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9单元文化与生活第30讲文化与社会练习(含解析).docx_第1页
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9单元文化与生活第30讲文化与社会练习(含解析).docx_第2页
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9单元文化与生活第30讲文化与社会练习(含解析).docx_第3页
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9单元文化与生活第30讲文化与社会练习(含解析).docx_第4页
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9单元文化与生活第30讲文化与社会练习(含解析).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0讲 文化与社会1(2019辽宁大连一三中学月考)我们的国家之所以伟大,我们的民族之所以伟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CCTV举办2018年春节联欢晚会2018年足球世界杯在俄罗斯举行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2018 年6月受中美贸易战影响美国股市下跌A B C DB解析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属于文化现象,符合题意;属于政治现象,属于经济现象,均应排除。故选B项。2(2019浙江温州九校联考)迫于饥饿,先民遍寻充饥之物并改进其可食性,由此不断衍生出各种烹饪技艺,也改善了国人的饮食生活。这一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了文化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 人在社会实践中享用着文化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A B C DB解析 迫于饥饿,先民遍寻充饥之物并改进其可食性,由此不断衍生出各种烹饪技艺,也改善了国人的饮食生活。这一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符合题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B项。3(2019陕西武功摸底)2017年8月27日,第13届全国运动会在天津开幕。当晚的天津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灯火五彩缤纷,美轮美奂,场内气氛热烈,鼓乐喧天,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开幕式后二位网友在微博中写道:“这是一台气势恢宏的杰作,具有很强的艺术震撼力和感染力,极大地激发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这表明()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人在实践中创造文化,又享用文化文化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 B C DD解析 材料中没有提到人的文化素养,不符合题意;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错误。故选D项。4(2019湖南郴州十五中期中)201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10周年。地震纪念馆真实记录和反映地震从抗震救灾到灾后恢复重建的全过程,展示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的艰辛历程和丰硕成果。参观该纪念馆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爱国意识和民族团结意识,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表明()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参加积极有益的文化活动可以提高人的文化素养文化是为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文化有时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A B C DA解析 参观该纪念馆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爱国意识和民族团结意识,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现了;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不是社会现象,排除;文化一直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排除。故选A项。5(2019湖北随州二中考试)梁启超高度重视思想的力量。他指出:“思想者事实之母也。欲建造何等之事实,必先养成何等之思想。”“凡一国之进步以学术思想为之母”。该观点的合理性在于肯定了()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文化的力量可以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步决定于思想文化的繁荣A B C DA解析 文化的力量可以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但需通过实践,而不是“直接”转化,错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步并不取决于思想文化的繁荣,只是受其影响,错误。故选A项。6(2019安徽江淮十校联考)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低碳科技博览会,于4月22日至26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行。博览会以“低碳科技,点亮未来”为主题,成为低碳技术装备展示交易平台,促进低碳技术产业化。这体现了()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B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C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D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A解析 成为低碳技术装备展示交易平台,促进低碳技术产业化,表明了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A项符合题意;文化有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之分,先进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B项错误;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而非物质力量,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7(2019福建五校联考)知识不只可以改变个人命运,更可以推进民族复兴进程:国产航母下水、天舟翱翔太空、量子通信惊艳全球正是知识的价值,照亮了我国的发展前景。材料表明()文化与经济之间具有相互交融的关系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文化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是民族赖以存在、发展的重要基础A B C DB解析 正是知识的价值,照亮了我国的发展前景,表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符合题意;与题意不符;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错误。故选B项。8(2019优创名校联考)近年来,文创产品成为景区盈利点。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蓬勃发展,由此延伸出的文化创意产品以文化内涵为设计灵感,突破对文化表层的简单复制,启发人们发现产品背后的历史、人文、风俗等基因,把景区特色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游客面前。文创产品()作为文化载体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产物让传统文化以创新的形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为景区发展提供不竭精神动力和强大智力支持把商业开发作为传承和传播传统文化的关键抓手A B C DA解析 文创产品不能为景区发展提供不竭精神动力和强大智力支持,错误;不能把商业开发作为传承和传播传统文化的关键抓手,错误。故选A项。9(2019全国联考)良好家风是领导干部的一张靓丽“名片”,是赢得民心的重要政治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各级领导干部要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做家风建设的表率,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这表明()传统文化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优秀文化对政治建设具有促进作用良好家风是涵养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弘扬革命精神是党风政风建设的基本途径A B C DC解析 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错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党风政风建设的基本途径,错误。故选C项。10(2019湖南永州模拟)“修昔底德陷阱”是指在地球上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然而中国的发展完全摒弃了“修昔底德陷阱”的思维方式。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桥”思维方式,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走出了一条崭新的大国崛起之路。这体现了()文化促进经济政治发展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给予经济政治重大影响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亦步亦趋A B C DB解析 先进的文化对经济政治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中“亦步亦趋”的表述错误。故选B项。11(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2018年6月21日,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为农民设立的节日,鼓励各地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农时农事,组织开展好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展示科技强农新成果、产业发展新成就、乡村振兴新面貌。设立这一节日的文化意义在于()强化“三农”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地位促进农事节庆文化与经济融合,推动农业农村加快发展营造重农强农的浓厚氛围,凝聚爱农支农的强大力量创新和拓展了中华民族悠久厚重的农耕文化的传播方式A B C DB解析 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利于促进农事节庆文化与经济融合,推动农业农村加快发展,营造重农强农的浓厚氛围,凝聚爱农支农的强大力量,正确;不是从文化生活的角度阐述的,应排除;设立这一节日并未创新农耕文化的传播方式,排除。故选B项。12(2019江西南康中学期中)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于2018年10月23日上午在广东珠海举行,习近平出席仪式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总长约55公里,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为了实现抗风能力16级、抗震能力 8级、使用寿命120年,港珠澳大桥设计施工团队为之创新研发了31项工法、31套海洋装备、13项软件、454项专利。这些重大科技成果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竞争力。这表明()我国已成为科技全面领先世界的国家科技已成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A B C DD解析 这些重大科技成果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竞争力,体现了;不符合事实,应排除;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错误。故选D项。13(2019云南玉溪一中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产生于先秦时代。西周周公旦提出的“明德慎罚”与“礼治”思想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开端。儒家和法家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较大贡献。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强调权力本位,皇权至上,法律是皇权的“附庸”,坚持“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强调义务本位,造成了个人权利意识的淡薄。权力至上、权大于法的文化在今天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人们的行为,阻碍着法律的贯彻实施。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政治的关系的知识,说明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进行批判继承的必要性。答案 文化由一定政治决定。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需要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与社会主义法治不相适应的内容进行批判。文化对政治具有反作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包含的主张道德教化、重视法律在治国中的作用等内容,对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积极作用。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能提高人们的法治观念,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14(2019山西大学附中诊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1世纪为海洋世纪。”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世界各海洋大国之间在海洋经济、科技、资源、海权等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然而,种种激烈竞争的背后,实质上是海洋文化的竞争。沉落海底的商船、跨越千年的陶器瓷片、与珊瑚礁融为一体的金饰铜钱、岛礁上残存的古庙,在万顷碧波的南海上,这些文化的符号无可辩驳地证明我国人民自古经略南海的足迹,同样这些文化元素也将为海南未来谋划三沙旅游带去更多“灵感”。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开发三沙市海洋文化旅游的意义。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