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端午的鸭蛋(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7课)教学设计江西省南康市第三中学 黄仁树 邮编:341400一、教学目标:1、了解各地端午风俗,了解作者家乡独特的端午风俗,体会作者对故乡的热爱。2、体会文章平淡而有味的语言特色,学习本文传神的写法。3、朗读课文,感受作者散文闲适自由的创作风格,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加强朗读,感受文章的情趣。2品味语言,欣赏作品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的美学价值。三、教学准备:搜集各地(或家乡)有关端午风俗、传说的资料。四、教学课时:二课时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同学说说:1、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有些什么风俗?2、端午节是在什么时候,有些什么风俗?老师引入:五月初五端午节,系百索子,做香角子,各种风俗带给人多少乐趣。单是一个小小的咸鸭蛋,就有说不完的美妙之处。倘若没有一种故乡情结,没有一颗超然自在的心,怎么能从平淡的生活中体会出如许滋味?(设计意图:安排同学先介绍各地节日的风俗,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适时归纳,能及时引入正题。)(二)、汪曾祺其人其文: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发表小说受戒、大淖记事。著有散文集汪曾祺自选集。(设计意图:通过介绍作者生平,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三)、检查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门楣(mi) 苋菜(xin) 籍贯(j) 硝药(xio)腌腊(yn) 络子(lo) 大襟(jn) 车胤(yn) 2、解释下列词语。 门楣:门框上的横木。 城隍:迷信传说中指主管某个城的神。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囊萤映雪:囊萤和映雪分别指晋朝车胤和孙康利用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的故事。(设计意图:检查学生的预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四)、阅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第一部分(第l自然段),对家乡端午节风俗的描写,十分富有地方特色,同时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描述家乡最有名的是咸鸭蛋,尤其是双黄鸭蛋。 第三部分(第46自然段),写孩子们如何吃和玩端午的鸭蛋。(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整体把握,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更能准确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五)、学习课文:1、学习第一部分。学生齐读课文第一段。提问: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这与写高邮鸭蛋有何联系? 学生复述端午节的风俗。 作者先介绍端午节的一般习俗: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 然后又详细介绍了家乡特有的风俗:“放黄烟子”、吃“十二红”,进而引出家乡的特产高邮鸭蛋和“挂鸭蛋络子”的习俗。 2、学习第二部分。 学生朗读文章第2、3自然段。提问:家乡高邮鸭蛋有何特点?作者着重写了哪些内容?在写法上有何特点?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家乡最有名的是咸鸭蛋,尤其是双黄鸭蛋,因此作者对此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述。 第二自然段开头,作者采用连环承接的方式,说明家乡盛产咸鸭蛋。接着用“肃然起敬”和“特别标明”两个短语,说明家乡咸鸭蛋的出名。 高邮鸭蛋多出双黄鸭蛋,作者在这里采用对比的方法,说明家乡双黄鸭蛋“多”。“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这里用多重转折方法说明家乡双黄蛋的“奇”。 第二自然段最后作者采用多层转折、层层铺垫的手法,说明家乡鸭蛋的“好”。 第三自然段具体点明高邮咸蛋的口味特点,结合自己生活经历表现作者独特的生活感受。(设计意图:作者家乡端午节的习俗,内容较为简单,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完成。对于文章的写作方法的理解,安排学生分组讨论,降低学习难度,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教师最后再加于明确。)(六)、课堂小结: 本文介绍家乡的风俗,重点突出;介绍高邮鸭蛋,写得有声有色,跌宕起伏。行文中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七)、布置作业:中国传统节日很多,回忆你难以忘怀的一个节日,将你的感触用美妙的文字呈现出来。 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学生朗读自己的写作片断,其他学生评点选出优秀作品。(设计意图:既是对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督促,更是对学生如何鉴赏评价一篇作品的训练。)(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最后三段。提问:这部分写了什么内容?你是如何理解课文结尾作者写到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这部分作者介绍了“挂鸭蛋络子”的习俗,具体写了做鸭蛋络子的鸭蛋的挑选到孩子们的吃法,吃完后的用途等等。作者将现在的成人立场和在故乡时的少年人的视角交织在一起,以童趣写出了对家乡的依恋和热爱。 课文结尾,作者写了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从文章结构上来说,这段话与课文主要内容无关,是赘笔;也有人认为,由萤火虫在鸭蛋壳里闪闪发亮的样子联想到车胤苦读用的囊萤,很自然,正体现了汪曾祺闲适自由的风格。(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一篇作品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评价。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汪曾祺闲适自由的风格,从而让学生明确文章大家对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把握。)(三)、朗读课文,感受作品情趣:1、学生自由读课文,体会作品情趣。 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本文的语言魅力主要靠反复朗读才能体会得出。要读出语气语调、读出韵味。通过朗读,才能感受本文的情趣。 2、朗读文章第二、三段,画出你喜欢的句子,仔细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点。3、学生讨论、交流,结合具体句子分析本文语言的特点。 作者行文如同随意聊天,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文章语言生动、口语化,又从容舒缓,富有韵味,写尽了作者对穷家乡、名鸭蛋的感情,也使他笔下的故乡往事更有魅力。(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课文的朗读,让学生对文章体现的情趣有感性的体会,再加上分组讨论、交流,让学生对文章的语言、情趣有一种理性的感悟。) (四)、拓展训练:根据以下提示,任选一题练笔。1、假如你是课文中的小朋友,请你介绍“写虎字”、放“黄烟子”的乐趣;2、假如你是一只充满灵性的高邮鸭蛋,你怎样表现自己的个性。(设计意图:在体会课文写作特点之后安排写作训练,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把握作者的写作风格。)(五)、课堂小结: 端午的鸭蛋一文,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在小小成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这是汪曾祺先生的魅力所在。文章读来从容闲淡,大有月下听长者谈古论今之感,悠然恬然之间,流露出的是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不做刻意的雕凿加工,也不刻意追求结构的严谨,但在随意之中也体现了构思的严谨与和谐。 (六)、布置作业:介绍家乡的一种风味小吃。六、教学反思:端午的鸭蛋这篇文章十分典型地体现了汪曾祺散文“小叙事”的特点。文章信笔写来,从容闲适;文笔自然生动,语言平实有味。这篇课文内容比较简单,学生通过自读或者讨论的形式就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课前,我要求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便于学生体会作者在本文中流露的情感。同时,让学生搜集端午风俗的有关资料,让学生的生活经验与作者的感受进行比较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的重点与难点是感受文章的情趣,欣赏作品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的美学价值,体会作者的写作风格。为了突破这些重点与难点,我力争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素养,在教学中抓住以下几个环节对学生进行训练:1、采用分组讨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政管理经济法专注考点试题及答案
- 市政工程考试趋势与未来展望及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与经济法教育试题及答案
- 酒店管理服务培训合作协议
- 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知识测试卷
- 通信技术与网络应用知识考点
- 行政管理经济法热点追踪试题及答案汇编
- 经济师学术与实务结合试题及答案
- 优化药品使用管理的工作思路计划
- 宿舍门标设计
- 心脏骤停和心源性猝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
- 建筑智能化弱电系统建设项目设计方案建筑施工
- 航道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马工程教材《公共财政概论》PPT-第四章 政府消费支出
- GB/T 29531-2013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
- GA/T 832-2014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
- 博士生招生面试评分表
- SWOT分析法很全面课件
- 膀胱造瘘的护理课件
- 消防应急疏散演练人员签到表(标准通用版)
- 陕旅版五年级英语上册句型词汇知识点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