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解表发汗方的辨证选用.ppt_第1页
课件:解表发汗方的辨证选用.ppt_第2页
课件:解表发汗方的辨证选用.ppt_第3页
课件:解表发汗方的辨证选用.ppt_第4页
课件:解表发汗方的辨证选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 解表发汗方的辨证选用,主讲人:英洪友,一、桂枝汤的灵活应用,1)太阳病,外感风寒,正气较弱,用桂枝汤。 原文 42、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一、桂枝汤的灵活应用,2)表里同病,以表证为主,治疗上当先解表,代表方为桂枝汤。 原文 44、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56、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一、桂枝汤的灵活应用,3)太阳病,经治疗(发汗或误下)后,仍有表证,宜用桂枝汤解表。(有喘的兼症,加厚朴、杏子) 原文 43、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45、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57、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一、桂枝汤的灵活应用,4)营卫不和的自汗,用桂枝汤。 原文 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一、桂枝汤的灵活应用,5)卫气虚弱,易感外邪,用桂枝汤。 原文 54、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一、太阳病中桂枝汤的灵活应用总结,1)太阳病,外感风寒,正气较弱,用桂枝汤。 2)表里同病,以表证为主,治疗上当先解表,代表方为桂枝汤。 3)太阳病,经治疗(发汗或误下)后,仍有表证,宜用桂枝汤解表。 4)营卫不和的自汗,用桂枝汤。 5)卫气虚弱,易感外邪,用桂枝汤。,二、麻黄汤的应用,1)病程虽长,而太阳伤寒证仍在,用麻黄汤。 原文 46、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二、麻黄汤的应用,2)风寒表证,见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或浮数,无虚象,用麻黄汤。 原文 51、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52、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55、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注意:麻黄汤的可见脉象有哪些?,三、小发汗的应用,原文 48、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 提要:太阳病向阳明病转化的过程中,治疗原则当先表后里。如治疗不当(发汗不彻),见烦躁、疼痛、短气、脉涩等症,可小发汗,选用治太阳病轻证方。,四、不可峻汗的脉证,原文: 49、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50、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四、不可峻汗的脉证,提要:患者有虚象存在 1)身重心悸阳气虚(心阳虚); 2)尺中脉微下焦阳气虚; 3)尺中迟营血不足,五、关于表证衄血,原文 46、太阳病,表证仍在,此当发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 47、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55、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56、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五、关于表证衄血,提要 衄血的机理: “阳气重”卫阳被遏严重 衄血的作用: “同源”阳气得通,邪气外泄 思考: 血汗的病机与中医辨证治疗,第五节 汗吐下后的变证,主讲人:英洪友,一、汗吐下后邪去正虚欲愈,原文: 58、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59、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提要: 疾病好转的共同机理:“阴阳自和” “阴阳自和”的例症之一:“小便利”,二、辨汗吐下后变证的虚寒与实热,1)虚寒变证的脉症、病机 原文: 60、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提要: 病因:下后复汗 病机:“内外俱虚”(表里阴阳俱虚) 脉症:振寒,脉微细,1)虚寒变证的脉症、病机,60、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病因:下后复汗 病机:“内外俱虚”(表里阴阳俱虚) 脉症:振寒,脉微细,2)干姜附子汤证,原文 61、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2)干姜附子汤证,提要: 主症:由烦躁转为安静,脉沉微。 (不呕,不渴,无表证,身无大热) 病机:阴寒内盛,阳气急剧受损。 (亡阳急证) 治法:急救回阳 方药:干姜附子汤 服法:顿服,3)桂枝新加汤证,原文 62、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四两 甘草二两,炙 人参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生姜四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生姜、人参。,3)桂枝新加汤证,提要: 主症:身疼痛,脉沉迟,可兼轻微表证 病机:气营不足,筋脉失养,兼表邪未尽 治法:益气养营,解肌祛风 方药:桂枝新加汤 桂枝汤倍用芍药、生姜,加人参 芍药:1)缓急止痛;2)养血活血;3)减少桂枝的发散作用。,4)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原文: 63、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四两,去节 杏仁五十个,去皮尖 甘草二两,炙 石膏半斤,绵裹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柸。,4)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提要: 主症:发热,汗出,喘,(咳嗽,痰黄稠,口渴,舌质红,苔黄,脉数、滑等) 病机:邪热壅肺,肺失宣肃 治法:清热宣肺平喘 方药: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君:石膏 臣:麻黄 佐:杏仁 使:甘草 石膏:麻黄=2:1,5)桂枝甘草汤证,原文 64、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5)桂枝甘草汤证,提要: 主症:心悸,欲得按 病机:发汗过多,心阳受损 治法:温通心阳 方药:桂枝甘草汤 桂枝:甘草=2:1 服法:顿服,6)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65、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茯苓半斤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五枚,擘 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作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6)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主症:脐下悸,欲作奔豚 病机:汗伤心阳,水气上逆 治法:温阳化气,利水平冲 方药: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煎药溶剂:甘澜水,其性熟,不助水邪,且能利水气。,7)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66、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厚朴半斤,炙,去皮 生姜半斤,切 半夏半升,洗 甘草二两,炙 人参一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7)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主症:腹胀满,时轻时重,按之略缓,(可见神疲乏力,口淡乏味,胸闷欲呕,大便不爽,舌苔厚腻,脉弦缓等症) 病机:脾虚气滞 治则:消补兼施,以消为主 治法:理气除满,健脾益气 方药: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消厚朴,生姜,半夏 补人参,甘草 厚朴:人参=8:1-以消为主,8)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67、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去皮 白术 甘草炙,各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8)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主症: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头眩,(身振振摇),脉沉紧 病机:脾虚水停 治法:温通中阳,健脾利水 方药: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茯苓+白术健脾利水化湿脾(局部) 茯苓+桂枝通阳利水化饮全身,9)芍药甘草附子汤证,68、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芍药 甘草炙,各三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9)芍药甘草附子汤证,主症:发汗后恶寒仍在或加重,可伴脚挛急、腹痛、脉微细或脉沉等症 病机:发汗后阴阳两虚 治法:扶阳益阴 方药:芍药甘草附子汤,10)茯苓四逆汤证,69、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茯苓四两 人参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10)茯苓四逆汤证,主症:烦躁,可伴恶寒、肢厥、下利、脉沉微等 病机:阳虚阴损,心神不宁 治法:回阳益阴,宁心安神 方药:茯苓四逆汤 四逆汤加人参、茯苓 生附子、干姜、甘草回阳救逆 人参、茯苓(神)大补元气,宁心安神,11)误汗后的虚实辨证,70、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芒硝半升 甘草二两,炙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煮两沸,顿服。,11)误汗后的虚实辨证,发汗不当: 1)恶寒加重,表阳虚 里阳虚(少阴证) 温阳补虚,如四逆汤; 2)病邪化热 里实热(阳明证) 清里泻热,如调胃承气汤,三、五苓散证,7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猪苓十八铢,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 白术十八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两,去皮 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三、五苓散证,72、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74、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即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1)汗后胃津不足,出现口渴、烦躁不得眠少少与饮水 2)五苓散证(蓄水证) 主症: 表微热,脉浮; 里消渴(烦渴),小便不利,严重者渴欲饮水,水入即吐(水逆)。 病机: 三焦气化不利,水气内停,可兼表邪未尽,治法:通阳化气利水 方药:五苓散 泽泻(量最大)、猪苓、茯苓 淡渗利水 茯苓、白术健脾制水 桂枝通阳化气,兼解表 剂型及注意点: 散剂;“以白饮和服方寸匕(69克?)”;“多饮暖水”助汗出。,73、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茯苓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三两,切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3)73条提要:五苓散证与茯苓甘草汤的鉴别应用,汗后口渴 气化不利,水停下焦,津不上承 五苓散,通阳利水 汗后不渴 胃阳受损,水停中焦 茯苓甘草汤,温胃散水 (茯苓、桂枝、甘草、生姜),75、未持脉时,病人手叉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4)水气射肺致喘 (此条疑是衍文),四、栀子豉汤证,76、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 栀子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 香豉四合,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77、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78、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1)栀子豉汤证,主症: 虚烦不得眠烦热身热不去 反复颠倒,心中懊憹胸中窒心中结痛 病机:余热留扰胸膈 治法:清宣郁热,和胃除烦 方药:栀子豉汤 栀子(约7克)泄三焦之火 豆豉清透和胃(功效与炮制法相关) 存疑:“得吐者,止后服”,栀子豉汤是否催吐剂?,2)栀子豉汤的兼证,76、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79、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80、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2)栀子豉汤的兼证,少气正气不足栀子甘草豉汤 呕胃气上逆栀子生姜豉汤 心烦腹满,卧起不安热壅气滞(影响到肠)清热消滞栀子厚朴汤(栀子、厚朴、枳实) 大下后,身热不去,微烦,可兼纳呆、腹痛等症余热未尽,脾胃阳虚清热温胃栀子干姜汤(寒热并用,辛开苦降),3)栀子汤禁例,81、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旧微溏”脾胃虚寒的便溏,五、真武汤证,8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茯苓 芍药 生姜切,各三两 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五、真武汤证,主症: 表:发热 里: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 病机:阳虚水泛,可兼表邪未尽,五、真武汤证,治则:先表后里 治法:温阳利水 方药:真武汤 炮附子温肾阳,通经络,利水气 茯苓、白术健脾制水 芍药利水,止痛, 兼制术、附的刚燥之性 生姜温中散水,第六节 峻汗禁例,不可用麻黄汤类方辛温峻汗的情况: 1)咽喉干燥阴虚火旺;风热外感 2)淋家湿热下注;肾阳不足 3)疮家热毒内蕴;气血两虚 4)衄家火旺阳亢;气虚阳虚 5)亡血家气血两虚 6)汗家阴阳两伤 7)(胃)有寒虚寒证,第六节 峻汗禁例,补充: 8)身重心悸阳气虚(心阳虚) 9)尺中脉微下焦阳气虚 10)尺中迟营血不足 总结: 热证(外感风热或内热),虚证(气、血、阴、阳虚),均不可峻汗。,第七节 辨表里先后,1)表里同病的治则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90、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A.先表后里:,36、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44、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56、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B.先里后表:,91、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92、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 ,91、太阳表证(身疼痛)+少阴阳虚(下利清谷) 四逆汤,阳回再用桂枝汤 92、太阳表证(发热头痛,身体疼痛)+少阴阳虚(脉沉) 四逆汤,B.先里后表说明:,C.表里同治:,大青龙汤证(38,39条) 小青龙汤证(40,41条) 葛根汤证(32条) 葛根芩连汤证(34条) 桂枝人参汤证(163条) ,表里同病的治则治法(总结),表里相兼,治法有三: 一是先表后里:在表证明显而里证不甚;不急的情况下,当先解表,否则表邪内陷出现变证,其代表方为桂枝汤(276条); 二是先里后表:在里证急、里证重的情况下,当先治里,如需温里,其代表方为四逆汤; 三是表里同治:一般情况下,以表里兼治最为常用。另外,当若单解表则里证加重或单治里则易表邪内陷时,亦应表里同治。临证又有偏重于表,如葛根汤治太阳阳明下利;或偏重于里,如桂枝人参汤治太阴兼表下利之分。,2)太阳表证,先下复汗所致变证的辨治 表里俱虚 冒(气机不通,汗出自愈) 93、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里未和,然后复下之。,3)太阳表证,见发热汗出的辨治 “荣弱卫强”,当用桂枝汤 不可误认为里热而用下法 95、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思考案例一:,易某,女,35岁,2002年5月9日初诊。5年前生下女儿后不久,后背心处时常疼痛,伴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