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之美》教学设计(2)_第1页
《桥之美》教学设计(2)_第2页
《桥之美》教学设计(2)_第3页
《桥之美》教学设计(2)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桥之美教学设计江西泰和二中 曾礼群教学目标:1.继续熟悉总分总结构以及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2.品味本文诗意的描写性语言,与规范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作对比。3.认识著名画家吴冠中对“桥之美”的独特欣赏和感悟:桥的美,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教学重点:1. 认识著名画家吴冠中对“桥之美”的独特欣赏和感悟:桥的美,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2. 继续熟悉总分总结构以及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揣摩文中富有个性色彩生动形象的句子。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难点:揣摩文中富有个性色彩生动形象的句子。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石拱桥。对于桥,桥梁专家看桥更重视它的结构,说明语言重在准确。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篇写桥的文章,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那么画家是如何欣赏桥的呢?他在说明语言上又重视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画家桥的世界桥之美。二、整体把握:(一)作者想要表达的关于桥的主要观点,即画家眼里的“桥之美”是什么?明确主要的说明内容。开头总领句:桥的美,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结尾总结句: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中间相关句:(略)(二)为了说明这个观点,作者写了哪些在不同环境中的不同形式的桥?明确说明的对象。 乌镇苇丛中的石桥;江南乡间细柳下的石桥;水天间的长桥;桥外是飞瀑流泉,桥面上有廊和亭的风雨桥;清明上河图中的桥;庄稼地、小径尽头的小桥;铁索桥;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鹊桥等。(三)这些桥在各自的环境中发挥着怎样不同的形式作用?赏析、品味“桥之美”,体会说明语言准确性之外的另一种形象生动性。(教学最重要的环节,运用朗诵体会法、联想想象体会法、绘画体会法。)1.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写石桥与密密的苇丛相配合给人带来的特别感受。厚厚实实平面铺开的苇丛使空间显得狭窄拥挤,令人产生憋闷感;间或出现的石桥轮廓简单鲜明,能使空间陡然显得疏朗开阔,令人觉得神清气爽。2.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写石桥与细柳合作创造的动人景致。细弱的柳枝拂着桥身厚重坚硬的石块,这里有形体上的强与弱、轻与重之分,有动静之分,有颜色上的对比,还有变(柳枝年年发新芽)与不变(桥能历久不变)之别,这种种不同,归结起来,其实是阳刚与阴柔这两种美相得益彰。“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宋人柳永的名句,这里说“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是强调细柳与石桥构成的美景本身已够动人,不再需要别的东西来烘托了。3.湖水苍茫,水天一色,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了一座长桥,卧龙一般,它有生命,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写长桥之美。长桥一般建在比较宽阔的水面上,打破了背景的单调感。同时,桥是人们劳动的成果,出现在苍茫水面上的长桥,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他似乎也具有生命力。4.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山区往往碰到风雨桥,桥面上盖成遮雨的廊和亭,那是古代山水画中点缀人物的理想位置。因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画家和摄影师们必然要在此展开一番搏斗。写形式比较独特的桥风雨桥。桥面上盖有廊和亭的桥,给人安闲、自在的感觉,这种感觉恰好与险峻的山峰、桥下的急流给人的感觉形成对照。三、课堂归纳:(一)说明对象:不同环境下的桥:乌镇苇丛中的石桥;江南乡间细柳下的石桥;水天间的长桥;桥外是飞瀑流泉,桥面上有廊和亭的风雨桥;清明上河图中的桥;庄稼地、小径尽头的小桥;铁索桥;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鹊桥等。(二)说明内容:明白作者的美学观点:不同的桥在不同的环境中发挥着不同的形式作用。(三)说明结构:总分总。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四)说明语言:准确性为主,同时兼顾形象生动性。四、要点深化及拓展延伸:寻找、发现生活中的美:(一)重要语句或相关语句的熟诵及进一步斟酌词语体会。(二)寻找生活中起到画龙点睛作用或者映衬作用的景物,寻找作为主体和周围环境配合和谐的景物。按总分或分总的结构加以介绍。板书设计:桥之美 吴冠中乌镇石桥 舒畅开阔疏朗江南石桥 销魂刚柔相济长桥卧龙 满足灵动和谐风雨桥 欣赏安详自在桥 感受 美五、强化阅读:一人造黑洞的意义卓然在天文学领域,黑洞让人既熟悉又陌生。它是恒星衰竭坍塌后的产物,但尚无人亲眼见到。自然界的巨大黑洞“法力”无边,吞噬地球就像嗑瓜子一样简单轻松,那人工制造的小黑洞是否也和自然黑洞一样可怕呢?既然可怕,我们为什么非要制造它不可呢?黑洞是结构极其紧密的天体,质量与海王星相同。一个黑洞直径还不到2m,而其引力场差不多相当于海王星的100亿100亿倍,连每秒30万km的光也不能逃脱它的吸附,更不要说其他的物体了。这正是黑洞的神奇可怕之处。据主流物理学界认为,自然界的黑洞虽有辐射,但不湮灭,它会逐渐把周围的东西都吸引进去,变得越来越大,直至崩塌。为了能在高能质子撞击中,模拟宇宙大爆炸后一万亿分之一秒内的能量和条件,借以探求物质本质的线索和自然界中新的力量和平衡,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历时14年,在瑞士建成了世界最大的强子对撞机。它设计用于轰击质子使其在发生撞击之前加速到7万亿V的能量,这为微型黑洞的诞生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即使是对微型黑洞可能带来的危险而忧心忡忡的人,也明白欧洲人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建造超级强子对撞机是自然科学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能够制造黑洞是一些物理学家梦寐以求的,期望很快就能亲眼目睹让他们心仪已久的黑洞真面目,哪怕是转瞬即逝也没关系,因为他们头脑中的问号实在太大了。当对撞机将质子和离子加速到接近光速时,然后撞击,便可逼真模仿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现象,科学家希望通过“微缩版”的神秘一刻,解答宇宙最初是什么模样以及如何精确解释质量、重力和“暗物质”。人造微型黑洞可能会向我们提供进入量子世界,即亚原子世界的一个窗口,物理学的最难解之谜就蕴含其中:它可能为我们提供证据,帮助我们建立能综合观察微观量子世界的模糊理论;它还可能为我们揭开最大的科学谜团引力如此微弱的原因。此外,唯有黑洞才能回答:我们的宇宙是否飘浮在一个只有引力才能穿透的多维空间中。科学家设想:利用粒子加速器使氢原子核相互碰撞,使氢原子密度不断增加,最终形成一个微小的黑洞,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收集这些能量为我们所用,正好可以解决人类的能源危机。他们认为利用黑洞方法制造核能,将比生产普通核能的效率高1000倍。因为从理论上讲,90%的粒子在黑洞里都能转换成核能,他们的设想如能真正实现,未来世界能源年消耗只需要约10t的海水作原料便足够了。一个原子核大小的黑洞,它的能量远超过一家核工厂。一颗“黑洞炸弹”爆炸后产生的能量相当于成百上千颗原子弹同时引爆,人类的末日在转瞬间成为现实。到那时,人类利用黑洞核能的美好愿望想必会被“黑洞炸弹”的恐怖所湮没,全球制定限制黑洞武器的公约,无疑将成为人类生存的当务之急。(选自2009年科学之友第4期,有删改)1.选文说明的中心是什么?2.自然界的黑洞是如何形成的?3.为什么说自然界的黑洞神奇而可怕呢?4.人造微型黑洞有哪些意义?(至少说出三点)5.文章第段中划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试分析其作用。6.第段中“自然界的巨大黑洞法力无边,吞噬地球就像嗑瓜子一样简单轻松”一句,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二比黄金还贵重的树木京文在素有“植物王国”之称的云南省,生长着一种大约出现于2亿年前的植物红豆杉。红豆杉,也称赤柏松、紫杉,系红豆杉科属浅根植物,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植物。该属树种因其叶形似杉树,果实圆豆形且假种皮是红色,宛如南国的“相思豆”,故而得名红豆杉。红豆杉属植物全世界有11种(变种),生长在北半球各大洲,我国有5种变种。本属植物在侏罗纪、白垩纪和早第三纪时,曾广布于欧亚和北美地区,到第四纪冰期时,不同种群收缩至现今的分布区,是起源古老的第三纪孑遗植物,植物界的“活化石”。它在研究物种起源、进化,森林演替,森林地理等方面有重大科研价值。20世纪70年代,研究者发现从红豆杉树皮、树叶中所提取的紫杉醇对肿瘤细胞有独特的抑制功能,能阻止癌细胞的增殖,紫杉醇因此成为新一代抗癌药物的代表,被誉为“植物黄金”,红豆杉也变成“轰动世界的药用植物”,成为当今世界最热门的药用植物研究对象之一。中国的5种红豆杉都能提取紫杉醇。其中,云南红豆杉的紫杉醇含量最高,是治癌植物资源中的佼佼者。云南红豆杉为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胸径达2米;树皮带状脱落或龟裂并以鳞状片脱落;叶质地薄而柔软,螺旋状排成两列,披针状条形至披针线形,常呈弯镰状,边缘向下卷曲或微卷曲,中脉带与气孔带上均密生均匀微小的角质乳头状突起点,常与气孔带同色;雌雄异株,雄球花淡黄色;球花34月开放,果实翌年810月成熟;种子卵圆形,顶端有小尖头,种脐椭圆形,生于肉质杯状的假种皮中,成熟时假种皮红色或橘黄色。红豆杉具有较高的园艺观赏价值,树形优美,枝叶繁茂,萌发能力较强,抗病性强,常被培植成伞形、圆形等多种造型,因其生长慢,修剪后可长期保持一定形状。尤其是在秋冬季节,鲜艳夺目的红豆与翠绿的枝叶交相辉映更为引人注目。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美国白宫广场以及英国白金汉宫,红豆杉均被用作绿篱或景观配置树种。红豆杉还是珍贵用材,木材红褐色,有强烈光泽,有香气,纹理直,结构细致,耐腐蚀强,干燥快,少翘裂,最适宜制作装饰、雕刻、美术工艺品等。红豆杉的种子含油率为29.9%,可炼制润滑油。红豆杉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用于驱虫、消积、利尿、通经、消炎、排毒以及治疗多种肠道寄生虫病。红豆杉中含有大量的鞣质,具有抑菌敛毒、消炎排毒作用,不但对上呼吸道炎症具有治疗作用,并且对胃炎、肠炎、口腔溃疡、糖尿病等都具有显著疗效,外用可治疗痔疮、皮炎、脚气等。科学家们从紫杉树皮的提取物中发现了紫杉醇,并揭示了紫杉醇独特的抗癌机理。紫杉醇因对癌症的治愈率很高而引起轰动,是至今唯一能控制癌细胞生长的植物药。目前,国际上1克紫杉醇售价高达5000美元,比黄金还贵数百倍。(选自2009年科普园第12期,有删改)1.本文说明对象是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3.红豆杉有哪些功用?4.本文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任选一种简析其效果。5.第段“紫杉醇因对癌症的治愈率很高而引起轰动,是至今唯一能控制癌细胞生长的植物药”中的“唯一”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参考答案(一)1.说明了人造黑洞的意义。2.恒星衰竭坍塌后形成的产物。3.它有巨大的吸引力。4.是提供进入亚原子世界的一个窗口;帮助我们建立能综合观察微观量子世界的模糊理论;揭开引力如此微弱的原因;弄清我们的宇宙是否飘浮在一个只有引力才能穿透的多维空间中;解决人类的能源危机等。5.作比较。说明了“黑洞炸弹”爆炸后产生的能量巨大。6.拟人、比喻。使抽象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参考答案(二)1.红豆杉(或赤柏松、紫杉)。2.说明了红豆杉的分布、特点及用途。3.具有观赏价值;适宜制作装饰、雕刻、美术工艺品等;可炼制润滑油;在治疗癌症等疾病方面有独特价值。4.略(示例1:打比方。如把紫杉醇誉为“植物黄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