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子宫脱垂.ppt_第1页
课件:子宫脱垂.ppt_第2页
课件:子宫脱垂.ppt_第3页
课件:子宫脱垂.ppt_第4页
课件:子宫脱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阴 挺,(子宫脱垂),概 念,妇女子宫下脱,甚则挺出阴户之外,或阴道壁膨出。前者为子宫脱垂,后者为阴道壁膨出,统称阴挺,又称“阴菌”、“阴脱”。因多发在产后,故又有“产肠不收”之称。本节着重论述子宫脱垂。,本病始见于针灸甲乙经妇人杂病:“妇人阴挺出,四肢淫泺,身闷,照海主之。” 隋代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四阴挺下脱候提出了阴挺的病因病机为“胞络损伤,子脏虚冷,气下冲则令阴挺出,谓之下脱。亦有因产而用力偃气而阴下脱者。”明代景岳全书妇人规前阴类描述了阴挺的临床特征为“妇人阴中突出如菌、如芝,或挺出数寸”,提出治疗以“升补元气,固涩真阴为主”,至今对临床仍有指导意义。 西医学之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可参照本病治疗,病因病机,本病的主要病机是气虚下陷与肾虚不固致胞络损伤,不能提摄子宫。,1气虚 :素体虚弱,中气不足,或产时损伤,或产后过早操劳负重,或长期咳嗽等,以致脾虚气弱,中气下陷,不能提摄,故阴挺下脱。 2肾虚 :先天不足,或房劳多产,或年老体弱,肾气亏虚,以致胞络损伤,子宫虚冷,摄纳无力,亦令下脱。,子宫脱出阴户之外,摩擦损伤,则邪气入侵,湿热下注,可致溃烂者。,诊断要点,1.病史 :有分娩损伤史,或产后过早操劳负重,或长期咳嗽、便秘史。 2症状 :阴道有物下坠,甚则脱出阴道口外(图11-1),站立过久或劳累后加重,卧床休息后多可回纳。伴有不同程度的腰骶部酸痛或下坠感,严重者常伴有排尿困难、便秘、遗尿。暴露在外的宫颈和阴道壁可发生溃疡出血,或有脓性分泌物。,3妇科检查 :根据患者平卧并用力向下屏气时子宫下降的程度,将子宫脱垂分为3度: 度:轻型 宫颈外口距处女膜缘4cm,未达处女膜缘;重型 宫颈已达处女膜缘,阴道口可见宫颈。 度:轻型 宫颈脱出阴道口,宫体仍在阴道内;重型 宫颈及部分宫体脱出阴道口。子宫颈及部分子宫体脱出于阴道口外。 III度:宫颈与宫体全部脱出于阴道口外。,鉴别诊断,主要与宫颈延长、宫颈息肉或肌瘤以及子宫黏膜下肌瘤从宫颈脱出者相鉴别。,辨证论治,本病以虚为本,有气虚、肾虚之别,可兼有湿热之标证。在治法上应按“虚者补之,陷者举之,脱者固之”的原则,以益气升提,补肾固脱为主。兼湿热者,佐以清热利湿,并配合局部外治。去湿热后,仍需补气扶正以固本。,1、气虚证,主要证候:子宫下坠或脱出于阴道口外,劳则加剧,小腹下坠,四肢无力,气少懒言,面色少华,小便频数,带下量多,质稀色白。舌淡苔薄,脉虚细。 证候分析:脾主中气,脾虚则中气不足,气陷于下,提系无力,故子宫脱垂,小腹下坠;脾主四肢,脾虚中阳不振,则四肢无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下元气虚则膀胱失约,故小便频数;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浊下注,则带下量多,质清稀;舌淡苔薄,脉虚细,均为气虚之象。,治法: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方药:补中益气汤(方见月经不调)加川断、金樱子。 若兼湿热,带下量多,色黄质粘腻,有臭气者,可加黄柏、败酱草、薏苡仁以清热利湿。,2、肾虚证,主要证候:子宫下脱,腰膝酸软,小腹下坠,小便频数,夜间尤甚,头晕耳鸣。舌淡红,脉沉弱。 证候分析:肾藏精而系胞,肾虚则冲任不固,带脉失约,而致子宫脱出,腰酸腿软,小腹下坠;肾与膀胱相表里,肾虚膀胱气化失司,故小便频数,夜间尤甚;肾精不足,清窍失养,故头晕耳鸣;舌淡红,脉沉弱,均为肾虚所致,治法:补肾固脱,益气升提。 方药:大补元煎(方见月经不调)加金樱子、芡实、鹿角霜、紫河车。 若命门火衰,元气不足者,可酌加补骨脂、肉桂以温补命门。,2019/9/1,15,可编辑,若子宫下脱日久,出现红肿溃烂,黄水淋沥,带下量多,色黄如脓,有臭气,发热口渴,小便黄赤,灼热而痛等湿热症状,轻者可于前方加黄柏、苍术、土茯苓、车前子等,以清利湿热;重者应首先清利湿热,用龙胆泻肝汤(方见月经前后诸症)。待湿去热清,再扶正固本。,其他疗法,1针灸 2外洗 3盆底肌肉锻炼,收缩肛提肌,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 4子宫托 5手术治疗,1针灸,体针取百会、气海、维胞、子宫、三阴交,脾虚配足三里,肾虚配太溪。用补法,并灸。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耳针取内生殖器、皮质下、脾俞、肾俞。每次选2-3穴,10次为一疗程。,2外洗,(1)丹参、五倍子、诃子肉煎水熏洗。 (2)蛇床子、乌梅煎水熏洗。 (3)金银花、紫花地丁、蒲公英、蛇床子、黄连、苦参、黄柏、枯矾,煎水熏洗坐浴。用于阴挺兼湿热下注者。,3盆底肌肉锻炼,收缩肛提肌,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4子宫托,适用于I度与II度子宫脱垂。将环状子宫托放入阴道内,早上放入,晚上自行取出,清水洗净抹干保存。月经期及妊娠三个月后停放。,5手术治疗,经上述治疗无效者,按子宫脱垂的程度、年龄及生育要求等选择手术方式。,临证思路 预后 文献摘要,案 例,1一妇人阴中挺出五寸许,闷痛重坠,水出淋沥,小便涩滞,夕以龙胆泻肝汤分利湿热,朝以补中益气汤升补脾气,诸证渐愈。再以归脾汤加山枝、茯苓、川芎、黄柏,间服调理而愈。后因劳役或怒气,下部湿痒,小水不利,任用前药即愈。,2朱XX,女,30岁。 初诊;去秋曾经难产,达五天始分娩。惟由彼时用力过度,胞络损伤引起本病。而后劳动经常有下腹重坠之感,子宫有时脱出阴道之外。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党参15 g 炙升麻3 g 炙黄芪12 g 丹参15 g 白芍15 g 茯苓12 g 枳壳20g 柴胡3 g 陈皮6 g 炙甘草3 g。服药7剂后,子宫回升,精神转佳,胃纳正常。,二诊:近由月事适临,参加农忙劳动,子宫又复脱垂。阴部肿痛,带下黄水淋漓,小溲热少。伴有头晕腰酸,心悸气逆,舌薄白,脉软弦带数。劳累过度,气虚下陷,兼有湿热下注。拟再升举轻阳,补益气血,佐以清热利湿之品。,处方:炙升麻2 g 炙黄芪9 g 柴胡2 g 菟丝子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