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马高级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周测试题(无答案).docx_第1页
江苏省新马高级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周测试题(无答案).docx_第2页
江苏省新马高级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周测试题(无答案).docx_第3页
江苏省新马高级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周测试题(无答案).docx_第4页
江苏省新马高级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周测试题(无答案).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新马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周测试题(无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4.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这句话反映了黄宗羲的基本观点是A.在封建社会只有明朝没有善治 B.罢丞相不是善治C.明朝不应该罢除丞相 D.罢除丞相后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5. 关于雅典民主制,有人认为,“就是这种民主政治才是灭亡古希腊的真正的罪魁祸首”。以下对雅典民主制的叙述,能够证明上述观点的是:A. 雅典的民主,知识城邦公民内部之间的民主 B. 轮番而治与抽签选举,导致权力的滥用与误用C. 直接民主,使不同素养的人享有相同的政治权利D. 妇女与奴隶被排除在民主之外,激化了社会矛盾6.十二铜表法规定:“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为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由此可见十二铜表法A对平民没有一点好处 B维护私有财产C维护贵族的利益 D是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8.“其法,烧生铁精以重柔铤,数宿则成钢。以柔铁为刀脊,浴以五牲之溺,淬以五牲之脂”。材料描述的冶炼技术最早出现在A春秋战国时期 B两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隋唐时期9. 假设唐代早期一位洛阳的商人到长安做生意,他的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是在居住区开了一家绸缎店 带着飞钱从江南运送地方特产到长安在专门的“市”里卖瓷器 他的商业活动受专门机构的监督管理A B C D10. “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材料所述现象应当发生在A隋唐时期 B两宋时期 C元朝时期 D清朝时期12.英国某法案规定,“只有英国或其殖民地所拥有、制造的船只可以运装英国殖民地的货物;政府指定某些殖民地产品只准许贩运到英国本土或其他英国殖民地,包括如烟草、糖、棉花、靛青、毛皮等;其他国家的制造产品,必须经由英国本土,而不能直接运销殖民地”。该法案的颁布直接导致A英荷战争爆发 B英国开展圈地运动 C英国发动资产阶级革命 D“日不落帝国”的建立13.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欧洲人开始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比对中国的文化更感兴趣。”欧洲人对中国的态度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A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C工业革命的开展 D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加深15. 一位先秦思想家这样评论两位政治人物:齐桓公致力联系诸侯,设法合作维系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守正道的国君。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行天子的礼仪,是个诈谋的国君。这位思想家的评论所体现的理念是A以法治国 B兼爱非攻 C无为而治 D克己复礼16. 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文中的“他们”指的是A法家学派 B道家学派 C儒家学派 D墨家学派20. 宇宙人生是永恒的话题。中外思想家有的认为“宇宙便是吾心”,有的提出“天理是宇宙万物本源”,有的主张“心外无物”。明确提出上述观点的人物有陆九渊 王夫之 王守仁 二程A B C D23. 智者学派有这样一段话:关于神,我不可能感受他们如何存在或如何不存在,我们也不可能感知人们的形状和相貌是什么。因为有许多感知方面的障碍,人们不可能亲身体验到神,最重要的是人生是那么短促。这表明智者学派认为A神在人的感知范围之外 B神对社会人生起着超自然的作用C人要摆脱基督教的统治 D神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24. 苏格拉底最大的哲学贡献是A.把智慧和感觉区别开来 B.把哲学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C.开创了精神治疗术D.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25. 下列关于文艺复兴时期西欧新型道德观的表述正确的有要求彻底公开否定宗教神学、改变封建的传统观念 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自由平等 攻击矛头对准封建社会里最神圣的王权、神权和特权 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了个人私欲膨胀和社会混乱 A B C D 26. 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A.开始把人性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使基督教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 27.有学者说:“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材料中所说英国、法国的事件分别是A确立君主立宪制、启蒙运动 B工业革命、启蒙运动C确立君主立宪制、文艺复兴 D工业革命、文艺复兴28. 西方文明史谈到:“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被人所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对此解释最准确的是A肯定了十八世纪科学的进步 B反映了十八世纪启蒙运动的产生C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都是可认识的 D启蒙思想家崇尚科学和理性29.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针对教师提出的“对比宋明理学和文艺复兴的不同之处”,某学习小组得出下列四个结论前者以儒家道德压制个人欲求,后者提倡思想自由 前者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后者以工业经济为基础 前者服务于官僚政治,后者服务于新兴的资产阶级 前者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后者遭到封建专制王权的压制 上述观点正确的是A B C D30.当代史学家西斯。马丁在其思想的进步史中说,“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超越。”“超越”的主要表现不包括A以理性主义为核心 B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封建专制制度C揭露批判天主教会 D提出建立民主与法制社会的主张二、判断题。(正确选A,错误选B。每题2分,共10分。)32. 古希腊特殊的地理环境是其民主政治形成的根本原因.35. .孟子在政治上主张“仁政”,民本思想上主张“民贵君轻”,在伦理观方面主张“性本善”,强调用礼乐制度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三、材料题。36.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绵延与发展的根系所在,其传承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息息相关,而“礼”文化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 他(孔子)以“仁”做为礼乐精神的内核,“对中国文化而言,是承先后后的一大开创。”礼乐的推行对个体而言,是为了道德的完善,成为仁德之人;对群体而言,是为了“爱人”,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赵玉敏以“仁”释礼,援“仁”入乐材料二 宋明理学又进一步把社会秩序的礼等同于“天理”。具有浓厚宗教性的“礼”与统治者所宣扬的“天命信仰”、“王权神授”相结合,同时也就上升为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从精神上对人们进行思想控制的官方意识形态。蒋传光略论中国古代社会的“礼治”秩序材料三 近代以来,一些人认为中国的落后主要源于以“礼”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保守,并为此发起了批判旧文化的运动。但对传统文化“弃”之过激而“扬”之不足,从文化与民族的关系看,礼仪是一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东西。借鉴西方礼仪的精华是文化交流的一部分,但如果失去了民族的自尊,那么,本民族的传统礼仪就会被淹没。郭瑞民中国的礼仪文化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是如何丰富“礼”内涵的?归纳“礼”的价值追求。(3分)(2)材料二中的宋明理学家是如何解释“礼”的?这样解释的目的是什么?(3分)(3)据材料三,对于20世纪初“批判旧文化的运动”,作者认为它存在什么局限?(2分)(4)“礼”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材料三,指出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使中华传统文化不被“淹没”?(2分)3714世纪以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以各种形式宣扬人性的力量,形成一浪高过一浪的思想解放潮流。(10分)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知识就是感觉,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象什么东西。 普罗泰格拉材料二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材料三 路德为四个旧的基本神学命题给出了新的答案。首先,人如何能得救?第二,宗教权威在哪里?基督教教条很长时间以来一直规定权威既依赖于圣经,又依赖于教会的传统教条第三,什么是教会?第四,什么是基督徒生活的最高形式? (美)约翰巴克勒等著西方社会史第二卷材料四 这些哲人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法则。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受到理性的检验。虽然这对任何时期的任何社会来说,都是一个严峻考验,但是,对于已过了全盛时期、许多关节嘎嘎作响的法国旧制度,是尤其严峻的考验。 (美)斯塔夫里阿若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普罗泰格拉的主要观点,有何进步意义? (2分)(2)指出材料二中的核心思想及其实质(2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马丁路德是如何回答前两个基本神学命题的?这场新教运动的历史影响是什么?(4分)(4)根据材料四,概括这些哲人们思想的共同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运动对法国的政治影响。(2分)四、简答题(10分)38.生产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既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不断冲击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农业生产技术最显著的进步是什么?(1分)这一技术形成了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