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问题》PPT课件.ppt_第1页
《关注民生问题》PPT课件.ppt_第2页
《关注民生问题》PPT课件.ppt_第3页
《关注民生问题》PPT课件.ppt_第4页
《关注民生问题》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 考 专 题,关 注 民 生 问 题,一时政背景,2007年7月23日至24日,全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温家宝指出,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主要解决城镇非从业人员,特别是中小学生、少年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看病就医问题。建立这项制度,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是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推进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2007年8月13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对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中国共产党的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4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创造条件”是指多拓展渠道、多提供机会;“更多”意味着覆盖面更广;“群众”就是咱老百姓;“拥有”就是合理合法拥有;“财产性收入”是指各方面的财富,涉及到诸多金融理财方式;整句话连在一起的意思就是“让老百姓的财富保值增值,让老百姓拥有更多的财富。” 52007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推进农业和农村发展工作。会议强调,要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保障农产品基本供给,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62007年12月22日至23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要大力强化农业基础,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7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的公布实施,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保障民生问题的重要法律,也是完善劳动保障法律体系的重要内容。,8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节假日调整 新休假方案将中秋等传统节日纳入法定假日,使人们在休假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领悟亲情、和谐等传统文化的内涵。人是假日生活的主体,政府这次适时调整节假日制度,回应了民意,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又一体现,相信一定深得民心。 92007年,国内所有城市和县城镇将全部建立廉租住房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的住房困难户“应保尽保”。廉租住房制度是中国住房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解决城市低收入者住房问题有三种方式可供选择:提供租房补贴、廉租房、经济适用房。这其中最经济、最公平、最能满足城市低收入者住房需求的制度是廉租房。 10山东省近日出台的系列规定,目的就是推动素质教育改革的全面落实。而年是最为关键的一年。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用“三个还给”来形容此次素质教育改革推进的落脚点:把休息时间和节假日还给孩子、把健康还给孩子、把创新能力还给孩子。一场关于教育的观念和行动的自我挑战已经开始,年,让我们拭目以待。,11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要让孩子们上好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在全国城乡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继续增加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提高保障水平。适当提高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认真落实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措施。在试点基础上,从今年秋季起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 12.2007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推进农业和农村发展工作。会议强调,要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保障农产品基本供给,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知识链接,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及其意义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3现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 4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5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6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7我国的分配制度和分配原则 8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9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1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11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12可持续发展战略 13科教兴国战略,三跟踪训练,1结合时政背景(1),请回答:医保对象由城镇职工扩大到城镇非就业居民说明了什么? 答案提示:说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在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等等。 2结合时政背景(1),请回答:你能列举一些党和政府为解决民生问题所采取的其他惠民措施吗?(至少三项) 答案提示:如取消农业税;全面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在全国农村全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等。 3结合时政背景(2),请回答: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提示:这是党和政府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于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实现共同富裕、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树立党的威信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都具有重要意义。,4结合时政背景(3),请回答:我国为什么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答案提示:这是由党的根本宗旨和指导思想决定的;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必然要求;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5结合时政背景(3),请回答: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其目标是什么? 答案提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6结合时政背景(5),请回答:你认为应该如何增加农民收入? 答案提示:从政策支持、资金扶持、技术指导、勤劳致富等方面回答即可。,7结合时政背景(5),请回答: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答案提示:国家要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要增加科技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走科技兴农之路;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要加快农村改革步伐,因地制宜,改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8民生问题反映了我国什么样的国情? 答案提示: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地、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9你身边存在哪些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你认为如何解决? 答案提示:如交通、住房、就医、就学、就业、环境、食品安全问题等。 解决办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等等。 10结合时政背景(11),请回答:国家为什么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 答案提示:见课本第四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1结合时政背景(11),请回答:要让孩子们上好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该怎么做? 答案提示: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深化教学内容和方式、考试和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二要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和落实教师工资、津补贴制度。三要加大教育事业投入。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鼓励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12. 结合时政背景(7),请回答: 劳动合同法. 就业促进法的实施有何意义? 答案提示: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保障民生问题的重要法律,也是完善劳动保障法律体系的重要内容。 13我国为什么要加大解决农村基础薄弱、农村和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等问题的力度? 答案提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解决农业基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