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学调资源中心2019届高三历史第四次调研测试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广东省深圳市学调资源中心2019届高三历史第四次调研测试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广东省深圳市学调资源中心2019届高三历史第四次调研测试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广东省深圳市学调资源中心2019届高三历史第四次调研测试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广东省深圳市学调资源中心2019届高三历史第四次调研测试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学调资源中心2019届高三历史第四次调研测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在唐代,皇帝的生辰放假三天,佛诞和老子的诞辰各放假一天;宋代不认为佛诞和老子诞辰是法定假日。这反映了宋代A. 儒学复兴运动效果显著B. 皇权比唐代有所增强C. 理学已经成为官方哲学D. 政府法定节假日变少【答案】A【解析】【详解】唐朝统治者实行尊道、礼佛、崇儒的三教并行政策,因此将佛诞和老子的诞辰也作为法定假日;从材料中的“宋代不认为佛诞和老子诞辰是法定假日”来看,佛教和道教地位下降,说明宋朝时期儒学复兴运动效果显著。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反映皇权的变化,排除B项;理学在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排除C项;D项说法绝对,从材料中只能看出佛诞和老子诞辰不再是法定假日,不能得出政府法定节假日变少的结论,排除。2.1911年11月,袁世凯面谒各国公使,探询其对中国政体选择的意向。各国公使“均谓中国革命之惨祸,势将与满洲君主相终始,满洲君主一日不去,即革命一日不能止息。吾辈甚愿清政府识机知命,速行允许共和,永绝扰乱中国之种子”。该材料说明A. 各国对清廷已普遍失望B. 列强已选中袁世凯为新的代理人C. 列强同情理解中国革命D. 革命已危及列强在华利益【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势将与满洲君主相终始,满洲君主一日不去,即革命一日不能止息”明显可以看出,列强对清廷已普遍失望,认为清帝应该退位,实行共和制度,故A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列强已选中袁世凯为新的代理人,排除B;材料表明列强不希望中国动荡,根本目的是保护其在华的既得利益,并非同情中国革命,排除C;材料表明列强对清廷已普遍失望,认为清帝应该退位,实行共和制度,不希望中国动荡,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均谓中国革命之惨祸,势将与满洲君主相终始,满洲君主一日不去,即革命一日不能止息”,紧扣关键信息和辛亥革命的史实分析解答。3.此次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来自党派、区域、军队、团体等界别的66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毛泽东在全体会议上致开幕词,指出:“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材料中的这次“会议”A. 曾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B. 正式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将依法治国写进了宪法D. 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来自党派、区域、军队、团体等界别的66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结合所学,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故A正确;1954年宪法正式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99年将依法治国写进了宪法,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54年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来自党派、区域、军队、团体等界别的66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联系所学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史实和意义分析解答。4.下面为清朝前期获鹿县地权分配情况表。据表可知,当时该地A. 土地集中现象严重B. 小农经济较为盛行C. 流民问题日趋严重D. 人地矛盾非常激烈【答案】B【解析】【详解】从清朝前期获鹿县的地权分配情况进行直观的分析,从中得出结论:清代前期,获鹿县耕地为50亩以下的农民所占有的土地为70%以上,该县应该是自耕农所有制占统治地位的县份,小农经济较为盛行,故B正确;材料表明100亩以上的户数土地占有量是比例较小,说明土地集中现象不严重,排除A;获鹿县耕地为50亩以下的农民所占有的土地为70%以上,表明小农经济较为盛行,流民问题不严重,C错误;获鹿县耕地为50亩以下的农民所占有的土地为70%以上,说明人地矛盾不严重,D错误。5.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地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在私人和集体之间划分收入已没有什么意义了。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即使“公社”和“大队”的名称也被更古老的名称“乡”和“村”所取代。”这一情形出现的时间不早于A. 1956年B. 1978年C. 1980年D. 1983年【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地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即使公社和大队的名称也被更古老的名称乡和村所取代”,可知这一情形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3年中央下发文件,指出联产承包制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故答案为D项。A、B、C三项时间不符,排除。6.1937年8月12日,国民政府制定的战时电影事业统制办法规定:“中央电影摄影场会同军委会政训处电影股,联合上海各影业公司合组一总机关,由中央电影事业处负责总其成,指挥及分配全部工作。这一规定旨在A. 强化对思想的引导B. 促进电影产业发展C. 加强对经济的控制D. 巩固抗日统一战线【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抗日战争中电影事业发展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根据材料时间可知,1937 年正值中日战争的全面爆发,1937 年中日战端既起,电影界人士不无骚动,材料中的国民政府的规定旨在强化对思想的引导,使电影为抗战服务,A项正确;促进电影产业发展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B;加强对经济的控制同材料规定无关,排除C;材料是国民党的措施,同巩固统一战线无关,排除D。故选A。7.1935年苏联取消了面包和面粉的配售制,后来,又陆续取消了其他食品和所有工业品的配售制。这反映了计划经济的实施A. 促进了苏联经济比例协调发展B. 使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C. 使苏联迅速成为世界工业强国D. 促进苏联农业轻工业的快速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苏联逐步取消了食品和所有工业品的配售制,说明苏联计划经济的实施推动了经济发展,物资比较充足,使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一定改善,故B正确;材料只是说明取消了一些食品和所有工业品的配售制,不能体现苏联经济比例协调发展,排除A;苏联成为工业国与苏联是否取消配售制无关,排除C;苏联取消配售制,说明苏联农业轻工业有一定程度发展,“快速发展” 表述不恰当,排除D。8.在古代的西方政治制度实践中,有利于维护自由的共和制度只能被限定在一个小范围的政治体系之中,但是小范围的政治体系又不能抵挡其他政治体系的进攻,随着其他政治体系的扩大,共和制度也就逐渐衰落。这论述了A. 公元前后罗马政治体制变化的原因B. 希腊城邦制度衰落的必然C. 古代专制政体的合理性D. 古代的自由只能存在于小国寡民的体制内【答案】A【解析】【详解】罗马的共和政体是在城邦体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内战时代的一系列事件表明,在奴隶制社会各种固有矛盾日益尖锐,特别是阶级关系的变化和阶级斗争激化的新形势下,共和制度已不适应加强奴隶主专政的需要,不能适应意大利和各行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因而,建立在军事统治基础上的帝国终于取代了共和制度。故答案为A项。希腊城邦并非都实行共和制,排除B项;材料论述的是共和制的缺陷,并非专制政体的合法性,排除C项;材料论述的是共和制,而不是“自由”,排除D项。9.“二元联邦主义”是对美国自1789年至20世纪30年代联邦制发展模式的概括,特指联邦和州各自在宪法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使权力,各负其责,互不干涉的政治模式。倡导这一模式的政治家们主张在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之间划一道界线,“彼此保持独立并在自己管辖的领域中享有至高地位”。这一“政治模式”A. 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B. 确立了联邦政府的绝对主导地位C. 容易造成权力越界的混乱现象D. 有利于中央和地方积极性的发挥【答案】D【解析】【详解】美国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部分,分别由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掌握,三者独立平等,但又相互制约,以防止专制独裁的出现,这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A与材料不符,排除;“二元联邦主义”是指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彼此保持独立,并在自己管辖的领域中享有至高无上地位,所以BC错误;在“二元联邦主义”构架,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双方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所以D正确。10.1936年美国总统大选时,罗斯福遭到大部分垄断资本家和大城市3/4的共和党与保守报纸的反对,却得到劳工强有力的支持。这反映出A. 罗斯福的政策只有利于劳工阶层B. 罗斯福政府失去对劳资关系的控制C. 发展工会成为罗斯福政策的核心D. 新政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劳工利益【答案】D【解析】【详解】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使资本家的利益受到损失,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劳工的利益,因此罗斯福总统遭到垄断资本家、共和党和保守派反对,却得到劳工强有力支持。故答案为D项。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只有利于劳工阶层”表述错误,排除A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罗斯福失去对劳资关系的控制,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工会”的信息,新政的核心是加强国家干预,排除C项。11.1678年,牛顿剑桥毕业,按照惯例需接受神职。但是,牛顿公开声明拒绝:“从事物的表象来论上帝,无疑是自然哲学份内的事。只有在科学工作里揭示和发现上帝对万物的最聪明和最巧妙的安排,以及最终的原因,才对上帝有所认识。”由此看来,牛顿致力于科学研究旨在A. 批判教会蒙昧主义B. 理性启蒙,推动科学革命C. 揭示自然的奥秘D. 用自然科学证明上帝的存在【答案】D【解析】【详解】牛顿是在科学工作里揭示和发现“上帝”对万物的最聪明和最巧妙的安排,用自然科学证明上帝的存在,说明了牛顿的科学思想是存在局限性,故D正确;牛顿是有神论者,他并不否定宗教神学,材料无法体现批判教会蒙昧主义,排除A;牛顿注重探究科学与上帝的关系,并非理性启蒙,排除B;致力于科学研究旨在验证自然规律与上帝有关,并非揭示自然的奥秘,排除C。12.“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糟的时代,这是理性的时代,这是困惑的时代,这是迷信的时代,这是怀疑的时代。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拥有一切,人们一无所有。由此将坠入地狱,由此将升上天堂。”(狄更斯双城记)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三角贸易B. 工人运动C. 工业革命D. 经济危机【答案】C【解析】【详解】狄更斯的双城记是描述法国大革命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故事发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作者揭露那些丑恶的面孔和乱象,同时对美好、勇敢永存的信任和期待,出现书中这种矛盾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影响,故C正确;狄更斯是19世纪初期的现实主义作家,背景是工业革命的开展使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三角贸易指16世纪开始的奴隶贸易,不符合题意,排除A;狄更斯的作品主要揭露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的弊端,工人运动、经济危机是工业革命的影响,故排除BD。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这种中央集权、大一统的国家模式并非一日建成对于专制者来说,想要维持集权统治,必须在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模式、全民思想的控制模式、社会精英的控制模式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宏观经济制度模式这四个方面完成制度建设。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而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集权政体的“大厦”。摘编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材料二 任何有现代意识的扩张主义者回顾诸如此类的成长和创造力时,可以想象到,宋代中国若自由发展下去,将可能主导航海世界,从而改写历史。这当然是想入非非了,但也再度提出这个问题:究竟是什么阻滞了艾尔文(Elvin,1973)所说的中国的“中古时期经济革命”继续发展?答案容易指向异族侵略者,指蒙古灭宋是阻挠宋人走向近代之路的罪魁祸首。但是我们随即可以知道,原因是不止一个的。摘编自费正清费正清论中国:中国新史材料三中世纪晚期,东方社会并未出现西方的那种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型,新的文化群体与思想观念缺乏适合于植根的社会土壤,思想启蒙可谓遥遥无期。虽说中世纪晚期的东方国家(注:指中国)也不乏革新主张,但都采取了纵向复古的价值取向。这样的取向虽然寓含着对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但不可能达到西方人文主义者的那种“复古求解放”的目标,因而始终不能对旧的文化传统实现近代社会所期盼的实质性自我超越。孟广林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时期的思想启蒙(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四大基本制度”在西汉的表现。(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中古时期经济革命”的表现(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世纪晚期的主要“革新主张”,分析不能实现“实质性超越”的原因。【答案】(1)郡国并行、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察举征辟制;重农抑商,盐铁官营。(2)表现:市镇开始出现;商业的时空限制被打破,出现街市、晓市和夜市,乡村允许设市贸易;与少数民族的榷场贸易频繁;海外贸易活跃;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市民阶层壮大,出现了娱乐场所。(3)主张:政治上批判封建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文化上批判宋明理学,追求个性解放、平等、民主,提倡经世致用。原因: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社会危机严重;小农经济占主导,重农抑商政策阻碍;思想文化专制,八股取士钳制思想,纲常礼教扼杀人性。【解析】【详解】(1)结合材料“想要维持集权统治,必须在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模式、全民思想的控制模式、社会精英的控制模式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宏观经济制度模式这四个方面完成制度建设”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模式”指郡国并行、推恩令;“全民思想的控制模式”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社会精英的控制模式”指察举制;“宏观经济制度”指重农抑商政策。(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中古时期经济革命”指宋代,所以本题回答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即可,如市镇的出现,商业活动时间空间限制被打破,草市、夜市、早市的出现,海外贸易的繁荣,交子的出现,市民阶层的活跃等。(3)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晚期的主要“革新主张”指的是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新发展,代表人物是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他们在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制度,经济上提倡工商皆本,思想上批判宋明理学,追求个性解放和经世致用。第二问,结合材料“但都采取了纵向复古的价值取向,这样的取向虽然寓含着对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但不可能达到西方人文主义者的那种复古求解放的目标,因而始终不能对旧的文化传统实现近代社会所期盼的实质性自我超越”可知明清革新主张并未实现“实质性超越”的原因是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经济上小农经济占主导,重农抑商政策阻碍;思想上文化专制,八股取士、纲常礼教钳制思想,导致仅实现了复古的价值倾向,并未出现像西方那样的“解放”。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表为500年全球化大事记(部分)1500年前后哥伦布到达美洲;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17世纪初英国、荷兰先后成立东印度公司从事世界性殖民与贸易活动1807年富尔敦发明汽船,随后完成横渡大西洋1816年英国通过了金本位制度法案,英镑逐步成为世界货币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开放五口通商1866年铺设美洲到欧洲的第一条海底电缆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1914年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的一战爆发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爆发,迅速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建立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围绕全球化拟一观点,并对所拟观点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观点,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答案示例:观点: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推动全球化。论述:两次革命的进行,出现了汽船、海底电缆、飞机等重要发明,大大缩短了全球的距离,加强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流,推动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推动全球化发展。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电子计算机技术进步,尤其是90年代以来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经济文化交流发展提供新途径,推动经济全球化进入新阶段。总结:由此可见,全球化的根本动力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对全球化的发展有重要影响。【解析】【详解】题干要求“围绕全球化拟定一个观点,并对所拟观点进行简要阐述”。从材料信息反映的有关两次工业革命的内容可以看出,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在推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从“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开放五口通商”等信息可以看出,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在推动全球化过程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可以从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中确立论题,如“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推动全球化”,然后联系所学有关内容,特别是三次技术革命发挥的作用来论证说明。也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哥伦布到达美洲;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等信息,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来确定论题。然后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从新航路开辟、两次工业革命、二战中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等方面来论证说明。对于本题的解答,首先必须根据材料信息明确写出观点,然后联系所学有关史实来说明论证。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唐代的食封制度分食虚封和食实封两种形式。食虚封的户数与一定的爵位相应,无具体经济利益和特权。食实封虽然与爵位的关系不大,但封家(亦称食封主)众多,据唐会要记载,唐中宗时期,食封邑者为一百四十余家,且能得到与实封户数(即真户)相应的物质财富与经济特权。唐中宗时期,入封家的庸调绢是一百二十万匹,政府收入则多不过百万匹,少则七八十万。开元初年,“天下户版刑隐,人多去本籍,浮食闾里,诡脱繇赋,豪弱相并,州县莫制”。开元三年开始,唐玄宗规定封家不得直接在封地收取赋税,均由州县收取并转运入京,封户缴纳的租庸调全归封家,后又修改继承法:封家嫡男和诸男分食封户,到玄孙一代,只有承嫡房的封户可继续依法承袭,非承嫡房全部停止,并不须归入承嫡房。摘编自阁守诚论唐玄宗对食封制度的改革(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唐玄宗食封制度改革的原因和突出特点。(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唐玄宗食封制度改革的积极影响。【答案】(1)原因:食实封人数众多,地方势力过于强大;封家获取大量封物财富,严重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封建国家与封家之间占有土地与人口的矛盾日益突出。突出特点:严格限制封家的经济特权。(2)积极影响:有利于缓解封家与州县的矛盾;削弱了封家的经济特权与经济实力,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将食封完全纳入了国家赋税制度和财政收支之中有利于解决财政危机,加强中央集权。【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唐玄宗食封制度改革的原因和积极影响,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唐玄宗食封制度改革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食实封虽然与爵位的关系不大,但封家(亦称食封主)众多”“唐中宗时期,入封家的庸调绢是一百二十万匹,政府收入则多不过百万匹,少则七八十万”“开元初年,天下户版刑隐,人多去本籍,浮食闾里,诡脱繇赋,豪弱相并,州县莫制”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其突出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唐玄宗规定封家不得直接在封地收取赋税,均由州县收取并转运入京”分析得出。(2)唐玄宗食封制度改革的积极影响,可以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从缓解封家与州县的矛盾、防止地方割据、解决财政危机和加强中央集权等方面来回答。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从19651967年夏,和平运动逐渐形成。1965年以前,对于遥远的亚洲国家发生的战争,只有一些知识分子与和平团体关注。随着战争的升级,文化界自由派也开始反对约翰逊了。纽约书评有名望的编辑们发起了一次反对约翰逊战争升级政策的请愿活动。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要数学生的反战了。在伯克利的加州大学,爆发了有名的“言论自由运动”。在“言论自由运动”高潮的时候,学生甚至占据了学校的行政大楼,引起了全国性的罢课。当约翰逊对北越开始一系列轰炸时,很多大学里的教授和学生发起罢课运动,深入讨论越战。除宣讲会外,学生还开展了抵制征兵活动。学生认为。如果战争本身是错误的,那么支持这场战争的政策和行为也是错误的。朱美娣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和平反战运动的演进(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战运动兴起的主要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的主要方式。【答案】(1)背景:和平运动逐渐形成;美国深陷越战泥潭;和平与发展成为人类的共识;两次世界大战的深刻教训;国际反战运动的发展。(2)主要方式:文化界发起请愿活动;学生发动了全国性的罢课;组织宣讲会,并开展抵制征兵活动。【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从19651967年夏,和平运动逐渐形成”、“随着战争的升级,文化界自由派也开始反对约翰逊了。”结合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可知60年代和平运动逐渐形成,同时美国深陷越战泥潭,人们越来越多的反对战争,而两次世界大战的深刻教训也使和平与发展成为人类的共识,国际反战运动发展愈演愈烈,这些因素都促使了60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的兴起。(2)依据材料“纽约书评有名望的编辑们发起了一次反对约翰逊战争升级政策的请愿活动。”、“学生甚至占据了学校的行政大楼,引起了全国性的罢课”、“除宣讲会外,学生还开展了抵制征兵活动。”可知60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的主要方式有文化界的请愿活动、学生罢课、召开宣讲会和抵制征兵等活动。1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李提摩太,英国人,1870年底到达中国,先后在山东、山西、河北传教,并传播自然科学知识与文化知识,李提摩太在中国生活45年之久,对中国社会有深入了解。李提摩太传教方式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