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的并发症》PPT课件.ppt_第1页
《中耳炎的并发症》PPT课件.ppt_第2页
《中耳炎的并发症》PPT课件.ppt_第3页
《中耳炎的并发症》PPT课件.ppt_第4页
《中耳炎的并发症》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耳炎并发症,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 倪道凤,中耳炎:常见病,多发病 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 定义:由中耳的炎症引起的全身或局部的病症。 发病率:颅内并发症:2% 0.02% 颅外并发症:不详,颞骨的解剖,鳞部 鼓部 岩部 乳突部 茎突,当中耳的正常防线被突破时,中耳的感染就会向临近器官蔓延,就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的解剖学基础,颞骨与颅中窝、颅后窝及其内的静脉窦、脑膜、大脑颞叶、小脑和颞颌关节、颈静脉球解剖关系密切。 中耳炎并发症和乳突气化的类型和范围 中耳炎并发症和发育,中耳的正常防线,第一道:黏膜和骨膜 第二道:骨壁 第三道:外骨膜或硬脑膜等,影响并发症发生的因素,致病菌的种类和毒力(主要致病菌为变 形、绿脓、大肠、副大肠、产气杆菌等多见,球菌) 病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治疗是否得当(用药,手术) 机体的抵抗力 中耳炎的类型,感染蔓延的途径,病理途径:经中耳骨壁的破坏区 血栓性静脉炎 解剖途径:各种自然通道 解剖上的薄弱环节 血行途径:黏膜中的小血管、骨壁中的导血管 可远离原发灶 脓肿可多发,耳源性并发症分类,颅外 颞骨外 颞骨内 颅内,耳源性并发症分类,颅外 : 颞骨外:骨膜下脓肿:耳后骨膜下脓肿,颧弓根部脓肿,外耳道脓肿 颈部脓肿:颈深部浅层脓肿,颈深部深层脓肿 肺脓肿 帽状腱膜下脓肿 败血症 破伤风 颅底骨髓炎 咽旁间隙脓肿等 颞骨内:,耳源性并发症分类,颞骨内: 面神经麻痹 岩部炎 乳突炎(?) 迷路炎 :局限性 浆液性 化脓性,耳源性并发症分类,颅内: 化脓性脑膜炎 乙状窦周围脓肿 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 硬膜外脓肿 硬膜下脓肿 脑脓肿:大脑颞叶,小脑等 耳源性脑积水(耳源性颅内高压) 脑炎,主要临床表现,脓液突然减少或停止 剧烈耳痛、头痛 发冷发热 头晕、恶心、呕吐 神志改变 共济失调,检查,耳镜检查 神经科检查 眼底检查 X相 CT 腰穿 细菌学检查,诊断,病史 检查所见(耳部检查、眼底、CSF、 细菌培养等) 必要时手术探查,治疗,一旦诊断明确,尽早手术治疗 足量敏感的抗菌素 支持疗法 对症治疗:脱水,纠正水或电解质 的失衡,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病因:直接侵犯,窦汇端血栓形成,中耳乳突黏膜静脉血栓的蔓延 症状:早期 脓毒血栓期:弛张热 血栓扩展期:颈静脉孔,岩上窦,海绵窦等 检查:血象,CSF,眼底,Tobey_Ayer试验,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特殊血管造影),手术探查 治疗:药物,手术,支持,耳源性脑脓肿,化脓性中耳乳突炎的严重并发症,可危及生命。,病理,三个阶段 1、局限性脑炎期:脑组织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斑点状出血。 2、化脓期:液化区融合,形成脓腔。 3、包膜形成期:历时34周,肉芽、纤维结缔组织和神经胶质细胞形成包膜。,临床分期,1、 起病期:头痛、畏寒、发热、呕吐等脑膜 炎、脑炎症状。 2、 潜伏期:约10天到数周。 3、 显症期:中毒症状:体温、食欲等 颅压升高 局灶症状 4、 终期:脑疝,脓肿破裂,爆发性弥漫性脑 膜炎死亡,显症期局灶症状,颞叶脓肿:对侧肢体偏瘫 对侧中枢性面瘫 失语症 对侧肢体强直性痉挛 小脑脓肿:中枢性眼震 同侧肢体、肌张力改变 共济失调等,诊断检查,1、 耳科检查 2、 神经学检查 3、 眼底检查 4、 影象学检查,治疗,1、手术治疗 病灶引流 脓肿处理 2、抗生素 3、降颅压 4、支持疗法:纠正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