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神》教学设计(2)_第1页
《军神》教学设计(2)_第2页
《军神》教学设计(2)_第3页
《军神》教学设计(2)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册第十七课课题名:军神北湖小学 姜艳一、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学习刘伯承将军顽强的意志、坚毅的精神。 2、能力目标 通过重点词句体会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知识目标 通过朗读,了解刘伯承将军接受手术的过程,进而理解课文内容。二、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描写人物对话、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三、教学难点:从沃克医生的神态、动作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四、教学准备: CAI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伴随着悦耳的铃声,我们又要开始新的学习、新的探索了。通过以前的阅读,我们认识了许多英雄人物,如英勇的狼牙山五壮士、视死如归的刘胡兰、舍身炸暗堡的董存瑞他们虽然都是普通战士,但他们都具有坚强的意志、崇高的信念。今天,我们要了解的也是一名军人的故事。他,真的堪称“军神”!(生齐读课题)好响亮、好威风的称呼,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围绕课题可能质疑:谁是“军神”,文中谁夸他是“军神”?为什么要夸他是“军神”?他到底是“人”还是“神”?) 这些问题正是课文要告诉我们的,也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大家学习课文后就可以知道了。【设计意图:题,是文眼,是文章的灵魂。读题后的质疑为进行研究性学习找到了切入口。老师导向性评价语也起到了营造积极投入的读书探究氛围和导情导标的点睛之效。】(二)初步感知,切入中心。师:请同学们先来看一段资料,快速地读一读,然后告诉大家,从这段内容中你都了解到了哪些信息?生:我知道了刘伯承右眼受伤的时间。生:我知道刘伯承眼睛受伤的经过和伤势严重。生:我知道刘伯承非常坚强,能够忍受这种难以想像的痛苦。师:同学们都了解到了很多信息,看来这种快速阅读的方式的确有助于我们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信息。资料主要告诉我们刘伯承的右眼是怎样受伤的,以及伤势如何。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是讲了一件什么事,并与大家交流你读过课文后的感受。(学生出声地自由读课文)生:我非常惊讶。生:我觉得不可思议。生:我读完后大吃一惊。生:我感觉刘伯承非常坚强。生:我觉得这好像不是一件真事,因为这是普通人是做不到的。生:我感到很震撼。师:受到震撼。生:刘伯承这种精神胜过关羽刮骨疗毒。3、文中谁称谁是“军神”?(生答,师板书:沃克医生刘伯承)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沃克医生称赞军神的话。(板书:称赞)4、指名汇报。5、CAI出示:“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你堪称军神!”生齐读。6、引导质疑:读了这句话,你又有什么疑问吗?(生可能提出:“堪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刘伯承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堪称军神”?刘伯承是人还是神?) 【设计意图:将课外信息资料搜集有机纳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并介绍刘伯承右眼致残,对刘伯承的坚定意志也可见一斑,此处初感其“神”! 由疑导入,读中有悟。这一板块,先进入准确、流畅的朗读,初步感知文中之“神”。 】(三)体会“军神”,领悟写法。 1、过渡: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好!那好,请小组同学合作学习,在文中找出最能体现刘伯承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堪称军神”的话。(学生勾画后再读读。)2、指名汇报。() “不,你是军人。我当过军医,这样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如此镇定。”(从中体会刘伯承的镇定自若。)()手术时,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为什么双手微微颤抖?从侧面理解刘伯承的超凡毅力。()手术后微笑的神态和语言:“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从中体会刘伯承超凡的毅力和令人钦佩的军人气概。 3、CAI出示描写刘伯承在手术台上表现的段落:“病人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紧崭新的白垫单居然被抓破了。”谁愿意再把这段话读读?(指名朗读)4、从这位同学的朗读声中你们听出了什么?从哪儿听出来的?(自由回答:刘伯承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刘伯承有着惊人的毅力)他为什么在手术前坚决要求不打麻药呢?你从课文的哪一自然段知道的?(请生回答:刘伯承想到自己今后的工作需要一个清醒的大脑,因此在手术前坚决要求不打麻药,表现了一个军人坚定、顽强的性格。)(提供相关的阅读资料:刘伯承曾经说过,孙膑失去了双腿仍然可以指挥千军万马;我失去一只眼睛,只要还有健全的大脑,也一样可以为祖国效劳。) 5、CAI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随着教师的描述观察图画,从而调动学生的情感:“这就是躺在手术台上的刘伯承,他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他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垫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垫单居然被抓破了。” 同学们想读读这段话吗?(集体练读) 6、请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此时是你躺在手台上,你可能会怎么样?(学生身临其境进行想象后,再自由发言)7、沃克医生在给这个坚持不用麻醉的病人做手术时,会怎么样呢?画出写沃克医生为刘伯承做手术的有关语句。(指名汇报)8、CAI出示:“手术台上,一向可以哼叫。”自由读话,并想想这段话主要抓住了沃克医生的什么来写?(神态、情绪变化)9、从沃克医生的神态、情绪的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体会到了沃克医生很紧张、关心刘伯承;体会到了刘伯承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体会到了刘伯承的坚强意志)能将你们体会到的表达出来吗? (集体练读)从这我们可以看出沃克医生很紧张、关心刘伯承。但是,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的态度。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小组讨论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10、既然故事的主人公是刘伯承,作者为什么还要写沃克医生的神态、情绪变化呢?(从沃克医生的神态、情绪的变化,我们同样能体会到刘伯承在手术时所忍受的巨大痛苦,这种写法就叫侧面描写。侧面描写是为了正面烘托刘伯承,这种方法我们也应该在今后的习作中学习和借鉴。)【设计意图: 阅读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不断地品味语言,与文本展开充分的对话,由此产生情感的共鸣。为此,我努力引导学生潜入文本,在读中感悟,在想象中感悟。我抓住沃克医生夸奖刘伯承是军神的句子,先从刘伯承坚决不使用麻醉药,引导学生感悟这种疼痛是常人难以忍受的,一般人是不敢的;再从手术时的动作和神态,体会刘伯承痛到了极点,却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剧痛,接着创设教学情境,与文本的主人公进行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此时此刻刘伯承的伟大精神强烈地震撼着孩子的心灵,使他们深刻地体会到“军神”的内涵;最后从一直数着刀数,抓住“72刀”引导学生感受手术之长,忍受疼痛时间之长,从而明白刘伯承的毅力之坚,再一次感悟军神的精神。】 (四)探究升华,赞颂“军神”。 1、过渡:同学们,读完全文,刘伯承将军的伟大形象一定在你的脑海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那手术台上令人震颤的一幕也一定还浮现在你的眼前。刘伯承将军到底是人还是神呢? (学生谈自己的看法)在手术过程中,刘伯承表现出了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这是我们普通人,甚至是一个普通军人都难以做到的,所以沃克医生赞叹他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堪称“军神”。 2、刘伯承被称为军神,绝不仅仅是因为这次手术。他文武双全,戎马一生。他领导晋冀鲁豫野战军,用小米加步枪,战胜了全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队;千里跃进大别山,令蒋介石惊慌失措,心惊胆寒;与华东野战军合作,导演了百万雄狮下江南的一幕;之后,主动请缨,席卷大西南。他创办的国防大学是中国的最高军事学府,被誉为“将军的摇篮”。他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献出了毕生的心血,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堪称中国的“军神”。(引导学生饱含深情再读课题。)这就是被称为“军神”的刘伯承的照片(课件出示图片)让我们面对着刘伯承,同沃克医生一起再来称赞称赞他吧!(再读沃克医生称赞军神的话)3、沃克医生是这样称赞刘伯承将军的,你想怎样称赞他呢?【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趣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这里,我注重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联系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文的熏陶感染。】六、布置课外作业。 大家靠自己的努力成功地学习了课文,并且,我们又认识了一位了不起的革命领导人刘伯承。同学们想不想对这位“军神”有更多的了解呢?课后你们可以到图书馆去借一借有关介绍刘伯承事迹的故事书,也可以在网上去查阅有关刘伯承的资料,以便增加对刘伯承的了解,还可以讲给老师、同学和父母听听。【设计理念: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注重知识的迁移,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训练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板书设计:17、军 神冷 惊 柔 愣 惊冷 疑 和 住 呆 沃 克 刘伯承 钢铁般的意志 (军神) 六、教学反思: 军神这篇课文写的是刘伯承将军年轻时有一次眼睛负重伤后,坚持不用麻醉药,忍受巨大的疼痛接受手术治疗的故事,表现了“军神” 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由于课文较长,而且作者在文中对沃克医生和刘伯承都进行了大量的描写,如果在教学中面面俱到,很容易产生泛泛而谈,难以深入文章中心的现象。所以我们在课前的教研活动中决定采取分人物,抓特点的教学方法。在第一课时理清文章的脉络后,用第二课时分别以刘伯承和沃克医生两个人物为中心进行文本的深入分析。围绕手术前拒绝麻醉,手术中一声不吭,手术后七十二刀三个重点进行文本分析。 本着“简简单单教语文”的原则,我在本堂课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只设计了一个主干问题: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提出这个质疑后,由教师将这个疑问进一步内化为可操作性更强的具体问题: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刘伯承是一个真正的“军神”?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引领学生走进课文。本堂课的教学就此展开,最终以这个问题的解决而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为了表现刘伯承将军坚强的意志,课文主要写了沃克医生情绪、神态的变化。要理解这些变化,必须联系上下文,结合刘伯承手术前后的表现;同时,理解了这个变化,也就体会了刘伯承坚强的意志。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沃克医生情绪变化这一主线,让学生充分自主读书感悟。通过有层次地读,让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