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山东高考语文卷答案(上课实用).ppt_第1页
2016山东高考语文卷答案(上课实用).ppt_第2页
2016山东高考语文卷答案(上课实用).ppt_第3页
2016山东高考语文卷答案(上课实用).ppt_第4页
2016山东高考语文卷答案(上课实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1B 2B 3A 4D 5A 二、 6D 7C 8C 三、 9B 10D 11A 12B,两词都是形容词。 幽美:幽静秀美。如:群山环抱、溪水常流的幽美山庄。 优美:优雅而美丽;美妙,美好。 “幽美”一般用来描写自然景物,并且有一种幽静、安静的感觉,适用范围较窄; “优美”可用于自然景物,也可用于姿态、文学艺术等方面,适用范围较广。,领会:着重指理解、体会。对象常是较抽象的事物,如精神、意思、意义、意图、意味、道理、知识等。 领略:着重指体验、欣赏、认识或尝试。对象常是具体事物,如风光、风味、滋味等。 领悟:着重指理解,弄明白。对象常是含义、道理等抽象事物。,繁复:指繁多而复杂。 繁杂:1、事情多而且杂乱。 2、形容(雨点)“繁“、“密“、“多“。,“海市蜃楼”与“空中楼阁”都能比喻不真实的事物,但有区别:“海市蜃楼”有两相关的意义,其中其本义跟“空中楼阁”区别明显。 “海市蜃楼”偏重在虚无缥缈,远离现实;“空中楼阁”偏重在没有根基,脱离实际。 “海市蜃楼”多指幻景,多比喻容易幻灭的“希望”、虚幻的“前景”;“空中楼阁”多指幻想,多比喻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空想等。两者结构不同,用法也有差别,如“空中楼阁”可以跟“架起”照应 ,“海市蜃楼”则不可以;“海市蜃楼”前边能加“空中”,“空中楼阁”前边则不能再加“空中”。,翻译参考:(1)他们不再造柴薪搭成的巢居住,是为了避风寒;不再造土穴居住,是为了避潮湿。 评分标准:1、4个分句每小句1分。 2、 “者”为助词,译成”的人“错。 3、 “为”,翻译为“盖,住”,也算对。 4、“以也” 表示目的,表示出来这个意思就算对,如以译为“来,用来”。 5、“其”没翻译也不算错。 6、改变原句的基本结构,如“为了避风寒,他们不再建造柴薪搭成的巢”,不得分。 7、其他明显的错误,本句不得分。,2)您却还想让诸侯来归附,不是很难吗?您的话错了。 评分标准:1、3个分句每小句1分。 2、 “致”是“使之心甘情愿至”的意思,译成“有要求或者强迫其至”意思的“称霸、招致”, 不得分。 3、 “乃”,翻译为“却,竟然,”,都算对。 4、考虑到“致、乃”,本句有一定难度,“公”,译为“景公”不做错误处理,第三句同样处理。 5、“不亦难乎”没翻译出反问语气不算对,“难”译错不得分。 6、“过”译为“过分”错。,3)这样做是可以的。虽然这样,难道您就不想要富有和尊贵吗? 评分标准:1、3个分句每小句1分。 2、第一句 “是”译为“这样、这样做、这样说、这”均可,“则”是加强肯定语气的副词, “矣”是表示肯定的语气助词,译为“了”, 意思通顺也给分。 3、 “虽然”,是两个词, “虽”译成“即使”也算对。注意“然”不能丢。 4、独,没翻译出“难道”,体现出了反问语气,也算对;译成“单独、只是”“偏偏”“自己”错。,水仙子 舟中,入夜,洞庭湖上昏蒙蒙一片,客船孤零零地停泊在湖间。只有岸上一盏青灯荧荧作闪,同我乘坐的小船遥遥相伴。舱外一阵阵北风肆逞着淫威,想必在无情地摧残着梅花的花瓣。我禁不住推开船窗观看,这才发现已是大雪漫天。顿时我诗兴大作,迫不及待要同风雪争先。雪片与暴风搅作一团,我的诗句又同飞雪互相纠缠。我朗声大笑,心情无比畅然。,14(1)比拟、排比。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用“争先”“鏖战”把“诗豪”“风”和“雪”拟人化,“诗和雪缴缠”,用“缴缠”将“诗”拟物,把抽象的“诗”具象化,生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作者迸发的诗情。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构成排比句,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氛。 评分标准:修辞手法的名称1分,分析1分。手法答“拟人”也算对。 分析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怎样具体使用,(如比喻,要说出来把什么比作什么)二是表达效果。考虑到分析只占1分,所以这两个方面,如果只答出来一个方面也给1分,排比的表达效果中,答“增强了气势”也算对。,(2) 孤舟夜泊、青荧客船、朔风等,表现了作者的孤独之感、羁旅之思; 1分,答出“孤独、消沉”的意思即可。 漫天飞雪激发了作者的创作豪情,风雪鏖战,“诗豪”与风雪争先,“诗”又与雪缴缠,表现了作者啸傲孤独与风雪的豪迈气概; 2分,创作豪情与豪迈气概各1分;或“豪迈、激昂、高昂”之类1分,分析1分。 “一笑琅然”,抒发了作者战胜困境的快意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1分,体现出“释然、愉悦、乐观”的意思即可。,15 (1)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3)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6示例:东滩的景象可不是这样 比偷猎者更可怕的,是互花米草 第一处,应该有转折的意思,表示与现在不同,而且是否定的,不好的。(1分)应该说清楚地点,具体所指“东滩”或者代指“这里”,(1分)未说清楚地点的不给分。 第二处,应含有更进一步的意思,应明确指出来“互花米草”。,17示例:拖延症是生命的窃贼,它会在不知不觉,盗取你的热情,偷走你的机会。 评分标准:1、手法2分,内容2分。 2、内容方面一看是否符合题目要求,即体现危害;二看是否恰当。比喻与比拟部分的内容应该结合起来,如果是两个互不相干的句子,如“拖延症是毒蛇,它会盗走你的热情,偷走你的生命”,内容不得分。 3、比拟部分的内容如果不恰当,如“拖延症是生命的窃贼,它会在不知不觉,盗取你的热情,浪费你的机会。”得1分。 4、超出字数3个以上的扣一分。,18 (1)极高 一定(或“务必”) (2)奉送 拨冗 一空1分. 拨冗:(指对方)于繁忙中抽出时间。冗,繁忙。释义:具有文言色彩的客套话,意思是说,请对方推开繁忙的工作,抽出时间来(做某件事情)。,19原答案: 突出了吴秋明心理学博士的身份,说明她懂得“温暖的怀抱”对孩子的重要性; 交代吴秋明穿碎花薄棉衣去儿童村的原因;引出下文,马骁驭对吴秋明产生了新的认识;为下文吴秋明在儿童村与孩子们的亲密互动做铺垫。 评卷答案: 使马骁驭对吴秋明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产生了新的认识(或突出了吴秋明心理学博士的身份),为下文吴秋明在儿童村与孩子们的亲密互动的意义提供科学依据(或“温暖的怀抱”对孩子们具有重要性; ) 交代吴秋明穿碎花薄棉衣去儿童村的原因;为下文吴秋明在儿童村与孩子们的亲密互动做铺垫。,20(1)马骁驭对吴秋明敞开了心扉,(1分)把吴秋明放进了自己的心里。(1分) (2)细节描写(或动作描写); (1分)用“趴”“摇晃”“埋”等动词,描写出一个充满母爱光辉的温馨而圣洁的画面,体现女孩子对吴秋明深深的依恋和吴秋明对孩子浓浓的爱意。 (1分) 说明:1、本次批阅,“侧面描写”也得1分.但“衬托”不得分(衬托应是二者有相似性)。 2、学生很多答成“描写”(属于表达方式,不是表现手法),或“借景抒情”(不是写景的文段),均不得分。,21原答案: 吴秋明是一个细心、耐心,有爱心,充满吸引力的单身心理学女博士的形象。 批阅答案: 细心,耐心, 有爱心 充满吸引力(或受到大家的喜爱) 单身女博士(或有深入的专业知识,有很强的专业能力) 每点1分。,22原答案: 三次心理冲动将马骁驭对吴秋明的了解认识逐层展开,使小说脉络更加清晰; 三次心理冲动写出了马骁驭不同的思想感情,从侧面塑造了吴秋明的形象; 三次心理冲都源于吴秋明对孤儿的独特关爱所呈现的善心与爱意,吴秋明付出爱的同时也获得了爱,深化了主题。 批阅答案: 反映了马骁驭对吴秋明的了解认识逐层深入; 反映了马骁驭对吴秋明的爱的加深; 从侧面突出了吴秋明的形象;深化了“爱”的主题使小说脉络更加清晰,(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最后一句做铺垫。,关于作文题,1、属于材料作文中的新材料作文,具有开放度,具有比较大的想象空间,与考生关系密切,具备新材料作文的特点。 2、组成:题干、材料、要求(题干、要求与去年完全一致) 3、审题难度低于去年,解读与写作相对更容易。 4、区分度要难于去年。,作文题意的定位,1、材料是一篇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字,内涵深广,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不属于“任务驱动型”。 2、“感悟与联想”是针对材料象征意义而言的。 3、材料的核心概念:“行囊”“旅程”,行囊,1、谁的行囊 A、我的行囊 B、每个人的行囊 C、我们的行囊 (前两项更贴切) 2、已经备好翻检行囊会发现,旅程,1、新的:还未开始,是对未来的指向。可以联系过去展望未来。 2、路途漫漫:旅程时间、空间都很漫长,“漫漫”是与生命始终连贯的过程。 象征含义:人生的旅程、生命的旅程,材料关键、核心内涵:行囊与旅程的关系 如何筹划和对待自己的生命旅程。 人生旅程又有共性与个性之分,而其中的个性决定了行囊的内涵、内容。,思辨性思考,四个“有的”是材料对二者关系的引申,是一个导向。“翻检”进一步揭示二者关系。 A、有用与无用:没有的扔掉,轻装上阵。 看似无用,实则有用。 B、长用与短用:很快用到 暂时用不上 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 C、有备与无备 D、物质与精神 这四个“有的”将材料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要求:1、选准角度、自定立意 选准二者关系角度,自定对待二者关系的态度。 自拟题目:揭示象征含义、恰当运用修辞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议论文、散文、记叙文等文体。,材料最鲜明的特征:极富思辨性,即“准备好的却没有用到”“没有准备的却可能有用”。重点在“有用”与“无用”等二元概念的关系分析。 旅程:可指具体的出行计划,更可指人生中的前行。 路途漫漫:可指现实中的路途,更可指代“漫漫人生路”。 行囊中的储备:可以指比较务实有用的东西,如知识技能、处事技巧、健康体魄等,这些是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曾让我们用力准备,却可能在旅行的某些时刻被弱化或弃用;也可以指精神层面的东西,如理想、信仰、乐观心态、诗意情怀等,这些务虚的东西看似无用,没有刻意准备,却可以濡养人的精神气质,伴随整个旅程,“无用之用”,终为大用。行囊中的东西,也可以在一定情境下建立联系或互相转化。,材料解析,【立意参考】 做什么事都要有充分的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把将来可能发生的事考虑全面些,许多时候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題,一旦踏上征程,很可能发现困难重重,充分的准备会使你从容应对,有备无患。 适当的减负。总是带着沉重的行囊会加重负担,何况有的还是终生的负担呢。有的时候可以就地取材,或放开思路想想办法,谁能事事提前就考虑周到呢,有时候再大的困难也会“柳暗花明又一村”,重新找到新的出路,使我们豁然幵朗。 保持好的心态,缺着不灰心,用着也不得意。世界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路。“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你敢走,很多时候“船到桥头自然直”。 注:如仅把“行囊”理解为成功路上的知识储备或工具用品会显得很肤浅;边缘化的立意:扔掉多余的负担,轻装前进。,评分标准,一、五个级别 一类卷:60-53 二类卷:52-46 三类卷:45-36 四类卷:35-26 五类卷:25分以下,一类卷,1、扣准“行囊”“旅程”的象征义 2、有辩证性的思考 3、贴近生活实际(考生、当今时代) 4、内容充实; 5、例证新颖; 6、中心突出; 7、 文体特征鲜明; 8、行文流畅有文采。,(三)二类卷(5246)(大量碰到) 1.扣准“行囊”与“旅程”的象征意义; 2.有一定的思辨性,或能有点到面,由浅入深,文章有层次; 3.能联系实际,但内容不够充实; 4.文章有不同程度的松散,比如例证与观点不紧密; 5.文体清楚; 6.行文通顺。,(四)三类卷(4536)切入分:43 1.对二者的象征意义把握不够清楚,光写“旅程”或光写“行囊”,分解二者关系,对二者概念在使用逻辑上存在问题,如把老师、同学放入行囊; 2.思辨性弱或无,如写爱心、坚持 3. 内容比较空泛,不联系自己实际和当今时代; 4. 中心较为松散; 5.文体不清;,(五)四类卷(3526) 1.跑题(不理解或未表达二者象征义); 2.无思辨性,抓住材料中的任一单词任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