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细菌四体.ppt_第1页
课件:细菌四体.ppt_第2页
课件:细菌四体.ppt_第3页
课件:细菌四体.ppt_第4页
课件:细菌四体.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章 螺旋体,目的:掌握螺旋体的基本特点, 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的致病特点及免疫性。熟悉螺旋体的种类、钩体的培养、抵抗力、分型免疫性。了解伯氏、回归热螺旋体的主要生物学特性、传播媒介、传播途径、储存宿主、致病性、所致疾病及其诊断与防治。 方法:指导学生自学与课堂介绍 时间:1小时,2019,-,1,螺旋体是一类细长、弯曲、柔软呈螺旋状、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基本结构与细菌类似:有细胞壁、核质、以二分裂繁殖和对抗生素敏感等。 根据螺旋的数目、大小和规则程度以及两螺旋的间距分5个属,对人和动物致病的有3个属:,2019,-,2,2019,-,3,第一节 钩端螺旋体,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 圆柱形,长612 m,直径0.10.2 m,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可见到细密规则形似细小珍珠排列的细链。 无外鞭毛,运动活泼。呈S、C、8字形。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到两根内鞭毛外膜和肽聚糖之间,各由一端伸向菌体的中央,但不重叠。 G-,着色较难。常用Fontana镀银染色法将钩体染成棕褐色。,2019,-,4,培养特性 常用Korthof培养基,pH7.4,28 可见液体培养基呈半透明云雾状生长( 1周 ) 固体培养基上透明、不规则、2mm的扁平菌落(2周) 抵抗力 在中性的湿土和水里可存活数月。对青霉素敏感。,2019,-,5,抗原构造与DNA同源性分类,1)抗原构造 属特异性抗原(糖蛋白或脂蛋白),为钩体分属的依据 群特异性抗原(类脂多糖复合物) 型特异性表面抗原(多糖蛋白复合物),为钩体分型的依据 目前已发现25个血清群,273个血清型。 我国19个血清群,74个血清型。 2)根据DNA杂交技术将主要的致病钩体分为6组。,2019,-,6,流行环节,2019,-,7,2019,-,8,致病性,致病物质 溶血素:破坏红细胞膜,致小羊贫血、出血、肝肿大、黄疸和血尿,本质是鞘磷脂酶C 细胞毒因子:注入小鼠可致肌肉痉挛和呼吸困难 内毒素样的物质:结构、毒性类似于细菌内毒素,但毒性较低,成分略有差异 CPE物质:引起细胞退行性变化,可被灭活,2019,-,9,所致疾病,钩体侵袭力极强,可突破完整的皮肤与粘膜 早期:3日左右出现中毒症侯群 “三症状”:畏寒发热、肌肉酸痛、全身乏力 “三体征”:眼结膜充血、胶肠肌压痛、淋巴结肿大,2019,-,10,中期根据临床不同表现可分为四型,流感伤寒型。流行期本型多见,多数病例仅有早期中毒症侯群,较重病例有高热、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消化道症状、出血倾向等,可出现休克、呼吸心跳骤停等险象。 肺大出血型。是无黄愈钩体病弱人常见的死亡原因。进入危垂期,病人神志模糊转入昏迷,呼吸不规则,口鼻大量涌血,心跳减慢至停止。 黄疸出血型。病后48日出现黄疸,10日左右达高峰,肝脏肿大并有触痛,有出血、肾损害。急性肾功能不全是本型常见的死因。 脑膜脑炎型。病人有严重头痛、烦躁、啸睡、诱妄、瘫痪等脑炎症状,重症有昏迷、抽搐、急性脑水肿、脑疝及呼吸衰竭等,脑脊液分离钩体阳性率较高。,2019,-,11,恢复期,多数患者可恢复 少数人可出现发热,眼后发症和闭塞性脑动脉炎,2019,-,12,微生物学检查,病原分离 早期病人取血液,2周取尿,脑膜炎型取脑脊液 直接镜检:暗视野镜检、镀银染色、免疫荧光或酶染色 接种柯索夫培养基,分离钩体 动物试验:接种幼年豚鼠或金地鼠,1周后取血分离培养;死亡则取脏器分离 核酸检测:PCR、限制酶谱,2019,-,13,血清学检查,显微镜凝集试验:显微镜下观察,可能呈现不规则的团块或蜘蛛状,效价1400以上为阳性;双份血清效价呈4倍以上增长者可确诊。 抗原凝集:双曲钩体的抗原与问号钩体患者的血清抗体可凝集,抗体以IgM为主,可以用于早期诊断 间接乳凝试验:钩体的可溶性抗原吸附于活性炭或乳胶上检测血清中抗体。,2019,-,14,防治原则,对各型钩体病均应强调“三早一就”的治疗原则,即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地治疗以减少搬运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 (一)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 (二)抗菌治疗 青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链霉素、红霉素、氯霉素、多西环素(强力霉素)、氨苄西林等亦有一定疗效。 赫氏反应:发生于首剂青霉素G注射后30分钟4小时内,因大量钩体被杀灭后释放毒素所致,其症状为突然寒战、高热、头痛、全身酸痛、心率、呼吸加快,原有的症状加重,并可伴有血压下降、四肢厥冷、休克、体温骤降等,一般持续30分钟至1小时,偶可导致肺弥漫性出血,应立即应用氢化考的松200300 mg静滴或地塞米松510 mg静注,伴用镇静降温、抗休克等治疗。,2019,-,15,预防,(一)消灭和管理传染源 疫区内应灭鼠 管理好猪、犬、羊、牛等家畜,防止病畜的尿污染水源、稻田、池塘、河流 加强动物宿主的检疫工作 发现病人及时隔离,并对排泄物如尿、痰等进行消毒,2019,-,16,(二)切断传染途径 应对流行区的水稻田、池溏、沟溪、积水坑进行调查,因地制宜地结合水利建设对疫源地进行改造 加强疫水管理、粪便管理、修建厕所和改良猪圈、不让畜粪、畜尿流进附近池溏、稻田和积水中 对污染的水源、积水可用漂白粉及其他有效药物进行喷洒消毒 管理好饮食,防止带菌鼠的排泄物污染食品,2019,-,17,(三)保护易感人群,1、个人防护 在流行区和流行季节,禁止在疫水中游泳、涉水或捕鱼 与疫水接触的工人、农民尽量穿长统靴和戴胶皮手套,并防止皮肤破损、减少感染机会。,2019,-,18,2、采用多价菌苗 疫区居民、部队及参加收割、防洪、排涝可能与疫水接触的人员,尽可能接种与本地区流行菌型相同的钩体多价菌苗 预防接种宜在本病流行前1个月,接种后可产生对同型钩体的免疫力,维持1年左右,所以每年均需同样接种。新的疫区需连续普种34年,方能使疫情稳定。 对高危易感者如孕妇、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或实验室工作人员意外接触钩体、疑似感染本病但无明显症状时,可每日肌注青霉素 80120万单位,连续23天做为预防用药。,2019,-,19,第二节 梅毒螺旋体,生物学性状 螺旋致密而规则,两端尖直,运动活泼。 电子显微镜下可见菌体内有轴丝,为运动器官,外膜和胞质膜之间有鞭毛样的结构。 外膜蛋白47kD、37kD抗原具有高度抗原性。 普通染料着色较难。常用Fontana镀银染色法将梅毒螺旋体染成棕褐色。 至今仍未培养成功:Nichols株与Reiter株 抵抗力极弱。对青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砷剂敏感。4 3天死亡,故血库冰箱中3天后则无传染性,2019,-,20,2019,-,21,致病因素 菌体表面的粘多糖和吐液酸、产生的透明质酸、迟发性变态反应。 分先天性和后天性梅毒。 后天性梅毒分三期,表现反复、潜伏、再发。 免疫性 传染性免疫即有梅毒螺旋体感染时才有免疫力,包括细胞和体液免疫,以细胞免疫为主。,2019,-,22,微生物学检查法,检查梅毒螺旋体(暗视野), 血清学试验 1)非螺旋体抗原试验 2)螺旋体抗原试验,2019,-,23,防治原则,加强卫生教育和社会管理. 主要用青霉素来治疗3个月到1年血清学试验转阴为治好。,2019,-,24,二、雅司螺旋体,是雅司病的病原体,此病原体的生物学性状与梅毒螺旋体相似,此病虽不是性病,但临床表现与梅毒相似。,2019,-,25,第三节 疏螺旋体,疏螺旋体属也称包柔螺旋体属,其中对人致病的有伯氏螺旋体、回归热螺旋体和奋森螺旋体。,2019,-,26,一、伯氏螺旋体,能引起人类慢性游走性红斑(ECM)以及心脏、神经、关节等多系统受累的疾病。1977年在美国康涅狄格洲莱姆(Lyme)镇首次发现,故称莱姆病。我国已在10多个省区分离到伯氏螺旋体。,2019,-,27,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 螺旋疏而不规则。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可见其扭曲、翻转、抖动等形式运动。 G-,不易着色,Giemsa法:淡紫色,Fontana镀银:棕褐色。 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较高,常用BSK培养基,pH7.5;510% CO2;3234;23周。 12小时分裂1代。 两种菌落:一是细小圆形,边缘整齐(0.400.45mm);另一种是较大深至0.6mm左右边缘不整齐, 呈扩散生长。,2019,-,28,致病性:莱姆病,是自然疫源性疾病。 传播媒介是硬蜱、血蜱、革蜱等。 主要储存宿主是小鼠和小型哺乳动物。 多发生在户外工作者和旅游者。人受蜱叮咬后,螺旋体进入皮肤,在局部繁殖,数日或数周后通过血液或淋巴扩散至全身许多器官。 早期症状有ECM、发热、头痛、肌痛、关节痛、轻颈项强直、眼结膜炎或局部淋巴结病等。数天后ECM扩散,形成关节炎、心脏、神经或其他深部组织炎症。 晚期(数月数年)有严重的功能损伤,如关节畸形、慢性萎缩性皮肌炎、心内膜炎与心包炎、神经麻痹等。,2019,-,29,动物宿主,2019,-,30,在自然界,2019,-,31,2019,-,32,2019,-,33,2019,-,34,2019,-,35,免疫性 体液免疫有一定的作用,细胞免疫的作用还有争议。 微生物学检查法 病原体的分离与检测 组织学染色;分离培养;PCR。 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IFA、ELISA等。,2019,-,36,防治原则,防蜱叮咬; 治疗用强力霉素、羟氨苄青霉素、红霉素口服。 如有神经系统和深部组织损伤,则需青霉素联合头孢三嗪等静脉滴注。,2019,-,37,二、回归热螺旋体,回归热是一种以周期性反复发作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 病原体有两种: 一是回归热疏螺旋体,以体虱为传播媒介; 二是赫姆疏螺旋体,以软蜱为传播媒介。,2019,-,38,三、奋森氏螺旋体,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与梭杆菌一起寄居于人类口腔牙龈部的奋森氏螺旋体大量繁殖引起口腔疾病。,2019,-,39,第章 Micoplasma,支原体是一群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能营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 无CW,呈多形性,能通过滤菌器 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形成小集落,(“油煎蛋”型fried egg )过去称类胸膜肺炎微生物(PPLO) 由Nocard于年发现,年正式命名为支原体(因为它们能形成有分枝的长丝) 种类繁多,目前已知有多种,广布于自然界,动物和人体中都有存在,有些是正常寄生的微生物,有些株能致病。 目前从人体分离的支原体主要是肺炎支原体,能引起人类非典型肺炎;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支原体。 支原体还能造成细胞培养特别是传代细胞株的污染。,2019,-,40,生物学性状,形态结构 无坚硬的细胞壁(G菌原生质体,G圆球体),高度多形性,呈球、杆、丝、颗粒状及不规则形态. 大小悬殊。最小的直径.m,很少超过m,G,但不易着色,用姬氏染色着色很浅(紫色)。 最外层为CM,由Pro与脂质组成的三层结构。内外2层为蛋白质、中间是脂质,胆固醇占,故凡能作用于胆固醇的物质都能引起支原体CM的破坏而死亡。 有的支原体在 CM外还产生一种由多聚糖构成的荚膜,有毒性,是一种致病因素。,2019,-,41,培养特性,可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但营养要求高于一般细菌,需加1020动物蛋白如血清、腹水等营养物质,以供给胆固醇和长链脂肪酸,这些是大多数支原体生长所必需而本身又不能合成的。 有的初分离时需酵母浸膏,并在有 CO中培养,生长较好。 最适宜的pH是7.88.0,低于7.0很快死亡。 在液体培养基中菌数少,混浊极淡,颗粒状聚集于管底。 微量Agar(.或更少)的液体培养基中生长较好。,2019,-,42,培养特性,固体培养基中,培养天后才出现微小菌落,一般直径0.10.3 mm ,放大镜或低倍镜下观察,为“油煎蛋”样,分中央和边缘两部分。 中央部分因培养基内侧,透光度较差,色较深。 其边缘扁平透明。 菌落初形成时一般无色,陈旧后变为淡黄、棕色。 可在鸡胚绒毛尿囊膜上生长或细胞培养中生长(可污染细胞培养,难清除)。,2019,-,43,2019,-,44,培养特性,繁殖方式:二分裂,还有其他方式,如出芽等。 繁殖速度一般比细菌慢,约h一代。初次分离需W或更长时间才能观察到生长现象。多次移种后生长速度加快。,2019,-,45,抗原结构,人类和不同动物来源的支原体株间抗原结构均不相同。 人支原体的外层蛋白有型特异性。据此人类支原体可分型:人型、唾液型、口腔I、口腔II、口腔III型、发酵型、肺炎、T株支原体。 可通过growth inhibition test(GIT) 测定(生长可被同型特异性抗体抑制,类似药敏实验),这种GIT不需补体参加, 而具有CW的细菌,其抗体不能单独抑制细菌生长。 另有metabolic inhibition test(MIT)。,2019,-,46,抵抗力,与无芽胞菌相似,但较娇嫩 对热抵抗力小, 一般 分钟大多死亡 不耐干燥(固体培养时注意保湿) 对表面活性物质、脂溶剂敏感 对重金属盐、煤酚皂等也比较敏感 四环、土、氯霉素等能杀灭支原体,可用于临床治疗 对青、多粘菌素等作用于CW的抗生素抵抗,2019,-,47,与细菌L型的区别,2019,-,48,致病性与免疫性,病原性支原体常定居于呼吸道、秘尿生殖道粘膜,对胸膜、腹膜、滑膜的间质细胞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亲和力强。 的慢性气管炎患者,常合并支原体感染。 的肺炎病例由肺炎支原体引起。 但健康人呼吸道、泌尿生殖道也可找到支原体。固其致病性尚未完全搞清。 动物疾病中有由动物支原体所引起。如猪气喘病。,2019,-,49,致病性与免疫性,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MP) 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除具有上述支原体的生物学特性外,其致病机理主要有: ()粘附性,与其CM表面的P蛋白有关,它可吸附于多种RBC与哺乳动物(鼠、猴等)细胞,特别是上皮细胞,HeLa、小牛肾细胞、人和牛精子等的神经氨酸酶上。 这种吸附现象又可被特异性抗体所抑制。肺炎支原体与RBC上特异受体结合而引起溶血。 据推测肺炎支原体可通过同一机理破坏气管的上皮细胞。,2019,-,50,图 肺炎支原体,2019,-,51,肺炎支原体,()抗吞噬作用。主要依赖于表面荚膜 ()产生大量毒性代谢产物,如H2O2,可溶解RBC等,与致病可能有一定关系。 ()免疫病理反应。 MP的CM具有特殊的末端结构(微管),可插入细胞内,将核酸酶等注入宿主细胞,再将酶分解而得的核苷酸等吸收回支原体以供利用,从而造成病理损害 MP的致病性可能与机体的免疫病理反应有一定的关系,尤其在伴随MP感染而出现的肺外并发症中可能起十分重要。,2019,-,52,肺炎支原体,所致其他疾病: 主要引起支原体肺炎,病变表现为间质性肺炎,曾称为原发性非典型肺炎: 不规则发热,39 ,13W,头痛,刺激性咳嗽。 婴幼儿症状较重,以呼吸困难为主。一般10d后减轻。也可能合并其他系统病变,如循环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等。 还可引起咽喉炎、鼻炎、中耳炎、气管炎和支气管炎等,2019,-,53,2019,-,54,肺炎支原体,免疫力: 胞外寄生菌,以体液免疫为主 早期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等产生急性炎症因子: IL-1和TNF增强吞噬细胞的功能 IL-6 激活补体 IgG1、2调理作用 呼吸道粘膜SIgA阻止粘附,但作用有限 与心、肺、脑、肾等有共同抗原II型超敏反应 免疫复合物III超敏反应,2019,-,55,其他部位感染的支原体,支原体在人体的定居有二次上升的趋势。 1/3 初生儿在上呼吸道可分离到支原体,主要为溶脲脲原体和少量的人型支原体。 这部分支原体可能在分娩时由母体产道感染,以后逐渐减少。 但从性生活开始后支原体又有第二次开始出现,故现以被列为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2019,-,56,其他部位感染的支原体,()熔脲脲原体。含尿素酶,能分解尿素,形成NH和CO,故名。 在非淋菌性尿道炎中,除衣原体外,也是一重要病原体。 还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引起早产、死胎和新生儿感染。 可引起不孕症。 ()人型支原体。感染后可引起多种疾病,如淋球菌性尿道炎、不孕症、导致生育能力减退、引起自发流产、死胎或低体重婴儿(克)、慢性前列腺炎等。 以上感染可通过性行为交互传播,故治疗时需夫妇双方同时进行。,2019,-,57,2019,-,58,微生物学检查,、标本 应新鲜,最好床边接种,或冷藏后h内接种 、分离培养与鉴定 接种于营养丰富的含血清培养基中,加青霉素抑制杂菌。 菌落呈典型荷包蛋状。 分离的支原体可用形态、血细胞吸附、生化反应及GIT鉴定。 、冷凝结试验:病人血清与自身或人O型RBC与4过夜,观察是否凝集,37 后分开。但非特异,且仅50患者阳性。 、分子生物学方法:PCR 5、血清学方法:成本低、特异、敏感、易开展常用 Growth inhibition test, GIT:以特异抗体滤纸片,类似药敏试验 Metabolic inhibition test, MIT:液体培养时含特异抗体,其不代谢葡萄糖 ELISA:以已知抗原测抗体;以已知抗体测抗原,2019,-,59,防治原则,人类支原体感染可用红、四环、或氯霉素等抗菌药物治疗。 肺炎支原体减毒活疫苗的应用在动物中有效,正进一步研究中。,2019,-,60,第18章 立克次体,立克次体是一类具有细胞壁、以二分裂方式繁殖、有DNA-RNA和较复杂的酶系统、对多种抗生素敏感、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2019,-,61,立克次体的共同特点:,1)大多是人畜共患病病原体; 2)节支动物是它的寄生宿主或储存宿主或传播媒介; 3)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 4)多形态,主要为球杆状; 5)专性细胞内寄生。,2019,-,62,生物学性状,形态与染色 球杆状或多形态,0.30.6 0.82.0,G-,常用Giemsa(紫色或蓝色)和Macchiavello(红色)法染色。,图 附着在内皮细胞表面的立克次氏体和细胞内包含立克次氏体的内吞体 图片来自,2019,-,63,形态与染色2,结构与化学组成与G-菌相似。 不同的立克次体在感染细胞内的位置不同 普氏立克次体在细胞浆内分散存在; 恙虫病立克次体在近细胞核处成堆排列; 斑点热立克次体在细胞浆、核内都有; Q热柯克氏体在细胞浆空泡内; 罗沙利马体粘附于细胞表面。,2019,-,64,培养特点,大多数立克次体只能在活细胞(鼠、兔骨髓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鸡胚,3235)内生长。 但战壕热罗沙利马体能在无生命的培养基中生长,以二分裂方式繁殖,1代需610h。,2019,-,65,抗原构造,两种抗原: 1)群特异性抗原与粘液层多糖(与变形杆菌某些菌株有交叉反应)有关; 2)型特异性抗原与细胞壁构成有关。,2019,-,66,表 主要立克次体与变形杆菌某些菌株抗原间的交叉现象,2019,-,67,致病性与免疫性,致病因素:内毒素和磷脂酶A等。 传播途径:人类感染立克次体主要通过虱、蚤、蜱等节肢动物的叮咬或其粪便传播。 感染过程:进入机体后,先在局部淋巴组织或小血管内皮细胞内繁殖,病通过血流到达全身小血管内皮细胞内增殖,引起二次菌血症和各种临床症状。主要是增生性、血栓性或坏死性的血管炎,严重者可出现毒血症,免疫复合物可加重临床症状。 抗感染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以细胞免疫为主。,2019,-,68,传播途径:人类感染立克次体主要通过虱、蚤、蜱等节肢动物的叮咬或其粪便传播。,2019,-,69,落基山斑点热,2019,-,70,普氏立克次体的传播方式,人虱 人 人 人虱,2019,-,71,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的传播方式,鼠 鼠蚤 鼠虱 鼠蚤 人 鼠,2019,-,72,恙虫病立克次体的传播方式,卵 成虫 稚虫 鼠等 幼虫 幼虫(第二代) 人等 稚虫 成虫 卵,2019,-,73,表 立克次体病的流行病学特点,2019,-,74,表 人类立克次体病的一些特点,2019,-,75,第19章 衣原体,衣原体是一类能通过细菌滤器、严格细胞内寄生、并有独特的发育周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2019,-,76,衣原体的共同特点:,1)G-圆形或椭圆形体 2)有细胞壁,和细菌不同处是无肽聚糖(?),只含微量胞壁酸由二硫键连接的多肽作为支架 3)具有独特的发育周期,类似细菌的二分裂繁殖 4)含有DNA、RNA 5)有核蛋白体,能进行多种代谢,但不能合成带高能键的化合物,必须利用宿主细胞的三磷酸盐和中间代谢产物作为能量来源 6)对某些抗生素敏感,2019,-,77,生物学性状,发育周期 衣原体在细胞内有独特的发育周期克见到两种不同的颗粒结构: 一种是小而致密,称为原体; 另一种是大而疏松,称为网状体。,2019,-,78,原体,2019,-,79,始体,2019,-,80,原体释放,2019,-,81,原体与网状体的性状比较(待续):,性状 原体 网状体 直径m 0.20.4 0.5 细胞壁 +阳性 -阴性 代谢活性 -阴性 +阳性 胞外稳定性 +阳性 -阴性 感染性 +阳性 -阴性,2019,-,82,原体与网状体的性状比较(接上表):,性状 原体 网状体 繁殖能力 -阴性 +阳性 RNA:DNA比值 1 34 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