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1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1)已知受力情况求物体的_ (2)已知运动情况求物体的_,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考纲要求 ),运动情况,受力情况,2解决两类基本问题的方法 以_为“桥梁”,由_和_列方程求解,具体逻辑关系如图:,加速度,运动学公式,牛顿第二定律,1 超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_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_的加速度 2失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_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_的加速度,超重和失重 (考纲要求 ),大于,向上,小于,向下,3完全失重 (1)定义: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或对竖直悬挂物的拉力) _的现象称为完全失重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的加速度a_,方向竖直向下,等于零,g,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超重时物体的重力大于mg. ( ) (2)失重时物体的重力小于mg. ( ) (3)加速度大小等于g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 ) (4)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由加速度的方向决定,与速度方向无关 ( ) 答案 (1) (2) (3) (4),1(单选)关于超重和失重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超重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增大了,失重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减小了 B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 C物体具有向上的速度时处于超重状态,物体具有向下的速度时处于失重状态 D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物体的重力始终存在且不发生变化,基础自测,解析 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处于超重状态,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处于失重状态,超重和失重并非物体的重力发生变化,而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发生了变化,综上所述,A、B、C均错,D正确 答案 D,2(单选)下列实例属于超重现象的是 ( ) A汽车驶过拱桥顶端时 B火箭点火后加速升空时 C跳水运动员被跳板弹起,离开跳板向上运动时 D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解析 发生超重现象时,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汽车驶过拱桥顶端时,其向心加速度竖直向下指向圆心,汽车处于失重状态,A错误;火箭点火后加速升空,加速度竖直向上,处于超重状态,B正确;跳水运动员离开跳板向上运动时,只受重力,运动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C错误;体操运动员握住单杠在空中不动时,运动员处于平衡状态,D错误 答案 B,3(2013新课标卷,14)(单选)如图331是伽利略1604年做斜面实验时的一页手稿照片,照片左上角的三列数据如下表表中第二列是时间,第三列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添加的根据表中的数据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物体具有惯性 B斜面倾角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无关 C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 解析 本题以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为背景,通过数据反映规律,所以应从数据之间的关系入手 表中第一列数据明显是第二列数据的平方,而第三列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之比非常接近第一列数据,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选项C正确 答案 C,答案 A,5(单选)一个原来静止的物体,质量是7 kg,在14 N的恒力作用下,则5 s末的速度及5 s内通过的路程为 ( ) A8 m/s 25 m B2 m/s 25 m C10 m/s 25 m D10 m/s 12.5 m 答案 C,解决两类动力学基本问题应把握的关键 (1)做好两个分析物体的受力分析和物体的运动过程分析; 根据物体做各种性质运动的条件即可判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加速度变化情况及速度变化情况 (2)抓住一个“桥梁”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联系运动和力的桥梁,热点一 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典例1】 (2013江南十校联考,22)如图332所示,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与粗糙平面的平滑连接现将一滑块(可视为质点)从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释放,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C点已知A点距水平面的高度h0.8 m,B点距C点的距离L2.0 m(滑块经过B点时没有能量损失,g10 m/s2),求:,图332,(1)滑块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2)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滑块从A点释放后,经过时间t1.0 s时速度的大小 教你审题 第一步:读题抓关键词获取信息,第二步:分析理清思路抓突破口做好两分析受力分析、运动分析 滑块在斜面上: 滑块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滑块在水平面上: 滑块做匀减速运动 第三步:选择合适的方法及公式利用正交分解法、牛顿运动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列式求解,(3)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为t1,vma1t1 得t10.8 s 由于tt1,滑块已经经过B点,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 tt10.2 s 设t1.0 s时速度大小为vvma2(tt1) 解得:v3.2 m/s 答案 (1)4 m/s (2)0.4 (3)3.2 m/s,反思总结 解决动力学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跟踪短训】 12012年11月,我国舰载机在航母上首降成功设某一舰载机的质量为m2.5104 kg,速度为v042 m/s,若仅受空气阻力和甲板阻力作用,舰载机将在甲板上以a00.8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着舰过程中航母静止不动,图333,(1)舰载机着舰后,若仅受空气阻力和甲板阻力作用,航母甲板至少多长才能保证舰载机不滑到海里? (2)为了舰载机在有限长度的跑道上停下来,甲板上设置了阻拦索让舰载机减速,同时考虑到舰载机挂索失败需要复飞的情况,舰载机着舰时不关闭发动机图示333为舰载机勾住阻拦索后某一时刻的情景,此时发动机的推力大小为F1.2105 N,减速的加速度a120 m/s2,此时阻拦索夹角106,空气阻力和甲板阻力保持不变求此时阻拦索承受的张力大小?(已知:sin 530.8,cos 530.6),(2)舰载机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其中FT为阻拦索的张力,Ff为空气和甲板对舰载机的阻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FTcos 53FfFma1 舰载机仅受空气阻力和甲板阻力时Ffma0 联立可得FT5105 N 答案 (1)1 102.5 m (2)5105 N,1不论是超重、失重、完全失重,物体的重力都不变,只是“视重”改变 2物体处于超重状态还是失重状态取决于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没有关系下表列出了加速度方向与物体所处状态的关系.,热点二 对超重、失重的理解,【典例2】 在升降电梯内的地板上放一体重计,电梯静止时,晓敏同学站在体重计上,体重计示数为50 kg,电梯运动过程中,某一段时间内晓敏同学发现体重计示数如图334所示,在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图334,答案 D,反思总结 判断超重和失重现象的三个技巧 1从受力的角度判断 当物体受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小于重力时处于失重状态,等于零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2从加速度的角度判断 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处于超重状态,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处于失重状态,向下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3从速度变化角度判断 (1)物体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时,超重; (2)物体向下加速或向上减速时,失重,【跟踪短训】 2如图335所示,是某同学站在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立的动作时记录的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纵坐标为力(单位为牛顿),横坐标为时间(单位为秒)由图可知,该同学的体重约为650 N,除此以外,还可以得到的信息有 ( ) 图335,A该同学做了两次下蹲起立的动作 B该同学做了一次下蹲起立的动作,且下蹲后约2 s起立 C下蹲过程中人处于失重状态 D下蹲过程中人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 解析 在34 s下蹲过程中,先向下加速再向下减速,故人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在67 s起立过程中,先向上加速再向上减速,故人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选项A、C、D错误,B正确 答案 B,传送带模型 1水平传送带模型,物理建模 3.传送带模型 滑板滑块模型,2.倾斜传送带模型,【典例1】 水平传送带被广泛地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如图336所示为一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AB始终保持恒定的速率v1 m/s运行,一质量为m4 kg的行李无初速度地放在A处,传送带对行李的滑动摩擦力使行李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随后行李又以与传送带相等的速率做匀速直线运动设行李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1,A、B间的距离L2 m,g取10 m/s2. 图336,(1)求行李刚开始运动时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大小; (2)求行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 (3)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行李就能被较快地传送到B处,求行李从A处传送到B处的最短时间和传送带对应的最小运行速率 审题指导 关键词:无初速度地放在A处 行李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随后行李又以与传送带相等的速率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对行李受力分析 行李运动过程先匀加速后匀速直线运动 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公式求解未知量,答案 (1)4 N 1 m/s2 (2)1 s (3)2 s 2 m/s,反思总结 对于传送带问题,一定要全面掌握上面提到的几类传送带模型,尤其注意要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进行讨论,看一看有没有转折点、突变点,做好运动阶段的划分及相应动力学分析,即学即练1 如图337所示,倾角为37,长为l16 m的传送带,转动速度为v10 m/s,动摩擦因数0.5,在传送带顶端A处无初速度地释放一个质量为m0.5 kg的物体已知sin 370.6,cos 370.8,g10 m/s2.求: 图337 (1)传送带顺时针转动时,物体从顶端A滑到底端B的时间; (2)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时,物体从顶端A滑到底端B的时间,答案 (1)4 s (2)2 s,滑板滑块模型 1模型特点 涉及两个物体,并且物体间存在相对滑动 2两种位移关系 滑块由滑板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若滑块和滑板同向运动,位移之差等于板长;反向运动时,位移之和等于板长,3解题思路,4易失分点 (1)不清楚滑块、滑板的受力情况,求不出各自的加速度 (2)不清楚物体间发生相对滑动的条件,【典例2】 如图338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着长L4 m,质量为M3 kg的木板(厚度不计),一个质量为m1 kg的小物体放在木板的最右端,m和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1,今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g取10 m/s2) 图338 (1)为使两者保持相对静止,F不能超过多少? (2)如果F10 N,求小物体离开木板时的速度?,解析 (1)要保持两者相对静止,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不能超过最大静摩擦力,故最大加速度ag1 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对整体有Fm(mM)a4 N (2)当F10 N4 N时,两者发生相对滑动 对小物体:a1g1 m/s2 对木板:F合FmgMa2,答案 (1)4 N (2)2 m/s,即学即练2 (2013江苏卷,14)如图339所示,将小砝码置于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板迅速抽出,砝码的移动很小,几乎观察不到,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惯性演示实验若砝码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重力加速度为g. 图339,(1)当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时,求纸板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2)要使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求所需拉力的大小; (3)本实验中,m10.5 kg,m20.1 kg,0.2,砝码与纸板左端的距离d0.1 m,取g10 m/s2.若砝码移动的距离超过l0.002 m,人眼就能感知为确保实验成功,纸板所需的拉力至少多大?,解析 (1)砝码对纸板的摩擦力f1m1g,桌面对纸板的摩擦力f2(m1m2)g,ff1f2,解得f(2m1m2)g. (2)设砝码的加速度为a1,纸板的加速度为a2,则,f1m1a1,Ff1f2m2a2,发生相对运动a2a1, 解得F2(m1m2)g,答案 (1)(2m1m2)g (2)F2(m1m2)g (3) 22.4 N,附:对应高考题组 1(2011福建卷,18)如图所示,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跨过定滑轮后,两端分别悬挂质量为m1和m2的物体A和B.若滑轮有一定大小,质量为m且分布均匀,滑轮转动时与绳之间无相对滑动,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设细绳对A和B的拉力大小分别为T1和T2,已知下列四个关于T1的表达式中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通过一定的分析,判断正确的表达式是 ( ),答案 C,2(2011四川卷,19)如图是“神舟”系列航天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的示意图,假定其过程可简化为:打开降落伞一段时间后,整个装置匀速下降,为确保安全安全着陆需点燃返回舱的缓冲火箭,在火箭喷气过程中返回舱做减速直线运动,则 ( ),A火箭开始喷气瞬间伞绳对返回舱的拉力变小 B返回舱在喷气过程中减速的主要原因是空气阻力 C返回舱在喷气过程中所受合外力可能做正功 D返回舱在喷气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解析 火箭开始喷气瞬间,返回舱受到向上的反作用力,所受合外力向上,故伞绳的拉力变小,所以选项A正确;返回舱与降落伞组成的系统在火箭喷气前受力平衡,喷气后减速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喷出气体的反作用力,故选项B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化工农药安全培训总结课件
- 有债务分期还款协议范文5篇
- 别里科夫课件
- 化工三废处理课件
- 兴发安全培训课件
- 兴化消防安全培训费用课件
- 初中家长安全培训知识课件
- 化学教师安全培训课件
- 内蒙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创新安全培训的意义
- 电商直播行业合规性风险管控与流程优化报告
- 第08讲+建议信(复习课件)(全国适用)2026年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讲练测
- 政务大模型安全治理框架
- 生态视角下陕南乡村人居环境适老化设计初步研究
- “研一教”双驱:名师工作室促进区域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探索
- 手卫生及消毒隔离基本知识
- 2025四川能投合江电力有限公司员工招聘1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江苏省徐州市2025年中考英语真题(含答案)
- 包钢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体系文件
- 2025年小学部分国防教育知识竞赛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