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W超临界机组技术专题.ppt_第1页
MW超临界机组技术专题.ppt_第2页
MW超临界机组技术专题.ppt_第3页
MW超临界机组技术专题.ppt_第4页
MW超临界机组技术专题.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技术专题介绍,600MW超临界机组,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杨建华,锅炉本体结构(2),4.过热器,过热器概述,过热器受热面由四部份组成,第一部份为顶棚及后竖井烟道四壁及后竖井分隔墙;第二部份是布置在尾部竖井后烟道内的水平对流过热器;第三部份是位于炉膛上部的屏式过热器;第四部份是位于折烟角上方的的末级过热器。 过热器系统按蒸汽流程分为:顶棚过热器、包墙过热器/分隔墙过热器、低温过热器、屏式过热器及末级过热器。按烟气流程依次为:屏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 整个过热器系统布置了一次左右交叉,即屏过出口至末级过热器进口进行一次左右交叉,有效的减少了烟气侧流过锅炉宽度上的不均匀的影响。锅炉设有两级四点喷水减温,每级喷水分两侧喷入,每侧喷水均可单独地控制,通过喷水减温可有效减小左右两侧蒸汽温度偏差。,过热器系统,分5级: 顶棚过热器 包墙过热器 低温过热器 屏式过热器 高温过热器,调温方式: 水煤比(燃料/给水比) 两级四点喷水减温; 左右侧喷水点可分别调节。,顶棚过热器 分成三段:前部为入口集箱至屏式过热器区域 中部为高过和水平烟道高再区域 后部为第三段为后竖井区域。,顶棚过热器前部: 1 规格7616, 数量为170根, 材质15CrMoG,节距114.3, 2 顶棚入口集箱38184,SA-335P12 1根 3 前部顶棚为膜式屏,扁钢9,15CrMo 扁钢与管子焊接处开双面坡口,扁钢对 接开单面坡口,顶棚过热器中部: 1 高过区域:管径63.510,数量为170根 材质15CrMoG,节距114.3 高再区域:管径579,数量为170根 材质15CrMoG ,节距114.3 2 高过区域顶棚为膜式屏,扁钢9,15CrMo 高再区域顶棚为散管,带9扁钢,15CrMo 3 扁钢与管子焊接处开双面坡口,扁钢对接处 开单面坡口,顶棚过热器后部: 1 后竖井区域:管径579,数量 170根,材质15CrMoG,节距114.3 2 散管,带6.4扁钢,15CrMo 3 顶棚出口集箱298.568, SA-335P12,1根,带长管接头,顶棚穿墙管罩壳式密封,前包墙 下部管屏:169根,38.19,材料15CrMoG,节距114.3; 上部烟气进口段:拉稀成前后两排,节距228.6,前排管子承载,4512.5,后排管子38.19,材料均为15CrMoG,1.共分为2段,下段分7屏 长6030052590=7710 屏最宽2743.2. 2.上部管屏迎风面弯头处 防磨盖板厂内焊接后发货,后包墙 169根,38.19, 材料15CrMoG,节距114.3,1.共分为2段,每段分7屏 共计14屏,上段管屏长73800-6340010400,下段管屏长63400-5259010810,屏最宽2743.2.,侧包墙 148根,348,材料 15CrMoG,节距101.6,,1.共分为2段,每段分5屏 共计10屏,上段管屏长73500-6340010100,下段管屏长63400-5240011000,最大屏宽3251,后竖井中隔墙 下部管屏:169根,38.19,材料15CrMoG,节距114.3; 上部烟气进口段:拉稀成前后两排,节距228.6,前排管子承载,4512.5,后排管子38.19,,1.共分为2段,下段分7屏 长6048052646=7834 屏宽2743.2. 2.上部管屏迎风面弯头处 防磨盖板厂内焊接后发货,低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蛇形管布置在后竖井后烟道内,分为水平段和垂直出口段。 蒸汽从汽吊管前后烟道出口集箱两侧端部由连接管(339.758,SA335P12)引出后分别合并成单侧单根连接管(457.272,SA335P12),再从两端送入低温过热器进口集箱(482.685,SA335P12) 整个低温过热器为顺列布置,蒸汽与烟气逆流换热。,低温过热器,水平段共1段,4根管绕,共168排,横向节距114.3,管段下部分管子规格为45X7、15CrMoG管段上部分管子规格为45X7,材质12Cr1MoVG; 垂直出口段45X7,材质12Cr1MoVG,横向节距228.6mm,共84排。 3 水平段管屏宽度为2481 4 低过进口集箱482.685,SA335P12 ,带短管接头分两段出厂,集箱工地焊口两端各留出4个管接头不焊,待集箱工地对接后再行焊接, 5 低过出口集箱546.1107, SA-335P12 ,带长管接头分两段出厂,屏式过热器,炉深方向2排,每排13片屏,共26片,每片屏24根管绕。 管屏横向节距S1=1371.6,纵向节距S2=57,炉内受热管SA-213TP347H材料。 管屏入口段管规格:外圈管50.88.4/其余管457.4;管屏出口段管规格:外圈管50.812.3/其余管4510.8。 屏过进口分配集箱558.8103, SA335P12 屏过出口集箱298.558, SA-335P91 屏过汇集集箱558.8103, SA335P91 在吹灰器附近蛇形管排设防蚀盖板。 屏过进口分配集箱与屏过出口汇集集箱均从中心线处分成两段,带长管接头发货,集箱间对接焊口由安装公司在工地完成。 屏过横向管屏无夹持、定位设施。 屏过进口集箱设置12.5mm、13mm、14mm、15mm、16.5mm、20.5mm和23.5mm七种规格节流孔。,屏式过热器与集箱组装后,高温过热器,共31片屏,每片屏20根管绕。 管排横向节距609.6,纵向节距57,炉内受热管SA-213TP347H材料。 管屏最外圈管517/5110其余管456.5/459。 高过入口集箱50878, SA335P91 高过出口集箱609.6108, SA335P91 在吹灰器附近蛇形管排增设防蚀盖板。 高过进出口集箱均从中心线处分成两段,带长管接头发货,集箱对接焊口工地完成。 高过入口段管屏由中间两排管承重(平行斜向开孔),传递到入口集箱,其余管重量通过U型承重块逐根传递到中间两管。 管屏出口段重量由过渡梁支撑,由吊杆传递到高过出口集箱上 。 高过进口集箱设置13mm、12.5mm、12mm、11.5mm、11mm五种规格节流孔。,U型承重块示意图,管屏出口段过渡梁支撑示意图,管屏滑动块示意图,过热器喷水减温器,1.筒体 2.混合管 3.喷管 4.管座,5.再热器,再热器系统,分2级: 低温再热器 高温再热器,调温方式: 采用尾部烟道挡板调温。 低再至高再连接管上设有微调喷水。 一级两点喷水减温,左右侧喷水点可分别调节,低温再热器,水平段第一管组574.5,SA-210C,S1=114.3,S2=76, 6根绕,168屏,R85 水平段第二管组574.5,SA-210C,S1=114.3,S2=76, 6根绕,168屏,R85 水平段第三管组50.84.5,15GrMoG。 S1=228.6mm,84屏,R76, R90 低再出口垂直段50.84.8,12Cr1MoVG,S1=228.6mm,84屏,R120, R90 低再进口集箱685.828,SA-106C 低再出口集箱711.245.6,SA335P11 在吹灰器附近蛇形管排上增设防蚀设施。 低再进出口集箱均从中心线处分成两段,带长管接头发货,集箱间对接焊口工地完成。集箱工地焊口两端各留出6个管接头不焊,待集箱工地对接后再行焊接。 低再垂直出口段重量由中间三排管承重并传递到出口集箱(集箱底部三排管接头设计为平行的斜向开孔)上,其余管子重量均通过U型承重块逐根传递到中间三管。,高温再热器,共84片屏,每片屏10根管绕成U形,管子规格50.84.5,横向节距228.6,纵向节距70,炉内受热面管子均为SA-213TP347H材料。 高再进口集箱736.643,SA335P11 高再出口集箱812.850,SA335P91 在吹灰器附近蛇形管排上增设防蚀设施 高再蛇形管屏入口段重量由中间4排管承重并传递到入口集箱(集箱底部两排管接头设计为平行的斜向开孔)上,其余管子重量均通过U型承重块逐根传递到中间两管。 管屏出口段重量由一过渡梁支撑,由吊杆传递到高再出口集箱上。,U型承重块示意图,管屏出口段过渡梁支撑示意图,管屏滑动块示意图,再热器事故喷水减温器,1. 筒体 2. 混合管 3. 喷管,再热器喷水减温器,6.省煤器,布置位置: 后竖井前后烟道内 水平过热器后 布置特点: H型肋片管 顺列布置,逆流换热 防磨措施: 防磨盖板 烟气阻流板,省煤器,省煤器布置,后竖井后烟道低过下方,顺列布置。 给水单侧(炉右侧)引入,单根下水连接管(炉右侧)引出。 蛇形管:50.87.1(SA-210C),H型肋片管,3管圈绕,横向节距114.3mm,168排,上下两组逆流布置。 省煤器进口集箱:50888,SA-106C;省煤器出口集箱50888,SA-106C。 省煤器系统重量由包墙系统引出的汽吊管悬吊。 省煤器管束与四周墙壁间设有阻流板,每组上排迎流面及边排和弯头区域设置防磨盖板。,低温再热器进口,省煤器进口,7.空气预热器,采用32#,VI型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每台锅炉配置两台三分仓空预器。 转子直径为13506mm,正常转数为0.99r/min 预热器采用反转方式,即一次风温低,二次风温高 受热面自上而下分为三层,其高度分别为300+800,800,300mm。热端和中间段蓄热元件由定位板和波形板交替叠加而成,钢板厚度0.6mm,高度为300+800+800mm,材料为Q215-A.F。冷端蓄热元件由1.2mm 厚垂直大波纹的定位板和平板构成,高度为300mm。(冷端蓄热元件采用低合金耐腐蚀钢板。),空气预热器原理,预热器密封,预热器采用先进的径向、轴向和环向密封系统,径向、轴向密封采用双密封,密封周界短,效果好。并配有性能可靠的带电子式敏感元件的具有自动热补偿功能的密封间隙自动跟踪调节装置,在运行状态下热端扇形板自动跟踪转子的变形而调节间隙,以减少漏风。,空气预热器密封,双密封结构简图,径向密封,环向密封片,空预器换热元件,转子采用半模式双密封扇形仓结构 (ALSTOM-API专利) ,其优点是转 子中心筒和模式扇形仓是销接结构, 在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