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法律与道德 第一节 法律与道德的冲突,一、道德的概念 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 俗和人的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 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二、法律与道德冲突主要表现 1、合法不合理 2、合理不合法 三、经典案例赏析 (一)公交车上的法律与道德 1、基本案情 2、从法律角度分析公交司机行为?,(1)公交司机的做法是以牺牲法律公平来保障道德公平 (2)公交司机的做法是以违法行为来强制别人实施道德规范,公交车上让让又何妨,(二)“看黄碟”夫妇获赔偿案 1、基本案情 2、夫妻在家看黄碟是否违法? 3、焦点:道德法律化 4、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 (三)安乐死:拷问法律与道德? 1、安乐死在中国,(1)我国首例安乐死事件 死者:夏素文 被告:蒲连升 、王明成 (2)关于安乐死问题的大讨论 A、安乐死是否具有社会危害性? B、安乐死是否犯罪,等于故意杀人? C、安乐死是否违宪?,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值得思 考的问题这。莎士比亚哈姆雷特,D、安乐死在我国有无立法的必要? (3)此案的无罪审判结果所产生的影响(王鸿鳞 ) 2、英国法院作出“安乐死”判决的前前后后 (1)病人索要死亡权难倒了医院 (2)病房内的特殊听证会 (3)病人希望以死亡来结束痛苦,(4)法官面临法律难题 (5)医生面对道德困惑 (6)法院裁决:赖活不如好死 3、安乐死在荷兰 荷兰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讨论:你如何看待安乐死?,第二节 法律与道德异同论 一、法律与道德的一致性 1、任何法律制度都体现了一定的道德伦理精神。 2、任何法律制度都必须与当时当地的社会道德保持某种程度的和谐与一致。 3、法律制度不仅仅是由法律规则组成,它还包括了一些法律原则,这些法律原则正是道德价值理念在法律制度中的具体体现。 案例分析:“第三者”受遗赠案,4、法律制度的正确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法官、检察官、 律师等法律家群体的职业伦理水准。 案例:美国律师职业伦理经典案例:纽约快乐湖尸案 二、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1、法律与道德产生的条件与消亡各不相同。 2、法律与道德调整的对象与范围有所不同。 3、法律与道德的表现形式与调整机制各不相同。 4、法律与道德的评价标准各不相同。,第三节 法律与道德的相互适应 一、法律对道德的促进作用 1、法律鼓励道德行为 2、法律制裁缺德行为 二、道德对法制建设的影响与作用 1、树立公平正义的良法理念 2、培育法律人的职业伦理 3、培养公民的道德素质,第三章 法律与人权 第一节 人权的涵义 一、人权的概念 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应有人权 法定人权 实有人权,人权的三种形态,二、人权的本质:自由和平等; 三、人权其实质内容和目标:人的生存与发展 四、人权与公民权的区别 1、主体不同 2、范围不同 3、实现的保障方式不同,五、经典案例讨论与分析 1、王建军等12人刑讯逼供案 2、李光兴等3人刑讯逼供案 3、郑发祥暴力取证案 4、佘祥林案件 5、杜培武案件与辛普森案之比较,冤案警示尊重人权任重道远 !,第二节 法律与人权的关系,一、人权是法律的首要内容,人权可以作为判断法律善恶的标准 二、法是人权的体现和保障,人权需要通过法律保障予以实现,第四章 社会冲突与纠纷解决机制 第一节 纠纷解决的方式 一、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案例 1、案情介绍:甲男与乙女 2、乙女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哪些方式可以选择?,无救济就无权利,3、你认为哪种方式处理此事效果更好,更具有优越性?,和谐的,才是最好的!,二、解决社会冲突的诸手段 1、自力救济:自决与和解 2、社会救济:调解与仲裁 3、公力救济:诉讼,三、纠纷解决机制的利弊比较分析 (一)自力救济 1、优点:具有最高的自治性和非严格的规范性。 2、缺点: (1)可能存在强迫、欺诈、显失公平和重大误解等因素; (2)可能超出必要的限度; (3)在我国,自力救济并不能获得强制执行力。一旦反悔,将 不能获得国家的强有力支持。,(二)社会救济 1、优点 (1)调解具有第三者的中立性、纠纷主体的合意性、非严格 的规范性特点; (2)仲裁具有终局性、强制执行力、及时迅速、程序简便、 费用低廉和保密等特点。 2、缺点: (1)调解协议一般不具有强制执行力; (2)仲裁过程中采取的措施需要借助法院的力量。,(三)公力救济 1、优点:严格规范性、权威性、公正性、维护法律的统一 性、强制执行力等。 2、缺点:理解困难、程序繁琐、成本高、周期长、刚性化 等。 (四)小结 1、诉讼机制在解决社会冲突方面非完美性; 2、在解决纠纷方面,要充分发挥ADR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的重要作用。,第二节 诉讼人情化与法治 一、诉讼人情化:伦理理念在司法领域中的弥散 1、诉讼人情化的含义 指法官在诉讼过程中,因迁就人情而超越法律规定的自由 裁量权的限制作出判决或裁定。 2、诉讼人情化的现实表现 (1)马金荣案,(2)小芳(15岁)案 (3)“三角关系”案 (4)王某履行职务案 3、诉讼人情化的特点 (1)纠纷的解决方式都启动了诉讼程序; (2)法官在诉讼过程中因为人情(当事人之间的人情规则 或民情)而没有严格按法律规定作出裁判;,(3)法官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最大多数人的情感 和心理需要,即“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4)法官作出的裁决结果或者因得到双方当事人的接受而 成功地解决了纠纷,或达到了保证社会秩序和稳定的目的。 二、诉讼人情化的存在原因分析 1、法律制度本身的缺陷 2、执法者、司法者的法律工具主义观念,3、传统法律文化和传统道德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延续和 惯性 三、诉讼人情化与现代法治 1、法律与人情在现实社会中的紧张 2、诉讼人情化与现代法治在总体上的背离 四、改革的路径 1、科学把握法律与人情的关系,制定与人情相契合的法律,2、完善非讼纠纷解决机制 第三节 乡土社会与纠纷解决机制 一、乡土社会诉讼解纷的现状 (一)农村纠纷的类型 1、土地纠纷 2、婚姻家庭纠纷 3、邻里纠纷,4、其他纠纷 (二)农村纠纷解决的途径 1、显性解决方式 :私力救济 、社会救济、公力救济 2、隐性解决方式:无救济的方式 ,如自认倒霉、吃亏 (三)农村纠纷解决方式的选择从实证角度的考查 1、排在前三位:协商和解、调解、向行政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在共享出行领域的应用与电池资产管理策略报告
- 2025居间合同格式
- 2025年农业生物技术在种子品种培育中的基因资源利用与保护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个人漂浮装置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泡桐树的特点
- 肺炎与哮喘的区别
- 《离婚协议书范本:婚姻关系解除及子女抚养权明确》
- 婚姻解除财产分割专项离婚协议书范本
- 离婚财产分割与子女抚养安排协议书示范文本
- 租赁住宅人身安全免责及安全保障条款合同
- 液化气瓶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毕节法院辅警面试题目及答案
- 足浴店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 柴油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中药制备工艺汇报课件
- 儿童早期发展中的回应性照护模式研究
- 幼儿园大班自然教育实施策略与效果研究
- 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技术标准DBJ 43T 302-2025知识解读
- 过桥资金合同范本.(2025版)
- 保定市竞秀区社区工作者招聘笔试真题2024
- 高危儿健康宣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