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8.1天上的街市教案3长春版.docx_第1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8.1天上的街市教案3长春版.docx_第2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8.1天上的街市教案3长春版.docx_第3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8.1天上的街市教案3长春版.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上的街市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第一部分:文本解读天上的街市是诗人郭沫若1921年创作的一首现代格律诗。选自郭沫若第一部诗集星空。星空写于五四以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1919年5月4日,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全国展开,许多志士仁人为此热血沸腾,以为黑暗的中国从此有了新的希望。不久,“五四”运动的高潮一过,中国又陷入了死一般沉寂的黑夜中。此时,诗人郭沫若从日本回到祖国,目睹现状,他一度的兴奋激动变为了苦闷感伤,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执著地寻求光明与理想,而又对理想的实现有些许迷茫。在这种对中国未来充满美好憧憬而面对黑暗的现实,又满怀迷茫之中,郭沫若凝望星空,写下了这首诗。第一节,诗人由现实生活中的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又由天上的明星联想到地上的街灯,再联想到天上的街市。这是由实到虚的联想,联想的交点是“街灯”与“明星”。地上灯,天上星,都是点状的发光体,它们的类似之处,成了诗人进行联想并发挥想象的基础。这一节诗句工整,比喻很有特色,街灯像明星,明星像街灯,这样回环往复的互喻,相映成趣,创造出一个充满幻想和诗情画意的美妙意境。而“天上”一词写出了美好境界的遥不可及,在诗歌的一开篇,诗人复杂矛盾的心理就已经呈现了。第二节,诗人由明星进而想象天上的街市,想象天上美丽的景色,想象街市上陈列的物品和街市的繁华、美丽。而“缥缈”一词有点明了这一切的虚幻,是不存在的事物。这个词让诗人的心境暴露无余。天上是那样繁华而富庶,天上的生活当然美好幸福。这里诗人连用两个“定然”,似表达一种绝对肯定的语气,而其实是他在不断地想要说服自己天上的街市是存在的,他希望是这样的,但残酷的现实又使他难以相信,于是他只能靠喋喋不休的反复强调来证明。而这证明恰恰暴露了诗人内心的不坚定。含蓄地表达出一种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不满情绪。第三、四节,诗人由天上的街市联想到天上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这是全诗的重点。在这一节中诗人一反传统的说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理想,大胆改造了这个故事。在诗人的想象中,牛郎织女解放了,他们在浅浅的天河中,骑着牛儿自由自在地来往。通过对天上美好幸福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旧时代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在这首诗中,诗人将星空在幻想的境界中表现得美丽、和谐,用以寄托自己对丑恶现实的不满、愤慨和对美好理想的渴慕、追求,还隐含着对祖国未来的担忧。这首诗不但思想内容深刻,还加以单纯而又灵活精巧的结构布局、别开生面的想象和联想。因此,幻想的世界既别致新颖,又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读来真切、感人。学习这首诗要引领学生体会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对祖国的炽热情感;学习联想和想象等诗歌语言表达技巧;感悟现代诗的语言美、结构美、情感美。 第二部分 教学设计【目标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2、理解诗歌中联想与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与想象能力。3、体会诗人的内心感受,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2、理解诗歌中联想与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与想象能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导入在黑板上画一行点,要由大到小。问学生:“看到这些点,你能想到什么?”(学生畅所欲言)你们的想象很丰富。看来,你们已经具备了做诗人一个条件。浪漫的诗人往往会借助种种想象来寄托自己的理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著名诗人郭沫若写得一首极富想象力的诗:天上的街市。(板书课题和作者)2、作者简介。先让学生说,然后老师补充。(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县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他的著作很多,文学方面有诗集女神、话剧屈原等。)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诗2、点一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和老师一起点评,从而明确重音、停顿以及字的读音。3、学生齐读。4、师配乐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天上的街市有什么?(听读完学生回答,老师边板书)三、深入研读(一)赏析第二四节1、分析主旨,体会情感(1)你觉得是人所描写的天上的街市是怎样的?那里的人生活得怎样?(学生回答,老师引导、补充,最后明确:天上的街市是美丽的,人们的生活是自由的、富有的、幸福的。) (2)你知道牛郎织女的传说吗?(让学生讲传说中的故事,学生讲不到的地方老师补充)(3)作者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改动?(从而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体会诗人的写作意图:天上美好幸福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旧时代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如果学生需要,可适当介绍写作背景:1921年和1922年这两年中,郭沫若三次从日本回国。这时,“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诗人陷入了苦闷感伤,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不倦的探索和追求。就是这个时期,1921年10月24日,作者写下了这首天上的街市(4)品读诗根据诗中所表达的感情,处理好抑扬顿挫的节奏,努力读出自己的理解,达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的境界。请同学们忘情的放声朗读这首诗。(学生自由朗读,然后点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评价,再让学生朗读,如果有必要,老师可范读)2、品味诗歌的语言美:你觉得这三节中哪些词用的好?好在哪里?(先学生自己找,在书上勾画、批注,然后小组讨论,最后进行集体赏析)(启发学生用换词去词的方法体会这个词在这里的特殊含义或表达效果。引导学生赏析以下几个词:用“陈列”修饰“一些物品”,表明店铺中物品相当多,摆布很得当;用“世上没有”修饰“珍奇”突出了珍贵奇异物品世上绝无。这里诗人连用几个“定然”,似表达一种绝对肯定的语气,而其实是他在不断地想要说服自己天上的街市是存在的,他希望是这样的,但残酷的现实又使他难以相信,于是他只能靠喋喋不休的反复强调来证明。而这证明恰恰暴露了诗人内心的不坚定。含蓄地表达出一种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不满情绪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浅浅的”“不甚”“来往”“闲游”“提着灯笼在走” 表现出牛郎织女生活的幸福温馨。)(2)再有感情把这三节朗读一遍(3)试着背诵这三节。(二)赏析第一节1、作者是怎样想到天上的街市的?(学生回答)2、赏析“明、闪、现、点”的准确和美感3、朗读这一节,指导学生读出看到这幅流光溢彩的美景时的喜悦心情。4、背诵这一节。(三)分析写法1、联想诗人由无数的街灯到无数的明星,明星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这一由一事物想到另一相似事物的过程,叫做联想。2、诗人又由明星想到美丽的天上的街市,天上的街市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这一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不存在的新形象的过程,叫做想象。四、拓展延伸艾青曾经说过,没有想象就没有诗。诗人最重要的才能就是运用想象。下面我们来做一个联想和想象训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