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医疗卫生调研报告四篇_第1页
县医疗卫生调研报告四篇_第2页
县医疗卫生调研报告四篇_第3页
县医疗卫生调研报告四篇_第4页
县医疗卫生调研报告四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县医疗卫生调研报告四篇【篇一】为了全面了解我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总体情况,推进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健全服务网络,有效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县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组织相关人员开展了我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专题调研。调研由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汪飞带队,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参加,县卫计委主任、分管副主任及相关工作人员陪同,调研组分赴县卫计委、人社局、编办、国土局、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龙城医院、芙蓉卫生院、五联村卫生计生服务室、定山卫生院、日光村卫生计生服务室、马当中心卫生院、和团卫生院、船形村卫生计生服务室,重点就医疗机构设置情况、医疗业务用房及职工周转房建设情况、医疗设备配置情况、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综合服务能力情况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调研,通过实地查看、走访询问、座谈、听取汇报等方式了解了我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总体情况。一、基本情况一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全县有公立医疗卫生单位31个,覆盖全县十七个乡镇(场、区),其中县直医疗卫生单位9个,乡镇卫生院20家,民营机构家。城区个体诊所38个,村卫生计生服务室173家,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健全,群众就医方便。二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条件不断改善。近几年,政府加大投入落实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用房建设,推进了县乡医疗机构和产权公有村卫生计生服务室建设。山南新区县人民医院于20XX年11月实现整体搬迁,县妇幼保健院于20XX年11月完成整体搬迁,县中医院20XX年启动了改扩建工程。先后有杨梓、东升、浪溪、黄岭、黄花、浩山、太泊湖等17家卫生院医技综合楼或职工周转房项目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产权公有村卫生计生服务室达86家。三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医改工作深入推进,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保院实行了公立医院政策,全部通过了“二级甲等医院”评审,乡镇卫生院全面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马当、杨梓、定山、浩山等卫生院先后荣获“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天红先锋村卫生计生服务室为全省省级示范单位。四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落实,乡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面启动,农村居民享受到家庭式的健康服务。二、存在的问题(一)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部分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比如和团卫生院医疗及办公用房是90年代建设的100平米的老房子,后因需要改扩建了150平米的彩钢瓦结构的平房也开始漏水,一室多用,非常不便,职工住房也没有保障。(二)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亟待增强一是卫技人员严重短缺。目前全县卫计人员编制总数为967人(县直医疗卫生单位570人,乡镇卫生院397人),于上世纪90年代核定,与现行的经济社会发展严重不匹配。特别是县人民医院编制人数281人,实有在编人员312人,临时聘用人员248余人,按床位(499张)标准1:1.4配备至少需699人。二是卫计人员队伍不稳定,总体待遇低,流动性大,人才流失严重。三是高精尖技术人才不足,尤其是硕士研究生、全科医生紧缺。四是乡村医生年龄老化,全县40岁以上的156人,60岁以上的151人。五是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没有落实,没有实行编制备案制,医院用人没有自主权。(三)基层医务人员待遇有待提高一是基层医务人员收入低,县财政规定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绩效工资每月700元以内、公共卫生补助每月250元以内,政策规定的乡镇工作补贴(10年以内补200元/月,10年以上20年以下补300元/月,20年以上补400元/月)没有落实兑现,职工工作积极性难以调动。二是乡村医生没有享受养老保险政策,大家都有后顾之忧,思想不稳定,工作缺乏热情。三是村级实行一体化管理后,年收入普遍下降,工作没有积极性。(四)医疗卫生投入保障不足一是少数医院债务负担较重,如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欠费2026万元,建地下停车场欠500万元。二是大多数乡镇卫生院的设备不齐全且陈旧老化,难以适应当前医疗服务需求。三是医疗机构医保垫资多,周转慢,负担重。特别是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都存在医保、民政等项目的大数额的垫资欠款,严重影响医院的资金周转,导致正常的运转困难。四是医改实施后,药品零差价,药品加成部分的20中该政府承担的配套资金不能到位(20XX年已支付)。五是政府对县人民医院每年调控5个百分点、对县中医院每年调控10个百分点,给医院公益性服务造成较大压力。(五)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一是由于身份问题,对村级卫生计生服务室的医生缺少有效的管理手段,导致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不到位。二是民营医疗机构没有享受到公共卫生项目、健康体检等政策。三是各职能部门协作沟通不畅、信息互通不同步,导致工作出现失误,如贫困户的信息更新、更改没有及时同步到医疗机构,致使病人就医不能及时享受到相关优惠,容易造成工作被动。四是医德医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群众对医疗服务行业还存在不少异议。三、几点建议1. 继续完善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对条件比较差的乡镇卫生院及村级卫生计生服务室(如:和团卫生院、海形卫生院、湖西卫生院)通过改、扩、新建业务用房,分期分批购置、更新必要的设施设备,逐步改善医疗条件。2. 加强卫技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一是要按相关规定配足配齐卫技专业人员,破除人员招聘困难,解决人员不足的问题。二是出台相关补助和激励机制及创新用人机制,确保留住人才,稳定队伍。三是改革人事管理制度,落实医院用人自主权,充分用好、用活技术人才。四是逐步更新、充实基层医疗机构的卫技人员,解决老龄化、断层、青黄不接的问题,激活基层医疗服务发展的活力。五是要改革完善管理机制,进一步整合县、乡、村医疗力量,推动医疗资源下沉,促进医务人员有序流动,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升。3. 逐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待遇。一是落实乡镇工作补贴。二是严格执行乡镇卫生院两个50%,即资金结余的50%用于发展,另一个50%用于绩效管理,提高工资水平。三是研究探索乡村医生的养老模式,解决他们老有所养的后顾之忧。4. 继续加大对医疗事业的投入,促进医疗事业健康发展。一是加大对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群众就医环境。二是加大对医疗机构技术设备的投入,提高医疗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三是进一步完善各项医疗保障制度,强化医保基金管理。四是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规定免费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五是政府要把公立医院改革药品加成部分的20中该承担的配套资金及时发放到位。5. 各相关职能部门如医保、商保、民政等要加强合作,畅通资金周转渠道,切实减轻医疗机构垫付资金的压力。6. 中医药被誉为“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转变,选择中医治疗的人群越来越大,我们要更加重视中医院的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满足人们对中医的需要。加大乡镇卫生院中医人员的引进,确保乡镇中医馆发挥作用。7. 加大对民营医疗机构的扶持力度。一是职工周转房建设的政策支持。二是公共卫生、健康体检等政策支持。三是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医疗卫生事业,引导良性竞争,互相促进与发展。【篇二】经过长期发展,北湖区已经建立起由医院、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组成的覆盖城乡的卫生服务体系。通过调研,该区基层医疗卫生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相比,当前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存在资源总量不足、质量有待提高,布局结构不合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没有建立合理的分工协作机制,存在“碎片化”现象等问题。一、北湖区医疗卫生现状(一)医疗卫生资源构成情况卫计机构改革后,全区各级各类卫计机构总数389家,其中二级以上综合医院1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0家,乡镇卫生院10家,红十字会、计生协会、卫计执法监督局、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等机构各1家,厂矿职工医院5家,诊所、卫生所、医务室244家,村卫生室114个,床位6291张(含驻区医疗卫生机构)。全区拥有各类卫生人员164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393人、管理人员91人、工勤人员163人,执业(含助理执业)医师人数659人。卫计工作人员区级60人、乡级30人、村级196人。(二)医疗卫生资源分布情况全区绝大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分布在中心城区,山区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分布较少,基本上只有12个乡镇卫生院及少量的村卫生室。(三)医疗卫生机构规模情况全区医疗卫生机构虽网点多、分布广,但规模偏小,规模最大的是市三人民医院也只有核定床位850张(开放床位1150张),除此之外,再无100张以上床位的医院,部分医疗卫生机构虽核定了编制床位,但实际未投入使用。医疗设备也十分落后且配备不足,除了市三医院医疗设备齐全先进一点,其它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既缺乏又分散。二、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大型医疗机构(市一、三人民医院、湘南学院附属医院)主要集中分布在老城区,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导致部分地区居民难以就近获得高水平医疗服务,同时,进一步加剧了老城区大型医疗机构的服务压力,并凸显其用地紧张,发展空间不足的矛盾。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设施布局较合理,但存在用地面积、建筑面积不达标,自有用房比例过低的问题。城市新区及外围城区社区卫生服务设施布局需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尚未成为承担居民基本医疗服务的主体,“大病进医院、小病在社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尚未真正形成。乡镇卫生院未达到二级综合医院规模和水平,农村地区医疗卫生设施覆盖程度及服务能力未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区疾控中心和区妇计中心业务用房面积不够、布局不合理、消防不符合要求,满足不了工作需要。(二)医疗卫生项目建设资金缺口压力大该区有10个街道办事处,按照每个街道设置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要求,目前已建设完成标准化建设3所(人民路、燕泉、骆仙)、正在进行装修2所(郴江、北湖)、正在土建2所(涌泉、增福)、未建3所(下湄桥、安和、石盖塘)。除了人民路外, 燕泉、骆仙、郴江、涌泉、增福、北湖、下湄桥、安和、石盖塘9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尚需建设资金约为1.9亿元;建设公共卫生中心,约需资金1.4亿元。由于近几年中央、省里除公卫中心有资金投入外,其他项目均无专项资金安排,市、区财政短期内投入大量资金不现实,项目建设遇到了“无米下锅”的困境。(三)卫生事业投入不充足20XX年至20XX年,全区卫生事业经费(包括中医事业费)占政府财政支出比例达到5%以上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由于投入不足,造成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用房不足、设备配置不足、设备落后和人员培训经费短缺等问题,制约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疗保健效果与质量的有效提高。另外,全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与发展几乎都是政府投资,医疗卫生投资渠道单一,社会化投入非常少,民间资本的进入,多元化投入的机制尚未形成,仅靠政府财政的投入,难以从根本上满足医疗卫生发展的需求。(四)人才队伍与设备缺乏目前医疗卫生单位人员严重缺编,人才严重不足。从知识结构上看,高级职称人才偏少,高学历人才比例不高,缺乏学科带头人;从岗位分布来看,检验、影像等辅助科室专业人才缺乏,全科医生、中医药人才比例严重不足,而且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服务水平较低,服务能力不足。基层医疗机构总体实力差,基本医疗设备简单,防病治病的能力较弱,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科、中药房未达标,中医诊疗设备配置薄弱,农村中医药服务量出现萎缩。三、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的对策建议(一)优化规划布局,调整医疗机构空间结构随着工业化、城市化集聚程度的提高和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加之全区行政区划的调整,北湖区各乡镇、街道的人口结构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为此,必须根据变化了的人口组成状况和可能发展变化的趋势,按照区域总体规划和服务人口数量,合理配置全区卫生资源,对现有配置不合理的卫生资源重新进行规划调整,努力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解决山区卫生资源配置不完善的问题。1.总体空间布局结合该区城市总体规划“一核四区”的战略部署,相应地规划形成“一中心、一总院三分院、五中心卫生院”的医疗卫生设施总体布局结构,努力构建15分钟就医圈。一中心建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该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完善北湖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扩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服务规模,改善服务条件,促进该区公共卫生服务的建设和发展。建成投用后,可为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发展提供有利的硬件条件支持,同时也可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成为功能、设备、服务环境、卫生学要求和符合健康防护要求的现代化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极大地提高该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和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能力,为该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坚实的公卫保障。“一总院三分院”建立市三医院总院和北院、西院、南院。目前市三医院北院已经建立并投入使用,为进一步提升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医疗业务和管理水平,形成较强影响力和龙头示范效应,满足本区及周边城乡居民多层次和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具有统筹协调发展、同时能够辐射周边毗邻地区的能力,启动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新、扩建工程PPP项目,该项目分为市三医院本部和骆仙铺新区西院两部分。其中市三医院本部总建筑面积61926平方米,包括新建医疗综合楼建筑面积45170平方米,新建地上停车楼16756平方米;骆仙铺西区医院总建筑面积127400平方米,包括医用建筑面积85120平方米,办公及配套建筑面积42280平方米,同时建立南院,规划选址在石盖塘老粮站,改造升级后由石盖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搬入。“五中心卫生院”打造鲁塘、华塘、石盖塘、小埠、仰天湖中心卫生院。围绕市三医院和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打造“五大”中心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其他乡镇卫生院设立分院。加强“五大”中心卫生院的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其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2.具体布局分区中心城区以调整存量为主,控制卫生资源的增量,充分考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需求,建立起能够承担诊疗作用、可以提供较高水平诊疗服务、服务范围辐射周边居民的医疗机构。全区医疗卫生设施布局分为三个策略分区,分别为优化整合区、调整完善区和重点建设区。1.优化整合区:主要是农村医疗卫生机构。一是小埠中心卫生院。在小埠生态园规划建设小埠中心卫生院,保和、月峰设立分院;二是华塘中心卫生院。开发利用华塘卫生院后面闲置20亩土地,发展医养结合产业,同和设立分院;三是鲁塘中心卫生院。对将原计生服务楼进行提质改造,作为医务人员家属区,将现医院家属区改造为医养结合服务楼,南溪设立分院;四是仰天湖瑶族乡中心卫生院。与仰天湖敬老院进行场地置换,改善办公条件和设备设施,提高服务水平,芙蓉、大塘设立分院;五是石盖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石盖塘粮站进行提质改造,江口设立分院,将石盖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成为市三医院南院。着重强化五所中心卫生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并承担对周边区域内一般乡镇卫生院的技术指导工作,达到二级医院的水平。2.调整完善区:主要是中心城区医疗卫生机构。根据人口发展规模与分布,重点加强社区卫生服务设施建设和医务人员的能力提高,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养结合项目,提高服务质量。按照市城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设1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3.重点建设区:构建以市三医院为龙头、五所中心卫生院为支撑、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纽带、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网底的区域内医共体,全力推进市三医院“三甲医院”创建工作,与“双一流”高校签订合作协议,组建医疗联合体,积极推进市三医院PPP项目建设,整合资源打造区急救指挥中心、区域影像中心、区域检验中心和远程医疗中心等“四大中心”,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区域医疗综合服务能力。推进区公卫中心建设(含区疾控中心、区妇计中心),选址在市三医院西院地块,占地面积约30亩,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2万余平方米,总规划建筑面积6万余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4亿元。(二)分类区别对待,强化各类医疗机构功能在达到区域资源布局总量平衡的前提下,力求使优质资源得到加强。区级医疗机构的发展,要根据全区医疗卫生资源总体布局的要求,充分考虑医疗机构的服务半径,体现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方便居民就医,处理好区域内和区域间的人口分布变化和资源合理布局的关系,配合人口的流动及人口总量的增减情况,按有关规定调整医疗机构、配置人力和床位。民营专科医院的发展,要广泛采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提高内涵建设,形成专科特色。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引导,依法加强对民营专科医院的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为民营专科医院的发展创造更好空间和更优环境。要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内涵化建设,突出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多元化,建立起“以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新型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提高社区卫生网点的便民、利民服务功能,促进形成“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医疗服务新格局。(三)增加财政投入,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要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区、乡镇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卫生事业投入的增长应不低于当地当年财政支出增长的幅度,卫生事业投入占同级财政支出的比例应逐年有所提高,到20XX年应达到同级财政经常性支出比例的5%以上。同时,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按社会需求控制和调整医疗机构,通过增加专项资金等手段,增强对卫生事业发展的宏观调控能力,调整卫生事业经费的支出结构,将有限的资金投向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项目上来,投向到农村卫生、社区卫生服务等薄弱点上来。要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补偿政策,合理安排卫生监督、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和医疗急救等机构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房屋修缮等发展建设支出,以及农村卫生、城镇社区卫生服务等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支出。医疗卫生机构要切实管好用好各项卫生资金,保证专款专用。同时,要积极自筹资金谋发展,加大基本建设的投入,彻底改造危旧房,改善医疗环境,为农民群众提供安全、舒适的就医场所。根据市场需求添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强化诊疗手段,提高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水平。(四)完善政策措施,拓宽卫生事业筹资渠道要通过政策引导,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卫生事业,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医疗卫生事业投入体制。在控制卫生资源总量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医,形成私立医院与公立医院公平竞争的态势。要完善发展民营专科医院的政策措施,鼓励外资、民间资本投资改善现存民营专科医院的办院条件。要盘活卫生资源存量,在当前卫生事业投入不足、补偿机制尚未完全理顺的情况下,立足于盘活现有卫生资源存量,努力挖掘卫生资源的潜力,提高现有卫生资源的利用率。对管理不善、发展困难、功能重复的机构,要通过重新组合,使之发挥更好的效益。把卫生资源配置由扩大外延转向重内涵建设上,力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卫生服务产出。(五)加强人才培养引进,构建合理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出政府在政策制定、规划引领、监督管理等方面的调控作用。要出台推动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突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坚持培养、引进、使用并举,着力改善人才结构,努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水平。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人才队伍建设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将队伍建设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将人才战略作为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的一项重点内容。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根据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实际需要,制定年度及中长期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通过高校招聘、社会招录、内部培养等多种方式,确保各基层医疗机构高层次人才需求得到满足。简化招聘程序、放宽专科学历岗位开考比例要求、放宽紧缺专业招聘条件,引招并举,广纳人才。加强在岗培训。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强化“三基”训练,选派乡镇、乡村医生到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或医学院校接受培训。依托远程医疗信息网络,大力开展乡、村医生实用技能在线培训。(六)整合优质医疗资源,组建医共体模式医共体建设采取政府主导、部门指导的原则进行组建,区内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间建立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公平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建立责权一致的引导机制,使医联体成为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共同体,区域内医疗资源有效共享,基层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一是以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三医院)为牵头,联合骆仙、郴江、石盖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仰天湖瑶族乡中心卫生院组建的医共体试点,进行为期1年的试点,20XX年12月在全区全面推广。所有二级公立医院、妇幼保健院和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参与医联体。提高区域内的医疗机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二是通过组建区医共体促进市三医院对加大乡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技术帮扶,提高乡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诊疗水平,引导住院病人向乡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流动,促进基层医疗卫生计生单位真正发挥住院服务守门人作用,提高病人区内就诊率,减少住院病人外流,实现“区内病人就诊率90%以上”的医改目标。三是形成医疗机构与疾控机构的同向激励机制,围绕居民健康的中心目标,市三医院与疾控中心联动,提供协同的、连续的卫生服务。指导和监督基层医务人员做好公共卫生和基本防控工作,做实健康促进、慢病防治和健康管理工作,使居民防病意识提高,降低区域内居民的总发病率和就医总成本,从根本上减轻居民就医疗负担和风险。四是加大区域内医共体软硬件建设。建立以市三医院为龙头的区域内医共体,整合资源打造“四大中心”,对成员单位的药品、耗材等进行统一采购、配送;统一建立完善以区为单位的医疗风险防范机制,实行大型设备统一管理、共同使用。【篇三】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为全面了解全县医疗卫生工作情况,及时掌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促进全县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卫生事业全面发展,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XX年工作要点,组成调查组,通过听取汇报、实地察看、座谈交流等形式,对全县卫生工作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近年来县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卫生工作,始终坚持把卫生工作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来抓,把握改革发展形势,立足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突出修医德、强医能、铸医魂,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疗卫生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卫技人才培养、医疗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以县级医疗卫生单位为中心、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民营医院为补充的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抢抓卫生事业发展的机遇,加大基础设施项目争取和实施力度,不同程度地对医疗卫生事业加大了投入,有效改善了基层医疗环境和服务保障水平,缓解了“看病难”。已建成6个总投资近1.24亿元的项目,全部投入使用,为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新开工的3个项目,将使基层医疗条件有明显的改善,机构和硬件设施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二)卫生管理规范有序。一是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进一步加快对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科学布局,努力实现以强带弱,推动了综合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协调发展;在乡镇卫生院全面推行了以院长竞聘制、全员聘用制、资格准入制等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使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管理水平和运行活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二是考核机制逐步完善。制定了医疗机构绩效考核,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和服务对象满意度作为考核指标,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三是切实贯彻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实现了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将国家基本药物全部纳入了报销目录,实行了医疗机构药品网上集中采购,基本药物实现零差率销售,最大限度让利于群众。四是大力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不断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力度,大力培育和扶持中医药产业,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等措施。部分乡镇卫生院均设置的高标准的中医馆,能熟练掌握运用中医药和中医传统方法治疗各种常见病、多发病,赢得了群众欢迎和患者信赖,有效带动了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提高。目前,已建成中医药特色乡镇卫生院10所,中医药特色服务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三)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按照“无盲区、无死角、全覆盖”的工作要求,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整合,率先在全省推行“家庭医生式”服务,在各乡镇卫生院建立由临床医生、公共卫生人员、乡村医生组成的服务团队,采取自愿信任、分片包户和签订责任书的方式进村入户,使广大群众享受到了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每年对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免费体检、对全县0-6岁儿童、孕产妇、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提供个性化的预防、保健、治疗等服务。截止目前,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6.45万份。(四)新农合工作稳步推进。县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不断加强新农合管理,严格执行筹资政策,新农合“一卡通”实现了参合农民信息全县联网化,实现全程共享,达到了县域内就近就医、异地及时结算的服务目标,极大地减轻了群众的非医疗成本。分级诊疗和大病保险工作全面启动后,实现了病人合理分流及参合农民在全县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一站式”补偿服务,农民群众受益面进一步扩大,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问题有所缓解。结合精准扶贫,实现精准扶贫户与新农合的数据共享,对精准扶贫户提高5%的住院补偿,得到人民群众盛赞。对335户因病致贫群众开展了一对一帮扶。(五)行风建设取得新成效。围绕办人民满意的卫生事业为中心,大力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一是狠抓医院管理。不断强化规范医疗执业行为,全面实行了医务人员“四个排队”和医疗机构“八个排队”制度,加强对各类医疗机构和医疗行为的规范管理,有效遏制了滥开大处方、使用高价药、乱收费等过度医疗问题。二是重视卫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普遍采取派出去、引进来、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措施,加大医疗人才的培养力度。三是加强医德医风建设。通过创建“百姓放心医院”和“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活动,切实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建立完善医德医风考评与监督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卫生行业规范准则,进一步提高了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二、存在的问题在调查过程中,调查组成员明显感到医疗卫生工作存在着明显的“捉襟见肘”:一方面是全县医疗人才紧缺,各级医疗机构运行在勉强维持运行,难以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国家医学资格考试过关率低,没有相应资格证却要从事相关方面的工作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以上突出问题的原因是:(一)人才队伍建设成为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1、卫生人才总量不足。目前,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短缺问题突出。如县人民医院缺编严重,临聘人员达308名。全县各医疗机构特别是外科、妇幼、中医、医技等专业人才奇缺。因中医药人才匮乏,全县尚有1/3的乡镇卫生院无法开展中医服务项目。2、医技队伍素质不高。从学历结构看,全县卫技人员第一学历层次偏低、高学历人才占比少的现象在乡镇中尤为突出,人员结构不尽合理。调查中了解到,各级医疗机构普遍存在持证上岗率低的问题,存在医疗事故隐患。3、用人机制不活。一是进人渠道不畅。在人才引进上,引进卫生人才要求较多,再加上缺乏具有吸引力的政策和工作待遇,导致实用人才引进困难重重。二是人才交流不畅。卫技人员管理因涉及多个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没有人和财物管理的主动权,导致卫技人员交流基本冻结,医疗卫生人才在使用上死水一潭、活力不足,缺乏有序流动。三是自聘人员不稳定。为满足医疗需求,各单位均自聘了专业技术人员。但因与在编人员不能同工同酬,流动性很大。四是学科带头人缺乏。与先进县市相比,我县缺少叫得响的“名科”、“名医”,导致患者转诊量大,医疗资源流失。(二)财政投入不足成为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一是没有将公立医院基本建设、重点学科、大型设备购置列入财政预算。二是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幅度远远低于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需求的增长幅度,保工资、保运转仍然是乡镇卫生院首要任务。(三)就医容量小成为影响群众满意度的焦点从民意调查看,就医环境成了群众关注的焦点。1、县级医院“人满为患”。以县医院为例,开放的床位484张,不能满足就医需求,4-5个病人挤在一间病房,有时床位加在楼道,存在很大的医疗安全隐患,导致病人有意见,家属也有意见。2、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在调查过程中,代表们集中反映的一个问题:“分级诊疗,有49种病种被分配到乡镇卫生院。但是乡镇卫生院能否完成这样的工作任务?”从调查和实际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大多数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有限,加上缺少专业人员,使分级诊疗这项工作推进有一定困难。(四)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1、待遇低。部分乡村医生,服务半径小,收入低,不能保证基本的生活需求。因年龄大,离岗的老村医工龄补助资金因财政困难,尚未落实到位。2、水平低。尽管乡村医生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但由于大部分乡村医生只有中专文化水平,医学理论知识相对匮乏,一些新的医疗技术掌握不够,与需求产生了较大差距。三、意见建议卫生工作作为直接为人民群众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的事业,在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发挥着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作用。调查组建议:(一)创新工作思路,提高对卫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树立抓卫生就是抓民生的思路,把卫生事业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要加大对新农合、分级诊疗、公共卫生等政策的宣传力度,要向广大群众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在新农合报销中,要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对“一卡通”挂失补卡程序要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缩短补卡办卡时间。要杜绝新农合报销中冒名顶替等不良现象,保障好人民群众权益。(二)加大建设力度,构建卫生服务保障体系一是深化县一级。在巩固提高县医院服务能力建设的同时,要努力扩大业务服务范围,千方百计购置设备,提高服务能力。加大卫生监督、妇幼保健、县合管办等机构人员进修培训等软实力的建设力度。按照公立医院改革精神,为突出公益性,将县医院基本建设、大型医疗设备、重点学科建设纳入财政预算。各职能部门要按照建机制、控费用、调结构、强监管的原则,进一步强化医药费用和价格行为综合监管,破除“以药补医”机制,降低群众医药费用负担。二是强化乡一级。要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努力改善基层医务人员工作条件,稳定农村卫生工作队伍。积极争取省、州项目支持,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设备装备更新。在调查中发现,每个乡镇卫生院每年的公共卫生专项经费都有结余,县上要将这笔资金统筹使用,按照政府采购的方式购进医疗设备,逐步改善基层卫生院硬件条件。三是重视村一级。按照一村一室,至少有一名有资质村医、配备基本的公共卫生设备的原则,重点支持村卫生室建设,改善村卫生室的基础设施条件,为群众提供安全、快捷、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要杜绝人民群众在年底的药品大采购行为,杜绝过期药品销售到人民群众手中。(三)合理配置资源,加快卫技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向机制和加强人才培养是振兴卫生事业的关键环节。一是要加快卫生系统内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激活用人机制,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向机制。一方面,继续完善推行乡镇卫生院院长公开竞聘制,选拔一批有管理经验、有开拓精神的优秀人才担任卫生院院长。另一方面,健全人才引进机制,对卫生系统所需人才,竞争上岗,择优聘用。目前,各单位都有一定数量的自聘人员,这部分人员在相应岗位上,都能独当一面,有的甚至已成为本单位业务骨干。但因待遇、编制等问题,这支队伍相对不稳定。建议完善待遇机制。同时,要吸引大中专医学院校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充实基层卫生队伍。在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引进上,简化手续,探索建立起引进高级人才的“绿色通道”,以解决岗位人才紧缺现状。二是要继续加强对乡村两级卫生人员的培训。以外科、妇幼、中医、影像、检验等短缺专业为重点,开展针对性培训。三是大力开展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县级医疗单位要和乡镇卫生院建立联系,对受援单位免费开展人才培养、技术指导等工作。四是提高招聘人员工资待遇,实行好村医养老保障制度,使基层卫生工作者让他们生活上有希望,待遇上有保障,更好地服务于卫生事业。(四)强化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水平要加强医疗药品、器械等管理工作,采取各种措施降低运营成本。要强化医院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开源节流,提高社会效益。要引导民营医院发展,帮助民营医院解决困难,使民营医院成为儿科、妇幼专科医院,成为公立医院的有益补充。以上报告,请予审议。【篇四】20XX年10月18日,双牌县委统战部组织县人大、县政协、县法院等单位十余位党外代表人士先后深入县中医医院、民康医院、泷泊镇卫生院、县人民医院四所医疗卫生单位以及县卫生计生委,通过实地察看、查阅资料、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卫生计生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和民主监督。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肖勇,县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陶思荣参加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20XX年,我县卫生计生工作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总揽,以健康中国战略为行动指南,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积极实施县委、县政府健康中国暨健康双牌建设总体方案。不但紧扣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县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做实当前、着眼长远,不断夯实卫生计生基础,还提前完成了部分卫生计生工作任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民生实事工作有序开展。按照省、市分配给我县的民生实事工作任务数,我委按计划如期完成,部分任务提前超额完成。一是“两癌”筛查。宫颈癌、乳腺癌筛查任务数2500人,完成2550人、完成比例为102%。二是产前筛查。孕产妇产前筛查任务数为1400人,完成1123人,完成比例为80。21%。三是免费检查。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任务数为800对,实际完成人数为819对,完成率为102。38%。四是免费营养包发放。20XX年,我县实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目标是为1500名6个月24个月大的龄婴幼儿免费发放营养包,以增强免疫力。目前,全县已发放营养包8782盒,惠及婴幼儿8782人次,发放率96。8%。(二)计划生育工作稳中向好。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69,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2。69%,两指标均控制在省定范围之内;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6。93,比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流动人口实时协查信息处理及时率100%。20XX年新增奖励扶助对象97人,新增特扶对象9人;20XX年农村奖扶死亡退出34人,特扶死亡退出2人。计生综治部门的半年工作资料已全部录入系统,圆满完成上报。(三)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一是中医院搬迁项目。投资达1。2亿元人民币的县中医医院搬迁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现已进入设备采购、安装阶段,预计20XX年1月底可全面完工,并进行整体搬迁。二是应急处置中心建设。县应急处置中心主体及装修工程已完工,目前,县委、县政府根据业务用房规定进行了由疾控中心和妇幼保健计生服务中心入驻的调整。妇计中心业务用房正在进行设计更改、预算评审。三是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按照三年行动规划,我县已完成了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69所,后期45所村卫生室建设正在进行之中。(四)健康扶贫稳固提升。一是按照湖南省健康扶贫工程实施方案精神和省、市的要求,继续落实了“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大病专项救治、先诊疗后付费等健康扶贫政策;“一站式”结算服务8月1日已落实;二是继续开展了9种大病集中救治工作,同时扩大范围对重性精神病、农民工尘肺病、肺结核病、艾滋病患者开展了专项救治工作;三是巩固做实了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签约服务率达100%;四是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斩断贫困穷根,20XX年,县委、县政府瞄准山地优势,以卫生计生委为牵头单位,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为贫困人口定制出台了双牌县贫困人口中药材种植资金补助办法,对贫困人口连片种植中药材给予400800元/亩的补助。(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一是管理机制创新。县人民医院6S精益管理科室打造工作全面完成,科室面貌焕然一新,医疗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同时,县人民医院、中医院成功推进绩效管理改革,全面落实工资与服务实效、服务质量挂钩,且强力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行了聘用、待岗、转岗、解聘制度。二是医联(共)体建设加强。县人民医院、中医院进一步完善了医联体和医共体建设,远程诊疗步入常态。今年以来,县人民医院通过“新湘雅移动远程医疗平台”远程诊疗50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