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评(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评(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评(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评(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评(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末测评(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诬蔑(mi)尴尬(gng)狡黠(xi)逞辩(chn)B.惑乱(hu)谮害(zhn)腆着(tin)侥幸(jio)C.腻烦(n)商酌(zhu)社稷(j)怫然(f)D.休祲(jn)存恤(x)绰刀(cho)麾下(hu)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橄榄貂裘抽噎十拿九稳B.轩敞捷报褒贬根深帝固C.鬼崇寡人烹食一抔黄土D.倾覆驽钝羌管化为无有3.(2014浙江杭州)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雨后的青山湖如出浴美人,舟行寂寥的湖面,游人沉湎于氤氲的云气中,如梦如幻,喜不自胜。B.个人的智慧和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只有将其融入到集体之中,才有可能发挥出更为强大的能量。C.像我这样极为普通的芸芸众生的人,也许不能取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但也可以使生命熠熠闪光。D.他知识广博,思维敏捷,又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因此在处理问题时常能进退维谷,游刃有余。4.下面语段有多处语病,任选两处修改。(2分)颜真卿、东方朔、董仲舒的故事,让德州这个城市充满了传统文化的色彩无比丰富。德州,也是一个与廉颇、晏婴、宋哲元、时传祥等名字密不可分的。建筑独特的董子街、黑陶的工艺精致、科技领先的太阳谷、风光旖旎的长河公园,都是她靓丽的城市名片。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1)家庭的使他从小对美就有敏锐的感悟,乡村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线条使他陶醉不已。(2)花一样的生命,一瓣一瓣地绽放她的美丽,使这个原本死寂荒凉的世界,充满快乐。(3)中国是法治国家,不论是谁,是触犯了党纪国法,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惩治。A.熏染姿态万千只要就B.熏陶姿态万千只有才C.熏染五彩缤纷只有才D.熏陶五彩缤纷只要就6.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格列佛在“风暴中偏航”又于“麦田里获救”,“孤身救舰队”后又“奇招灭火灾”。他是一个喜欢冒险、渴望自由、刚毅勇敢的航海家。B.“守株待兔”“龟兔赛跑”“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都出自伊索寓言。这些寓言既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闪烁着智慧的光芒。C.海底两万里中“遭冰山封路”“陷缺氧危机”“海底观美景”“洋面见海难”等情节惊险离奇,极富幻想,读来引人入胜,如临其境。D.鲁智深三拳就打死了恶霸郑屠,为了避免官司,他一边骂郑屠诈死,一边拔腿就走。这些情节表现了鲁智深疾恶如仇、粗中有细的性格。7.古诗文默写。(4分)(1),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2)渔家傲秋思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相同的诗句是,。(3)武陵春中被词论家称赞为写愁“创意出奇”的句子是,。(4)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诗人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但情感基调十分悲凉的句子是,。!8.导学号88560077综合性学习。(4分)在“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综合性学习中,班级将就“手机的使用”开展探究活动。请你根据这次活动,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主题:手机与健康目的:了解手机对人们生理、心理健康的影响。(1)请你根据你所确定的探究主题写出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的三个问题。(3分)(2)请你用排比句就正确利用手机向同学发出倡议。(1分)二、古诗文阅读(14分)(一)导学号88560078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910题。(4分)纳凉宋秦观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注: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9.前两句,“”字表达了诗人寻觅清凉之地的愿望,“倚”字写出诗人的心境。(2分)10.“风定池莲自在香”寄寓了诗人怎样的志趣?(2分)(二)导学号8856007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14题。(10分)【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乙】公无事,带一书一役,挨村讲乡约,参以时事,民皆乐听,浅直易从,无窒碍难行者。遇孝慈节义之人,立即表扬,且为之咨嗟叹赏曰:“我所不及。”凡获小偷到案,则曰:“汝亦有人心者也,何至为此?”偷曰:“小人为贫所迫耳。”公曰:“是不难。为利之最厚者,莫如纺织,且人人能为之。”随命仆市棉花斤余,使偷在堂右,教以纺花之法。曰:“能,即释汝;不能,即惰也,罪加倍。”偷愿速释,无不留心学习,数日间,即能为矣。公曰:“此赀本不过数百钱耳,今数日内,循环例换,已赢余若干,除汝饭食外,尚剩有数百钱,汝回去执业。倘再犯,不恕汝也。”偷泣而去,改过迁善者多。间有犯,则杖而后教之,在堂上纺花一月。三犯,则曰:“是不能改矣。”使二役挟之急行千步,以热醋灌之,一碗饮至半,使一人突拍其背,则嗽终身不愈,不能作贼矣,仍纺花以没世。注:公:陆稼书,清朝康熙年间曾任嘉定、灵寿两县知县。窒碍:阻碍。赀:通“资”。没(m)世:到死。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以昭陛下平明之理()(2)随命仆市棉花斤余()(3)间有犯,则杖而后教之()(4)是不能改矣()1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1)陟罚臧吾,不宜异同。(2)偷泣而去,改过迁善者多。13.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乙】文中陆知县改造小偷的方法有哪些独到之处。(2分)14.【甲】【乙】两文都表达了无论为君还是为官都应做到的观点,在此基础上,【甲】文还委婉批评后主有“”(用文中一词)的错误行为。(2分)三、现代文阅读(26分)(一)导学号8856008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18题。(16分)痴心石许多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时,看见街上有人因为要盖房子而挖树,很心疼那棵树的死亡,就站在路边呆呆地看。树太大了,不好整棵地运走,于是工地的人拿出了锯子,把树分解。就在那个时候,我鼓足勇气,很不好意思地问,可不可以把那个剩下的树根送给我。那个人笑着看了我一眼,说:“只要你拿得动,就拿去好了。”我说我拿不动,可是拖得动。父母看见当时发育不良的我拖回来那么一个大树根,不但没有嘲笑和责备,反而帮忙清洗、晒干,然后将它搬到我的睡房中去。以后的很多年,我捡过许多奇奇怪怪的东西回家,父母并不嫌烦,反而特别看重那批不值钱但是对我有意义的东西。我和父母,其实很少一同欣赏同样的事情。他们有他们的天地,我,埋首在中国书籍里。我的父母并不明白也不欣赏我的那些怪癖,可是他们包涵。我也并不想父母能够了解我对于“美”这种主观事物的看法,只要他们不干涉,我就心安。有一次,我答应了跟父母和小弟全家去海边。结果前一天晚上又去看书,看到天亮才睡去。全家人在次日早晨等着我起床一直等到十一点,母亲不得已叫醒我,又怕我不跟去会失望,又怕叫醒了我要丧失睡眠,总之,她很为难。半醒了,我只挥一下手,说:“不去。”醒来发现父亲留了条子,叮咛我一个人也得吃饭。中午起床,奔回不远处自己的小房子去打扫落花残叶,弄到下午五点多钟才再回父母家中去。妈妈迎了上来,责我怎么不吃中饭,我问爸爸在哪里,妈妈说:“嗳,在阳台水池里替你洗东西呢。”我拉开纱门跑出去喊爸爸,他应了一声,也不回头,用一个刷子在刷什么,刷得好用力的。过了一会儿,爸爸又在厨房里找毛巾,说要擦干什么的,他要我去客厅等着。一会儿,爸爸出来了,妈妈出来了,两老手中各捧着一块石头。爸爸说:“你看,我给你捡的这一块,上面不但有纹路,石头顶上还有一抹淡红,你觉得怎么样?”妈妈说:“我挑挑拣拣,才得了一个石球,你看它有多圆!”我注视着这两块石头,眼前立即浮现年迈的父母弯着腰,佝着背,在海边的大风里辛苦翻石头的画面。看着比我还要瘦的父母,看着这两块没有任何颜色可以配上的、世间最朴素的石头,一时里,我想骂他们太痴心,可是开不了口,只怕一讲话声音马上哽住。父母的爱一生一世的爱,都藏在这两块不说话的石头里给了我。(节选自三毛文集,有删改)15.本文第段写了“我”少年时拖树根回家的事,有人认为这件事与标题痴心石无关,应该删去,你认为呢?(4分)16.理解:作者用痴心石作为文章题目的原因是什么?(4分)17.面对父母的浓浓爱意,作者却在第段中说“一时里,我想骂他们太痴心”,这是为什么?(4分)18.文中“我”的父母理解、尊重孩子的“怪癖”,对此,你肯定很有感受,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4分)(二)导学号8856008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921题。(10分)读书是一种修炼,无关节日李黎这三年,因为一直在坚持做读书会,所以对世界读书日这样的节日有一种特殊的情怀,也越来越感受到民众、媒体、国家对于读书的重视。每逢读书日,无论是微博还是朋友圈,有关读书的话题,都会让人有被刷屏之感。而节日过后,满屏书香的情况则急转直下。读书日远去了,你还读书吗?我这样问自己,也这样问身边的朋友。曾听一位学者谈读书,他讲到现在的年轻人读书有三难,一是难于抽出时间,二是难于静下心来,三是难于持之以恒。的确,碎片化阅读占据了人们零碎的时间,大家习惯了一张图读懂一件事的快餐,失去了品读的耐心。且不论经典的“大部头”,哪怕稍微长一些的文章都无法安静地读完。拿起一本书,很多人第一时间就想,我能得到什么,功利之心已让其无心阅读“无用之书”,更谈不上思考玩味。前段时间,那句“读书读傻了”让舆论哗然,也一语道破了不少人对书的态度,我们的社会似乎丢失了对钻研书海的尊重和羡慕。人类需要阅读,无论时代发展到什么地步,生活多么富足。对青年人而言,“清茶一杯,手捧一卷”,读的书越多,才越能不被外界所扰,才越能比别人走得更远。更重要的是,要把读书的所思所想整理成文字,才能真正地把读过的书变成自己的。很久之后,当你再次捧起那些读过的书,没有什么比读书笔记更能重拾当时的心情,更能看到自己思想的变化。正所谓“一只沙漏里细沙流完,是一段时间。一柱馨香袅袅烧完,是一段时间。一盏清茶,从热到凉,是一段时间”。我们用什么来丈量时间呢?是读完一本书还是刷完朋友圈?我们用什么来记录青春呢?是厚积薄发还是匆匆碌碌?俗话说,想做一件事,总会有理由,而不做一件事,也总是能找到借口。“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都可以成为坚持阅读的动力,而放弃阅读有时也不过一个“忙”字。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个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当然是都被工作占去了。”“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可见,“忙”并不足以成为不读书的借口。有研究指出,一个人每天阅读一小时,三年之后就可以变成某一问题的专家,读书更需要水滴石穿、坚持不懈的韧劲与恒心。读书日已过去,阅读却不能骤然降温。书香社会的建设不仅仅是实体书店,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读书队伍。装进自己脑袋的书是任何人都偷不走的,读书更应是一种自我修炼,无关节日。19.根据提示,理清文章思路。(3分)首先,接着分析当前读书现状说明的道理、读书需要的态度,最后。20.阅读第段,概括现在人们失去了品读耐心的原因。(4分)21.文中画线句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有什么作用?(3分)三、作文(40分)22.兴趣是良师益友。她牵引着你走进趣味盎然的生活,她指引着你一步步去探索神奇美妙的世界,她引领着你去采摘甜蜜的成功果实。有了兴趣的牵引,生活就会更加愉悦、幸福。请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参考答案1.B解析:B项,“谮”应读“zn”。2.A解析:B项,“帝”应该为“蒂”;C项,“崇”应该为“祟”;D项,“无”应该为“乌”。3.B解析:A项,“沉湎”比喻潜心于某事物或处于某种境界或思维活动中,深深迷恋着,无法自拔。多形容陷入不良的生活习惯难以自拔。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与语境不符。C项,“芸芸众生”与“普通的”语意有重复,所以使用不恰当。D项,“进退维谷”的意思是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进退两难。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4.示例:删去“充满了”或“无比丰富”;在句末加“地方”或删去“一个”;“黑陶的工艺精致”改为“工艺精致的黑陶”。5.D解析:做这类题须先辨别近义词,再根据语境做选择。“熏陶”表示产生好的影响,“熏染”表示产生不好的影响。“他从小对美就有敏锐的感悟”是“家庭”对他的“好的影响”,所以(1)题应选“熏陶”。“姿态万千”不能与上文的“死寂荒凉”形成对照,而“五彩缤纷”可以,因此(2)题应选“五彩缤纷”。“只有才”表示必要条件,“只要就”表示充要条件。因此(3)题应选择“只要就”。所以正确的答案是D项。6.B解析:此题是对名著的考查。“守株待兔”的故事不是出自伊索寓言,而是出自韩非子五蠹。7.(1)莫道不消魂(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3)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8.(1)沉迷手机导致视力下降;沉迷手机导致颈椎变形;沉迷手机导致性格孤僻。(2)示例:为让你的眼睛更明亮,为让你的身躯更挺拔,为让你的个性更阳光,同学,请合理使用手机!9.参考答案:追(纳凉时)悠闲自在解析:“追”,“追赶”之意,写出了诗人寻觅清凉之地心情的急切;“倚”是斜靠,与“坐”不同,写出了纳凉时的悠闲自在。10.参考答案:寄寓了诗人远离世俗、保持高洁品性的态度。解析:“莲”被古人寄寓了“高洁”的象征义,结合句意分析即可。11.(1)“显示”或“表明”(2)买(3)偶尔(4)“这”或“这种人”“这人”12.参考答案:(1)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有所不同。(2)小偷哭着离开,(像这样)改掉偷盗的毛病变好的人很多。解析:此题是对句子翻译的考查。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重视句式的选择、特殊用法和句中关键词的意思。(1)关键词“陟罚臧否”“异同”。(2)关键词“去”“者”。13.重视感化教育;教以谋生之法;断其做贼后路,致其终生无法偷盗。14.答案:赏罚得当偏私解析:此题为比较阅读。甲文是诸葛亮对君主刘禅的劝谏,要他做到赏罚公平,同时委婉地道出他对后宫“偏私”的错误行为;乙文中写到了知县对孝顺仁慈有节操讲道德的人进行表彰宣扬,对小偷进行一定的惩罚,做到了有奖有罚。参考译文:【乙】陆知县空闲时,(常常)带一书记和一差役,一村一村结合时事讲解乡规民约,百姓都很喜欢听,(他讲的)通俗易懂、理由充分,容易(让人)遵从,没有阻碍和难以做到的。(陆知县)遇到孝顺仁慈有节操讲道德的人,立即表彰宣扬,并且为了他感叹赞赏说:“我比不上啊。”凡是抓到小偷,就(会对他)说:“你也是有人心的人啊,何至于做这种事。”小偷回答:“小人(这是)被贫穷逼迫的罢了。”陆知县说:“这不难(解决)。获得利益最丰厚的事,没有什么比得上纺棉织布,而且人人能做这事。”随即命令仆人买一斤多棉花在公堂的右侧,把纺棉的方法教给小偷。又说:“学会了,就放了你;学不会,就是你懒惰,加倍惩处。”小偷希望很快被释放,没有不专心学习的,几天时间,就学会纺棉了。陆知县说:“这本钱只不过几百钱,现在几天之内,已经赚取了许多,除去你的伙食钱外,还剩余几百钱,你回家就从事这个职业。如若再犯,就不会再饶恕你。”小偷哭着离开,(像这样)改掉偷盗的毛病变好的人很多。偶尔又犯的,就先打他(一顿),然后再教导他,并罚他在公堂上纺一个月棉花。屡教不改的,就说:“这种人不能改变了。”(然后),派两个差役用胳膊夹住他,急速走上一千多步,用热醋(从他口中)灌入,当一碗醋喝到一半的时候,让一人突然拍他的背部,(小偷)就会咳嗽不止,一辈子治不好,再也不能做小偷了,(只好)仍旧纺棉,一直到死。15.参考答案:不应删去。理由:(1)通过对拖树根后父母的一系列行为的描写,表达了父母对“我”的包容和理解;引出“我”后来的种种怪癖,表现了父母对我的包涵。(2)为下文父母在海边为“我”寻找“痴心石”埋下伏笔。解析:此题是对选材与主题把握的考查。可以从父母对孩子的真情和前后文的照应的角度考虑。16.参考答案:“石头”是文中传递情感、表达爱意的物品。用“痴心”修饰“石”,表达了父母对我的爱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切中文章主旨。解析:此题是对题目的理解的考查。“石头”在文中是一个关键词,它传递真情。用“痴心”修饰“石”,表达父母之爱到了痴迷程度,能表达主旨。17.参考答案:“我”一方面深深感受到父母的爱,他们想把“我”想得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