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高考热点演练卷2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高考热点演练卷2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高考热点演练卷2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高考热点演练卷2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高考热点演练卷2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热点演练卷(二)(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安徽省江淮十校联考)下图为英国泰晤士河口(英国东南距海岸20公里之外)某风电场内单个风电机组示意图,该风电场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海上风电场。据此完成12题。1该风电场风电机的扇叶朝向为()A东南B西北C西南 D东北2该风电场建立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英国年降水量减少 B影响空中飞机飞行C陆地风向发生改变 D危及低空飞行鸟类解析:1.C2.D第1题 ,根据所学知识英国泰晤士河口位于西风带,盛行西南风,当风电机扇叶和盛行风向垂直时,发电效率最高,故该风电场风电机的扇叶应朝向西南方向,故该题选C。第2题,根据材料英国降水量受西风的影响,海上风电场位于英国东南部海域,对西风不产生影响,陆地风向不会发生改变,故AC错误;从示意图可以看出,风电机组的叶片最高仅为110米,不会影响到民航飞行,但对低空飞行的鸟类产生影响,故B错误,所以该题选D。(2019安徽省江淮十校联考)下图为晴天我国某绿洲与周围沙漠气温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该图所示的月份可能是()A1月 B3月C7月 D11月4该绿洲可能位于()A吐鲁番盆地 B腾格里沙漠C呼伦贝尔草原 D鄂尔多斯高原解析:3.C4.A第3题,根据材料该区有绿洲和沙漠,我国沙漠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读图,该地一天中气温为14C34C之间,日平均气温高,应为夏季,故该题选C。第4题,根据所学知识,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地方时14:00左右,图示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北京时间为16:00左右,因此该地和北京时间相差2小时,经度相差30,故该地位于90E附近,四个选项中只有吐鲁番盆地位于90E附近,所以该题选A。(2019安徽省江淮十校联考)下表中甲、乙为欧洲西部某地(50N,5E)和南美洲西部某地(45S,72W)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57题。甲地均温()1月4月7月10月全年13.211.36.38.110.2甲地降水(mm)1613395092323 860乙地均温()4.89.216.112.211.1乙地降水(mm)16484951401 2605.甲地降水量远比乙地丰富的主要原因是()A西风带来丰富水汽B靠近海洋水汽充足C沿岸暖流增温增湿D山地阻挡多地形雨6乙地7月气温高于甲地1月气温的主要原因是()A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大B甲地白昼时间长C乙地沿岸有暖流流经D乙地受东南信风影响7乙地全年降水量冬季较夏季更丰富的原因主要是()A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B暖流影响C地形阻挡 D冬季西风更为强劲解析:5.D6.C7.D第5题 ,根据表格甲乙两地的月均温分布状况,甲地7月均温低、乙地1月均温低,可以判断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根据甲、乙两地的经纬度位置可以判断两地位于西风带,受盛行西风的影响,甲位于南美洲西海岸,受安第斯山脉阻挡,处于西风的迎风坡,乙位于欧洲西部,地势起伏小,所以甲降水量比乙丰富;甲乙两地都位于西风带,靠近大陆西海岸,故AB错误;乙沿海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而甲沿海有秘鲁寒流流经,故C错误,所以该题选D。第6题,根据上题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乙地7月和甲地1月都为所在半球的夏季,纬度相差不大,正午太阳高度角、昼夜长短相当,故A、B错误;乙地降水主要受西风带影响,故D错误;乙地西部沿海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增温增湿,甲西部沿海有秘鲁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故该题选C。第7题,乙地的降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无关,故A错误;冬夏季均受地形的影响,故C错误; 主要受盛行西风强弱的影响,冬季中纬度南北温差比夏季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故西风强盛,所以冬季降水大于夏季,故D正确;乙地全年都受暖流影响,故B错误。(2019湖南湖北八市十二校联考)一般情况下,对流层气温与海拔呈负相关。当地面气温上升至0以上时,在高空中的一定高度则会出现0层,即气象学上说的0层高度。下图为我国某地某季节0层高度与河流年径流量组合图。据此完成89题。 8下列关于图示季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巴黎盆地的主体树种树叶陆续泛黄B澳大利亚大陆等温线向北凸C墨累达令盆地农民忙于种植小麦D北印度洋大洋环流呈逆时针9据图推测,该地最可能位于()A黄土高原 B塔里木盆地C东北平原 D云贵高原解析:8.B9.B第8题,从图中看该季节0层高度海拔4 1004 400米,根据海拔每升高1 000米气温下降6,可推出近地面气温24.626.4,为夏季,巴黎盆地的主体树种树叶陆续泛黄为秋季;澳大利亚大陆等温线向北凸,B正确;墨累达令盆地农民忙于种植小麦为秋季;北印度洋大洋环流呈逆时针为北半球冬季。第9题,从图中看该地区河流径流量与气温变化呈正相关,年径流量年际变化小,最可能位于我国塔里木盆地,B正确。甲地(位置见下图)气温年较差较小,58月降水稀少。据此完成1011题。10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较高 B纬度较低C距海较远 D植被较好11甲地58月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A处在盛行西风的背风坡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C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D受高纬干冷气流影响解析:10.B11.B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所处纬度较低,冬夏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较小,因而气温年较差较小。第11题,58月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的气压带、风带也随之北移,此时段甲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因而降水稀少。二、非选择题(共46分)12(2019福州八县联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纳米比亚地广人稀,其西部沿海的纳米布沙漠,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干燥的沙漠之一,其海岸地区常常形成浓厚的难以散去的海雾,但却无法形成降水。此海岸西部经常出现“倒沙入海”现象。纳米比亚沙漠腹地的辛巴族仍然保存着较原始的生活方式,辛巴人终年不洗澡,也从不穿上衣,代之以用混合着黄油和香料的红土涂抹在身上、头发上,被人们称为“红泥人”。(1)分析纳米比亚沿海浓雾多而不散的原因。(6分)(2)分析当地沿岸“倒沙入海”景观形成的主要成因。(8分)(3)从适应环境角度简述辛巴族人将红土涂抹在身体上的原因。(8分)解析:第(1)题,纳米比亚海岸地区常常形成浓厚的难以散去的海雾,但却无法形成降水。该地区位于热带地区,蒸发旺盛,海洋水汽较多。沿岸有本格拉寒流经过,水汽经过沿岸寒流流经洋面时,受冷凝结成雾。从纬度看,该地受副高下沉气流影响,风力较弱,所以沿海浓雾不易扩散。第(2)题,该地是热带沙漠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干燥的东南信风影响,降水少。沿岸寒流降温减湿作用,使沿海形成直逼海岸的沙漠,为“倒沙入海”提供了重要的沙源。受东南信风控制时,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风将沙子吹送到西部沿海,形成“倒沙入海”这一景观。第(3)题,在身上涂抹红泥的目的是抵御烈日暴晒,避免烈日直接晒皮肤。该地晴天多,昼夜温差大,红泥可以封闭毛孔,起到保暖作用,抵御夜晚低温。红泥还能防止蚊虫叮咬,同时通过擦红泥可以除去身体上的污物。答案:(1)该地区位于热带地区蒸发旺盛,海洋水汽较多;水汽经过沿岸寒流流经洋面受冷凝结成雾;副高下沉气流(风力较弱)使得雾不易扩散。(2)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干燥的东南信风影响,降水少,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沿岸寒流减湿作用形成直逼海岸的沙漠,为“倒沙入海”提供了重要的沙源;东南信风将沙子搬运到西部沿海,形成“倒沙入海”这一景观。(3)抵御烈日暴晒;红泥可以封闭毛孔起到保暖作用(抵御夜晚低温);防止蚊虫叮咬;通过擦红泥可以除去身体上的污物。(任答3点)13(2019福州八县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火地岛西部和南部山地为安第斯山脉余脉,地面崎岖,海拔1 5002 000米,最高峰海拔2 469米。国家公园里的原始森林,很多树木树冠形状奇特,均朝同一个方向生长,好像人的发型一样,梳向一侧。火地岛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当地民居多为低矮的木屋,屋顶坡度大。下图示意火地岛位置范围。 (1)描述图中西海岸地形的突出特征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6分)(2)推测甲地的树木树冠指示什么方向,并分析自然原因。(6分)(3)当地民居特点反映了哪些自然环境特征?(6分)(4)简述火地岛不适合发展种植业的自然原因。(6分)解析:第(1)题,火地岛西部和南部山地为安第斯山脉余脉,地面崎岖。图中西海岸地形的突出特征是海岸线曲折,多岛屿、峡湾。安第斯山余脉的边缘逼近海岸,地表起伏大。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碰撞隆起,岩石破碎,海岸线曲折。该地纬度高,冰川侵蚀作用强,形成峡湾,加剧了海岸线曲折程度。第(2)题,该地很多树木树冠形状奇特,均朝同一个方向生长,好像人的发型一样,梳向一侧。根据纬度,甲地位于西风带,受西北季风影响,树木树冠指示东南方向或偏东方向。结合纬度,甲地处西风带,全年盛行强劲的西北风。甲地以南海峡走向与风向一致,狭管效应显著,树冠受风的影响,向东南方向伸展。该地盛行西风的风力强,迎风面树枝受到损伤,不易生长,背风面树枝不断生长。第(3)题,当地民居多为低矮的木屋,屋顶坡度大。原因是位于西风带,风力强劲。当地降雨降雪多,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减轻积雪对屋顶的压力。民居材质以木头为主,当地森林覆盖率高,木材资源丰富。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震等地质灾害多发,木质结构房屋较安全。第(4)题,火地岛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不适合发展种植业的自然原因,主要从纬度、热量、水源、光照、地形、土壤等方面考虑。火地岛纬度较高,热量不足。位于西风带,降水丰富,云雾多,光照不足,不利于作物成熟。地形起伏大,耕地面积少,不利于种植业发展。冰川侵蚀,风力大,土层薄,土壤较贫瘠。答案:(1)海岸线曲折,多岛屿、峡湾。 山地(安第斯山余脉)边缘逼近海岸,地表起伏大(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碰撞隆起,岩石破碎),海岸线曲折;纬度高,冰川侵蚀形成峡湾,加剧了海岸线曲折程度。(2)方向:东南(或偏东方向)。地处西风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