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第五章课后综合练习、第七章一二三节.ppt_第1页
(9-10)第五章课后综合练习、第七章一二三节.ppt_第2页
(9-10)第五章课后综合练习、第七章一二三节.ppt_第3页
(9-10)第五章课后综合练习、第七章一二三节.ppt_第4页
(9-10)第五章课后综合练习、第七章一二三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复习及练习,第一课时,二、课后剩余习题,一、第五章简要复习,P162 第十题、P163第十一题1-2小题、P164第十二题,复习 第五章 重点 1、各复合命题的逻辑特性及逻辑值。 2、假言命题 三种条件的特性(含义)。 前后件之间的必然关系。 3、负命题的等值式,复合命题一览表,负复合命题等值式,课后习题(P162页,第十题) 1、P为小周当选为班长,q为小李当选为班长。,不相容选言命题, p q 一真才真,其余都假 联言命题, pq 都真才真,有假则假,不等值,2、“并非他既有德又有才” “他或者无德,或者无才” (pq)(pq) 负 命 题:原真负假,原假负真,都假才假 (联 言 命 题:都真才真,有假则假) 相容选言命题:有真则真,都假才假,等值,3、 P为“录用小黄”, q为“录用小林” A: pq B:P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前真后假为假,其余都真。,A、B恰有一个为假时,就是第二种情况,录用小黄,没录用小林。,课后习题(P163、十一) 1、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 (pq)rrpq 不正确。 由否定后件到否定前件,这个没问题。 有问题的是否定的前件与结论不等值。 (pq)(pq)而不是等值于(pq) 2、多种推理。(p q)(qr)pr。 正确。 第一个命题为相容选言命题, P否定了它的一个选言支,则必须肯定 另一个q 。(否肯式是有效式) 第二个命题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肯定了其前件q ,就能肯定其后件r。 (肯前式是有效式) 所以,得出r的结论是正确的。,课后习题(164、十二) 1、设P为张明得奖, q为李东得奖, r为王洪得奖, S为高亮得奖,已知条件为: ( P q) (r S) ( r S ) q 答案:由( r S ) ( r S) 即王洪高亮都得奖了。 由得( P q) (肯定后件可肯定前件) 由知李东得奖,所以q是真的, 则 q就是假的, 这样( P q) 这个相容的选言命题的一个选言支是假的了,那么另一个就必须是真的,即 P (张明未得奖) 结论:张明未得奖,王洪高亮得奖了。,课后习题(165、十二) 2、已知条件为: 6 8 2 4 4 8 (10 12) 6 2 12 答案 由知2号是上场的,据 ,2是对 2的否 定,由否前能否后知,4号也上场。 由知4和8只能有一人上场,所以8不能上场。 由,否定后件可否定前件,所以6不能上场。 由,6不能上场,则10和12不能同时上场。 即(10 12)(1012) 由知12必须上场,则12是假的,那么10就 是真的,即10号不能上场。,课后习题(165、十二) 3、已知条件 (有C不是B) C不真包含AC真包含于A 答案: 有C不是A 即C不真包含于A C不真包含AC真包含于A C真包含A 第2种情况与C真包含A和 矛盾,去掉,第二课时 第七章 思维基本规律,第一节 思维基本规律概述 一、思维规律 1、定义:即思维形式的规律,是指在运用思维形式时必须遵 循的规律。 特殊规律: 2、分类 基本规律: 所有思维形式,概念、命题、推理的各种具体规则,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概括与限制的规则、AEIO之间的关系、 三段论的规则、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推理规则等),具体思维形式,统 慑,二、基本规律的要求 思维具有确定性 同一性、不矛盾性、明确性,否则就会含糊不清、自相矛盾、模棱两可。 逻辑基本规律是正确思维必须遵守的起码准则,是运用概念、形成命题、进行推理的必要前提,是客观事物质的规定性在思维中的反映。 充足理由律在普通思维、论证中有独特作用。,第二节 同一律 一、内容: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 A是A,AA A表示任一思想。概念、命题,反映什么对象就是什么对象,反映事物情况怎么样就是怎么样。 二、要求: 1、概念同一,全同关系。 夫人司马光花灯、灯;游人、人。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一个人留在 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 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这位巨人逝世后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 感觉到。 2、命题同一,真假等值。 并非所有同学都是团员有的同学不是团员 SAPSOP 三、意义: 是正确思维和表达思想的必要条件。遵守,思维正常进行, 文章讲话明确、连贯、条理、照应、有机、有中心、不离题。,四、错误: 1、混淆或偷换概念 不是在原来意义上使用某个概念,把不同概念混为一个概念、改变同一概念的含义。 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野草是鲁迅的作品,所以野草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集合) (非集合) 混淆或偷换概念 立等可取。 鸡有三条腿。鸡腿、左腿、右腿。 父亲:“咱家有几个孩子?”儿子:“就我一个呀!”父亲:“你是我们的孩子不假,爸爸是奶奶的孩子,妈妈是姥姥的孩子,怎么能说咱家就你一个孩子呢?” 孩子:儿童 孩子:父母的子女 偷换概念 2、转移或偷换论题 茅台酒的来历茅台镇的来历。转移论题 算卦。 明代内阁大学士,父亲不大出名,儿子很不成才,孙子却考中了进士。 大学士骂儿子:“你个不成才的东西” 儿子:“你的父亲不如我的父亲,你的儿子不如我的儿子,我有什么不成才的呢?” 是否成才 你的父子和我的父子相比怎么样 偷换论题 五、注意: 同一思维过程;属性多方面,可以从不同方面反映同一对象。 一篇回忆录。钱学森是大学生、钱学森是留学生、钱学森是科学家(不同时间) 周伯通是个老玩童。 (多属性),偷换概念,属种概念混为一谈,一个指头:一人中;一人没中;一齐中;一个也不中。偷换论题,第三节 不矛盾律 一、内容: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即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A 不是 A、(AA) A为任一思想, A与A是矛盾或反对的思想,A与 A不可能都是真的,不能既肯定A,又否定A,其中必有一假。 二、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用两个互相矛盾或反对的概念指称同一对象;不能用两个互相矛盾或反对的命题,来反映同一事物情况。即不能都肯定,必须否定其中一个。 这张桌子(灰色蓝色;灰色非灰色),我班所有同学都是团员我班所有同学都不是团员 AE 我班所有同学都是团员我班有的同学不是团员 AO,三、错误: 自相矛盾 1、我的盾坚固无比,任何锋利的东西都穿不透它。 我的矛锋利无比,什么坚固的东西都能刺穿。 2、十七岁的孪生三姐妹考上了大学。 3、离哈尔滨将近四十公里以外的呼兰,是萧红的故乡。 4、整个宿舍楼一片漆黑,只有一个窗口亮着灯光。,“孪生”-“三”:反对,“将近四十公里” -“四十公里以外” :反对,“所有窗口都是黑的” -“有的窗口不是黑的”:矛盾,“所有的矛都不能刺穿我的盾”-“有的矛能刺穿我的盾”:矛盾,四、悖论 1、定义: 悖论,一个非常有趣的逻辑现象,一种特殊的逻辑矛盾,它指一个自相矛 盾的命题,由这一命题的真可以推出它是假的,由这一命题的假,又可以推出 它是真的。 2、著名的悖论 (1)死刑犯悖论:犯人必须说一句话,若国王觉得这句话是真的,就放了他 ,否则,就杀了他。一个非常聪明的犯人,他对国王说:“国王陛下,您一定 会杀了我。”国王想了半天无法断定真假,只好放了他。 (2)说谎者悖论:古希腊。“我正在说的这句话是假的。” 问题:说自己正在 说谎的人,他的这句话是真的还是假的? (3)理发师悖论:罗素。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