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7)_第1页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7)_第2页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7)_第3页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7)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6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使自己感动的词句。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中朝人民与志愿军送别的情景中,体会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和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上,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文章表达上的特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说“亲人”师:上课之前,有个问题我们要讨论一下。大家看,有这样一个词(师板书:亲人)师:读一下。(生读“亲人”)按照工具书里讲,亲人就是与你有血缘关系的人,与你血脉相连、相通的人。那么谁能告诉我,在你的身边,谁是你的亲人?师:所以说,我们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我们的生命就是他们爱的阳光,把你对“亲人”的理解、感受表达出来。(无私、奉献、关爱)从这些词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亲人的力量,那就是以无私的关爱和无畏的勇气来表现对我们的爱。一、情景导入师:下面,我们先看几幅照片,你有怎样的感受?(出示战争的图片)师:他们需要的是“爱”,家人的,同胞的,甚至于是超越国度的“爱”来帮助他们。他们需要的是伟大的人世间挚真的“爱”。(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师:下面,我们把重点集中到50年前的那场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一起来回忆一下当年战争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补充课题,齐读课题)收集资料、放视频:军歌二、精读课文1、师:迅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中写到了哪些人?课文里面有大娘、小金花、大嫂。(师板书:大娘、小金花、大嫂)她们代表了朝鲜人民。文中提到的都是女的,那男人呢?(打仗) 师:朝鲜人和中国人有没有血缘关系?(板书:不是亲人)在1958年10月的一天,我们的最后一批志愿军离开朝鲜,在这个时候,他们却互相喊到:再见了,亲人! 2、师:按常理讲,只有有血缘关系的人才能叫亲人,现在不但没有,还是分属两个国家的人民,志愿军为什么把朝鲜人民称做“亲人”?请同学们自由读书,想一想,朝鲜人民的哪些做法让人感动,一致于志愿军战士把她们称为“亲人”?用笔画下来。(学生自由地小声读课文。)随机教学:、朝鲜人民大娘抓住文中的“雪中送炭”、“唯一”两个词来理解大娘的做法令人感动。理解“雪中送炭”唯一的亲人!体会体会,什么叫唯一?请你来读一读,你是怎么感动的。同学们,唯一的小孙孙失去了,心里会怎样?(痛苦)痛苦,应怎样表达出来?(再读)同学们,读书的时候一定要倾注自己的感情,你的感情到了,读得就会有进步。师:当战场上供应困难时,您带着全村妇女“雪中送炭”; 您说,女生齐读“您说,怎么能忘怀?”当敌机来了,您丢下唯一的亲人,救助伤员,您说,男生齐读“您说,怎么能忘怀?”(课件)同学们想一想,这样的人能不能叫亲人?这时志愿军战士满怀着深情回忆过去,语调非常沉痛和坚定。全班齐读。小金花过渡:大娘,让我们难忘,因为她把志愿军战士当成了自己亲人。志愿军战士也把她当成了自己亲人。还有哪些地方也让你感动。师:噩耗,是什么样的消息?师:不是一般的不好的消息,而是关于人的生命的不好的消息。噩耗传来,小金花的妈妈和敌人同归于尽。共同走向完结,都死去了。你们想想,救老王是以什么为代价的?生:以生命为代价。师:如果不救老王会怎样?生:如果不救,老王会被敌人严刑拷打而死。师:就是这样。救,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不救,老王就会死。带着这样的体会,请你们自己读一读。学生自由读书。指名一学生读。师:心情是沉痛的,表达得也不错,但怎样才能让人感觉到她是把妈妈,而不是一件衣服这样的感情。谁来试试看。再指名一人读。师:“第二天传来噩耗,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了”一起读一遍。生齐读这句。师:“同归于尽了”,生命不在了,再来一遍。生再齐读这句。师:不是敌人拉响的,而是妈妈主动拉响的,她拉响的同时,生命将会不在。再来一遍。生再齐读这句。师:为了一个中国战士,她把自己的生命奉献了出来,这样的人我们称她生:亲人。大嫂过渡:还有哪些地方也让你感动。“我们清楚地记得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课件)师:这么高的代价,是什么样的代价?谁读懂了?这位大嫂在什么时候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师:事实证明,敌人已经向前沿阵地发炮了,大嫂知不知前沿阵地有危险吗?为什么还要那么做?从中你体会到什么?(生答)师:说得好,你就带着这种感情,把这一段读一读。大家想一想,为了点普通的野菜,把自己的双腿奉献,明明知道前沿危险,但是却偏偏要向虎山行。请你来读。(生读:“我们清楚地记得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师:大嫂的事迹震撼人心,这位同学的朗读震撼人心。她把感情完全融入了自己的心里。她在想大嫂是为了什么才去做。同学们,我们心里都洋溢着这种情感,让我们把大嫂的形象牢牢地记在自己的脑子里。一起读这段。全班齐读这一段。师:很好。我看到每一位同学都怀着非常沉重的心情在读。把大嫂虽然仅仅是为了几棵野菜而失去双腿这种牺牲,看作是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那种亲人般的情感,读得非常到位。所以大嫂也可以称作(生:亲人。)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讲的这些人都是朝鲜人民,(板书:朝鲜人)他们面对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是外国人,(师板书:志愿军)大娘为了救一名志愿军,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小孙孙;大嫂为了挖野菜给志愿军充饥失去了双腿,小金花为了救志愿军侦察员老王,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我要问问同学们:朝鲜人民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没有血缘关系,但他们能不能称得上亲人?我们把这叫做“胜似亲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师板书:胜似亲人)、志愿军志愿军恳求朝鲜人民回去吧,不用再送了。志愿军在战争中做了:第一处是: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拚了三天三夜。“我们”是指中国人民志愿军,他们是为了支援朝鲜军队才去拚了三天三夜。“在您的帮助下,我们打胜了那次阻击战。”“列车呀,请慢点开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课文最后一部分师:(课件:视频)战争结束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共同在硝烟弥漫的战场度过了8个春秋,8年的同甘共苦,换来可这胜利的一刻。人们欢呼雀跃,整个大地为之动容,但是,胜利的喜悦终究掩饰不住离别的泪水。最后一批志愿军战士要回国了,他们深情得说(学生“再见了,亲人”。眼看火车就要启动,朝鲜人民挥泪告别,依依不舍地说(学生:再见了,亲人)师:火车终于缓缓开动,布满战士们足迹的朝鲜大地,胜似亲人的朝鲜人民离战士们越来越远,战士们心里依然坚定地说着(课件:文章最后部分,生齐读)师:他们也用鲜血和生命保护了我们。再来三、拓展延伸,升华情感师:是啊,再见了,亲人。在战争年代,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也可以称为亲人,因为他们都付出了血与生命。和平时期,没有流血呀,没有战争,这样的亲人是不是就找不到了?(生: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不打仗了,但是和平年代也有很多穷苦的人,政府和这个世上的很多好人都会帮助他们,帮助他们以后,他们也可以形成亲人的关系。)师:也就是说,人与人(板书:人与人,并勾画板书)在和平年代也一样能够形成亲人关系。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再见了,亲人讲的是志愿军与朝鲜人民的故事,我们既要对这段历史铭刻在心,同时,我们更应该把它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