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2124320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896.05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9-07-31
上传人:QQ24****1780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王**(实名认证)
浙江
IP属地:浙江
30
积分
- 关 键 词:
-
图纸
以及
文档
微机
原理
应用
利用
运用
实验设计
- 资源描述:
-
(带图纸和文档)微机原理及应用实验设计,图纸,以及,文档,微机,原理,应用,利用,运用,实验设计
- 内容简介:
-
微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实验一 8255并行接口应用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并掌握8255的各种工作方式及其应用。2学习在系统接口实验单元上构造实验电路。二、实验设备:XFJW-1教学实验系统。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一)系统中的8255芯片18255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介绍图1-1 8255引脚图图1-2(a) 工作方式控制字图1-2(b) C口按位置位/复位控制字8255可编程外围接口芯片是Intel公司生产的通用并行I/O接口芯片,它具有A、B、C三个并行接口,用+5v单电源供电,能在以下三种方式下工作:方式0基本输入/出方式 ; 方式1选通输入/出方式; 方式2双向选通输入/出方式。8255的内部结构及引脚如图1-1所示,8255工作方式控制字和C口按位置位/复位控制字格式如图1-2所示。2系统中的8255芯片8255的数据线片选信号线、地址线、读写控制线等分别与系统总线连接,其A、B、C三个端口以排针形式引出,供8255实验使用,其线路如图1-3所示,端口地址如表1-1所示。图1-3 系统中的8255线路表1-1 8255端口地址信号线寄存器编址IOY7A口0e0HB口0e1HC口0e2H控制寄存器0e3H3接口实验单元中的开关和发光二极管电路图1-4图1-5 实验线路图四、实验步骤:18255接口应用实验(1)(1) 按图1-5所示实验线路接线并编写程序,编程要求:使8255端口A工作在方式0并作为输出口,端口B工作在方式0并作为输入口。用1组开关信号接入端口B,端口A输出线接至一组发光二极管上,然后通过对8255芯片编程来实现输入/出功能。(2)输入程序并检查无误,经汇编、链接后装入系统。(3)运行程序,拨动开关组,观察发光二极管应一一对应。五、分析整理实验数据,写出实验程序实验二 交通灯控制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并行接口8255实现十字路口交通灯的模拟控制,进一步掌握对并行口的使用。二、实验设备:XFJW-1型教学实验系统。三、实验内容:如图2-1,L15、L14、L13作为南北路口的交通灯与PC5、PC6、PC7相连,L12、L11、L10作为东西路口的交通灯与PC0、PC1、PC2相连,编程使六个灯按交通灯变化规律燃灭。发光二极管“0”为亮,“1”为灭。 图2-1实验接线图十字路口交通灯的变化规律要求:(1)南北路口的绿灯、东西路口的红灯同时亮30秒左右。(2)南北路口的黄灯闪烁若干次,同时东西路口红灯继续亮。(3)南北路口的红灯、东西路口的绿灯同时亮30秒左右。(4)南北路口的红灯继续亮,同时东西路口的黄灯亮闪烁若干次。(5)转(1)重复。程序流程图如下:开始设置8255C口输出南北路口绿灯亮,东西路口红灯亮长延时南北路口黄灯闪,东西路口红灯亮短延时长延时南北路口绿灯亮,东西路口红灯亮南北路口红灯亮,东西路口黄灯闪短延时四、实验步骤:(1)按图接线。(实线为与系统连接的线,虚线为与外设连接的线)(2)输入程序并检查无误,经汇编、链接后装入系统。(3)运行程序,观察发光二极管。五、分析整理实验数据,写出实验程序实验三 七段数码管一、实验目的:掌握数码管显示数字的原理。二、实验设备:XFJW-1型教学实验系统。三、实验内容:静态显示:按图连接好电路,将8255的C口PC0PC6分别与7段数码管的段码驱动输入端ag相连,位码驱动输入端1接PC7(选中)。数码管顺次显示0-7。图3-1 实验接线图(1)实验台上的七段数码管为共阴极接法,段码采用同相驱动,输入端加高电平,选中的数码管亮。(2)七段数码管的字型代码表如下页表:显示字型gfedcba段码001111113fh1000011006h210110115bh310011114fh4110011066h511011016dh611111017dh7000011107h811111117fh911011116fh参考程序流程图如下:开始将8255设为C口输出将段码自8255C口输出延时四、实验步骤:(1)按图接线。(实线为与系统连接的线,虚线为与外设连接的线)(2)输入程序并检查无误,经汇编、链接后装入系统。(3)运行程序,观察数码管显示情况。五、分析整理实验数据,写出实验程序实验四 38译码实验一、实验目的:掌握译码的原理。二、实验设备:XFJW-1型教学实验系统。三、实验内容:按图4-1连接好电路,将8255的C口PC0PC2分别与译码芯片74LS138的A、B、C脚相连。74LS138的Y0-Y7与电平显示单元的L0-L7相连,编程使发光二极管L0-L7依次亮。图4-1 实验接线图四、实验步骤:(1)按图4-1搭接实验线路。(实线为与系统连接的线,虚线为与外设连接的线)(2)输入源程序并检查无误,经汇编、链接后装入系统。(3)运行实验程序,观察发光二极管情况。五、分析整理实验数据,写出实验程序微机接口技术实验指导书 主编 李建波主审 黄忠宇、苏显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前 言本实验指导书适用于机电一体化专业,实验时间10学时,5次上机时间。主要学习内容为80X86语言实验环境配置、汇编源语言格式、输出字符、循环结构、子程序调用,以及加减乘除等指令操作。学习结束后,要求学生能够独立编写出综合加减乘除等指令,以及循环结构、子程序调用等程序控制程序。目 录实验项目一 熟悉微机实验环境 4实验项目二 掌握中断方式显示数字或字符 6实验项目三 掌握汇编语言的寻址方式 8实验项目四 掌握循环指令的用法 10实验项目五 掌握子程序的用法 12实验报告一 熟悉微机实验环境1、 实验目的1、 熟悉微机实验环境安装2、 熟悉微机实验环境配置3、 通过练习加法,熟悉程序格式4、 单步运行程序,通过观察窗口观察指令对寄存器中数据的影响2、 实验步骤1) 软件安装 (拷贝三个文件夹)复制:桌面| 网上邻居 Techer c盘 wave、comp86和in8088三个文件夹拷贝:将三个文件夹到自己计算机上C:盘根目录下在资源管理器下可以看到:C:wave,C:comp86,C:in8088三个文件夹2) 通过资源管理器,进入汇编环境 C:waveBinwave.exe ,双击wave.exe3) 打开文件 我的电脑 c: wave bin wave.exe环境配置(如下图)选中菜单栏中“仿真器”“仿真器设置”选项(如下图)a、 选中“语言”一栏,编译器路径中填写: C:COMP86(如下图)b、 选中“仿真器”一栏,选择仿真器G6W(如下图)选择仿真头8088/8086实验(如下图)选择CPU 8088/8086(如下图) 使用软件模拟器:打表示软件实验,硬件实验则无4) 新建文件a、 选中菜单栏文件新建文件,建立空白文件b、 编辑文件,输入以下代码data segment ;ds 数据段data endsstack segment ;ss 堆栈段stack endscode segment ;cs 代码段 assume cs:code, ds:data,ss:stackmain: mov ax, data mov ds, ax mov ah,4ch ;程序结束,返回DOS int 21hcode ends end main5) 保存源程序a、 注意:保存源程序的文件名不能太长(包括路径)不得超过8个,不用汉字;b、 注意:保存源程序的文件名的后缀为 .asm6) 编译和运行选择菜单栏项目全部编译 进行编译工作,出现全部正确为止,否则检查。7) 选择菜单栏执行单步 或F8快捷键或图标,观察窗口观察数据变化a、 选择菜单栏窗口CPU窗口b、 观察单步执行时CPU内部有名称的寄存器如AX、BX、CX、DX的变化3、 完成思考题,调试成功后,请老师进行实验验收、打分4、 本次实验出现问题、解决方法,以及对实验的意见实验报告二 显示数字或字符1、 实验目的1) 复习微机实验环境安装和环境配置2) 练习寻址方式、重点内存寻址方式3) 单步运行程序,通过观察窗口观察指令对寄存器中数据的影响2、 实验步骤1) 完成微机实验环境配置2) 新建文件a、 选中菜单栏文件新建文件,建立空白文件b、 编辑文件,输入以下代码data segment ;ds 数据段 x db 3data endsstack segment ;ss 堆栈段stack endscode segment ;cs 代码段 assume cs:code, ds:data,ss:stackmain: mov ax, data mov ds, ax mov dl,l add dl,30h ;09的数字与相应的ASCII码相差30H,P17页 mov ah,2 int 21h mov ah,4ch ;程序结束,返回DOS int 21hcode ends end main3) 保存源程序a、 注意:保存源程序的文件名不能太长(包括路径);b、 注意:保存源程序的文件名的后缀为 .asm4) 编译和运行选择菜单栏项目全部编译 进行编译工作选择菜单栏执行单步 或F8快捷键 或 图标 5) 观察窗口观察数据变化a、 选择菜单栏窗口CPU窗口b、 观察单步执行时CPU内部有名称的寄存器如AX、BX、CX、DX的变化3、 完成思考题,调试成功后,请老师进行实验验收、打分a、 程序功能_b、 如何显示一个字符_c、 为什么在Wave下进行编辑、编译、连接、调试d、 为什么要在DOS下执行程序4、 本次实验出现问题、解决方法,以及对实验的意见实验报告三 寻址方式1、 实验目的1、 复习微机实验环境安装和环境配置2、 练习寻址方式、重点内存寻址方式3、 单步运行程序,通过观察窗口观察指令对寄存器中数据的影响2、 实验方向程序是指令的集合。指令就是计算机可以识别的命令程序=数据结构+算法。数据不能凭空产生和凭空存在,必须有其存在的硬件环境。计算机硬件系统包括CPU、内存、系统总线、接口。所以数据(操作数)只能存放在CPU、内存、接口中,产生几种寻址方式。寻址方式是指寻找指令操作数所在地址的方式(为确定数据的来源和去处)。四种寻址方式a、 立即数寻址:操作数代码中 例如: mov bx,1234H b、 寄存器寻址:操作数在CPU中的某个寄存器 例如: mov ax, bx c、 外设 寻址:操作数在外设中(即接口电路中) 例如: IN ax,23Hd、 内存 寻址:操作数在内存中。 例如: mov ax,bx 根据偏移地址求法内存寻址划分为5种:l 直接寻址:偏移地址在指令 中可以看到。l 寄存器间接寻址:偏移地址在CPU寄存器中。l 寄存器相对寻址:偏移地址由CPU寄存器中数值和另外数值的叠加得到。l 基址变址寻址:偏移地址由CPU中基址寄存器(BX、BP)中的数值和变址寄存器(SI、DI)中数值得到。l 相对基址变址寻址:偏移地址由CPU中基址寄存器BX、BP)中的数值和变址寄存器(SI、DI)中数值得到。举例说明 mov ax,1234h ;内存寻址方式中的直接寻址 (偏移地址在指令 中可以看到) mov ax,bx ;内存寻址方式中的寄存器间接寻址(偏移地址在CPU寄存器中) mov ax,bx+12H ;内存寻址方式中的寄存器相对寻址 mov ax,bx+si ;内存寻址方式中的基址变址寻址 mov ax,bx+si+12H;内存寻址方式中的相对基址变址寻址3、 实验步骤1) 完成微机实验环境配置2) 新建文件a、 选中菜单栏文件新建文件,建立空白文件b、 编辑文件,输入以下代码data segment ;数据段开始block1 dw 1234h,5678h,9abch,0def0hdata ends ;数据段结束end segmentcode segment ;代码段开始 assume cs:code,ds:data ; 建立代码段寄存器和代码段段名的关系main: ; 主程序的开始 mov ax,data mov ds,ax ;初始化数据段段寄存器 mov bx,offset block1 mov si,2 mov ax,bx mov ax,ds:bxmov ax,ds:bx+2 mov ax,ds:bx+si mov ax,ds:bx+si+2 mov ah,4ch ;程序结束,返回DOS int 21hcode ends ;代码段结束 end of segment end main ;主程序结束3) 保存源程序a、 注意:保存源程序的文件名不能太长(包括路径);b、 注意:保存源程序的文件名的后缀为 .asm4) 编译和运行选择菜单栏项目全部编译 进行编译工作选择菜单栏执行单步 或F8快捷键 或 图标 5) 观察窗口观察数据变化a、 选择菜单栏窗口CPU窗口b、 观察单步执行时CPU内部有名称的寄存器如AX、BX、CX、DX的变化4、 完成思考题,调试成功后,请老师进行实验验收、打分a、 程序功能_b、 练习其他寻址方式c、 写出每个寻址方式5、 本次实验出现问题、解决方法,以及对实验的意见实验报告四 循环指令1、 实验目的1) 完成微机实验环境配置2) 练习循环指令loop和cmp、jnz使用3) 单步运行程序,通过观察窗口观察指令对寄存器中数据的影响2、 实验步骤1) 完成微机实验环境配置a、 新建文件:输入以下代码DATA SEGMENT BUF db 23H,16h,08h,20h,64H,8AH,91H,35H,2BH,0ffH CN EQU $-BUF z dw 1234hDATA ENDSSTACK SEGMENT STA DB 10 DUP(?) TOP EQU $-STASTACK ENDS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 ,DS:DATA,SS:STACKmain: MOV AX,DATA MOV DS,AX mov ax,0 mov bx,offset buf mov cx,cn LP: add Al,bx adc ah,0 add bx,1 sub cx,1 JNZ LP mov z,ax mov ah,4ch ;主程序结束 int 21hCODE ENDS END main2) 保存源程序a、 注意:保存源程序的文件名不能太长(包括路径);b、 注意:保存源程序的文件名的后缀为 .asm3) 编译和运行选择菜单栏项目全部编译 进行编译工作选择菜单栏执行单步 或F8快捷键 或 图标 4) 观察窗口观察数据变化a、 选择菜单栏窗口CPU窗口b、 观察单步执行时CPU内部、存储Memory 窗口数据0400h单元3、 完成思考题,调试成功后,请老师进行实验验收、打分a、 此程序功能_,写出指令作用。b、 如果求最小数,如何修改的指令。c、 如果求最大数,如何修改的指令。4、 本次实验出现问题、解决方法,以及对实验的意见*重点*指令mov ds:si, bl ;将bl中的数据传递到内存物理地址中 ;物理地址=段地址*16+偏移地址 ; =ds*16+si ; =0040H*16+si ; =0400H+0000h=0400h实验报告四 子程序调用1、 实验目的1、 完成微机实验环境配置2、 练习子程序调用call和ret使用3、 单步运行程序,通过观察窗口观察指令对寄存器中数据的影响2、 实验步骤1) 完成微机实验环境配置a、 新建文件:输入以下代码data segme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