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练习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练习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练习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练习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练习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学业达标一、选择题1“在英国,工业革命的种子已潜藏了多年,然后才爆发式地出现了惊人的发展,这并非偶然事件,而是若干因素导致的自然结果。”材料的主要意思是()A英国工业革命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B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明显优于其他国家C英国工业革命成果辉煌D英国工业革命发展速度惊人答案A解析材料的主要意思是说,英国的工业革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且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故选A项。B、C、D三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2“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其主要依据是蒸汽机的使用()A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B使工业集中生产成为可能C加快了工业革命的步伐D使人口向城市集中答案B解析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故A项错误;“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说明蒸汽机的使用使工业集中生产成为可能,推动工业城市兴起,城市化进程加快,故B项正确;C、D两项是蒸汽机的作用,排除。3如果我们要上网搜索下图的历史信息,应键入的“关键词”是()A早期殖民扩张 B手工工场C工业革命 D信息时代答案C解析图片反映的内容为“蒸汽机车”和“汽船”,这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选C项。4英国工业革命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这里的“种种有利力量”包括()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圈地运动的开展工厂的出现海外市场的扩大A B C D答案A解析依据“英国工业革命”“种种有利力量”等信息可知,材料考查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有利条件。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保障,圈地运动的开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和国内市场,工厂的出现是工业革命的结果,海外市场的扩大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市场条件,符合条件。故选A项。5下图是18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C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创造D工人手工纺纱速度提高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时间“18世纪七八十年代”可知,此时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开始,新兴的棉纺织业在生产技术上出现革命性的变化,进而对原棉的需求量增加,因此英国出现了输入的原棉重量不断增加的现象,故选C项。6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之际,卡莱尔在文明的忧思中发出感叹:“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主宰的时候,再下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可见,卡莱尔注意到了英国()A煤矿大量开采导致土地塌陷B工业革命中社会财富急剧增长C经济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对立D工业革命中人文精神缺失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A、B两项与材料无关;C项“经济发展”外延过大,“对立”也不准确;D项客观、正确地反映了材料观点。719世纪中期,英国的煤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1850年,英国蒸汽机产生的能量占欧洲的一半以上;1848年,英国的铁产量已经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产量总和。这表明英国()A成为世界工厂B建立“日不落”帝国C成为欧洲经济大国D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英国的煤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铁产量已经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产量总和”,再结合时间“19世纪中期”可知,这时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故A项正确。8“随着机器的日益增多,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资本家开始建造工厂,安置机器,雇佣工人集中生产,这样,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了。”由此可见,工业革命的实质是()A生产组织形式的革命 B生产技术的革命C生产方式的革命 D社会关系的革命答案C解析抓住题干信息“随着机器的日益增多,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这表明工业革命实际上就是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即生产方式的革命,故C项正确。等级提升9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这里的“向下”和“向外”分别指()A煤铁资源和拓展殖民地市场B修筑铁路和传播基督教C煤铁资源和机器出口D修筑铁路和贩卖黑奴答案A解析煤铁资源的开采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资源,殖民地市场的开拓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故选A项。传播基督教发生于新航路开辟前后,贩卖黑奴发生于早期的殖民扩张期间,均与题干中的信息“工业革命”不符,故排除B、D两项;工业革命期间,英国限制机器出口,故排除C项。101820年前后英国已出现一批专门制造机器的厂家,有专门的技术工人,生产相同型号的零部件。这主要反映了()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 B世界市场基本形成C蒸汽机的广泛推广 D工厂组织开始出现答案A解析“出现一批专门制造机器的厂家,有专门的技术工人,生产相同型号的零部件”表明工业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深度,故A项正确。11(2016浙江高考)下表所示为1838年英国工业重镇利兹市各行业工种收入状况。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收入状况工种数典型工种例举最高9机械安装工、枪炮制造工、铸铜工、机修工、铁模工居中16印刷工、铁匠、石匠、初纺工、羊毛分类工、染匠最低6裁缝、泥水匠、鞋匠、梳毛工、手织工工业革命促进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动大机器生产使工人出现了新的分化“蒸汽”的力量催生出新的技术行业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了劳动力自由流动和选择A B C D答案A解析表格信息显示,传统职业依然存在,机械工种大量增加,这体现的是工业革命推动下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动,正确;大量机械工种出现并享有最高工资待遇,体现的是工人出现了新的分化,正确;机械工种的出现是机器生产普遍推广的结果,正确;表格信息只展示了不同行业的不同待遇,无法体现劳动力是否自由流动和选择,不正确。故选A项。12(2016全国卷)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答案A解析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下降,但是到了18311841年却反而上升。结合所学可知,材料给出的时间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时间,因此这是工业革命的后果,A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并未出现化学工业,B项错误;C项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足以供养人口的增长;D项与18世纪人口死亡率下降这一情况矛盾。13(2018河北衡水中学高一检测)工业革命前,美国家庭的经济重担一般由男性承担,女性鲜有在外谋求职业者。工业革命兴起后,女性就业人数开始缓慢增长,1800年就业女性仅占女性总人口的5%,到1850年已增长至10%。这说明工业化()A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B引起了大规模人口流动C改变了家庭的经济结构D改变了女性的婚姻观念答案C解析女性地位的提升并且参与生产工作体现出的是工业革命对整个社会和家庭结构的影响,故选C项。A项没有抓住材料的重点,材料主要强调女性地位的问题;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人口流动的内容;D项错误,材料与婚姻无关。14(2018吉林松原模拟)下面是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示意图,该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扩张的加强 B工业革命的开展C世界市场的拓展 D外来移民的涌入答案B解析农业比例逐步减少,工业和服务业逐步增加,时间18011901年可判断原因是工业革命的开展。B项正确。15全球通史中描述:“英国人喜欢印度的经济补充他们自己的经济,而不喜欢印度的经济与他们自己的经济竞争。因而,印度供应原料给英国,作为回报,印度得到制成品和建设项目(如铁路)所需的资本。农民们发现自己正在为国际市场,而不是为自己和邻居而生产。”在这段史实中,我们可以发现()A这一情况最早形成于新航路开辟后B英印之间形成了平等贸易的跨国市场C英国经济渗透加剧了印度经济的凋敝D英印通过市场经济纽带形成紧密联系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制成品和建设项目(如铁路)”可知这一情况应出现于工业革命后,A项错误;印度供给原料,英国输出工业制成品和资本,印度是英国的附庸,英印之间并不是平等贸易,B项错误;C项的“凋敝”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根据材料信息“印度供应原料给英国,作为回报,印度得到制成品和建设项目(如铁路)所需的资本”可知,英印通过市场纽带形成紧密联系,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的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马克垚等世界文明史材料三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的。(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主要原因。(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答案(1)三项因素:市场、资金、劳动力。市场: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资金: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资金。劳动力:圈地运动和行会较早瓦解,提供了劳动力资源。(2)原因: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和实验科学的长期孕育。(3)直接影响:蒸汽机采用新的能源,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推动了燃料工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材料工业的革命;随着汽船和蒸汽机车的发明,出现了交通运输业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