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病症护理病例汇总.ppt_第1页
课件:病症护理病例汇总.ppt_第2页
课件:病症护理病例汇总.ppt_第3页
课件:病症护理病例汇总.ppt_第4页
课件:病症护理病例汇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例 分析,女,48岁。近二年月经不定期,延期多见。阵发性哄热、面色潮红、汗出、烦躁易怒、情绪抑郁,闷闷不乐,易因小事而发怒并哄热阵热表现更明显。心悸,梦多,口干,舌红苔薄微黄,脉弦细数。 体格检查未发现异常。 理化检查:性激素水平下降,交感神经兴奋性明显亢进。,例1 女,48岁。近二年月经不定期,延期多见。阵发性哄热、面色潮红、汗出、烦躁易怒、情绪抑郁,闷闷不乐,易因小事而发怒并哄热阵热表现更明显。心悸,梦多,口干,舌红苔薄微黄,脉弦细数。 体格检查未发现异常。 理化检查:性激素水平下降,交感神经兴奋性明显亢进。,写出下列案例的证候名称,并试述其护理措施。,证候名称:发热 分型:气郁发热 治则:疏肝解郁,清肝泻热 护理措施: (1)要特别注意情志护理,告诉病人本症是由于情志失和,肝脾之气郁结所致。要保持心境平和,心情舒畅,可多昕轻松偷快的音乐,多与人交谈,使自身保持身心愉快的状态,同时向病人介绍同种疾病,但不同个体治疗成功病例,以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措施: (2)常食理气解郁食物,如金橘、芹菜、香菇、黄花菜等,忌辛温香燥食物。平时可用佛手片10g泡水代茶;若胁痛明显,可醋炒青皮煎服或研末吞服。 (3)中药汤剂宜温服。 (4)发热汗出不畅者,宜加衣盖被,促其微微发汗,使营卫调和,利于降温,也可用热粥协助微发汗,一般不用解表发汗剂。,病例 分析,女,45岁,从化干部疗养院会计。97年1月23号入院。 风湿心病史。半年前因细菌性心内膜炎在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使用多种抗生素,发热仍反复。今转院治疗。 入院时见:发热(37.8-38.8)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无华,心悸,食少便溏,尿色红赤。舌淡,苔白薄,脉细弱 体检:贫血貌,心脏二漏二窄杂音,肝脾肿大,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理化检查:白细胞1.2万,中度贫血, 尿红细胞+,例2 女,45岁,从化干部疗养院会计。 风湿心病史。半年前因细菌性心内膜炎在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使用多种抗生素,发热仍反复。今转院治疗。 入院时见:发热(37.8-38.8)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无华,心悸,食少便溏,尿色红赤。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体检:贫血貌,心脏二漏二窄杂音,肝脾肿大,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理化检查:白细胞1.2万,中度贫血, 尿红细胞+,证候名称:发热 分型:血虚发热 治则:益气养血 护理措施: (1)阴血不足发热形寒肢冷,四肢不温者,要及时加衣盖被,避免当风受凉,冬季可用暖水袋为病人保温。 (2)宜滋阴补血食物,如甲鱼、银耳、红枣、猪肝、蜂蜜、首乌粥、菠菜根粥、茅根赤豆粥等。忌生冷、酒、油腻、辛辣刺激之品。,(,护理措施: (3)中药汤剂宜饭前空腹热服, (4)忌思虑过多、劳累过度、恼怒生气,以免耗伤脾气或肝郁犯脾,加重病情。 (5)严密观察有否继续出血的现象,若血压、血红蛋白逐渐下降,应马上报告医生处理。 (6)血虚者以盗汗为主,出汗应及时用干毛巾擦身,并更换衣裤。 (7)稍活动即感心悸心慌,体力疲乏者应卧床休息。,病例 分析,写出下列案例的证候名称,并试述其护理措施。 患者赵某,男,38岁,于1997年9月25日就诊。 主诉:发热时高时低二月余。 现病史:患者二月前因参加劳动,过度疲劳,汗出后出现发热,伴有周身酸楚等症,经某医院治疗后周身酸痛消失,但低热一直不退,今前来就诊. 现症史:发热不退,热势时高时低,乏力气短,懒言自汗,食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薄,脉细弱。患者平素易于感冒。,例3 患者赵某,男,38岁,于1997年9月25日就诊。 主诉:发热时高时低二月余。 现病史:患者二月前因参加劳动,过度疲劳,汗出后出现发热,伴有周身酸楚等症,经某医院治疗后周身酸痛消失,但低热一直不退,今前来就诊。 现发热不退,热势时高时低,乏力气短,懒言自汗,食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薄,脉细弱。患者平素易于感冒。 ,证候名称:发热 分型:内伤发热(气虚发热) 治则:益气健脾,甘温除热 主要护理问题: 1.发热-与脾胃气衰,中气不足,阴火内生。 2.自汗、乏力、易感冒-与气虚卫表不固有关。 3.气短乏力,懒言,舌淡,脉细弱-与脾胃虚衰,气血生化不足,脏腑经络无以充养有关。 4.食少便溏-与脾虚失于健运有关。,(,护理措施: (1)应安置在向阳温暖病室,不宜直接吹风,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被,防止受凉。 (2)宜甘温补气的食物,如鸡、瘿肉、鱼、蛋、奶、慧米、山药、南瓜、新鲜蔬菜水果等。可常食猪肺粥、扁豆山药粥、归参鳝羹、参枣汤、人参莲肉汤,也可用党参、黄芪煎水代茶。忌生冷、煎炸之品。 (3)中药汤剂宜空腹热服。 (4)教导病人注意劳逸结合,作适当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5)气虚者表卫不固,以自汗为主,出汗后及时用干毛巾擦身,更换衣裤被单,防止复感外邪。,病例 分析,李某,男,60岁,就诊时间:99.3.12 主诉:左胸发作性闷痛3年,加剧2天。 患者有冠心病史3年,每逢春季多发。近2天来,气候潮湿多雨,患者自觉左胸部发作性闷痛,放射至左前臂、小指,一天发作2-3次,每次持续3-5分钟,休息后能缓解,伴头晕、心悸、恶心欲呕、气短乏力、纳呆便溏、舌淡黯,苔白厚腻,脉滑。 患者形体肥胖,平素喜吃肥甘厚味。心电图示“心肌缺血”。,例4 李某,男,60岁。 主诉:左胸发作性闷痛3年,加剧2天。 患者有冠心病史3年,每逢春季多发。近2天来,气候潮湿多雨,患者自觉左胸部发作性闷痛,放射至左前臂、小指,一天发作2-3次,每次持续3-5分钟,休息后能缓解,伴头晕、心悸、恶心欲呕、气短乏力、纳呆便溏、舌淡黯,苔白厚腻,脉滑。 患者形体肥胖,平素喜吃肥甘厚味。心电图示“心肌缺血”。,病例 分析,证候名称:胸痹-痰浊壅塞 护理措施: (1) 病室宜干爽。 (2) 饮食调理十分重要。肥胖病人多痰湿较盛应控制饮食量以减轻体重。 (3) 中药汤剂宜饭后1-2小时温服。 (4) 咳嗽痰多者,应定时翻身拍背,以利排痰。要保持口腔清洁。 (5) 生活劳逸结合,不宜久坐,久卧,适当活动,如练气功、太极拳等。,病例 分析,某教授,男,58岁, 主诉:头晕目眩一天。 患者长期伏案工作,有颈椎病史。症见:头晕目眩,颈项酸痛,动则加重,恶心呕吐涎沫,耳鸣,舌淡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数。无高血压病史。,例5 某教授,男,58岁, 主诉:头晕目眩一天。 患者长期伏案工作,有颈椎病史。症见:头晕目眩,颈项酸痛,动则加重,恶心呕吐涎沫,耳鸣,舌淡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数。无高血压病史。,病例 分析,证候名称:眩晕 (痰浊中阻) 治法:清热化痰,降逆和胃 方药:黄连温胆汤 护理措施: (1)病室温度适宜,干燥,通风。 (2)饮食宜食清淡化痰之品。忌食油腻和肥甘厚味、生冷、烟酒等物,以防助湿生痰。,病例 分析,(3)痰塞眩晕呕吐者,服药汤剂应少量、频服、热服,可在服药前口含鲜生姜片或少许姜汁。 (4)呕吐严重者,取侧卧位保持病室环境干净。注意口腔清洁。 (5)观察眩晕及呕吐情况。 (6)呕吐剧烈者暂时禁食,呕吐停止后可给半流饮食。 (7)按医嘱针刺内关、中脘、丰隆、风池等穴,中强剌激手法。,病例 分析,例6 患者,男,46岁, 主诉:反复头晕一年,加重三天。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一年,反复出现头晕目眩,每因休息不好后出现。近日因加班后头晕加重,血压波动,伴头痛,心悸,烦躁,夜难入眠,口苦,两胁胀满,大便干结,小便黄,舌红,苔薄黄,脉弦数。,病例 分析,证候名称:眩晕(肝阳上亢)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 中成药:天麻胶囊 护理措施: (1)病室温度不宜过高。 (2)饮食宜清淡,低盐素食为佳。 (3)头昏胀痛者,可予冷毛巾外敷额头。 (4)中药宜稍凉服用。 (5)按医嘱针刺风池、太冲、合谷,或肝俞、肾俞、三阴交等穴,以平肝潜阳、疏风活络。,病例 分析,钟某,男,68岁,有高血压病史十余年,近年来常感头晕。 昨晚因事与人争吵后,突然仆倒,不知人事,面色潮红、口眼歪斜、牙关紧闭、呼吸气粗、口臭身热、躁动不安、两手握固、大便七天未解,右侧肢体偏瘫,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例7 钟某,男,68岁,有高血压病史十余年,近年来常感头晕。 昨晚因事与人争吵后,突然仆倒,不知人事,面色潮红、口眼歪斜、牙关紧闭、呼吸气粗、口臭身热、躁动不安、两手握固、大便七天未解,右侧肢体偏瘫,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病例 分析,证候名称:中风-痰热内闭心窍 护理措施: 神昏高热时可用物理降温,或按医嘱针刺人中、百会穴,或三棱针点刺十二井穴放血退热。 口噤不开者可加牙垫,以免咬伤舌头。同时加强口腔护理。 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若有频繁呃逆、抽搐、呕血及血压下降等症状出现,应做好详细记录,及时报告医生,配合抢救。,病例 分析,范某,男,52岁,干部。 主诉:口渴多饮,尿频量多三月,加重十天。 现病史:患者三月前发现口渴喜饮,尿频量多,未予治疗,病情渐重,且感体倦乏力,近十天症状明不加重,前来就诊。 现在症: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体倦乏力,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例8 范某,男,52岁,干部。 主诉:口渴多饮,尿频量多三月,加重十天。 现病史:患者三月前发现口渴喜饮,尿频量多,未予治疗,病情渐重,且感体倦乏力,近十天症状加重,前来就诊。 现在症: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体倦乏力,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证候名称:消渴 分型:上消燥热伤肺 治则: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主要护理诊断问题: 口干舌燥,烦渴多饮-与肺热炽盛,耗液伤津有关。 尿频量多与燥热伤肺,治节失职,水不化津有关。 舌脉皆为内热炽盛之象。,(,护理措施: (1)饮食以清淡为宜,多食具有清热养阴生津的食物,如苦瓜、菠菜、番茄、萝卜、鳝鱼等。 (2)口干烦渴,可用鲜芦根60g煎汤代茶,或用生地、玄参、花粉泡水代茶。亦可食用马乳,每次50ml,每日3次,有生津止渴的作用。 (3)若兼见神疲乏力、气短等,为气伤之象,可以生山药250g煎水代茶;或以山药l00g、粳米100g、加水1000-1500ml,小火熬成粥食用,以益气养阴。 (4)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予大黄、玄参泡服。,请写出下列案例的证候名称,并试述其护理措施。 王XX,男,65岁,退休厨师,形体肥胖,嗜烟,以反复咳嗽咯痰四年,加重两周为主诉入院。患者于四年前开始出现咳嗽咯痰,痰多色白,症状反复,未作系统治疗,痰量逐渐增多,尤以晨起咳甚。两周前因受凉而见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咯痰增多,曾在门诊求治,服用宣肺解表的中药,外感症状缓解,仍发热,咳嗽,咯痰,痰多黄稠难咯出,胸满气粗,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病例 分析,例9 王XX,男,65岁,退休厨师,形体肥胖,嗜烟,以反复咳嗽咯痰四年,加重两周为主诉入院。患者于四年前开始出现咳嗽咯痰,痰多色白,症状反复,未作系统治疗,痰量逐渐增多,尤以晨起咳甚。两周前因受凉而见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咯痰增多,曾在门诊求治,服用宣肺解表的中药,外感症状缓解,仍发热,咳嗽,咯痰,痰多黄稠难咯出,胸满气粗,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病例 分析,诊断:咳嗽 辨证分型:痰热郁肺 治法:清热化痰 护理措施: 病室温度宜偏低,衣服不宜过暖,汗多者应及时擦汗更衣。 中药汤剂宜凉服。,病例 分析,痰多者应注意排痰,痰中带血者,以清肺宁络止血,咳甚者可给橘红丸。重病痰多者宜侧卧。咳嗽无力,咯痰困难时,助排痰。必要时可予以吸痰。痰液黏稠而不易咯出者,遵医嘱予以药物雾化吸入,便于痰液排出,以减轻咳嗽。 饮食宜清淡。可配食枇杷叶粥、鲜芦根粥等,以助清热化痰。多饮水,以利湿化痰液;戒烟。 年老久病者要预防厥脱证。,病例 分析,例10 陈某,女,39岁,广州罗岗人。 初诊:1977年10月20日。因咳嗽,发热恶寒3天来诊,诊见咳嗽时作,咳嗽声重,气急,咳痰清稀色白,伴鼻塞、流清涕、头痛、无汗等症,无咯血,无潮热及消瘦表现。 查体:体温37.2度,双肺呼吸音粗,左下肺可闻及小水泡音,心率78次/分,无杂音,肝脾肋下未及,四肢关节无畸形,无浮肿,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胸透示左下肺炎,血常规示白细胞11.2x109/L,中性0.81。,病例 分析,诊断:外感咳嗽(风寒袭肺) 辨证分型:痰热郁肺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病例 分析,护理措施: 病室内宜偏温暖,切勿当风受凉。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食物,忌生冷瓜果、脆莱及肥甘油腻之品,可配食葱白姜鼓汤、姜豉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