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名词解释浴比:浸染时染液质量与被染物质量之比。由于染色介质一般为水,则习惯上将染液体积(L)与被染物质量(kg)之比称为浴比。轧液率:浸轧后织物上的带液质量占干布质量的百分率泳移:指织物在浸轧染液以后的烘干过程中染料随水分的移动而向受热面迁移的现象。上染:指染料舍染液(或其他介质)而向纤维转移并将纤维染透的过程。染色牢度:指染色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或染色以后的加工过程中,在各种外界因素的作用下,能保持其原色泽不变的能力。固色率:指染料与纤维发生共价键结合的染料量占染料总量的百分率。固色效率:染料与纤维的固着速率与染料的水解速率之比。扩散边界层:动力边界层内靠近纤维表面的染液几乎是静止的,此时,染料主要靠自身的扩散靠近纤维表面,该液层称为扩散边界层。动力边界层:染液流速从染液本体到纤维表面流速降低的区域。上染速率曲线:在恒温条件下进行染色,以纤维上染料浓度( D f)或上染率(%)为纵坐标,染色时间(t)为横坐标作图所得的曲线。平衡上染百分率:染色平衡时,吸附在纤维上的染料量占投入染料总量的百分率。半染时间:达到平衡吸附量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用t1/2来表示,表示染色达到平衡的快慢。吸附等温线:在恒定温度下,上染达到染色平衡时,纤维上的染料浓度和染液中的染料浓度的关系曲线。动电层电位:吸附层与扩散层发生相对运动而产生的电位差。亲和力:是染料从它在溶液中的标准状态转移到它在纤维上的标准状态的趋势和量度。是染料对纤维上染的一个特性指标。直接性:可以理解为染料离开染液上染纤维的性能,即染料对纤维直接上染的性能。一般用染色平衡时染料的上染百分率大小表示,上染百分率高,直接性高。提升力:随着染料浓度的增加,织物颜色的加深程度。纤维的染色饱和值:所有染座都被染料占据时,吸附就达到了饱和,此时的饱和值称为纤维的染色饱和值染色热:无限小量染料从含有染料呈标准状态的染液中(活度等于1)转移到染有染料也呈标准状态的纤维上(活度等于1),每摩尔染料转移所吸收的热量。染色熵:无限小量染料从标准状态的染液中(活度等于1)转移到标准状态的纤维上(活度等于1),每摩尔染料转移所引起的物系熵变,单位kJ/(0Cmol)。自由体积:指其总体积中没有被分子链占据的那部分空间,它以微小的空穴形式散布在纤维中。稳态扩散:指在扩散过程中,扩散介质中各处的浓度梯度始终维持不变(通常就是各处的浓度维持不变)的扩散过程。非稳态扩散:指在扩散过程中,扩散介质中各处的浓度梯度不断变化(或各处浓度不断变化)的扩散过程。无限染浴:浴比很大,足以维持染液浓度基本不变的染浴。有限染浴:浴比有限,在上染过程中染液浓度逐渐下降。扩散活化能:染料分子克服能阻扩散所必须具有的能力,单位kJ/mol。染色饱和浓度:指能使给定纤维达到饱和吸附所需染料的量,以相对于纤维或织物的质量来表示。匀染:广义的匀染是指染料在染色织物表面以及在纤维内各部分分布的均匀程度。移染:使上染较多部位的染料通过解吸转移到上染较少的部位,提高匀染效果。隐色体电位:将一定浓度的染料用保险粉、烧碱溶液还原成隐色体,在一定条件下,用氧化剂赤血盐滴定,染料被氧化开始析出沉淀时所测得铂电极与饱和甘汞参比电极间的电动势就是还原染料隐色体电位。半还原时间:还原达到平衡浓度一半时所需的时间。半还原时间越短,表示还原越快,反之则越慢。白芯现象:也称环染现象,是指外层纤维染色而里层纤维不染色的染色不均匀现象。干缸还原:染料及助剂不直接加入染槽,而是先在另一较小的容器中,用较浓的碱性还原液还原,然后再将隐色体钠盐的溶液加入染浴中。全浴还原:染料直接在染浴中还原的方法,也称染缸还原。染料被还原后即可开始染色,染料、保险粉及烧碱的浓度都相对比较低。超当量吸附:染料数量足够,染料的吸附量会超过纤维的染色饱和值,即发生超当量吸附。染色转变温度:上染速率迅速增加时的的温度,用TD表示。一般大于玻璃化温度十几度。相容性(配伍性):指两只及两只以上的染料拼混后的染色行为。若这些染料在同一染浴中以相同速率上染,在整个染色过程中被染物的色调或色相始终保持一致,则认为这些染料是相容的。阳离子染料的配伍指数:是反映阳离子染料亲和力大小和扩散速率高低的综合指标,根据阳离子染料的配伍性不同,其配伍指数(K)划分为5组,上染最快的配伍指数设为1,最慢的设为5.光敏变色现象:外界光变化时,纤维表面颜色会发生变化的现象。直接印花:在白色或有色纺织面料上直接印制各种颜色的印花色浆从而形成印花图案的印花方法。防染印花:先在纺织面料上印制能够防止染料着色的印浆,然后染色或压(叠)印其他颜色的色浆,先印花部位的色浆能够破坏或阻止后染或后印染料对所印纤维的着色,从而形成花纹,这样的印花叫防染或防印印花。拔染印花:在已经染色的或染色而尚未固色的面料上,印制能够破坏已染色染料结构或能够阻止尚未固色染料固色的印浆,将其地色破坏而局部露出白地或有色花纹。分为拔白和色拔两种。转移印花:将印花图案预先印制到特定的纸张上,得到所谓的转移印花纸,然后将转移印花纸与所印纺织面料复合(转移印花纸图案面和纺织面料接触),通过热和压力或者在一定的湿度下施加压力,转移印花纸上的图案便转印到纺织面料上。糊料:指加在印花色浆中能起增稠作用的高分子化合物。原糊:印花糊料在和染料、化学试剂调制成色浆之前,一般先在水中溶胀,制成一定浓度的稠厚的糊状溶液,这种糊状溶液被称为印花原糊。流变性:物体在切应力作用下的流动变形特性。触变性:粘度在等温条件下和时间有依赖关系的可逆变化。粘度指数PVI:剪切速度梯度相差10倍时表观粘度的比值。表观粘度:胶体溶液经过仪器测量得到的粘度,是流体牛顿粘度和结构粘度的总和。结构粘度:在糊料大分子链之间存在范德华力或氢键作用力,从而增大了胶体溶液中流体层与层之间的内摩擦力,形成了所谓的结构粘度。成糊率:为制取相同粘度的糊料溶液,需要投入糊料的量,它表示不同糊料间的增稠能力的大小。假塑性流体:受到切应力时就开始流动,但流变曲线的斜率随剪切应力的增大而减小,即粘度随切应力或剪切速率的增大而不断减小,剪切速率减低后,粘度随之而增高的这种流体。牛顿型流体:对低分子物流体或一些高分子稀溶液来说,粘度不随切应力而变化,在给定温度和压强下是常数,将对dv/dx作图为一直线关系的这种流体。二、填空1. 浓色染样的日晒牢度往往比淡色染样的要(好),而水洗牢度要(差)。2. 溶液中电解质如食盐浓度增加会(加剧)染料的聚集。3. 加热溶解配制的染液在放置过程中其吸收光谱曲线上会出现一个新的波峰,这是由于染料(聚集)所引起的。4. 染色时最常用的助溶剂为(尿素)。5. 直接染料染色后用阳离子固色剂后处理其目的是提高(湿处理牢度),但往往会使(耐日晒)牢度有所降低。6. 还原染料隐色体电位负值越大,还原倾向越(小)。7. 活性染料染色时,染料的利用率不高主要是由于染色过程中(染料水解)。8. 12型酸性含媒染料中的比例关系是指(中心金属离子与络合染料分子数)的比。9. 匀染性酸性染料染羊毛时,等电点以下电解质起(缓染)作用,等电点以上电解质起(促染)作用。10. 两只染料拼混时,若要获得最佳配伍效果,其配伍性比值K 应 (相近)。11. 染料能平均地吸收各种波长的可见光,则此染料是(灰色),全部吸收可见光波则是(黑色)。12. 轧染中为防止染料泳移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有(降低轧液率)、(改善烘干条件)、加防泳移剂等。13. 一个水分子生成有四个氢键的结构,称为(类冰)结构,此时分子的能级(较低)。14. 在直接染料对纤维的染色中,半染时间差异很大,扩散速率高的,半染时间(短),上染比较(快),要达到同样的上染速率,扩散速率低的染料便需要(提高)上染温度。15. 还原速率低的染料可以(干缸)还原,还原速率高的染料可以(全浴)还原。16. 和羊毛染色相比,酸性染料对聚酰胺纤维上染的pH相应较(高),这说明酸性染料对聚酰胺纤维的亲和力比染羊毛的(高),因此染料在聚酰胺纤维上更易发生(染色不匀现象)。17. 暂溶性还原染料显色的必要条件为(酸)和(氧化剂)。18. 上染时,染料随着染液的流动到达(扩散边界层),再通过染料自身的分子运动,(扩散)到纤维表面。19. 上染过程中,分散染料与涤纶纤维的分子间作用力为(范德华力)、(氢键)。20. 一般认为,染色熵成正值的现象是上染过程中,水分子混乱度(增加),类冰结构(被破坏)而引起的。21. 在直接染料对纤维素纤维的染色中,扩散速率(快)的染料,移染性能(好),水洗牢度(差),属于A类染料。22. 还原染料分子结构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羰基),需用(还原剂)在(碱性)溶液中将它们还原成隐色体才能对纤维上染。23. 强酸性浴染色的酸性染料,分子量(小),含SO3H(较多),对羊毛亲和力(低),匀染性(好),湿牢度(差)。24. 在上染过程中,H()O,所以升高温度会(降低)平衡上染百分率。25. 孔道扩散模型主要用于说明染料在(亲水性纤维)中的扩散特点,而自由体积模型主要用于说明染料在(疏水性纤维)中的扩散特点。26. 保险粉之所以能使染料还原是因为其还原电位比还原染料的隐色体电位(大)。27. 中性浴染色的酸性染料,分子量(较大),含 SO3H(少),亲和力(高),匀染性(差),湿牢度(较好)。28. 腈纶纤维中的酸性基团含量不但直接关系到纤维的(上染速率),而且还影响染料在纤维中的(上染量)。29. 染色过程中尿素是常用的(助溶)剂。30. 暂溶性还原染料用于纤维素纤维染色时,染料上染后转化成原来的还原染料母体的过程叫(氧化显色)。31. 分散染料采用高温高压染色工艺时,作为溶胀剂的是(水分子)。32. 还原染料悬浮液轧染法汽蒸过程中要防止与(空气)接触,其目的为(防止隐色体被空气氧化)。33. 在上染过程中,染料主要是以(单分子或单离子)状态在(纤维内部)进行扩散。34. 上染过程中,染料与纤维间的分子间力为:直接染料上染纤维素纤维,主要分子间力为(范德华力)和(氢键);强酸性染料上染羊毛,主要分子间力为(库伦力)。35. 分散染料常用的染色方法有(载体染色法)、(高温高压染色法)和(热熔染色法)三种 36. 使用直接染料染纤维素纤维时,中性电解质起(促染)作用。使用匀染性酸性染料染羊毛纤维时,中性电解质起(缓染)作用。 使用阳离子染料染腈纶纤维时,中性电解质起(缓染)作用。37. 还原染料染色必须经过的四个阶段是(还原)、(上染)、(氧化)、(皂洗)。38. 直接染料上染纤维素时,平衡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染液浓度(增加而增加)和随电解质的加入(而提高)。39. 阳离子染料腈纶浸染时,根据对染色温度的不同控制,常分为( 升温控制 )染色法和(恒温快速 )染色法。40. 阳离子染料腈纶染色时,pH值对含强酸性基团腈纶染色影响(较小 ),而对弱酸性基团腈纶染色影响(较大 )。41. 染料印花的工艺过程中,印花后需要进行( 烘干)、(汽蒸 )和(水洗 )。42. 颜料印花的色浆组分一般为(颜料 )、(黏着剂 )、(增稠剂 )和(其他助剂)。P311 交联剂43. 按印花设备划分,印花方法有(滚筒印花 )、(筛网印花 )、(转移印花 )和(喷墨印花 )。44. 以印花工艺划分的印花方法有( 直接印花)、(防染印花 )、(拔染印花 )等。45. 糊料对染料的亲和力越大,上染率会(越低);印花轮廓的清晰性与原糊的(抱水性 )有关。46. 淀粉糊的表观给色量(高),渗透性(差 )。47. 海藻酸钠成糊率(高),给色量(高),特别适合于(活性)染料的印花。48. 乳化糊色浆含固率(低 ),主要用于(颜料印花或印花后需要树脂整理加工的织物的印花)。49. 合成糊料成糊能力很强,但(耐电解质性能)较差,需要与(海藻酸钠)拼混使用。50. 色浆黏度指数越(小),结构黏度指数越(大),流体假塑流性越大。51. 手工印花色浆的黏度指数往往比圆网印花的(小 ),黏度要(大 )。52. 印制线条、小花纹等精致花纹时,应选用PVI值( 小),触变性较( 强)和黏度较(高 )的色浆。53. 颜料印花的粘着剂主要决定产品的( 手感)和(摩擦牢度 )等性能。54. 评价颜料的一般性能有(着色力 )、(遮盖力 )、(耐光性 )和(分散稳定性 )。55. 颜料印花时,交联剂的用量一般为色浆质量的(1%3% )。交联剂用量太高容易产生(手感发硬 )现象。56. 颜料印花所用的糊料要求(含固率低 )。57. 活性染料的直接印花可以分为( 全料法印花)和(二步法印花 )两种形式。58. 尿素在印花过程起(吸湿)、(膨化纤维)和(助溶 )三种作用。59. 防染盐S的化学名称是(间硝基苯磺酸钠),它是(弱氧化剂 )剂,其作用是( 防止染料在汽蒸时因受还原性物质的影响使结构破坏而造成颜色萎暗)。60. 活性染料印花后水洗时先需要(用大量冷水洗),然后用热水洗和皂洗,防止( 织物再沾污)。61. 还原染料印花工艺有(全料法 )和(二相法 )两种方法。62. 还原染料全料法印花时所采用的原糊需要具有(耐碱性 )和(耐还原性 ),一般采用的原糊为(印染胶糊与淀粉糊的混合糊料 )。63. 活性染料防印印花工艺中,防印浆中可加入( 酸剂)或(释酸剂 )阻止地色活性染料的固色。64. 拔染印花中常用的拔染剂有( 雕白粉)、(德科林 )、(二氧化硫脲 )和(氯化亚锡 )。65. 拔染印花中常用色拔的主要是(还原染料 )和(涂料 )印花浆。66. 涤纶织物用分散染料印花,可采用的三种蒸化方法有(高温高压蒸化法 )、(常压高温蒸化法 )和(热熔法 )。67. 涤/棉混纺织物除了涂料印花外,可采用( 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同浆印花)与(分散染料和还原染料同浆印花 )两种同浆印花工艺。68. 氯化亚锡作为拔染剂时,一般需要加入(酒石酸 ),防止氢氧化亚锡沉淀的产生,适合于(合成 )纤维织物和( 蚕丝稠)的拔染印花。69. 分散染料的分子量大,则其升华牢度( 高 ),适合于(热熔染色 )方法染色。70. 低能型分散染料,其分子量( 小 ),升华牢度( 低 )。71. 活性染料染色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分别为( 上染 )、(固色 )和( 皂洗 )。72. 阳离子染料染色可采用的缓染剂种类有:(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和( 无机缓染剂 )。73. 缓染剂按作用机理可分( 亲纤 )型和( 亲染型 )两种。74. 还原染料染色方法有(隐色体浸染 )和( 悬浮体轧染 )。75. 还原染料隐色体染色法容易产生( 白芯 )现象,原因之一是染色温度( 低 ),主要是防止还原染料发生(过度还原 )现象。76. 直接染料固色剂常用的有( 低分子阳离子固色剂 )、( 树脂型固色剂 )和(反应性固色剂)。77. 强酸性染料吸附羊毛,其吸附等温线属于( 朗缪尔型 );而分散染料对涤纶的染色其吸附等温线属于( 能斯特型 )。78. 染色温度越高,上染速率( 越快 ),平衡上染百分率( 越低 )。79. 分散染料染浓色产品时一般采用( 还原清洗 )方法进行去除浮色。三、简答题1、试述提高浸染染色匀染性的基本措施。 答:a.增加染液与织物之间的相对运动;b.调节温度控制上染速率:调节温度时应使染浴各处的温度均匀一致,升温速率必须与染液流速相适应c.加入匀染剂,可控制上染速率,或增加染料的移染机会;d.延长染色时间,增加染料的移染机会;e.染色前须消除内应力:棉织物润湿,合成纤维预定型处理等。2、简述影响连续轧染染色均匀性的主要因素。a.轧染织物的润湿性能:润湿性能越好,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染色均匀性越好 b.轧辊轧压时压力均匀性c.轧液率的大小:若轧液率太高,引起泳移d.泳移现象e.染料对纤维的直接性:直接性越高,染料对纤维的初染率越高,造成前浓后淡;直接性低,前淡后浓F.烘干方式:一般烘筒烘干往往与热风或红外线烘干结合起来使用,且热风烘干机的各喷风口的风量相等G.固色条件3、影响染料溶液中染料聚集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答:a.染料分子结构:染料分子的结构愈复杂,分子量大,线性芳环共平面性越强,含有的水溶性基团越少,聚集程度越高,分子中具有你的疏水性组分越多,聚集程度越高;b.电解质浓度,染液中电解质浓度越高,染料溶液的胶体状态越易遭到破坏,染料越易聚集;c. pH值:pH值降到一定范围后,某些染料的聚集程度急速增高,甚至引起沉淀;d.温度:染液温度越高染料越不易聚集;e.助剂:如尿素,可提高染料的溶解度;如聚氧乙烯类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会增加染料的聚集程度;f.亲水基团在染料分子中间的比在两端的不易聚集。4、什么叫泳移?并指出其克服办法。答:泳移:织物在浸轧染液后的烘干过程中染料随水份的移动而向受热面迁移的现象。方法:a.降低轧液率;b.加入防泳移剂C.采用无接触式烘干,避免受热不匀发生,并控制焙烘速度5、染料对纤维的吸附等温线主要有哪三种类型,它们分别适合描述哪种纤维对哪种染料的吸附? 答:a.能斯特型吸附等温线:纤维上的染料浓度与染液中的染料浓度成正比关系,随着染液浓度的增高而增高,直到饱和为止。非离子型染料以范德华力、氢键等被纤维吸附固着。如分散染料上染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及聚丙烯腈纤维。b.弗莱因德利胥:纤维上的染料浓度随染液浓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加,但增加速率越来越慢,没有明显的极限,属于物理吸附,即非定位吸附。离子型染料以范德华力和氢键吸附固着于纤维。如直接染料或还原染料隐色体上染纤维素纤维以及活性染料上染纤维素纤维发生共价结合时。C.朗缪尔:在低浓度区时,纤维上染料浓度增加很快,以后随染料浓度的增加逐渐变慢,最后不再增加。离子型染料主要以静电引力上染纤维,以离子键在纤维上固着时,符合此吸附类型。属于化学吸附,即定位吸附。如强酸性染料上染羊毛、阳离子染料上染腈纶6、试述上染过程分哪几个阶段,决定上染速率的主要阶段是哪一步?答:a.染料分子(或离子)随染液流动靠近纤维界面;b.染料通过纤维表面的扩散边界层向纤维表面扩散;c.染料分子被纤维表面吸附;d.染料向内部扩散并固着在纤维内部。扩散阶段决定上染速率。7、试分析影响染料扩散的因素,扩散速率与染色效果之间的关系。答:a.染料分子结构大小和纤维微隙大小:分子大,纤维微隙小,不易扩散b.纤维的结晶度:结晶度高,分子排列整齐,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不易扩散c.染料与纤维分子的作用力:作用力大的,不易扩散;作用力小的,易扩散。d.染料浓度的影响随染料和纤维种类的不同而不同。用非离子型染料染非离子纤维时,染料浓度对扩散影响较小,而非离子染料上染具有相反电荷的纤维时,扩散速率随染料浓度的增大而增大。e.染色温度:温度越高,越易扩散染料的扩散速率高,染透纤维所需要的时间短,有利于减少因纤维微结构的不均匀或因染色条件的原因造成吸附不匀的影响,而获得染色均匀的产品。8、直接染料染色时,如何控制盐的用量及加入方式?答:A:匀染型直接染料,分子结构简单。加大量的盐促染,始染时可适量加入。B:盐效应直接染料,应加适量的盐。升温至规定温度10min后开始加入溶解盐,间隔一定时间分批加入,逐渐增量。C:温度效应直接染料,加少量盐。间隔一定时间分批加入。9、直接染料染色时,如何进行温度的调控?答:A型直接染料染色温度不宜太高,一般70-80;B型直接染料和C型直接染料始染温度可低,并控制好升温速率,在较高温度下恒温一定时间。为了获得较好的上染率,可在后期进行降温并维持一段时间。10、还原染料上染过程包括哪些步骤? 答:染料的还原和溶解:隐色体上染:隐色体氧化:皂洗后处理:11、元明粉在直接染料染棉纤维、匀染性酸性染料染羊毛中各起什么作用,分析其作用原理。答:A.元明粉在直接染料染棉纤维中起促染作用。 原理:a染浴中加元明粉,降低由于库伦力产生的能阻E,提高上染率。 b在染液中里加元明粉,增加染液本体中的钠离子浓度,还可以减少染液本体和纤维界面的浓度差,从而降低由于浓度差而产生的能阻,提高上染率。 c染液中加入元明粉,可增加染液中染料活度,提高染料的平衡吸附量,从而提高上染率。 B.在匀染性酸性染料染羊毛中起缓染作用。 原理:染料带负电,在PH值低于纤维等电点时,羊毛纤维带正电,加入元明粉时,SO42- 优先吸附在纤维表面,削弱纤维表面的Zeta电位对染料的作用,从而起到缓染作用。 但染料离子的大小远远大于SO42-,上染过程中染料会慢慢取代SO42-12、试分析温度对阳离子染料染腈纶上染速率的影响,实际工艺过程中如何控制其上染速率? 影响:温度低于玻璃化温度时(湿态70-85),纤维大分子链运动几乎为零,纤维结构紧密,染料分子仅吸附于纤维表面。当染浴温度接近玻璃化温度时,腈纶大分子链的自由运动对温度变得敏感,进一步升高染浴温度,纤维大分子链运动更为剧烈,其自由体积呈指数形式增长,大量染座暴露给染浴中的染料,同时染料的扩散速率也加快,因此上染速率发生突变。染色温度处于纤维玻璃化温度以上1015时,大部分染料都在此范围内完成上染,染料的上染速率发生突变。染色温度高于纤维玻璃化温度以上10-15(集中上染区)时大多数染料在此范围内上染。 控制:在实际工艺过程中,一般50-60始染,然后分段升温染色。染色温度越接近集中上染区,升温速率越慢,且有时在每个升温段之间,保温染色一段时间,以利于匀染。最高染色温度一般控制在98-105.13、试比较11型和12型酸性含媒染料染色性能的异同点。答:相同点:具有较好的日晒和耐洗牢度。 不同点:1:1型酸性含煤染料:在强酸下条件下染色,匀染性好。但酸的用量大,易使羊毛受到损伤、影响织物手感和光泽、易腐蚀设备等。 1:2型酸性含媒染料:在弱酸性或中性条件下染色,匀染性差。水溶性不够好,染料易聚集,该类染料的水溶性、匀染性、亲和力、染色牢度主要取决于磺酰氨基等亲水基的多少、芳香环和其他取代基的性质、络合金属离子的性质等。14、画出弱酸性染料染蚕丝的 D f pH图,并分析其成因(用化学式表示)。15、说明暂溶性还原染料染棉织物卷染的工艺流程及作用。什么是暂溶性还原染料?其显色条件如何? 工艺流程:浸染染液(含亚硝酸钠的中性或弱碱性染液) 浸染显色液 水洗 皂煮 水洗 烘干由还原染料隐色酸制得的可溶性硫酸酯钠盐或钾盐,可以在弱碱性浴中对纤维素纤维直接上染,在酸性浴中用氧化剂处理,便可恢复成原来的还原染料固着在纤维上,该类染料称为暂溶性还原染料。浸染染液:染料在含有亚硝酸钠的中性或弱碱性染浴中对纺织物上染浸染显色液:硫酸酯先水解成隐色酸然后被氧化成还原染料母体皂煮:去除浮色,提高染色牢度和获得稳定的色泽16、什么叫固色率?分析影响活性染料固色率的因素。答:固色率是染料与纤维发生共价结合的染料量占投入染料总量的百分比。17、简述直接染料阳离子固色剂固色的工作原理,常用固色剂有哪几类?答:反应机理:D-SO3-Na+ + F-NH3+Cl-D-SO3-NH3+-F + NaCl 阳离子固色剂可与染料阴离子在纤维上发生离子交换反应,生成微溶或不溶于水的盐类,从而封闭染料的水溶性基团,防止染料在水中电离和溶解而从织物上脱落。而有些可与染料之间形成离子键以外,还可与染料和纤维之间形成氢键、范德华引力,能显著提高湿处理牢度。含有反应性基团的阳离子固色剂与染料分子反应的同时,还能与纤维素纤维反应发生交联,形成高度多元化交联网状体系,使染料、纤维更为紧密牢固地结合在一起,防止染料从纤维上脱落,从而提高染色牢度。常用的固色剂有:低分子阳离子固色剂、树脂型固色剂、反应性固色剂。18、还原染料隐色体染色法有几类上染方法?与染料的结构有何关联?答:上染方法有三类:甲法、乙法、丙法。甲法:适合结构复杂,亲和力高,扩散性差,易聚集的染料,采用50-60染色,不加盐催化,要加缓染剂,降低初染速率。碱和保险粉用量较高。乙法:适合结构较简单,亲和力较低,初染速率较低的染料,采用40-50染色,碱和保险粉用量较低。丙法:适用于结构简单的染料,亲和力较低,聚集倾向较小,扩散性较好。采用25-30染色,碱和保险粉用量再降低,可加盐促染。 19、试分析还原染料隐色体上染容易产生白芯现象的原因及防治的方法。答:原因:由于染料隐色体分子较大、平面性好、对纤维亲和力高。另外,染浴中含有烧碱、保险粉等大量电解质,对隐色体上染起促染作用,使得初染速率很高,匀染性下降,即使延长上染时间,也难以获得匀染。由于染色温度低,隐色体容易聚集、在纤维内的扩散速率低,移染和透染性差。防治方法:a降低初染率:控制上染温度、选用适当的缓染剂,平平加类,阳离子类,牛皮胶。b增进移染:加入助溶剂如乙醇等,降低隐色体的聚集,提高扩散性和移染性。c适当提高温度,延长染色时间,增进移染。20、什么叫阳离子染料染色饱和值、腈纶纤维染色饱和值和饱和系数?并指出它们对实际生产有何指导意义?答:阳离子染料染色饱和值:能使给定纤维达到饱和吸附所需商品染料的量,以相对于纤维或织物的质量(owf)来表示。腈纶纤维染色饱和值:是表征和评价纤维可染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纤维本身的一种特性常数。可用以表征单位质量纤维上含有可容纳阳离子染料的阴离子染座数量饱和系数:纤维染色饱和值与染料的染色饱和浓度之比。是阳离子染料的特征常数,与染料的纯度和摩尔质量有关是阳离子染料的特定染料的饱和系数可表征该染料在对纤维染色时的饱和特性意义:借助于染料的染色饱和值及染料的饱和系数,有助于对不同品种纤维进行合理的染色加工以及正确控制阳离子染料的使用浓度。21、影响还原染料还原速率的因素有那些?过度还原有那些现象? 答:影响因素:a染料结构本身(含吸电子基易还原); b染料的颗粒大小与结晶性质:颗粒小即比表面大,速率快;染料形成结晶 则还原速率降低B还原温度高,还原速率高;c还原剂的浓度越高,还原速率越高;过度还原现象:染料对纤维的直接性大为降低,而且容易进一步过还原为对纤维几乎完全丧失亲和力的产物,同时氧化后不能恢复成原来的染料,染色品的色光萎暗、颜色变浅、染色牢度低。22、试分析影响分散染料溶解度的因素。答:影响因素:染料分子的分子大小,极性基团的性质和数量,分散剂的性质和用量,染料的晶格结构和颗粒大小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含极性基团少的染料溶解度很低。温度提高,溶解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超过100时作用更明显。一般来说,溶解度大的,随温度的升高溶解度提高得多一些,反之则较少。分散剂在溶液中超过临界胶束浓度后,会形成微小的胶束,将部分染料溶解在胶束中,发生增溶现象,从而增加染料在溶液中的表观浓度溶解度增大 颗粒小、晶格结构不稳定的分散染料溶解度较大23、分析涤纶分散染料碱性染色的优缺点。答:优点:在碱性浴中染色后织物手感柔软;防止低聚物发生;防止由前处理造成的一些染疵,如退浆不尽、精练不足等;防止碱减量杂质的再沾污;省略还原清洗;有可能实现精练、染色一浴法工艺等缺点:对染液PH稳定性要求很高,对染料的要求较高,在碱性介质中某些分散染料易与钙、镁、铁离子等形成络合物,也较易被还原性的助剂和分解产物还原破坏,碱性染色染料用量较多,只能染浅、中色。24、 简述涤纶超细纤维织物染色加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改进措施。表面积越大,对染料吸附速度越快,以致上染速率加快,容易造成染色不匀;表面积越大,表面反射光越大,染深色较为困难表面积越大,增加了纤维的总曝光量,致使染料受到更多的破坏,耐光牢度差。在湿热状态下,易吸附染料,从而降低湿牢度措施:选用提升性好的染料选用结构差异较大的染料拼混,利用染料的加和性始染温度降低1015,以降低瞬染现象降低升温速度,延长染色时间,加入匀染剂,适当升高染色温度,来提高匀染性25、载体在涤纶分散染料染色中具有那些作用,并简述涤纶分散染料载体染色原理。答:作用:a溶胀剂的作用;b促染作用。原理:载体小分子能进入纤维,并以氢键或范德华力方式与纤维结合,削弱了纤维内分子链间的结合力,增大了大空穴产生的概率,染料扩散速率提高,上染百分率增加。染色时,载体吸附在纤维表面形成一层液状载体层,又由于载体对染料的溶解能力较强,因此在纤维表面可形成一层浓度很高的染料层,这样提高了染料在纤维内外的浓度梯度,可加快染料的上染速率。26、试分析强酸性染料和弱酸性染料在结构与染色性能上有何不同?答:性能 强酸性 弱酸性分子结构 简单 较复杂磺酸基比例 较大 较小溶解性 好 稍差直接性 小 较大匀染性 好 中等染液PH值 2.54 45常用酸剂 硫酸 醋酸元明粉作用 缓染 缓染作用小湿牢度 很差 中等27、试分析酸性染料与直接染料在结构和性能上有何异同?答:结构上异同点:直接染料分子的结构特点是线性、芳环共平面性及含有可和纤维素纤维上的羟基形成氢键的基团,使直接染料分子之间、直接染料和纤维素分子之间的范德华力和氢键作用较大,对纤维素具有较高的亲和力以及在染液中有较大的聚集倾向。酸性染料通常是以磺酸钠盐的形式存在,极少数以羧酸钠盐形式存在。结构简单,多数为单偶氮结构,少数为双偶氮结构,染料分子中缺乏较长的共轭双键体系,分子芳环共平面性或线性特征不强,对纤维素纤维的直接性很低,只有少数结构复杂的染料可以上染纤维素纤维。性能上异同点:色谱齐全,耐日晒牢度都随纤维品种而有很大差异。但直接染料除了对纤维素纤维有亲和力,还可上染蚕丝等蛋白质纤维,特别是深色品种。酸性染料染深色要经过固色处理,才能达到湿处理牢度要求。28、弱酸性染料对锦纶染色时,影响染色速度和竭染率的主要工艺参数是什么?为什么?答:a染色温度:温度升高,上染速率加快,但平衡上染率(竭染率)会下降。b热定形:锦纶染前在空气中干热定形,末端氨基容易受到氧化,染料的上染速率和平衡上染量明显降低。而用蒸汽定形后,不少染料的上染速率非但不降低,反而增高,蒸汽温度越高,上染速率增加得也越多。c染液PH值:PH越低,锦纶的氨基质子化而带正电 ,与带负电的染料的库伦力越大,越易是染料与锦纶结合,从而使上染速度变快。PH值越低,质子化氨基越多,能反应的染料量越大,竭染率越大。d匀染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酸性或弱酸性环境中会减缓上染速度、降低竭染率。因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与带正电的锦纶吸附,减缓染料的上染。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会降低上染速度和竭染率。与带负电的染料作用形成结构松弛的复合物,减缓上染速度且降低最终竭染率。29、试从羊毛和蚕丝的结构出发,分析用弱酸性染料染色时如何控制温度?答:羊毛的外层是结构紧密的鳞片层,对染料的扩散有很大的阻力。羊毛在50以下时在染浴中的溶胀度较小,染料的扩散速率较低,因此始染温度为可为50。对于耐缩绒型酸性染料的上染,在6080的临界温区内控制升温速率是十分重要的,为了获得匀透的染色效果,需要采用延长高温保温一段时间来进一步提高染料的移染性和染料在羊毛纤维中的扩散速率,所以羊毛需要长时间的沸染。蚕丝纤维比较娇嫩,真丝绸质地轻薄,长时间沸染后因表面擦伤而失去光泽,容易产生灰伤疵病,因此一般宜采用95左右染色。30、试画出活性染料上染、固色速率曲线图,并简述染色特征值。S值:表示在中性盐存在下染料达到第一次平衡的上染率,反映染料对纤维的亲和力或直接性高低。E值:表示加碱后染色最终时的染料的上染率,第二次上染程度可以从E-S求得。R值:表示加入碱剂10min(或5min)时的固色率与最终固色率的比值,表示染料与纤维发生反应的固着速率,可粗略反映染料的反应性。F值:表示洗去浮色后染料的固着率,它反映染料固色率高低。T50:表示达到最终固色率一半所需的时间。也常用来表示染料的固色速率。 曲线图:P85 31、简述印花后蒸化目的、原理及主要工艺因素。答:1)染料印花:目的:使染料扩散上染纤维。原理:气蒸时,色浆浆膜中的糊料吸收蒸汽的水分,蒸汽变成水放出热量使织物升温,此时在印花部位形成一个局部”染浴”。气蒸过程中,色浆浆膜与纺织纤维之间的染料浓度差,推动染料扩散上染纤维。因素:温度、时间、染料浓度2)颜料印花:目的:加固纤维表面的颜料,即固色。原理:用于着色的颜料被印花黏着剂形成的薄膜包裹固定在纺织纤维的表面,经过气蒸,印花黏着剂发生交联反应,加固了纤维表面的颜料。因素:温度、时间32、印花制版时如何根据加工产品花型要求选择丝网规格和控制刮刀因素?答:丝网的选择:1)非常精细的纹样,应选带色丝网。因为感光制版中,当无色丝网曝光时,无色透明的丝网会对光线产生乱反射,出现光晕现象,造成曝光缺陷。2)精细的花纹,选用数目大的丝网;织物吸浆量大的,选用数目小的筛网。3)所选丝网网孔的宽度是色浆中颗粒尺寸的3倍。 刮刀控制:1)橡胶刮刀:刮刀硬度:采用肖氏48-80度,硬度高的印精细花纹,硬度低的印大块面纹样;刮刀刀头:一般刀头弧度相对小的用于给浆量少的细线条花纹;刀头稍平或弧度大些的,则用于给浆量多的大块面花纹;刮刀压力与色浆的渗透度成正比;刮刀的刮印角度大,色浆透网量少,适于精细线条花纹,反之,适于粗犷的或大面块的图案;刮刀刮印的速度快,色浆透网量少,反之则多。2)磁棒刮刀:电磁力大则色浆透网量多,有利于印透;刮刀直径越大也越利于色浆的透网。33、活性染料印花应选择何种糊料?为什么?答:1)常用海藻酸钠。 因为海藻酸钠的结构上带有羧酸基(-COOH),在碱性介质中生成羧酸钠(-COONa),溶解于水中,电离成羧酸阴离子和钠离子,因此海藻酸钠是阴荷性的,与阴荷性的活性染料有很好的相容性,得色率较高。常加入其他助剂,获得较好的印花效果。 2)高取代度的羧甲基淀粉、羧甲基纤维、聚丙烯酸类的阴离子合成糊料也可作活性染料的原糊。 因为它们的给色量比海藻酸钠糊还高,洗涤也更容易。但合成增稠剂耐电解质稳定性欠佳,粘度下降很多,影响其使用。34、颜料与染料在结构和应用性能上的主要差别是什么?各有哪些优缺点?答:从发色结构看,两者并无本质区别,只是颜料通常缺少水溶性基团,在应用时不像染料一样在介质中以单分子状态存在,因此,颜料常被看作是染料的聚集体。实际上,有些染料在纤维上染着后的状态与颜料并无不同,但颜料印花与一般的染料印花有很大不同:1)颜料印花不能像染料一样通过与纤维的相互作用而上染,必须依赖于粘着剂与纤维结合。其优点:颜料印花对纤维没有选择性,使用于任何纤维制成的纺织品。缺点:会导致染料印花中不易出现的问题,如手感、摩擦牢度等不理想。2)颜料对纤维着色的效果还与颜料的“遮盖”作用有关,遮盖力优异的颜料可以遮盖纤维原有的颜色,只显示颜料本身的色泽。这样就不需要借助防/拔染技术就可以在中深色纺织品上直接印制浅色花纹。3)颜料印花与染料印花相比,常常用水较少,同时也比较节能。但颜料印花的黏着剂除了必须有很好的黏着力,薄膜的耐磨性、透明度、柔软性等也重要;增稠剂必须选含固率尽可能低的品种。35、颜料印花色浆的基本组成如何?各组成对产品的质量有何影响?答:基本组成:颜料、黏着剂、增稠剂、其他助剂(交联剂等)。1)颜料:颜料用量的提高不但需要增加黏着剂的用量,导致产品手感发硬,而且色浆的稳定性也会变差。用颜料不易印制颜色很浓的图案,特别是选用几种颜料拼色时效果更差。2)黏着剂:对颜料印花的手感、耐洗牢度有决定性的意义,同时,花纹图案的色泽鲜艳度、耐晒牢度和光泽等也与黏着剂的性能密切相关。(决定产品的手感、牢度、光泽)3)增稠剂:若含固率高,黏着剂成膜后糊料完全不能洗除,严重影响手感。颜料印花对增稠剂的要求十分苛刻,必须使用不含固体物质的乳化糊或含固率极低的合成增稠剂。4)交联剂:用量过高时,虽然摩擦牢度高,但手感会严重恶化。36、颜料的遮盖力的作用是什么?与哪些因素有关?答:作用:涂布于基质表面的着色剂颜料阻止光线穿透着色剂膜到达基质表面,从而遮盖基质表面原有地色使其不能显露。这对在已染色织物上印制浅色花纹十分重要。 因素:1)颜料折射率。介质折射率一定,颜料的折射率越高,遮盖力越强 2)颜料本身对光的吸收能力。 3)颜料的粒径及分布。当颜料粒径小于光波波长的1/2时,因光线发生绕射,遮盖力很低;随着粒径增大,遮盖力提高,至一定直径时达到最大值,继续增大粒径则会由于颜料总体反射面积下降而导致遮盖力的损失。 4) 颜料的混合。混合颜料的遮盖力取决于混合物各组分的遮盖力37、简述涤纶还原剂拔染印花、碱拔染印花的机理,举例说明印花工艺流程。答:还原剂拔染印花机理:利用分散染料还原电位的不同,分别用氯化亚锡、变性锡盐、德科林进行拔白或着色拔染。可拔分散染料(即地色染料)可以被拔染剂还原分解,分解产物应无色,对涤纶的亲和力很低,且分解产物易从纤维上去除。碱拔染印花机理:在高温时,某些分散染料可能会发生水解,使染料具有亲水性,失去对涤纶的亲和力,而采用耐水解的分散染料作着色防染的染料。易于水解的基团有-OCOR、-OCOOR、-NHCOR、-COOR、-CN,双酯基团在高温下对碱十分敏感,羧酯基被碱剂水解,生成对涤纶没有亲和力的水溶性羧酸盐,从而易于从纤维上洗除。最常用的工艺流程:浸轧低温烘干印防染色浆烘干(130,20-30min)汽蒸(常压170 710min)后处理(酸洗:30%HCl 20ml/L ,60-70;温水洗;冷水洗)也可用:印防染色浆印全满地地色色浆烘干固色后处理38、还原染料印花时应选用什么糊料?为什么?答:1)全料法印花色浆常用印染胶。 因为全料法印花色浆中含有强碱性的碳酸钾和还原剂雕白粉,所以原糊要耐碱和耐还原剂。印染胶有还原性,且耐碱,用它制成的印浆在烘干时雕白粉分解最少,而在蒸化时又能使雕白粉利用率提高。印染胶糊的吸湿性较强,在蒸化机内湿度控制不好,极易造成花纹渗开,为此,常与淀粉糊拼用。 2)二相法常采用甲基纤维素或海藻酸钠与小麦淀粉糊、龙胶糊混用。 因为全部用甲基纤维素或海藻酸钠原糊,会阻碍还原液的渗入和染料的扩散,造成色淡或摩擦牢度低。 四、问答题1.已知某一分散染料在90和120达到染色平衡时涤纶纤维上的染料浓度和水溶液中的染料浓度,试求90和120时的分配系数和亲和力(涤纶纤维的有效容积为0.2 l/kg)以及染色热和染色熵,分析温度对分配系数的影响,并说明原因。染色温度在涤纶上(mol/kg)在水中(g/l)900.130.021200.200.152.叙述酸性媒染染料的染色原理,母体为偶氮结构的酸性媒染染料在分子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写出化学结构式) 答:染色原理:酸性染料染透(吸附、扩散)纤维;重铬酸根离子被纤维均匀吸附、还原成Cr3+;Cr3+、羊毛、染料三者络合酸性媒染染料通过配位键、离子键、范德华力和氢键等与纤维结合。 分子结构的特点:在溶液中与三价铬离子随着溶液中的PH不同可形成1:1和1:2型两种络合物。在PH小于4的溶液中,主要生成1:1型络合物;在弱酸性或中性染液中,主要生成1:2型的络合物。3.活性染料用浸染法对纤维素纤维染色时,影响固色率的因素有哪些?作简要说明。试述碱剂用量对活性染料在纤维素纤维上固色率的影响情况? 答:1)碱剂用量碱主要是作为染料与染物应对的催化作用,它使染料分子和纤维素分子发生结合。因此,重要的是不在于碱的种类而是添加碱后染液PH的平均值。一般情况下染液的PH值应11.5为最佳。烧碱用量过低,固色率稍低,得色稍浅。但烧碱用量过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冷链物流行业市场布局分析报告
- 2025年健身产业健身健康管理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环保科技行业全球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智能穿戴行业智能穿戴设备技术创新与市场发展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智能家居行业全球市场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报告
- 2025年绿色能源行业可再生能源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幼儿园夏季防溺水安全家访方案
- 飞行培训合作协议模板及注意事项
- 企业员工劳动合同管理及风险防范
- 课前自习任务及时间管理方案
- Unit 2 Different families Part A(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2024-2030年中国电船行业趋势预测及投融资分析报告
- 超全自考英语二词汇表-含音标4500-个单词
- 【MOOC】电工电子实验基础-东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成都市公务员劳动合同
- 专题02 0-v-0模型(解析版)-2023-2024学年高中物理同步模型易点通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自然辩证法论述题146题带答案(可打印版)
- 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同步练习】
- (校对)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地市卷)答案和解析
- 河北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试题集
- 专题03 相似三角形重要模型-手拉手模型(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