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堂互动探究案3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含解析).docx_第1页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堂互动探究案3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含解析).docx_第2页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堂互动探究案3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含解析).docx_第3页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堂互动探究案3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含解析).docx_第4页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堂互动探究案3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激素调节的发现及人体内主要内分泌腺和激素(国考5年3考)(全国卷:2018全国卷;2017全国卷;2016全国卷;地方卷:2018海南、浙江卷;2017海南卷;2016四川卷;2015四川、海南卷;2014安徽、天津、海南卷)【师说考问】考问1促胰液素的发现(1)沃泰默观点:胰腺分泌胰液只受神经调节。 (3)推论:胰液的分泌可受小肠黏膜分泌物即促胰液素的调节。考问2探究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1)常用的实验方法有切除法、饲喂法、注射法等。(2)完善实验方案(3)在实验动物选取分组时应注意的问题要选取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且饲养时其他条件要一致。考问3探究胰岛素的生理作用(1)常用的实验方法有:切除法、注射法。(2)完善实验方案考问4完善激素生理功能验证的一般思路某种方法处理实验动物出现相应的病理症状添加某激素后恢复正常推知相应激素的生理功能。易错警示动物激素成分的辨析高中阶段接触的激素中,下丘脑、垂体和胰岛分泌的激素都是肽类或蛋白质类。肽类、蛋白质类激素易被胃肠道消化酶分解,故一般采用注射方法,不宜口服。雄性激素、雌性激素、孕激素等固醇类激素和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都可以口服。【题组跟进】高考题组研考向对激素相关基础知识的考查12018全国卷,3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解析:人体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引起心律加快,增加心输出量,进而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为身体活动提供更多能量,可见激素不是高能化合物,而是信息分子,A错误;饥饿时,血糖浓度低,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更多的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与相应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进而促进靶细胞内的糖原分解,但胰高血糖素不具有酶的催化活性,B错误;进食物,食物中的糖类经消化吸收导致血糖浓度升高,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及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原等生理过程而降低血糖浓度,但其不能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C错误;青春期,性腺分泌的性激素水平升高,性激素随体液运输到达靶细胞,与相应的受体结合,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D正确。答案:D22016全国卷,3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解析:激素的分泌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因此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通过影响细胞代谢而影响激素的分泌,A正确;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B正确;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因此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C正确;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抑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D错误。答案:D3高考重组,判断正误。(1)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2017全国卷,T5C()(2)激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2015海南卷,T15A()(3)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可影响细胞的代谢。2015海南卷,T15D()(4)胰岛素的合成需要mRNA和核糖体的参与。2014海南卷,T12B()(5)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在非细胞条件下也能发挥作用。2013江苏卷,T19A()(6)激素具有特异性,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2013江苏卷,T19B()(7)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都增加。2012海南卷,T13B()(8)下丘脑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2011海南卷,T7D() 激素相关实验探究的考查42018海南卷,12给实验兔注射一定量甲状腺激素后,可引起的生物学效应是()A糖的分解代谢降低B碘的需要量增加C饥饿感增强 DTSH分泌增加解析:给实验兔注射一定量甲状腺激素后,细胞代谢增强,糖的分解代谢加快,A错误;甲状腺合成的甲状腺激素减少,碘的需要量降低,B错误;细胞对能量的需要增大,因此饥饿感增强,C正确;在负反馈调节的作用下,垂体分泌的TSH减少,D错误。答案:C52017海南卷,11甲状腺激素会对机体的代谢产生影响。若给实验小鼠每日注射适量甲状腺激素,连续注射多日后,不会出现的现象是()A机体产热增加B体重快速增加C进食量明显增加D放入密闭室中更易窒息死亡解析: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之一是加快细胞代谢;在这个过程中,呼吸消耗有机物增加,机体产热增加、体重减少,进食量增加,需氧增多,更容易窒息死亡,A、C、D正确,B错误。答案:B62016四川卷,8生长抑素(SS)是一种14个氨基酸的环状多肽,由下丘脑合成并释放,可直接影响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分泌。(1)合成1分子SS可产生_分子H2O;下丘脑分泌的SS经_运输到达靶器官。(2)急性高血糖和药物A均可促进SS的分泌,进而影响TSH,有人对健康志愿者进行不同处理,测定其血浆中TSH水平,结果如下图(注:TRH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给予受试者葡萄糖处理造成急性高血糖后,受试者胰岛细胞分泌的_将减少。用TRH处理后,受试者体内_分泌的TSH含量升高,导致机体_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代谢速率加快,产热增加。由实验结果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TSH的增加较_,说明SS对TSH的分泌具有_作用。从总体趋势看,与药物A相比,急性高血糖对SS分泌的促进作用更_。设置处理组3的目的是探究_。解析:(1)SS是一种环状多肽,合成时产生的水分子数与氨基酸数相等,即14。SS由下丘脑分泌,属于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达靶器官。(2)患急性高血糖后,病人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将减少。TSH由垂体合成并分泌,可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促进细胞代谢,产热增加。由图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TSH的增加较少,说明SS对TSH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从总体趋势看,与药物A相比,急性高血糖对SS分泌的促进作用更强。处理组3用葡萄糖和药物共同处理,目的是探究急性高血糖与药物A共同作用对SS分泌的影响。答案:(1)14体液(2)胰高血糖素垂体甲状腺少抑制强急性高血糖与药物A共同作用对SS分泌的影响模拟题组预趋势激素的种类及作用特点辨析12019宝鸡检测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正常大白鼠注射了、三种激素,下表表示的是注射相应激素一段时间后出现的生理反应:注射的激素生理反应出现低血糖症状,甚至昏迷蛋白质合成加快,软骨生长明显呼吸、心率加快,体内产热量增加据此判断、三种激素的化学名称分别是()A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B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C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D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解析: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体内含量过高时,血糖浓度过度降低,会出现低血糖症状;生长激素具有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与骨的生长的作用;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可以增加产热量。答案:A2经典模拟下列关于人体内酶、激素、神经递质等三类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均为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B都是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C都是运输到靶细胞外才能发挥作用D均具有信息传递作用解析:人体内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激素和递质不都是蛋白质,如性激素为脂质,乙酰胆碱为有机碱,A错误;有的酶在细胞内发挥作用,C错误;酶只有催化作用,D错误。答案:B知识升华酶、激素、抗体与神经递质的比较比较项目酶激素抗体神经递质化学本质多为蛋白质,少数是RNA蛋白质、多肽、固醇、氨基酸衍生物等球蛋白乙酰胆碱、多巴胺、氨基酸类、NO等产生细胞活细胞内分泌腺细胞或下丘脑细胞浆细胞神经细胞作用部位细胞内外靶细胞或靶器官内环境突触后膜作用后变化不发生改变被灭活被降解被降解或移走激素功能的研究方法分析3经典模拟将某种蛙放到明亮处体色变亮,再放到暗处体色变暗。在明亮处,给此蛙注射褪黑激素,蛙体色逐渐变暗,但不久以后又慢慢恢复亮色。若将此蛙眼睛蒙住,无论放在明处或暗处,蛙体色均为暗色。切除垂体后,把此蛙无论放在明处或暗处,蛙体色都保持亮色。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下列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光是影响蛙体色变化的外界因素B蛙褪黑激素既可使青蛙体色变暗又可使青蛙体色变亮C蛙体色的变化受神经和激素调节D蛙褪黑激素的分泌与垂体有关解析:由题“给此蛙注射褪黑激素,蛙体色逐渐变暗”可知,褪黑激素的作用是使青蛙体色变暗。答案:B42019四川雅安中学模拟科学家发现过度肥胖的动物往往血糖浓度过高,给老鼠注入胰岛素后,发现血糖浓度并未下降。有人推测阿司匹林可能对降低肥胖动物血糖有效果,他们用肥胖老鼠做实验,方法如下:先给老鼠服用三周的阿司匹林,再注射胰岛素,一段时间后,血糖开始下降。该实验的设计还缺少一个对照组,你认为以下设置对照组的方法,最合理的是()A给老鼠服用三周阿司匹林后,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测试血糖浓度B既不服用阿司匹林,也不注射胰岛素,三周后测试血糖浓度C给老鼠在服用阿司匹林的同时注射胰岛素,三周后测试血糖浓度D给老鼠服用三周阿司匹林,在停药一段时间后,测试血糖浓度解析:对照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组给老鼠服用三周的阿司匹林后注射了胰岛素,一段时间后,血糖开始下降。对照组应给老鼠服用三周阿司匹林后,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测试血糖浓度。答案:A促胰液素发现的探究过程52019昌平模拟科学家发现酸性食糜进入小肠引起胰液分泌,酸性食糜中发挥上述作用的是胃酸里的盐酸。为探究其机理,做了如下实验:实验一:刺激通向胰腺的神经,胰液分泌量增加。实验二:切断中枢神经系统与胰腺之间的神经,酸性食糜进入小肠仍能引起胰液分泌。实验三:组别处理方法结果1将盐酸溶液注入狗的小肠中胰腺分泌2将狗的小肠的神经全部切除,向狗的小肠中注入盐酸溶液胰腺分泌3将盐酸溶液注入狗的血管中胰腺不分泌请回答问题:(1)科学家由实验一推测盐酸引起的胰腺分泌属于神经调节,其基本方式是_,其结构基础中胰腺属于_。(2)科学家由实验二推测盐酸引起的胰腺分泌的神经中枢不是位于_。(3)实验三所用盐酸浓度相当于_。由第2组实验结果可知,实验一的推测_(正确/不正确)。第3组实验的作用是排除盐酸_的可能性。(4)根据实验三科学家推测: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一种化学物质,随着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为证明此推测,可以取_研碎,将提取液注射到_中。如果_,则支持上述推测。解析:(1)实验一中刺激通向胰腺的神经,胰液分泌量增加,故推测盐酸引起的胰腺分泌属于神经调节,其基本方式是反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其中胰腺属于效应器。(2)实验二中切断中枢神经系统与胰腺之间的神经,酸性食糜进入小肠仍能引起胰液分泌,故说明盐酸引起的胰腺分泌的神经中枢不是位于中枢神经系统。(3)实验三所用盐酸浓度相当于胃酸。由第2组实验结果可知,实验一的推测不正确。第3组实验的作用是排除盐酸直接作用于胰腺的可能性。(4)根据实验三,科学家推测: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一种化学物质,随着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为证明此推测,可以取狗的小肠黏膜加盐酸研碎,将提取液注射到血管中。如果胰腺分泌,则支持上述推测。答案:(1)反射效应器(2)中枢神经系统(3)胃酸不正确直接作用于胰腺(4)狗的小肠黏膜加盐酸血管胰腺分泌激素分泌的调节及应用(国考5年5考)(全国卷:2017全国卷、;2016全国卷;2015全国卷、;地方卷:2017海南卷;2015安徽、天津、重庆卷;2014安徽、天津、海南卷)【师说考问】考问1激素的分泌调节反馈调节(以甲状腺激素为例)(1)分级调节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下丘脑可以通过垂体调节和控制某些内分泌腺中激素的合成与分泌,此为分级调节。(2)反馈调节激素进入血液后,又可以反过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有关激素的合成与分泌,这属于反馈调节。特别提醒并非所有激素的分泌调节都符合上面的分级、反馈模型。甲状腺激素、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符合上述模型,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不符合上述模型,而是受下丘脑发出的有关神经直接控制。考问2血糖平衡的调节(1)血糖的来源和去向(2)参与调节的主要激素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3)构建血糖调节模型(4)由上述血糖调节模型看出:血糖平衡的调节为神经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通过体液调节发挥作用。血糖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5)请绘出人体饭后血糖、胰高血糖素、胰岛素三者之间相对变化的坐标曲线图。答案:(6)糖尿病的“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的原因分析:考问3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模型分析如图表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丙是甲状腺,则a和b的名称分别是什么?如果丙是性腺呢?答案:如果丙是甲状腺,则a和b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如果丙是性腺,则a和b分别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2)如果切除腺体乙,则a、b、c的含量分别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如果过量注射激素b,a和c的含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答案:切除腺体乙,b和c含量均减少,a含量会增加;过量注射激素b,则c的含量会增加,但激素a含量会减少。(3)根据反馈调节的原理解释为什么运动员注射性激素会导致性器官萎缩,甚至失去生育能力。答案:性激素过多,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可以促进性器官的发育,所以缺乏促性腺激素后性器官会萎缩,甚至会失去生育能力。考问4激素分泌调节的类型分析 (1)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分泌调节属于甲类型,即:(2)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调节属于乙类型,即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3)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的分泌调节属于丙类型,即:【题组跟进】高考题组研考向血糖平衡调节的考查12017海南卷,17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胰脏(胰)的叙述,错误的是()A能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B既有内分泌作用也有外分泌作用C胰腺细胞分泌的酶直接进入血液中D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可以进入血液循环解析:胰腺里面有胰岛细胞,其中的胰岛A细胞能合成和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B细胞能合成和分泌胰岛素,A正确;胰腺的胰岛属于内分泌部;胰腺里面能合成和分泌消化酶的部位属于外分泌部,B正确;胰腺细胞分泌的消化酶通过导管进入小肠中,C错误;胰岛属于内分泌部,分泌的激素都要进入血液,D正确。答案:C2高考重组,判断正误。(1)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2014江苏卷,T9C()(2)摄入高糖食品人体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水平回落。2013北京卷,T3C()(3)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2012海南卷,T13D()(4)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2011四川卷,T3C()高考VS,教材高考溯源以上内容主要源自人教版必修3教材P2527,侧重考查血糖平衡调节机制,尤其注重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拮抗调节,同时对血糖平衡失调也多有考查。即时对练(教材必修3 P25思考与讨论改编)下列与血糖平衡及调节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B血糖调节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激素调节C饭后,大量葡萄糖吸收到体内,但正常人血糖含量只有短暂的升高,这涉及胰岛素的调节作用D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血糖不断被消耗,可通过分解肝糖原等途径维持血糖含量稳态解析: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分解,补充血糖,但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葡萄糖。答案:A32017全国卷,31为研究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某同学将禁食一段时间的实验小鼠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B、C、D三组均腹腔注射等量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B、C、D三组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而A组未出现这些症状。回答下列问题:(1)B、C、D三组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是_。(2)B、C、D三组出现上述症状后进行第二次注射,给B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为尽快缓解上述症状给C组注射某种激素、给D组注射某种营养物质。那么C组注射的激素是_,D组注射的营养物质是_。(3)第二次注射后,C、D两组的症状得到缓解,缓解的机理分别是_。解析:(1)胰岛素是通过加速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来使血糖浓度降低的;反应迟钝、嗜睡是低血糖的症状。(2)(3)胰高血糖素能通过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糖类、促进肝糖原的分解来升高血糖;注射葡萄糖,能直接使体内血糖升高。答案:(1)血糖低于正常水平(2)胰高血糖素葡萄糖(3)C组: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D组:葡萄糖直接使血糖水平升高42016全国卷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人在饥饿且无外源能源物质摄入的情况下,与其在进食后的情况相比,血液中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含量的比值_,其原因是_。(2)在饥饿条件下,一段时间内人体血浆中葡萄糖和酮体浓度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酮体是脂肪酸分解代谢的中间产物,其酸性较强。人在某些情况下不能进食时,需要注射葡萄糖溶液,据图分析,注射葡萄糖溶液除了可以满足能量需求外,还可以_。解析:(1)依据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特点可知,饥饿时,血糖浓度降低,具有升高血糖功能的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具有降低血糖功能的胰岛素分泌量减少,此时,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的比值较高;进食后,由于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血糖浓度升高,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减少而胰岛素分泌量增加,故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的比值较低。(2)由题干信息可知,酮体是脂肪酸分解代谢的中间产物,其酸性较强。由题图可知,饥饿时葡萄糖含量低,供能不足,机体可分解脂肪酸提供能量,并产生中间产物酮体,因此注射葡萄糖可避免因酮体浓度升高而引起的内环境pH下降。答案:(1)高在饥饿时,血糖浓度降低使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胰岛素分泌量减少;在进食后则相反(2)避免因酮体浓度升高而引起的内环境pH下降激素分级调节的考查52017海南卷,16在家兔动脉血压正常波动过程中,当血压升高时,其血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慢和小血管舒张,从而使血压降低,仅由此调节过程判断,这一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负反馈调节B神经调节,免疫调节C体液调节,负反馈调节 D体液调节,免疫调节解析:根据题目所给信息,血压调节过程是一个反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在该过程中,系统的结果(血压高)作用于调节系统使结果相反(血压降低),属于负反馈调节。答案:A62015全国卷甲状腺激素是人体中的重要激素。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通常,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所处环境温度比母体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会升高。在这个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分级的,其中由_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_分泌促甲状腺激素。(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包括提高_的速率,使机体产热增多;影响神经系统的_。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_。(3)除了作用于靶细胞外,激素作用方式的特点还有_。(答出一点即可)解析:(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分别是由下丘脑、垂体分泌的。(2)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细胞代谢速率,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幼年时,甲状腺激素缺乏,会影响脑的发育,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3)激素的作用方式特点主要包括: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答案:(1)下丘脑垂体(2)细胞代谢发育和功能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3)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模拟题组预趋势血糖调节12019福建五校高三联考如图为胰岛素的作用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此图说明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作用B胰岛B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胰岛素C若图中靶细胞是肝细胞,则胰岛素可促进肝细胞中的糖原分解D胰岛素虽然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但只能作用于特定的器官、细胞解析:A选项正确,此图能很好地说明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作用;B选项正确,胰岛B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胰岛素;C选项错误,若图中靶细胞是肝细胞,则胰岛素可促进肝脏细胞合成肝糖原,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D选项正确,胰岛素可作用于特定靶器官、靶细胞。答案:C22019四川双流中学模拟糖耐量受损(IGT)的人表现为空腹血糖浓度正常、负荷(如饮食)后血糖浓度升高异常。为了探究运动对IGT的干预情况,受试者于餐后进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30min(1545min),定时采样测定血糖浓度及胰岛素含量,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由此初步推测不可得出的结论为()进餐结束开始计时/采血时间(min)015456090120150180血糖浓度(mmol/L)对照组5.08.19.410.38.07.67.25.1运动组5.08.26.17.26.56.25.55.0胰岛素(mIU/L)对照组10.221.329.837.445.647.614.810.1运动组10.221.540.329.228.929.116.210.2注:采血时间为进餐结束后开始:1545 min为运动时间。A餐后60 min时,胰岛素分泌下降导致血糖浓度低于对照组B餐后适量运动可降低IGT人群餐后血糖峰值和胰岛素升髙幅度C餐后适量运动使IGT人群胰岛素分泌高峰提前,血糖浓度下降D餐后适量运动可以减轻IGT人群胰岛B细胞的分泌负担解析: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功能,其分泌下降会导致血糖浓度有所升高,这样实验组的结果应该高于对照组,但图示告诉我们实验组低于对照组,所以A项中的因果关系不成立,A符合题意;由图可知:餐后适量运动可降低IGT人群餐后血糖峰值和胰岛素升高幅度,B不符合题意;餐后适量运动使IGT人群胰岛素分泌高峰从进餐结束后的120 min提前到进餐结束后的45 min,血糖浓度下降,C不符合题意;从图中可以看出,餐后适量运动可以适当减小胰岛素分泌的峰值,这样可以减轻IGT人群胰岛B细胞的分泌胰岛素负担,D符合题意。答案:A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模型分析3天津理综改编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如图为皮质醇分泌的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图中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D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动物被运输过程中,接受相应刺激,引起下丘脑分泌激素的过程,属于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正确;图中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M,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体液调节,B不正确;由图可知,运输刺激导致动物皮质醇分泌量增多,通过反馈调节,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进而抑制肾上腺皮质的分泌活动,使皮质醇含量逐渐恢复,C和D正确。答案:B4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结合后,转变为有活性的凝血酶,而凝血酶的产生又能加速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的结合。下列哪项调节过程的机制与此最为相似()A寒冷时,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B临近排卵时,雌激素浓度升高,促进促性腺激素的分泌C进餐后,胰岛素分泌增多,使血糖浓度下降D生态系统中,捕食者数量增加,使被捕食者数量减少解析:凝血酶的产生能加速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的结合,从而再促进凝血酶的产生,此过程属于正反馈调节。A、C、D为负反馈调节,B为正反馈调节。答案:B激素分泌调节的应用52019吉林长春模拟下表是某患者血液中激素水平检验报告单的部分内容,据表分析,错误的是()检验名称结果单位参考范围甲状腺激素98.5pmol/L9.0119.5促甲状腺激素0.09pmol/L0.354.94A.患者的细胞代谢速率高于正常水平B患者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较正常人高C患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低于正常水平D患者促甲状腺激素含量较低可能是缺碘造成的解析:由表格数据分析,患者甲状腺激素含量高于正常人,故其细胞代谢速率高于正常水平,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较正常人高,A、B正确;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于正常人的原因是垂体分泌活动受到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也会因负反馈调节导致含量降低,C正确、D错误。答案:D62019河北武邑中学模拟催产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后叶释放到内环境的一种九肽激素,是男性和女性共有的激素,该激素可以使人克服社交中的羞涩感。下列相关叙述或推断不合理的是()A人体内由下丘脑合成并由垂体释放的激素还有抗利尿激素B孤独症患者可以口服催产素以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C有些神经细胞的胞体位于下丘脑,而突触小体位于垂体D催产素对靶器官和靶细胞发挥调节作用后会被灭活解析: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人体内由下丘脑合成并由垂体释放的激素还有抗利尿激素,A正确;从题干信息“该激素可以使人克服社交中的羞涩感”可知,孤独症患者体内该激素的含量可能较少,但该激素是九肽类激素,口服后会在小肠内被消化,B错误;催产素之所以是由垂体后叶释放到内环境,是因为下丘脑中神经细胞的胞体在下丘脑,而突触小体在垂体中,C正确;激素不能被重复利用,因为发挥作用后都会被灭活,D正确。答案:B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国考5年3考)(全国卷:2017全国卷;2016全国卷;2014全国卷;地方卷:2018海南、江苏卷;2017海南卷;2016天津卷;2015安徽、海南、江苏卷;2014北京、福建、山东、上海卷)【师说考问】考问1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区别和联系(1)区别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2)联系激素能直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两者常常同时调节生命活动。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做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考问2人体体温调节过程(1)构建体温调节模型(2)当外界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少,对吗?在正常情况下,由于体温调节的作用,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机体产热增多,散热也增多。(3)体温(躯体)感觉中枢和体温调节中枢不是一回事,因为前者位于大脑皮层,后者位于下丘脑。(4)高烧不退的病人不能(能、不能)加盖棉被。因为高烧不退,体温调节功能暂时丧失,加盖棉被不但不会排汗,反而影响了热量的散失。考问3水盐平衡的调节(1)构建水盐平衡调节模型(2)人体水平衡的调节方式为神经和体液调节。(3)水平衡的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4)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由垂体释放。考问4下丘脑在机体调节中的作用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感受刺激: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盐平衡。(2)传导兴奋: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3)分泌激素: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促激素。如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4)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题组跟进】高考题组研考向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关系的考查12016全国卷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B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C摄盐过多后饮水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D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解析: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会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发生变化,A项正确;水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肾小管细胞,肾小管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B项错误;摄盐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饮水增加后可降低渗透压,同时尿量增加,排出多余水分或无机盐,从而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稳定,C项、D项正确。答案:B22018江苏卷,20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成年后生长激素不再分泌,身高不再增加B体内多种激素具有直接降低血糖的作用C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通常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D神经中枢只能通过发出神经冲动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解析:成年后仍然能够分泌生长激素,A错误;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降血糖的激素,B错误;神经调节比较迅速、短暂,而体液调节通常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C正确;神经中枢也可以通过分泌激素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如下丘脑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 D错误。答案:C32018海南卷,8当人突然遇到寒冷环境时,不会发生的是()A体温仍然能够保持相对恒定B蜷缩身体,减少体表与外界接触面积C下丘脑感受到温度下降D肾上腺素分泌减少,心率减慢解析:当人突然遇到寒冷环境时,体温仍然能够保持相对恒定,A正确;蜷缩身体,减少体表与外界接触面积,B正确;下丘脑感受到温度下降,进而做出相应的调节,C正确;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率加快,D错误。答案:D42015海南卷下列关于动物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B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迅速而准确C血液中某激素的浓度可反映该激素的分泌量D激素的分泌量可随内、外环境的改变变化解析: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属于反馈调节,A正确;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较缓慢,B错误;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各种信息,因此,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C正确;内外环境的改变,会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作用于相关内分泌腺影响激素的分泌,D正确。答案:B52015海南卷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呼气是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B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C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D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受体温变化的功能解析:体温的恒定对于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尤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多),热量的散出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是呼气、排尿、排便等,所以A错误,B、C正确;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能感受到体温高于或低于正常体温的变化,D正确。答案:A62014北京卷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解析:入水时皮肤受外界寒冷刺激,通过感受器将兴奋传至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作用于骨骼肌收缩,使骨骼肌不自主的战栗,增加产热,同时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汗液分泌来减少散热,该过程中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后者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使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多加强代谢增加产热用以维持体温。答案:D7经典高考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与调节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引起尿量增加B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负反馈调节C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可支配肾上腺的活动D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引起机体产热量增加解析: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够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可引起尿量减少,A错误;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负反馈调节,B正确;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可支配肾上腺的活动,使肾上腺产生肾上腺素,C正确;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垂体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多可引起机体产热量增加,D正确。答案:A题后归纳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和血糖调节中枢等。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综合考查82017全国卷,30将室温(25 )饲养的某种体温为37 的哺乳动物(动物甲)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放入41 环境中1 h(实验组),另一组仍置于室温环境中(对照组)。期间连续观察并记录这两组动物的相关行为,结果:实验初期,实验组动物的静卧行为明显减少、焦虑不安行为明显增加。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实验组动物皮肤的毛细血管会_,汗液分泌会_,从而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2)实验组动物出现焦虑不安行为时,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会_。(3)本实验中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_。(4)若将室温饲养的动物甲置于0 的环境中,该动物会冷得发抖,耗氧量会_,分解代谢会_。解析:(1)炎热环境中,皮肤的毛细血管会舒张,汗液分泌增加。(2)出现焦虑不安行为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多。(3)对照实验是指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即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中设置对照的目的是排除41 以外的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保证本实验的结果是由41 引起的,更好的说明实验组的科学性。(4)寒冷环境中,皮肤的毛细血管会收缩,汗液分泌减少;细胞代谢加快,耗氧量增加。答案:(1)舒张增加(2)增加(3)排除41 以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保证本实验的结果是由41 引起的(4)增加增强92015全国卷,30肾上腺素和迷走神经都参与兔血压的调节,回答相关问题:(1)给实验兔静脉注射0.01%的肾上腺素0.2 mL后,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活动加强加快使血压升高。在这个过程中,肾上腺素作为激素起作用,心脏是肾上腺素作用的_,肾上腺素对心脏起作用后被_,血压恢复。肾上腺素的作用是_(填“催化”、“供能”或“传递信息”)。(2)剪断实验兔的迷走神经后刺激其靠近心脏的一端,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在此过程中,心脏活动的调节属于_调节。乙酰胆碱属于_(填“酶”、“神经递质”或“激素”),需要与细胞膜上的_结合才能发挥作用。(3)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在作用于心脏、调节血压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_(答出一个特点即可)。解析:(1)能被特定的激素作用的器官、细胞就是该激素的靶器官、靶细胞。本题中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因此心脏就是肾上腺素的靶器官。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2)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其中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构成,本题中心肌细胞可以看成效应器的组成部分。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后被灭活。(3)作为信号分子的激素和神经递质,均需与相应受体结合后方可发挥作用,且发挥作用后均被灭活或被转移,此为两类信号分子的共同特点。答案:(1)靶器官灭活传递信息(2)神经神经递质(特异性)受体(3)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知识拓展正确区分生命活动的调节类型和调节机制调节类型调节机制举例神经调节刺激引起的反射活动,通过反射弧完成各种反射活动体液调节体液中的激素或化学物质直接对生命活动起作用激素、CO2、H等的调节神经体液调节口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体液神经调节CO2对呼吸运动的调节调节过程的类型示例(1)例如:膝跳反射的过程。(2)例如:人进食后血糖升高,引起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对血糖进行调节的过程。(3)例如:当血糖浓度下降时,下丘脑发出指令会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进而使血糖恢复正常。(4)例如: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会分泌物质作用于垂体,进而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作用于靶细胞。模拟题组预趋势体温和水盐平衡调节12019宁夏银川二中模拟下列关于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有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是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B某人因出汗较多,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会加强C多种激素参与体温调节过程,但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只有一种激素参与调节D某人发烧时体温一直维持在38 左右,此时其体内产热量大于散热量解析: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和血糖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A错误;某人因出汗较多,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因此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会加强,B正确;多种激素参与体温调节过程,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也有多种激素参与,如抗利尿激素、盐皮质激素、醛固酮等,C错误;某人发烧时体温一直维持在38 左右,此时其体内产热量等于散热量,D错误。答案:B2经典模拟下列是关于抗利尿激素调节的曲线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可表示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分泌量与渗透压变化的关系B图乙可表示饮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分泌量与渗透压变化的关系C图丙可表示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量的变化D图丁中a点时注射的不可能是抗利尿激素解析: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图甲不符合、图丙符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