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八单元 30 文成公主进藏教案1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八单元 30 文成公主进藏教案1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八单元 30 文成公主进藏教案1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八单元 30 文成公主进藏教案1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八单元 30 文成公主进藏教案1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成公主进藏【设计理念】: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多读、多讲,读中感悟。在本文教学中,给学生提出明确阅读的要求,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抓住课文的重点内容学习课文,讲述故事,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再以课文为出发点,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外阅读中去,引到学生大量阅读民间故事,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断定、豌豆、耕种、沼泽地、技艺”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3、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简要讲述故事,激发学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感知人物1、西藏在我国的西南部,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就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媒体“西藏风景”)解说:西藏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是一个神圣的地方,也是一个幸福的地方,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去观光旅游。2、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早在唐朝,为了边疆的安定和平,不再连年打仗,朝廷采取“和亲政策”,先后有19位公主嫁给了吐蕃、契丹、吐谷浑、回讫等边塞小国的国王或王子。在这些公主当中,最有名的当数嫁到吐蕃的文成公主。(课件)这张照片就是文成公主看,多么聪明、美丽的姑娘!文成公主的父亲就是唐太宗,名字叫李世民。(课件:唐太宗)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40多年,她跟藏族人民一起,用勤劳的双手建设西藏,做了很多好事。直到现在,在拉萨的大昭寺内,还供奉着她和丈夫松赞干布俩人的塑像。3、文成公主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得很广泛。在老百姓的口口相传中,这个真实的故事加了许多神秘的色彩。今天我们要读的就是其中的一个故事文成公主进藏。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读课文,感知内容1、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课文的题目是文成公主进藏,谁能说说哪些部分具体写文成公主进藏?(从第5自然段到13自然段,写文成公主进藏。) 3、师简要讲述“文成公主入吐蕃的”历史事件。 4、请快速阅读第五自然段,思考:文成公主带了哪些东西?(注意几个字的读音)(能工巧匠、农作物的种子、生产工具、书籍)阅读文章6-13段:文成公主在进藏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分组或小组阅读有关自然段,完成表格。课件出示表格)遇到哪些困难怎样克服检查:(1)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找了一段树干搭成一座桥。(2)遇到一片沼泽地剪了一把羊毛撒在地上。(3)遇见一只乌鸦谎说松赞干布死了修了一座石屋写血书纪念。(4)乃巴山挡住了去路把乃巴山背到旁边。(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表格的出示,使问题明晰的展现再学生的眼前,明确了读书的目的。)5、抽学生简要概括。(四件事。一条河挡住了去路,她找了一段树干搭了一座桥;在沼泽地上撒了一把羊毛,就走过去了;遇见恶乌鸦,以为松赞干布死了,修了一座石头房子纪念他;把乃巴山背走;遇见神鸟天鹅这件事。)6、师:我发现你们概括得都很简洁。如果把这部分的内容简要地讲述,你想怎么讲呢?(文成公主和她的随从们,跨过一条条河,翻过一座座山,走了一程又一程,终于来到西藏,和松赞干布结成夫妻。)(文成公主向西藏出发,一路上,她搭桥、铺路、遇到恶乌鸦和神鸟天鹅、移走乃巴山,终于来到西藏和松赞干布结成夫妻)。(设计意图:总结概括文章的内容,一方面锻炼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交给学生总结概括的方法,另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7、一个运用故事中的话来总结,一个概括几件小事来总结,都是好方法。那么,快速浏览文成公主进藏前几段,主要写了什么呢?你能不能用一两句话说一说?8、四人小组讨论交流。9、关于考验智慧一段,还可以说得更简洁一些?“两个难题”就概括了,这样就简洁了。10、我们来看课文最后一段,能用一句话说说它的意思吗?这件事仅仅是对西藏有好处吗?再读读第一句话。(从此,西藏和内地的往来更加密切了。)(设计意图:总结概括文章的内容。进一步练习如何概括内容。)三、总结课堂,课外延伸1、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 (第一部分是求婚成功,第二部分是文成公主进藏,第三部分是文成公主的贡献。)2、把故事简要地与同桌交流一下,抽学生复述。3、老师还搜集到一些故事,和大家共享一下。课件出示故事内容。(相传当年文成公主辞别父母,离开长安以后,跋山涉水,历尽艰辛来到荒漠的高原上,由于离亲人和家乡越来越远了,不由得思念起远在长安的父母来。她想起临别时母亲送给她一面宝镜时说的话:若怀念亲人时,可从宝镜里看到母亲。于是急忙取出“日月宝镜”,双手捧着照起来,不照则已,一看反倒吃了一惊。原来文成公主从镜子里看到的并不是母亲,而是自己满脸憔悴的愁容。她一生气,把宝镜摔在地上。没想到,宝镜一落地,立刻化成一座高山后人称之为日月山。它恰好挡去了一条东去河流的去路,河水不得不掉头回流。于是人们称这条河叫倒淌河。有人甚至说这河水就是文成公主的眼泪哩!这日月山和倒淌河就在青海省西宁附近的青藏公路旁。)(设计意图:总结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再以课文为出发点,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外阅读中去,引到学生大量阅读民间故事,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四、布置作业1、搜集有关文成公主的其他民间故事。2、把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讲给家人听。【板书设计】30文成公主进藏 第一部分:求婚成功 第二部分:文成公主进藏第三部分:文成公主的贡献附件拓展读另一传说文成公主进藏藏王松赞干布派了一位叫禄东赞的使者前去长安求婚。当时前往长安求婚的使者共有7人。起初,唐朝皇帝认为西藏太远,不愿将公主远嫁。于是同大臣们商量,出了几个难题来考这7位使者,企图将藏王的使者难住,以便谢绝这门婚事。第一个难题是将500匹小马放在中间,500匹母马拴在四周。让这7位使者分辨出每匹小马的亲生之母。其他6位使者无法辨认,他们把小马牵近母马,不是踢就是跑,小马怎么也不敢近母马的身。藏王使者懂得马性,他让人给母马喂上等草料,让它们吃饱。饱食的母马叫将起来,招呼自己的小马去吃奶。于是500匹小马纷纷来到自己的母亲身边,藏王使者毫不费劲地解答了这个难题。第二个难题是要用一根线穿过一块中间有弯曲孔道的玉石。那6位使者花了半天的时间,想尽办法都未能穿成。最后轮到藏王的使者,他的办法倒也简单,他捉来一只小蚂蚁,先把细线粘在蚂蚁的脚上,然后在玉石的另一个孔眼处抹一些蜂蜜,蚂蚁闻到蜜香,就赶紧沿着弯曲的孔道往里钻,结果又是藏王使者得胜。第三个难题是将两头刨得粗细一般的一根大木头,让7位使者分清哪头是树梢,哪头是树根,同时说出其中的道理。那6位使者看过来,看过去,量了又量,怎么也分不出来。藏王使者叫人把木头放在河里,木头一浮起,前头轻,后头重,轻者为梢,重者为根,一清二楚。藏王使者的聪明才智使皇帝很惊讶,也很喜欢他。最后又出了一道难题:谁能在300个穿着打扮一模一样的姑娘中认出谁是公主来?这7位使者都从未见过公主,要认出来谈何容易!那6位使者挑最漂亮的认,结果都认错了。藏王使者从一位老妇那里得知公主从小爱擦一种香水,经常引着飞蝶在头上飞。藏王使者根据老妇这一指点,从300个姑娘中认出了公主。皇帝只得同意将公主许配给藏王。藏王使者见了公主说:“你去西藏的时候,别的东西都不必带,只要带些五谷种子、锄犁和工匠就行,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西藏种植更多更好的庄稼。”文成公主进藏时,皇帝送给她的是500驮五谷种子、1 000驮锄犁,还有数百名最好的工匠。相传当年文成公主辞别父母,离开长安以后,跋山涉水,历尽艰辛来到荒漠的高原上,由于离亲人和家乡越来越远了,不由得思念起远在长安的父母来。她想起临别时母亲送给她一面宝镜时说的话:若怀念亲人时,可从宝镜里看到母亲。于是急忙取出“日月宝镜”,双手捧着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