结膜充血 伴淋巴结肿大 伴肝脾肿大 伴皮肤粘膜充血 伴皮疹 伴昏迷,三、伴随症状,【问诊要点】,发热时间的长短与起病缓急、有无恶寒、寒战或出汗,分析热型 伴随症状 传染病密切接触史、饮食不洁史、疫水接触史、手术史、流产或分娩史等。注意发病的季节地区。 身心反应,【相关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Hyperthermia /与病原体感染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有关 2、体液不足 Fluid Volume Deficit/ 与体温下降期出汗过多和/或液体摄入不足有关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