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一诊”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四川省德阳市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一诊”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四川省德阳市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一诊”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四川省德阳市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一诊”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四川省德阳市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一诊”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德阳市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一诊”考试试题(含解析)1.细菌被归为原核细胞的原因是A. 单细胞B. 没有核膜C. 细胞很小D. 没有DNA【答案】B【解析】【分析】原核细胞最典型的特征是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这也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根本的区别。【详解】单细胞以及细胞很小不是原核细胞的特征,真核生物中也有单细胞的生物,A、C错误。细菌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这是原核细胞最典型的特征,B正确。细菌有DNA和RNA,DNA是细菌的遗传物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都是既有DNA也有RNA,D错误。2.构成细胞中有机物基本骨架的元素是A. 氮B. 碳C. 氧D. 氢【答案】B【解析】【分析】1.碳是组成细胞的的最基本元素。2.多糖、蛋白质、核算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基本的组成单位连接而成的,这些基本单位称为单体。【详解】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由于碳原子在组成生物大分子中的重要作用,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碳是最基本的元素,碳是构成细胞中有机物基本骨架,B正确,A、C、D错误。3.下列小分子物质中同时含有氮和磷元素的是A. 脱氧核糖B. 脱氧核糖核酸C. 脱氧核苷酸D. 甘氨酸【答案】C【解析】【分析】糖类的组成元素只有C、H、O,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是C、H、O、N,有的含有P和S。【详解】脱氧核糖是糖类中的单糖,只由C、H、O组成,A错误。脱氧核糖核酸是DNA,是生物大分子,B错误。脱氧核苷酸是DNA的基本单位,同时含有氮和磷元素,C正确。甘氨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组成元素是C、H、O、N,D错误。4.以下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核膜为双层膜,外膜的外表面附着有很多核糖体B. 在不同的细胞内,核仁和核膜均可以发生周期性变化C. 在所有的真核细胞内,均可以利用显微镜观察到染色体D. 核孔是包括DNA在内的大分子物质任意通过的通道【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的结构包括核膜、核孔、染色质和核仁。【详解】核膜为双层膜结构,外层核膜上附着有很多核糖体,A正确。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核膜、核仁会发生周期性变化,但不是所有的细胞都能分裂,B错误。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是真核细胞,但没有细胞核,没有染色体,C错误。核孔具有选择性,不是所有的大分子任意通过的通道,DNA不能通过核孔出来,D错误。【点睛】核孔实现了核质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核孔具有选择性,RNA可以从细胞核出来到细胞质中,DNA不能出来,某些蛋白质可以通过核孔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5.在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H2O2溶液,再分别加入2滴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和质量分数为20%的新鲜肝脏研磨液,观察2支试管内气泡的产生速率。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A. H2O2酶具有专一性B. 肝脏研磨液中含有H2O2酶等多种酶C. H2O2酶具有高效性D. FeCl3溶液能提高H2O2的分解速率【答案】C【解析】【分析】本实验的原理是H2O2可以分解形成水和氧气,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不同,因变量是气泡的产生速率。酶的作用机理是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详解】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种类的不同,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较通过观察气泡的产生速率,可以说明酶催化效率更高,因此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证明的酶的高效性的实验,没有对照说明酶的专一性,A错误,C正确。本实验只利用了肝脏研磨液中有过氧化氢酶,无法得知是否有其他酶,本实验的目的不是验证肝脏研磨液中含有H2O2酶等多种酶,B错误。FeCl3溶液和过氧化氢酶都能提高H2O2的分解速率,但二者相比较酶的催化效率更高,D不是该实验的目的,D错误。6.对光合作用的研究发现:叶绿体接受光照后,类囊体腔内的pH明显下降。下列有关该现象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 NADPH分解释放H+引起B. 大量CO2进入叶绿体基质引起C. 与ATP水解后产生磷酸有关D. 该现象与H2O的光解有关【答案】D【解析】【分析】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粒的类囊体薄膜上,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详解】光反应在类囊体薄膜上合成ATP和NADPH,NADPH作为还原剂,在叶绿体基质中还原三碳化合物,其中的H参与构成有机物,不会释放出H+,A错误。CO2进入叶绿体后,参与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最终被还原为糖类等有机物,不会进入类囊体腔内导致pH值下降,B错误。光反应产生的ATP参与暗反应,ATP水解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的,不是发生在类囊体腔内,C错误。光反应过程,H2O在光下分解产生H+和氧气,H+可以使类囊体腔内的pH值明显下降,D正确。【点睛】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物质和能量,ATP和H的合成是在类囊体薄膜上,ATP和H的分解是在叶绿体基质中。7.下列细胞结构中不能产生CO2的是A. 小麦细胞的细胞质基质B. 乳酸菌的细胞质基质C. 人心肌细胞的线粒体D. 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有氧呼吸是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有些细胞的无氧呼吸可以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有些细胞的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详解】在小麦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若是有氧呼吸则会产生丙酮酸和H,若是无氧呼吸则产生酒精和CO2,A可以产生CO2,A错误。乳酸菌的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不会产生CO2,B正确。人心肌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第二阶段产生CO2,C错误。酵母菌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产物是酒精和CO2,D错误。【点睛】1.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2.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生物有:高等动物和人、乳酸菌、玉米胚、甜菜根和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生物有:酵母菌和大多数的高等植物。8.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酶在糊粉层的细胞中合成,在胚乳中分解淀粉。该酶从糊粉层细胞排到细胞外的方式是A. 顺浓度梯度经自由扩散排出B. 逆浓度梯度经主动运输排出C. 通过离子通道排出D. 含该酶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排出【答案】D【解析】【分析】小分子和离子等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大分子物质和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利用的是细胞膜的流动性。【详解】淀粉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生物大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胞吐,需要能量不需要载体,A、B、C错误。胞吞胞吐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淀粉酶通过囊泡与细胞膜融合以胞吐方式排出,D正确。9.下列关于细胞分化和衰老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B. 衰老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改变C. 所有生物的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都不同步D. “自由基学说”认为衰老是因为端粒损伤【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都是细胞正常的生命现象。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衰老是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详解】细胞分化的过程遗传物质不会发生改变,只是基因选择性表达,使一个或一种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A错误。衰老细胞的细胞大小、结构、形态和功能都会发生改变,B正确。对于单细胞生物来说,细胞的衰老和死亡就是个体的衰老和死亡,对多细胞来说,细胞的衰老和死亡与个体的衰老和死亡不是同步的,但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C错误。端粒损伤是“端粒学说”,不是“自由基学说”,“自由基学说”是指生命活动中,细胞不断进行各种氧化反应,在反应中产生了自由基,D错误。10.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赤道板,进而形成细胞壁B. 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中心体复制完成加倍C.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周期D. 原核细胞分裂过程中也会发生染色体的复制【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完成时为止,不是所有的细胞都有细胞周期。【详解】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会在赤道板的位置形成细胞板,进而形成细胞壁,A错误。中心体的复制是在动物细胞分裂的间期完成,B错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没有染色体,不能进行细胞分裂,不会有细胞周期,C正确。原核细胞中没有染色体,DNA是裸露的不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D错误。【点睛】1.赤道板是不存在的结构,细胞板是真实存在的结构。2.中心体分布在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中。11.下列是三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能够排除伴性遗传的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1)男患者多于女患者;(2)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其发病特点:(1)女患者多于男患者;(2)世代相传。【详解】图中亲本正常生出一个患者是隐性遗传,若为伴X隐性遗传,则女儿患病,其父亲必患病,与图不符,因此图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正确。图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都成立,伴X显性遗传可以成立,但若为伴X隐性遗传,母亲患病,儿子一定患病,图不成立,B、C错误。图无论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都可成立,D错误。12.科学研究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等。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与孟德尔“发现问题”无关的现象是A. 子一代植株都是高茎而没有矮茎B. 子二代植株中矮茎又出现了C. 子二代植株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D. F1测交,后代植株出现1:1的比例【答案】D【解析】【分析】孟德尔所用的研究方法是假说演绎法,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通过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详解】孟德尔通过高茎和矮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通过观察现象提出了问题:子一代植株为何只有高茎而没有矮茎?子二代植株中矮茎为何又出现了?子二代植株中高茎和矮茎的性状分离比为何是3:1?A、B、C都是孟德尔发现的问题,F1测交,后代植株出现1:1的比例,是孟德尔对假说的实验验证过程,不是提出的问题,D正确。13.将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作为亲本,逐代自交3次,F3中杂合子的比例为A. 7/8B. 1/8C. 7/16D. 9/16【答案】B【解析】【分析】设具有1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的基因型为Aa,则Aa自交一次后代F1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即AA=1/4,Aa=1/2,aa=1/4,F1代再分别自交得到F2代的AA=3/8,Aa=1/4,aa=3/8,以此类推则自交n代后杂合子占(1/2)n,纯合子为1-(1/2)n【详解】根据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连续自交三代,F3中杂合子的比例为(1/2)3=1/8,A、C、D错误,B正确。14.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A. DNA是遗传物质B.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 蛋白质是遗传物质D. 噬菌体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异【答案】A【解析】【分析】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技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进行实验。【详解】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A正确。绝大多数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的是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B错误。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DNA进入细菌,蛋白质外壳则留在外面,没有观察到蛋白质的作用,不能说明蛋白质是遗传物质,C错误。本实验只是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说明噬菌体是否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异,D错误。【点睛】噬菌体是DN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在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只把DNA注入细菌体内,蛋白质外壳留在外边。15.有关变异和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B. 基因工程使用的工具酶有限制酶、DNA连接酶、运载体C. 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D. 杂交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的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基因工程的工具有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三种。【详解】可遗传的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A正确。基因工程使用的工具酶有限制酶、DNA连接酶,运载体是工具不是工具酶,B错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C错误。杂交育种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把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起来,D错误。16.下列叙述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 隔离是引起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B. 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C. 可遗传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答案】D【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形成。【详解】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不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生物进化的标志是基因频率的改变,A错误。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B错误。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错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单位。D正确。【点睛】生物进化的标志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形成。17.给实验兔注射一定量甲状腺激素后,可引起的生物学效应是A. 糖的分解代谢速率降低B. 实验动物对碘的需要量增加C. 饥饿感增强,产热量增加D.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加【答案】C【解析】【分析】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促进生长发育,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物质的氧化分解,维持神经中枢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详解】当给兔注射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后,新陈代谢加快,加速物质的氧化分解,糖的分解代谢速率提高,A错误。甲状腺激素是一种含碘的化合物,当甲状腺激素增多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使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使甲状腺激素合成过程减弱,则实验动物对碘的需要量减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B、D错误。甲状腺激素增多,会加快物质的氧化分解,使产热增加,饥饿感增强,C正确。18.下图表示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流计的电极均连接于神经纤维外表面,A、B、C为可以选择的刺激位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刺激A点,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到B点B. 若要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最好刺激C点C. 未受刺激时,神经元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D. 刺激B点,观察指针的偏转次数,可以判断X处有无突触【答案】D【解析】【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具有双向性,在突触间的传递具有单向性,在神经纤维上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在突触间是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传递。【详解】AB之间有突触结构,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刺激A点,兴奋是不能传到B点的,A错误。刺激C点,只能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从C传到B,不能说明双向性,B错误。未受刺激时,神经元细胞膜是静息电位,是由于钾离子大量外流引起的,C错误。当刺激B点时,指针若偏转两次,则说明X处无突触,若只偏转一次说明X处有突触,D正确。【点睛】若要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可以刺激B点,若和指针都偏转两次,即可说明;若证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具有单向性,可刺激A点,若指针偏转两次,指针不偏转,则可证明。19.在家兔动脉血压正常波动过程中,当血压升高时,血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慢和小血管舒张,从而使血压下降。这一调节属于A. 神经调节,正反馈调节B. 神经调节,负反馈调节C. 体液调节,负反馈调节D. 体液调节,正反馈调节【答案】B【解析】【分析】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包括五个基本环节: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详解】当血压升高时,血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心跳(效应器)减慢和小血管(效应器)舒张,这是神经调节的过程,心跳减慢和小血管舒张又可以反过来使血压降低,这是负反馈调节的过程,B正确,A、C、D错误。20.下列有关动物和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吞噬细胞、浆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B. 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C. 体液免疫过程不需要T细胞的参与D. 监控和清除体内癌细胞需要细胞免疫的参与【答案】D【解析】【分析】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的功能,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都是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详解】吞噬细胞可以识别抗原,但没有特异性,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A错误。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B错误。在体液免疫过程T细胞接受抗原后可以把抗原呈递给B淋巴细胞,并且分泌淋巴因子,C错误。识别清除体内癌细胞属于免疫系统的监控功能,并且通过细胞免疫的效应T淋巴细胞与癌细胞亲密接触,使癌细胞裂解死亡,D正确。2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植物激素可以直接参与细胞代谢B. 赤霉素可以促进植物种子萌发C. 顶端优势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有关D. 乙烯可以促进果实的成熟【答案】A【解析】【分析】植物激素种类多样,各种激素作用不同,但在植物生长的不同时期相互协调配合共同起作用。【详解】激素不能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只是对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A错误。赤霉素具有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的作用,B正确。顶端优势是指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比较敏感,因此发育受抑制,顶芽优先生长的现象,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正确。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成熟,D正确。22.下列不属于种群特征的是A. 种群密度B. 年龄组成C. 物种丰富度D. 个体的均匀分布【答案】C【解析】【分析】种群的特征有数量特征和一定的空间特征,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出生率死亡率和性别比例等,空间特征有集群分布、随机分布和均匀分布三种类型。【详解】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最基本的数量特征,A属于种群特征,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种群的数量特征,B错误,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不是种群的特征,C正确。个体的均匀分布是种群的空间特征,D属于种群的特征,D错误。23.以下关于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光照差异引起森林中鸟类的分层现象B. 生态系统中植食动物是次级消费者C. 次生演替是群落中原有物种的恢复D. 草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热带雨林低【答案】D【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大小取决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详解】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受光照的影响,动物的分层现象主要受食物和栖息场所的影响,A错误。生态系统中植食动物是初级消费者,B错误。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留下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演替的过程是一个优势种代替另一个优势种的过程,不是原有物种的恢复,C错误。草原与热带雨林相比,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低,D正确。24.烟草叶片受到某种蛾幼虫的采食刺激后,会释放出某种挥发性的信息素,这种信息素白天会吸引此种蛾幼虫的天敌,夜间又能驱除夜间活动的雌蛾。据此判断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 烟草释放的信息素在白天与夜间都会使它本身受益B. 此种蛾的幼虫与天敌之间可能是捕食关系C. 此实例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D. 利用人工合成的该信息素对害虫进行控制属于生物防治【答案】C【解析】【分析】烟草叶片受到某种蛾幼虫的采食刺激后,释放出某种挥发性的信息素是一种化学信息,这种信息传递在烟草和蛾以及蛾的天敌之间传递。【详解】从题中信息可知,烟草释放的信息素在白天与夜间都会使它本身受益,A正确。此种蛾的幼虫与天敌之间最可能是捕食关系,但也可能是寄生关系,B正确。烟草能够通过释放化学物质通过化学信息来调整生物种间关系,C错误。利用人工合成的该信息素对害虫进行控制属于生物防治的过程,D正确。【点睛】1.天敌关系不一定就是捕食关系,也可能是寄生。 2.信息素是化学信息,但利用信息素防治害虫是生物防治,不是化学防治。25.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需氧型生物的细胞都以线粒体作为产能的“动力车间”B. 溶酶体能自主合成多种水解酶并降解所吞噬的物质C. 不同细胞功能差异与各细胞内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有关D. 噬菌体、蓝藻、酵母菌都具有核糖体这种细胞器【答案】C【解析】【分析】原核细胞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没有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但有的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如硝化细菌。【详解】有些需氧型生物的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例如原核细胞中没有线粒体,A错误。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溶酶体自己不能合成,B错误。各细胞内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的不同,体现了细胞功能的差异,C正确。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也没有各种细胞器,蓝藻是原核生物有核糖体,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有核糖体,D错误。26.下列关于减数分裂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可发生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B. 染色单体和DNA数目相等的时期,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C. 染色体和DNA数目相等的时期,每条染色体上没有姐妹染色单体D. 细胞质正在发生不均等分裂的时期,细胞中不一定有同源染色体【答案】A【解析】【分析】减数分裂是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会发生联会配对以及分离,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没有同源染色体。【详解】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着丝点分裂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A错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染色单体和DNA数目相等,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会同源染色体分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B正确。当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单体消失,此时染色体和DNA数目相等,C正确。在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初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都会发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在次级卵母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D正确。【点睛】做本题需要对精子的形成过程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掌握熟练,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行为变化以及数目变化。27.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分生组织细胞的呼吸速率通常比衰老组织细胞的呼吸速率小B. 若细胞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说明该细胞没有进行呼吸作用C. 适当降低氧浓度可降低果实的有氧呼吸速率并减少有机物的消耗D. 只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时,吸收O2与释放CO2的摩尔数不同【答案】C【解析】【分析】有氧呼吸是把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无氧呼吸的产物有的是酒精和二氧化碳,有的是乳酸。【详解】分生组织细胞分裂旺盛,消耗能量多,细胞呼吸速率高,衰老组织代谢弱,呼吸速率低,A错误。若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则细胞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B错误。在生产应用上,适当降低氧浓度可降低果实的有氧呼吸速率并减少有机物的消耗,C正确。只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时,吸收O2与释放CO2的摩尔数相等,D错误。28.下列关于“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正式实验前的预实验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B. 实验中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插条的时间应相同C. 预实验需要设置空白对照,在此基础上的正式实验可不设置空白对照D. 该实验中低浓度组用浸泡法处理插条,高浓度组用沾蘸法处理插条【答案】D【解析】【分析】生长素类似物和生长素的作用相同,都具有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要设置一系列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梯度。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详解】预实验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A正确。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插条的时间是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遵循适宜且等量的原则,B正确。预实验需要设置空白对照,在此基础上的正式实验可不设置空白对照,进行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的相互比较即可,C正确。实验的处理方法是无关变量,不同浓度所用的处理方法应该相同,D错误。29.某科研小组用面粉甲虫研究人工选择的功效,他们称量甲虫蛹的体重,并选择部分个体作为下一代的亲本,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实验者在每个世代中选择了体重最大的部分蛹作为亲本B. 体重越大的个体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和繁殖能力越强C. 该实验中人工选择的方向与自然选择的方向是相反的D. 该实验中每一代甲虫的基因库与上一代都有所差异【答案】B【解析】持续选择甲虫蛹的体重会持续增加,故实验者在每个世代中选择了体重最大的部分蛹作为亲本,A正确;从停止人为选择的曲线可以,甲虫蛹体重下降,故体重越小的个体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和繁殖能力越强,B错误;该实验中人工选择的方向与自然选择的方向是相反的,C正确;该实验中每一代甲虫的基因库与上一代都有所差异,因为存在选择,D正确【考点定位】自然选择30.某一果蝇种群中发生了变异,产生了两只异常果蝇,一只黄体(A/a表示)纯系雄果蝇,黄体基因在X染色体上,一只黑体(R/r表示)纯系雌果蝇,现在利用这两只果蝇杂交所得F1均为野生型,F1相互交配,所得F2为野生型:黑体:黄体=9:3:3,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由F2结果可知这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黑体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 由杂交结果可以推知F1的基因型为RrXAXa,RrXAYC. F2没有出现双隐性个体可能是因为双隐性个体死亡D. 利用F2的黑体果蝇雌雄相互交配,后代黑体所占比例为8/9【答案】D【解析】【分析】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F2会出现四种表现型,比值为9:3:3:1,而本题中F2为野生型:黑体:黄体=9:3:3,由此判断题中两对基因的遗传也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但会有致死现象。野生型的基因型为R_XA_,F2雌果蝇的基因型为R_XA_、rrXA_雄蝇的基因型为R_XAY、rrXAY、R_XaY。亲本的基因型为rrXAXA和RRXaY【详解】根据F2为野生型:黑体:黄体=9:3:3,可知控制果蝇体色的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因题中给出黄体基因在X染色体上,则控制黑体(R/r表示)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A正确。根据F2为野生型:黑体:黄体=9:3:3,可以推知F1的基因型为RrXAXa,RrXAY,B正确。根据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F2会出现四种表现型,比值为9:3:3:1,而本题出现的F2为野生型:黑体:黄体=9:3:3,则可判断其中双隐性个体死亡,C正确。F2的黑体果蝇中雌蝇的基因型为rrXAXA和rrXAXa,各占1/2,雄蝇的基因型为 rrXAY,则F2的黑体果蝇雌雄相互交配,因为双隐性死亡,因此后代黑体所占比例为100%,D错误。【点睛】根据题干信息写出亲本以及各代个体的基因型是做本题的关键,切入点是根据F2的性状分离比进行分析。31.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以缓解能源危机这一全球性问题。研究发现,小球藻的光合作用能积累油脂,利用小球藻的光合作用,可以制造生物燃料。请回答:(1)小球藻含有丰富的叶绿素,叶绿素主要吸收_光;利用小球藻的光合作用制造生物燃料的过程中发生的“能量形式转化”是_;与合成糖类相比,合成等质量的脂肪所需要的H和ATP更_(“多”或“少”)。(2)为检测小球藻的油脂生产能力,研究者进行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由实验结果可知,小球藻_更适合用于制造生物燃料,原因是_。【答案】 (1). 红光和蓝紫 (2).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3). 多 (4). X (5). 低氮条件下,小球藻 X 的油脂生产能力略低于 Y;高氮条件下,小球藻 X 的油脂生产能力显著高于 Y【解析】【分析】光合色素的作用是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的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等有机物,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详解】(1)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1g糖氧化分解释放出约17kJ的能量,而1g脂肪氧化分解释放出约39kJ的能量,脂肪储存的能量比糖类多一倍多,因此与合成糖类相比,合成等质量的脂肪所需要的H和ATP更多。(2)图中结果显示,在低氮条件下,小球藻 X 的油脂生产能力略低于 Y;但在高氮条件下,小球藻 X 的油脂生产能力显著高于 Y,因此小球藻X更适合用于制造生物燃料。【点睛】脂肪和糖都只由C、H、O组成,但脂肪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多,因此脂肪中储存的能量更多。32.1981年,中国科学家王德宝等用化学和酶促合成相结合的方法首次合成了酵母丙氨酸tRNA(用tRNAAla表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生物体内,DNA分子上的tRNA基因经过_生成tRNA前体;在人工合成tRNAAla的过程中,需将合成的tRNA的部分片段进行_,才能折叠成“三叶草形”的tRNA分子。(2)tRNAAla的生物活性是指在翻译过程中既能携带丙氨酸,又能_。某些其它tRNA也能携带丙氨酸,原因是_。(3)为了测定人工合成的tRNAAla是否具有生物活性,科学工作者先将3H标记的丙氨酸与tRNAAla结合为“3H-丙氨酸-tRNAAla”,将其与普通氨基酸一起加入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体系中。若_,则表明人工合成的tRNAAla具有生物活性 。(4)在体外用14C 标记“半胱氨酸-tRNA”复合物中的半胱氨酸,得到“14C-半胱氨酸-tRNACys”,再用无机催化剂将其中的半胱氨酸还原成丙氨酸,得到“14C-丙氨酸tRNACys”,如果该“14C-丙氨酸-tRNACys”参与翻译过程,则新合成的肽链中会发生什么变化?_。【答案】 (1). 转录 (2). 碱基互补配对 (3). 识别mRNA上丙氨酸的密码子 (4). 丙氨酸有不同的密码子 (或“氨基酸的密码子具有简并性”、“不同的tRNA可能具有相同的生物活性”) (5). 在新合成的多肽链中含有放射性 (6). 肽链中原来半胱氨酸的位置会被替换为14C 标记的丙氨酸【解析】【分析】tRNA的结构特别,RNA链经过折叠形成三叶草的形状,其中含有氢键,tRNA的一端是携带氨基酸的部位,另一端是有3个碱基可以与mRNA上的密码子碱基互补配对。【详解】(1)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而成,在tRNA的结构中有一部分结构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然后折叠形成三叶草结构。(2)丙氨酸tRNA的作用是既能够携带丙氨酸,还能识别mRNA上的丙氨酸的密码子,然后把丙氨酸放在相应的位置。密码子具有简并性,丙氨酸有不同的密码子,因此某些其它tRNA也能携带丙氨酸。(3)通过同位素标记法追踪同位素的路径可以判断人工合成的tRNAAla是否具有生物活性,若经3H标记的丙氨酸与tRNAAla结合为“3H-丙氨酸-tRNAAla”, 将其与普通氨基酸一起加入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体系中。如果在新合成的多肽链中含有放射性,则说明人工合成的tRNAAla具有生物活性 。(4)tRNA上的半胱氨酸还原成丙氨酸,但此tRNA上的反密码子不变,因此识别的mRNA的密码子不变,则用该“14C-丙氨酸-tRNACys”参与翻译过程,则新合成的肽链中原来半胱氨酸的位置会被替换为14C 标记的丙氨酸。【点睛】本题考查了tRNA结构和作用,tRNA具有专一性,一种tRNA只能运输一种氨基酸,与一种密码子识别,但一种氨基酸可以有多种密码子,可以被几种tRNA运输。33.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来自德克萨斯大学的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京都大学的本庶佑,他们因发现抑制负向免疫调节的癌症新型疗法(PD-1抑制剂)而获奖。下图表示该疗法的基本原理:PD-1是T细胞上的一种蛋白质,PD-L1是PD-1的一种配体,存在于多种组织中;PD-L1与PD-1的结合会诱导T细胞凋亡,阻止淋巴细胞过度激活,保护自身组织不被攻击。肿瘤细胞上也存在PD-L1且能与T细胞上的PD-1精准结合。PD-1抑制剂可以抑制PD-1的活性。据图回答:(1)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DNA分子,使_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生长和分裂失控,癌变细胞的特征是_(至少写出两点)。(2)T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是_ ,在体液免疫中T细胞的作用是_(3)据资料和图示分析,肿瘤细胞是如何逃脱免疫攻击的:_(4)图示治疗方法中的“PD-1抑制剂”治疗癌症的机理是_,该方法的副作用是可能导致_病。【答案】 (1).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2). 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变化、癌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 (3). 胸腺 (4). 产生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增殖和分化 (5). 肿瘤细胞的PD-L1在T细胞接触识别肿瘤细胞的同时与T细胞上的PD-1精准结合,启动T细胞的凋亡,肿瘤细胞逃逸 (6). PD-1抑制剂抑制了PD-1的活性,避免癌细胞的PD-L1与PD-1结合,使T细胞不凋亡能持续识别杀伤癌细胞 (7). 自身免疫【解析】【分析】T淋巴细胞在骨髓的造血干细胞中产生,在胸腺中成熟,T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也参与体液免疫,在体液免疫中具有呈递抗原,分泌淋巴因子的作用,在细胞免疫中,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会增殖分化为效应T淋巴细胞和记忆细胞。【详解】(1)细胞癌变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癌细胞具有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和癌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的特征。(2)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接受抗原刺激后会把抗原呈递给B淋巴细胞,并且分泌淋巴因子,淋巴因子会促进B细胞增殖和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3)从题中信息可知,肿瘤细胞上存在PD-L1且能与T细胞上的PD-1精准结合,启动T细胞的凋亡,使肿瘤细胞逃逸。(4)PD-1是T细胞上的一种蛋白质,而PD-1抑制剂可以抑制PD-1的活性。因此用PD-1抑制剂了PD-1的活性,可以避免癌细胞的PD-L1与PD-1结合,使T细胞不凋亡能持续识别杀伤癌细胞。但PD-1抑制剂抑制PD-1的活性的同时会破坏了T细胞自身的结构,导致一种自身免疫病。【点睛】做本题的关键是对题干信息的提炼以及对图的正确分析解读,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另外本题也考查了细胞癌变和免疫的一些基本知识点。34.我市某农场构建了立体生态循环养殖场:稻田养泥鳅,田边种丝瓜,秸秆种蘑菇,全程使用农家肥且杜绝使用农药,实现了绿色防控。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通过_和_紧密地联系在一起。(2)同碳元素一样,氮、磷、钾等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也是不断循环的。但人们还要往农田中施肥的原因是_(答出一点即可)。(3) 泥鳅在稻田里上下游动可以松土,往往能提高肥效,原因是_(答出一点即可)。(4)流入初级消费者的总能量小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原因是_。【答案】 (1). 能量流动 (2). 物质循环 (3). 农田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往往不足以使作物高产,加之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自农田生态系统输出,其中的氮、磷、钾元素并不能都归还土壤,所以需要施肥 (4). 松土能提高土壤的含氧量,促进植物根部吸收矿质元素;促进微生物或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5).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除流向初级消费者外,部分流向分解者、部分被自身呼吸作用消耗【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以及信息传递,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流经整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详解】(1)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