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失读症及其研究进展.pptx_第1页
课件:失读症及其研究进展.pptx_第2页
课件:失读症及其研究进展.pptx_第3页
课件:失读症及其研究进展.pptx_第4页
课件:失读症及其研究进展.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失读症及其研究进展,单春雷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1,主要内容, 概述 阅读的神经机制 阅读的心理语言学机制 失读症的概念、分类、表现 失读症的评定 失读症的治疗,2,主要内容, 概述 阅读的神经机制 阅读的心理语言学机制 失读症的概念、分类、表现 失读症的评定 失读症的治疗,3,视觉词形加工,4,馨,rehabilitation,戊-戌-戍,vocation-vacation,Good,good,GOOD,發,发,发,5,视觉词形加工,视觉词形系统,负责快速、平行地识别视觉词汇并提取抽象表征。 (Warrington & Shallice, 1980),6,?,7,视觉词形系统,主要内容, 概述 阅读的神经机制 阅读的心理语言学机制 失读症的概念、分类、表现 失读症的评定 失读症的治疗,8,阅读的神经机制, Jules Dejerine (1891)报道1例左角回损伤病例,患 者阅读和书写功能均受损,他推断左角回是词形 的存储中枢,对阅读非常关键。,9,阅读的神经机制,10,阅读的神经机制, Jules Dejerine (1892)报道1例左角回保留但左枕叶和 胼胝体压部损伤的病例,患者仅阅读功能受损,书 写、口语功能正常。他推断阅读障碍是视觉词形信 息向左角回投射的中断(disconnection)。,11,阅读的神经机制,12,13, 大量正常人脑功能成像证据发现左中部梭状回外侧枕 颞沟(occipito-temporal sulcus)内皮质对文字的激活 显著强于其他视觉刺激。该区称为视觉词形区( visual word form area,VWFA)。,(Cohen et al., 2003),阅读的神经机制,R (Jobard et al., 2003),A,(Bolger et al., 2005),R,L,(mm),阅读的神经机制,16,阅读的神经机制,5为VWFA,6为左角回,17,主要内容, 概述 阅读的神经机制 阅读的心理语言学机制 失读症的概念、分类、表现 失读症的评定 失读症的治疗,18,好 囧,19,阅读的心理语言学机制,Carmst,(3-GPC通路),主要内容, 概述 阅读的神经机制 阅读的心理语言学机制 失读症的概念、分类、表现 失读症的评定 失读症的治疗,20,失读症(alexia),21, 脑损伤后患者阅读能力(文字识别、理解 、朗读)受损或丧失。 获得性阅读障碍(acquired dyslexia) 有别于发展性阅读障碍(developmental dyslexia) 脑损伤后常见,多伴有失语症。,失读症分类, 按神经解剖学分类 枕叶失读症、顶颞叶失读症、额叶失读症 按神经语言学/认知心理学分类 语音性失读、深层失读、表层失读、语义性失读 按语言系统是否损害 外周性失读:偏盲性失读、纯失读/完全性失读、偏侧 忽略性失读、注意性失读 中央性失读:语音性、深层、表层、语义性失读,22,枕叶失读症,23, 后部失读症、纯失读症、纯词盲、失认性失读症和失读不伴 失写症。 损伤在枕叶加上胼胝体压部或左梭状回中后部。 表现为词语识别和阅读理解障碍,主动书写和听写能力正常 ,但不能抄写。口语表达、理解正常。其他视觉识别正常。 不能认识自己刚写过的字。 可以识别字母,letter-by-letter阅读,apple: a-p-p-l-e 严重者无法识别字母,称为完全性失读症。 被认为是视觉词形整体、快速加工的损害。 可以识别其他人口头拼读的词。 可以通过手指描划识别词汇,或识别皮肤上描划的词。,枕叶失读症,24,枕叶失读症,5为VWFA,6为左角回,25,枕叶失读症, 视觉词形激活和纯失读患者病灶位置相对一致,纯失读 R 文字激活,(Cohen et al., 2003),26,顶颞叶失读症,27, 中央部失读症、失读伴失写症及皮质视觉性失语症,可伴 有或不伴有流畅性失语症、失算、左右失认。 全部或部分丧失了阅读和书写能力,既不认知字母,也不 认识词,既不能通过视觉途径认知文字,也不能通过触觉 (在患者皮肤上书写)、听觉(拼读字词给患者听)或书 写动觉(患者用手在空中描划拼出字词)来理解。常伴有 语义错读。有音乐失读失写报道。 书写障碍程度不一,主要影响主动书写和听写,抄写能力 常保留,与枕叶失读症正好相反。抄写的字词不认识。,顶颞叶失读症,28,额叶失读症, 常能理解一些书面材料,但往往限于有实质意义的名词、 动词。能理解标题,但难以理解文章中复杂的句子。 字母失读。即可以认识词汇,但不能认识组成这个词的字 母,显示了严重的字母失读和轻微的语词失读,这与枕叶 失读症正好相反。 也不能通过听觉、动觉和触觉等非视觉途径来认识字母和 语词。 额叶失读症常伴严重的失写症,包括抄写障碍,常有字母 遗漏,书写常不成字形,拼写也常出错。多伴有Broca失 语症,口语不流畅,听理解好。,29,额叶失读症,30,语音性失读症,31,语音性失读症,语音性失读(phonological alexia),即非词汇的GPC 通路损害,而词汇通路保留。患者有熟悉度效应( familiarity effects),即对熟悉的词(高频词)朗读 较好(包括不规则词)。而对不熟悉的词或假词( bome)朗读差。对于实质性词好于功能词,如名词 、动词好于介词、连词等,这被称为part- of-speech 效应。另外还具体化效应(concreteness effect),即 读具体形象的词如“桌子”要好于读抽象的词如“主义” 。有视觉性错读(mild-slid)。病灶分布不恒定,以 左颞上回损伤多见。,32,深层失读症,33,深层失读症, 深层失读(deep alexia)是语音性失读的延续,可看作严 重的语音性失读。除了无法读假词,有熟悉度、part-of- speech和具体化效应外,患者特征性的表现为语义性错读 (semantic paralexia),即把词读成语义相关的词,包括 近义(医生大夫,大街马路)、反义(冷热)、上 /下位范畴(麻雀小鸟,家具桌子)或相关的词(草 绿)。被认为除非词汇通路(GPC通路)损害外,整词 到语音的直接通路(图中1通路)也损害,而借助词汇通 路中的语义通路(图中的2通路),故激活了一系列语义 相关的词汇,很可能出现语义错读(没有语音线索在众多 激活的语义相关词中确定靶词)。病灶非常广泛,包括左 额下回、左颞顶区等。可伴有Broca失语症。,34,语义性失读症,35,语义性失读症,36, 无法进行语义加工。 患者可以流利地朗读,但无法理解所朗读 文字的语义。 常伴有痴呆或一些流畅性失语症,如经皮 质性感觉性失语症(transcortical sensory aphasia).,表层失读症,37,表层失读症, 表层失读(surface alexia)被认为词汇通路损害,而 必需借助非词汇的通路即GPC通路(图中的3通路)才 可以识别词汇,所以该类患者可以正确地读规则的词 。但常把不规则真词读错,即以规则的字素音素对 应关系进行朗读,如pintpaint读成pint,yachtjt 读成ja t t(规则化错读),从而识别为所读音的词 。说明词汇通路破坏,否则这些不规则词可以通过整 词而正确读出。表层失读者对于同音词则容易混淆, 如flue, flu, and flew都读flu:音,看到其中某个词时 无法确定是哪一个。,38,表层失读症, 汉字没有和拼音文字完全对应的表层失读,但也 有把声旁代替整字的现象如把“倩”读成“青”,“怡 ”读成“台”看成类似表层失读。 表层失读患者病灶多在左颞叶,如左前颞或颞顶 交界区,认为损害了整词的语音语义通达,而保 留了字素音素转化的神经环路。,39,外周性失读症,40, 纯失读/完全性失读症 偏盲性失读症 偏侧忽略性失读症 注意性失读症,偏盲性失读症,41, 初级视皮质或视觉通路受损导致偏盲所致。 最常见的外周性的失读症。 视野缺损导致阅读文章中跳视的计划或引导所需 要的视觉信息丧失。 阅读篇章速度很慢,但单个字词阅读正常或接近 正常。 阅读障碍与视野缺损中保留中央凹视野的角度成 反比。,偏盲性失读症,42,偏侧忽略性失读症, 右顶叶损伤所致,伴有或不伴有偏侧空间 忽略症。 词汇前缀(左边字母)遗漏或替代,如 bone-one,cat-bat;灯-丁,披-波。 忽略文章左半部分,“断章取义”。,43,注意性失读症,44, 患者阅读时诉字母拥挤或移位,临近单词 的字母会混合成一个单词。 常是左顶叶受损所致。 单个词呈现阅读好于词在一起呈现。 北京欢迎你! 北 京 欢 迎 你!,2019/8/8,45,可编辑,主要内容, 概述 阅读的神经机制 阅读的心理语言学机制 失读症的概念、分类、表现 失读症的评定 失读症的治疗,46,失读症评定,汉语失语成套测验 (aphasia battery of Chinese,ABC),改良Boston,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失语症检查法 (Chinese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center aphasic examination, CRRCAE),SLTA,波士顿诊断性 失语症检查法 (Boston diagnostic aphasia examination, BDAE),47,5.阅读 A 句子的阅读理解(40分) 读出这些句子并将缺的词从给出的词中选一个最好的填进去。,48,失读症评定,49,5.阅读 A 句子的阅读理解(40分),B. 阅读指令(共20分) 请你读出声,然后照着要求做。可部分给分。,50,C 书面单词与物品搭配(每项1分,共6分),50,D 书面单词与画搭配(每项1分,共6分),52,失读症评定,E 画与书面单词搭配(每项1分,共6分),53,F 口语单词与书面单词搭配(每项1分,共4分),失读症评定,语音判断,54,语义判断,朗读,抽 象 表 征 判 断,55,失读症评定,词汇判断,字形判断,失读症评定,56,失读症评定,面孔识别、命名 物体识别、命名 数字识别、命名 颜色识别、命名,57,失读症评定,58,失读症评定,59,59,Free visual field Left visual field Right visual field,和 好 平,59,69,61,言语表达 和阅读的 激活区,主要内容, 概述 阅读的神经机制 阅读的心理语言学机制 失读症的概念、分类、表现 失读症的评定 失读症的治疗,63,失读症的治疗, 传统的方式:根据阅读受损的水平或层级(不是 失读症类型)进行训练。 字素-词汇-短语-句子-段落,层级性训练。 字母匹配、词图匹配、词词匹配(同义/反义)、 词-描述匹配、短语或句子填空、阅读并执行、句 子的“是/否”回答、用wh-对句子或段落提问。 笔-纸、计算机方式。 疗效的证据不充分。,64,失读症的治疗,65, 神经心理学方法:针对特定的失读症。建 立在详细地评估失读症的受损环节基础上 ,并针对该环节进行训练。 有证据表明这种方式对失读症的症状乃至 失语症症状有改善作用。,偏盲性失读症的治疗,偏盲性失读症的治疗,:使用移动的文字呈现。,66,纯失读症的治疗, 皮肤触觉描划 运动觉描划 快速呈现词汇:200ms,避免letter-by- letter阅读,进行语义判断(右半球隐性加 工)、朗读。,67,纯失读症的治疗,MOR法: Multiple oral rereading ,复合性口头再朗读法。 反复地、帮助下地朗读给出的文章,促进整词识别,而不 是LBL。每周在医院进行后在家庭巩固(每天作业30min) ,直到朗读率达到标准,如100单词/分钟。达到后用同样 的方法选择新的文章反复朗读。 反复朗读同一篇文章,可以通过语义和句法背景提供的自 上而下的影响使词形识别更容易,从而导致对正字法输入 词典的通达改善或修复。 重点是朗读的速度和朗读词汇的准确性,而不是语义理解 。研究结果表明朗读流程性提高的同时阅读理解也改善。,68,偏侧忽略性失读症的治疗,69, 偏侧忽略症的行为学训练 棱镜适应:注视点移到忽略的左侧,即词首 ,阅读正确率提高30%。 TMS/tDCS,注意性失读症的治疗, 词汇间隔增加 放大镜,放大,70,语音性失读症的治疗,MOR: Multiple oral rereading ,复合性口 头再朗读法。 配对联合学习:语义值低的词(虚词)和 读音类似但语义值高(实质词)配对。如 be/bee,me/meat,而/耳。 翻卡片,先读靶词,错误则翻卡片读同音的实 词。,70,深层失读症的治疗,72, 双字素-音节配对训练: CV(pa - /pae/,)、VC(at-/aet/)。 把词拆分为两个字素的片段。pat:pa 、 at 把CV和VC两字素合成一个CVC词汇。pat 词汇和图片配对,加强词汇和语义的联系。,表层失读症的治疗, 促进阅读不规则的词,区分同音词。 不规则的词和图片或语义线索相配对,例 如through,同时有个箭头穿过它。 句子填空,靶词有同音词,从几个中选择 ,加以反馈。老师教书,输,舒,疏。 同音词训练:朗读每个同义词和各自解释 ,然后用同音词填空。,73,失读症的治疗,74,失语症患者语言的口头朗读(Oral Reading for Language in Aphasia ,ORLA) 短语-句子-段落,3-100单词。 ST先读给患者听,在朗读时用手指每一个单词。 同上,鼓励患者也用手指每一个单词。 ST同患者一起朗读,继续用手指每个词。患者也同时指。ST调整朗读 速率和音量(略较患者提前,音量逐步放低)。 ST说出每一行或每一句中的某词,让患者指出。实质词或功能词。 ST指出每一行或每一句中的某词,让患者朗读。实质词或功能词。 患者和ST一起读整句。 患者读整句。,失读症的治疗,失语症患者语言的口头朗读(Oral Reading for Language in Aphasia ,ORLA) 重复的多通道刺激,容易引起反应。 正确的反应则强化,错误的不纠正,而进行下一个刺激。 感兴趣的内容,主动参与。 韵律、节奏、语音模板,促进言语表达(发音)。 跨通道泛化,加强了受损或减弱的词汇信息。 提高词汇的编码速度、朗读速度和理解力。 失语商提高。,75,基于机制的失读症治疗, KY,左半错读、左视野失读。,构购,打灯,L,康 复,胼胝体压部损伤但VWFA保留。,76,左半错读,左视野失读,77,左偏侧忽略?,78,基于机制的失读症治疗,患者,正常 对照,79,基于机制的失读症治疗,L,79,左视野,右视野,4-VWFA,81,基于机制的失读症治疗,66%,97%,54%,89%,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自然注视,左边界注视,独体字 合体字,Luo,Shan,et al. Plos One, 2011. 单春雷等,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82,基于机制的失读症治疗, 发表失读症相关论文,Wenchao Yi, Ting Wu, Wei Chen, Ti-fei Yuan, Benyan Luo, Chunlei Shan(通讯作者), Jianan Li, Sheng He, Xuchu Weng. Left hemiparalexia of Chinese characters:Neglect dyslexia or disruption of pathway of visual word form processing? Bra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Article,SCI,IF:7.873,2013, Epub ahead of print, /pubmed/23299955) Benyan Luo, Chunlei Shan (通讯作者), Renjing Zhu, Xuchu Weng, Sheng He. Functional Foveal Splitting: Evidence from Neuropsychological and Multimodal MRI Investigations in a Chinese Patient with a Splenium Lesion. PLoS ONE, 2011, 6(8): e23997(p1-10) (Article, SCI, IF: 4.411). Chunlei Shan, Renjing Zhu, Mingwei Xu, Benyan Luo, Xuchu Weng.Implici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