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生物加强课(七)利用单一变量原则解决光合作用的实验结果分析题练习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2020版高考生物加强课(七)利用单一变量原则解决光合作用的实验结果分析题练习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2020版高考生物加强课(七)利用单一变量原则解决光合作用的实验结果分析题练习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2020版高考生物加强课(七)利用单一变量原则解决光合作用的实验结果分析题练习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利用单一变量原则解决光合作用的实验结果分析题【考题范例】1(2018高考全国卷)为了研究某种树木树冠上下层叶片光合作用的特性,某同学选取来自树冠不同层的A、B两种叶片,分别测定其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1)从图可知,A叶片是树冠_(填“上层”或“下层”)的叶片,判断依据是_。(2)光照强度达到一定数值时,A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开始下降,但测得放氧速率不变,则净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光合作用的_反应受到抑制。(3)若要比较A、B两种新鲜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在提取叶绿素的过程中,常用的有机溶剂是_。审答提示(1)明确该题的自变量与因变量该题的自变量是树冠叶片的位置不同,因变量为净光合速率不同。(2)根据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分析现象的原因由“测得放氧速率不变”可推知光反应不变,但“净光合速率开始下降”可推知暗反应受到抑制。解析:(1)由于上层叶片对阳光的遮挡,导致下层叶片接受的光照强度较弱,因此下层叶片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较上层叶片低,据此分析图示可推知:A叶片是树冠下层的叶片。(2)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氧气产生于光反应阶段。光照强度达到一定数值时,A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开始下降,但测得放氧速率不变,说明光反应速率不变,则净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受到抑制。(3)绿叶中的叶绿素等光合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素。答案:(1)下层A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所需光照强度低于B叶片(2)暗(3)无水乙醇2(2018高考全国卷)回答下列问题:(1)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中捕获光能的物质分布在叶绿体的_上,该物质主要捕获可见光中的_。(2)植物的叶面积与产量关系密切,叶面积系数(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面积总和)与植物群体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干物质积累速率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当叶面积系数小于a时,随叶面积系数增加,群体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速率均_。当叶面积系数超过b时,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降低,其原因是_。(3)通常,与阳生植物相比,阴生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与呼吸作用放出的CO2量相等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_(填“高”或“低”)。解析:(1)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中捕获光能的物质是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中,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捕获红光和蓝紫光。(2)由图可知:当叶面积系数小于a时,随叶面积系数增加,群体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速率均上升;当叶面积系数大于b时,由于群体光合速率不变,而群体呼吸速率仍在上升,导致群体净光合速率降低,干物质积累速率下降。(3)由于阴生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小于阳生植物,即阴生植物通过呼吸作用放出的CO2比阳生植物少,因此阴生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量与呼吸作用放出的CO2量相等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阳生植物低。答案:(1)类囊体膜蓝紫光和红光(2)增加群体光合速率不变,但群体呼吸速率仍在增加,故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降低(3)低【备考锦囊】1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即除自变量(实验变量)以外,应使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无关变量保持相同且适宜,以确保实验变量的唯一性。如生物材料相同(大小、生理状况、年龄、性别等)、实验器具相同(型号、洁净程度等)、实验试剂相同(用量、浓度、使用方法等)和条件相同(保温或冷却、光照或黑暗、搅拌、振荡等)。注意:变量是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在设计实验时,要注意使自变量可控制、因变量比较好检测,并尽量避免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干扰。2三类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分析【应考提升】1近年来大气中的CO2浓度和O3浓度不断上升。为了研究CO2浓度和O3浓度上升对农作物有何影响,研究人员用高浓度CO2和高浓度O3处理水稻“汕优63”,测定其生长发育不同时期的各项生理指标,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注:CK(对照,大气常态浓度);CO2(CO2常态浓度200 molmol1);O3(O3常态浓度160%);CO2O3(CO2常态浓度200 molmol1和O3常态浓度160%)。表观光合速率是指在光照条件下,一定量的植物在单位时间内吸收外界的CO2量。A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升高CO2浓度,水稻的表观光合速率增大B高浓度CO2可部分抵消高浓度O3对水稻光合作用的胁迫C水稻表观光合速率的增大可能与胞间CO2浓度升高有关D实验结果表明,O3浓度降低会危及水稻的生长解析:选D。柱形图显示:在相同的生长发育时期,CO2组的表观光合速率均大于CK组,因此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升高CO2浓度,水稻的表观光合速率增大,A正确;CK组、O3组与CO2O3组的实验结果对比,可说明高浓度CO2可部分抵消高浓度O3对水稻光合作用的胁迫,B正确;对比分析两个柱形图可以发现:在生长发育时期相同的情况下,表观光合速率高,其胞间CO2浓度也相对较高,因此水稻表观光合速率的增大可能与胞间CO2浓度升高有关,C正确;O3组与CK组的实验结果对比,说明O3浓度升高会危及水稻的生长,D错误。2为了研究植物昼夜节律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选取生长状态相同的某植物进行了如下四组实验。每组白天光照10 h,夜间总时长14 h,其他条件都适宜,连续处理25天,测定各组气孔大小和叶绿素含量,结果如下表:组别夜间处理方法气孔大小(m2)叶绿素含量/(mgg1)A组处理X3893.34B组每隔3 h红光光照5 min3442.44C组每隔2 h红光光照5 min2972.40D组每隔1 h红光光照5 min2862.20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使实验具有说服力,设置了A组,A组的“处理X”应为_。(2)随着夜间红光打断处理的频率增加,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趋势是_,判断的理由是_。(3)若在夜间用景观灯照射城市绿化植物,据上述实验,景观灯的颜色不建议选择_(填“红色”或“绿色”)。解析:(1)分析表中信息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夜间红光打断处理的频率,因此A组(对照组)的“处理X”应为持续黑暗处理(不作红光处理)。(2) 表中信息显示:随着夜间红光打断处理的频率增加,气孔逐渐变小,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色素分子吸收的光能减少,光反应减弱,生成的H和ATP减少,引起暗反应中的C3的还原过程减弱;叶片气孔缩小,植物吸收CO2的速率降低,引起暗反应中的CO2的固定过程减弱。可见,随着夜间红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