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20969.1-2007是一项中国国家标准,专注于特殊环境条件下的高原机械性能要求,特别是针对内燃动力机械在高海拔地区运行的需求制定。本标准第一部分详细阐述了高原环境对内燃动力机械设计、制造及使用过程中必须考虑的特殊要求,旨在确保这些机械在低气压、低温、氧气稀薄等极端条件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性能和可靠性。以下是该标准主要内容的概览:
-
范围界定:标准明确了适用的内燃动力机械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汽车、工程机械、发电机组等,这些设备需在海拔超过1000米,特别是在3000米以上的高原环境中稳定工作。
-
高原环境特性:概述了高原环境下特有的气候和地理特点,如空气稀薄导致的氧气含量减少、大气压力下降、气温波动大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内燃机的燃烧效率、功率输出和冷却系统效能。
-
技术要求:
- 发动机性能调整:要求对内燃机进行适应性调整,如通过调整燃油喷射量、点火时间、进气增压等措施,以补偿因氧气稀薄导致的功率下降。
- 冷却系统优化:考虑到高原环境下散热效率的变化,可能需要增强冷却系统的效能或采用特殊的冷却液,以维持发动机正常工作温度。
- 燃油系统调整:规定了燃油系统应能适应高原低气压环境,防止燃油蒸发和供油不足,可能需要增加燃油预热装置或使用高原专用燃油泵。
- 电气系统适应性:确保电气部件能在低氧环境下正常工作,避免因绝缘性能下降导致的故障。
- 材料与结构:推荐使用耐腐蚀、耐低温的材料,并考虑机械结构的加强,以应对恶劣天气和地形条件。
-
试验方法与检验规则:提供了对内燃动力机械进行高原适应性测试的具体方法和评估标准,包括性能测试、可靠性和耐久性试验等,确保机械满足高原作业需求。
-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也给出了相应的指导原则,确保机械在运输到高原地区前后的保护措施得当,避免环境因素对机械造成损害。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GB20969.1-2007特殊环境条件高原机械第1部分高原对内燃动力机械的要求-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 C S 5 3 . 1 0 0P 9 7霭黯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 / T 2 0 9 6 9 . 1 一2 0 0 7 特殊环境条件高原机械第 1 部分: 高原对内燃动力机械的要求 S P e c i a l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c o n d i t i o n 一Ma c h i n e r yfor P l a t e a u 一P a r t l : R e q u i r e m e n t s for i n t e r n a l c o m b u s t i o ne n g i n e s on P l a t e a u2 0 0 7 二 0 6 一 2 9发布2 0 0 7 一 0 8 一 0 1 实 施中 华人民 共 和国国 家质 量监督 检验 检疫总局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发 布目次月 U舀引言1 范 围 4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 . . . . . . 4 技术要求 . . . . . , . . ,5 试验方法 , . , , , , . 6 标识、 包装、 运输与贮存 一 GB / T2 0 9 6 9 . 1 一2 0 0 7 妞 IV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气压、 气温、 水的沸点等参数与海拔高度的对应关系GB / T2 0 9 6 9 . 1 一2 0 0 7月U吕 G B/TZ o 9 6 9 特殊环境条件 高原机械 目 前包括以下部分: 第 1 部分: 高原对内燃动力机械的要求; 第 2部分: 高原对工程机械的要求; 第 3部分: 高原型工程机械选型、 验收规范; 第 4 部分: 高原自然环境试验导则内燃动力机械; 第 5部分: 高原自然环境试验导则工程机械。 本部分为G B / T2 0 9 6 9 的第 1 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机械工业工程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由机械工业西宁高原工程机械研究所负责起草. 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机械工业北京电工技术经济研究所等参加起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冯辉生、 孙崎、 赵根祥、 张明、 尚海波、 王学智、 钟玉伟、 方晓燕。GB/ T2 0 9 6 9 1 一2 0 0 7引言 特殊环境条件高原机械第 1 部分: 高原对内燃动力机械的要求 是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 极端( 特殊) 环境条件的物质标准” 项目研究制定的, 主要针对我国西部开发建设急需的一系列国家标准之一 。 我国西部地区处于高原、 干热和干热沙漠的严酷环境下, 它对各类基础装备包括各类机械、 电子、 电气、 通讯、 仪器仪表及运输设备的耐久可靠使用带来严重的影响。过去我国对一些物质材料和基础设备在上述特殊自然环境的性能研究不多, 特殊条件的基础研究、 材料和设备对特殊条件的适应性研究以及这些基础标准的制定, 包括条件限值的确定与分级、 模拟试验方法及保证物质在极端条件正常使用的技术性措施等方面还处于空白, 对高原、 干热和沙漠等特殊条件的数据缺乏系统的采集和研究, 以及对特殊条件给重大工程项 目配套的基础设施造成的严重危害缺乏系统研究, 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 将直接影响我国在特殊条件下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随着西部地区的加快开发, 今后将有更多的工程项 目在西部地区建设。为提高基础设备的环境适应性和使用可靠性、 耐久性, 应通过相应的环境试验对材料、 元器件及设备进行考核评价。 “ 极端( 特殊) 环境条件的物质标准” 项目, 主要通过对高原特殊环境条件、 主要工程基础材料、 机电产品的研究, 制定基础性国家标准。内容涉及高原机电设备标准体系、 特殊环境术语 、 特殊环境条件分级、 防护类型通则、 高海拔人工模拟试验导则、 金属材料、 高分子材料、 主要机电设备、 工程机械设备的高原适应性要求。目 前已完成或正在制定的共 25 项国家标准: ( 1 ) G B / T2 0 6 2 5 一2 0 0 6 特殊环境条件术语 (2) GB / T196 08. 1 一2 0 04特殊环境条件分级第 1 部分: 干热 (3) G B / T19608 . 2 一2 。 。 4 特殊环境条件分级第 2 部分 于热沙漠 ( 4 ) G B / T1 9 6 O S . 3 一2 0 0 4 特殊环境条件分级第 3 部分: 高原 (5) G B / 丁1 9 6 0 7 一2 。 。 4 特殊环境条件防护类型及代号 (6) G B/T20643 . 1 一2 O 0 6 特殊环境条件 环境试验方法第1 部分: 总则 (7) G B / T2 0 6 4 3 . 2 特殊环境条件环境试验方法第2部分: 人工模拟试验方法及导则电 工电子产品( 含通信产品)(已报批) (8) G B / T20643 . 3 一2 0 0 6 特殊环境条件环境试验方法第 3部分: 人工模拟试验方法及导 则高分子材料 (9) G B/T206 2 61 一2 。 。 6 特殊环境条件高原电工电子产品第 1 部分: 通用技术条件 ( 1 0)G B/T2 0 6 2 6 . 2 一2 0 O 6 特殊环境条件 高原电工电子产品 第2 部分: 选型检验规范 ( 1 1)G B / T20626 . 3 一2 。 。 6 特殊环境条件高原电工电子产品第 3 部分: 雷电、 凝露与污秽 的防护要求 ( 12) G B / T206 4 4 . 1 一2 。 。 6 特殊环境条件选用导则第 1 部分: 金属表面防护 ( 13) G B / T20644 . 2 一2 0 O 6 特殊环境条件 选用导则 第2 部分: 高分子材料 ( 1 4)G B/TZ O 6 4 5 一2 。 。 6 特殊环境条件 高原用低压电器技术要求 ( 1 5) G B/TZ O 9 6 9 一 1 一2 0 O 7 特殊环境条件 高原机械 第1 部分: 高原对内 燃动力机械的要求 ( 1 6) G B/TZ O 9 6 9 . 2 一2 。 。 7 特殊环境条件 高原机械 第2 部分: 高原对工程机械的要求 ( 17) G B / TZ O 9 6 9 . 3 一2 。 。 7 特殊环境条件高原机械第 3 部分: 高原型工程机械选型、 验 收规范 ( 18) 特殊环境条件下轨道车辆结构用铝合金型材( 已报批)GB / T2 0 9 6 9 . 1 一2 0 0 7( 1 9)特殊环境条件高原用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技术要求( 已报批)( 20) 特殊环境条件高原对电气设备的技术要求高压电器及开关设备( 正在制定中)(21)特殊环境条件高原对内燃机电站的要求( 正在制定中)( 2 2)特殊环境条件电气火车用铜合金接触线( 正在制定中)( 2 3)特殊环境条件高原自然环境试验导则内燃动力机械( 正在制定中)( 2 4)特殊环境条件高原自然环境试验导则工程建筑机械( 正在制定中)( 2 5)特殊环境条件机电设备高原标准体系GB/ T2 0 9 6 9 . 1 一2 0 0 7 特殊环境条件高原机械第 1 部分 : 高原对内燃动力机械的要求范 围 G B/TZ o 9 6 9 的本部分规定了 海拔2 o 00 m一5 o 00m高原地区使用的内燃动力机械的术语和定义、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标识、 包装、 运输和贮存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工程、 建筑、 起重、 运输、 内嫩发电机组等机械配套用内燃动力机械。 以内燃机为配套动力的其他专用机械可以参照使用。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 B / T2 0 9 6 9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 然而, 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 B2 5 2 轻柴油 G B / T1 8 8 3 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术语( G B / T1 8 8 3 一1 9 8 9 , e q vI S O2 7 1 0 : 1 9 7 8 ) G B / T3 8 2 1 中小功率内燃机清洁度测定方法 G B / T6 O 7 2 往复式内燃机性能 G B / T7 6 3 1 . 3 内燃机油分类( G B / T7 6 3 1 . 3 一1 9 9 5 , n e qS A EJ 1 8 3 : 1 9 9 1 ) G B/T8190. 4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 4 部分: 不同用途发动机的试验循环( G B / T8 1 90. 4 一1 9 9 9 , i d tI S O8 1 7 8 一 4 : 1 9 9 6 ) G B9 4 8 6 柴油 机稳态排气烟度及测定方法( G B9 4 8 6 一1 9 8 8 , n e q r 以 T1 9 o 2 5 : 1 9 7 3 ) G B/Tl l 804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术语 G B / T1 3 3 0 6 标牌 G B1 4 0 9 7 中小功率柴油机噪 声限 值 J B / T4198. 1 一2 。 。 1 工程机械用柴油机技术条件 J B / T419 8 . 2 一1 9 9 9 工程机械用柴油机性能试验方法 J B8 8 9 1 中 小功率柴油机 排气污染物排放限 值 J B/T9 7 7 4 中 小功率柴油机 清洁 度限值 J B / TS O 1 8 8 工程机械用柴油机可靠性、 耐久性试验方法 J B / T5 1 1 2 7 中小功率柴油机产品可靠性考核术语和定义 G B / T1 8 8 3 、 G B / Tl l 8 0 4 、 J B / T4 1 9 8 . 2 一1 9 9 9 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 G B / T2 0 9 6 9的本 部分。3 . 1 高原环境条件p l a t e a u e n v i ron me n t a l c o n d i t i o n 海拔超过 2 O 00 m地区的环境条件( 参见附录 A ) 。 lG B/ T2 0 9 6 9 . 1 一2 0 0 73 。 2 设定高原环境条件 p l a t e a u e n v i ron m e n t a l c o n d i t i o n fo r d e s i , 为使机械性能适应高原特殊 环境, 对其原有的设 计和配置进行调整, 使之满足在某一海拔高度环境条件下的正常使用, 所针对的这一海拔高度条件即为设定高原环境条件。它是进行机械性能高原适应性设计、 调整的基本依据。 本部分所规定的设定高原环境条件为: 海拔高度 4 5 0 0 m ; 大气压力 P 二 = 58 k P a ; 相对湿度 中 、 = 30%; 气温T , =2 8 3K( t K =1 0 ) ; 辐射量)6O 0 oMJ 八m Z y ) 。 注 1 :实际使用环境温度范围: 夏季最高为30, 冬季最低为一40 注 2 : 符号按GB / T6 0 7 2 的规定。3 . 3 标准环境条件s t and a rd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c o ndi t i o n 标准环境条件是指大 气压力p 、 =10O k Pa、 空气温度 T 、 = 2 98 K (t 、 一 25) 、 相对湿度中 二 一30%的环境条件 。3 . 4 高原标定功率 d ec l a r a t . o n o f t h e p 懈e r o n p la te a u 在高原环境条件下, 由制造厂标定的、 内燃机动力机械所能发出的功率值。3 . 5 内 燃动力机 械 i n t e r n a l c o m b u s t i o n e n g i n e s 往复、 压燃式四冲程内燃机。3 , 6 基本型内燃动力机械 b as i c- t y p e i n t e rna I c o m b u s t i o ne n g i n e s 符合 G B / T6 0 7 2或J B / T4 1 9 8 . 1 一2 0 0 1 、 J B / T4 1 9 8 . 2 一1 9 9 9 规定的自然吸气型或普通增压型内燃动力机械。3 . 7 普通增压型内 燃动力机械 罗 n e r a l t u r b o c h a r g e- t y p e i n t e r n a I c o m b “ s t i o n e n g i n e s 以标准环境条件为依据, 在 自然吸气型内燃动力机械的基础上采取涡轮增压措施, 以强化功率为目的、 设计制造的内燃动力机械。3 . 8 高 原型内燃动力机械 p l a t e a u 一 t y p e i n t e rn a l c o m 加s t i one n g i n e s 在基本型内燃动力机械的基础上, 针对设定高原环境条件, 对标准环境条件下的设计和匹配进行调整和改进, 使之达到本部分规定称为高原型内燃动力机械。3 . 9 海拔适应类型 e leva t i o n a p p I i c a b i I i t y c l as s i n c a t i o n 产品以规定的性能和寿命服务 , 其所能适应的海拔高度分级类 型。4技术要求4 . 1 基本要求4 . 11 产品基础要求 高原型内燃动力机械应符合 G B / T6 o 7 2 或 J B / T4 1981 一2 0 01 的规定, 并符合本部分的规定GB / T2 0 9 6 9 .1 一2 0 0 74 . 1 . 2高原 功军标定 应符合 3 . 4 的规定。4 . 1 . 3 高原功率类型 在设定高原环境条件下 符合G B / T6 o 7 2 的规定。4 . 1 , 4 型号和功率分档 高原型内燃动力机械的型号( 海拔适应类型标识除外) 和功率分档, 与标准环境条件下的型号和功率分档是对应的关系4 . 1 . 5 标称能力与工作状态 高原型内燃动力机械在设定高原环境条件和标准环境条件下的标称能力应保持一致, 工作状态应符合表 3的规定。4 . 1 . 6 程序、 图样、 技术文件、 制造标准及状态 高原型内燃动力机械及其零部件程序、 图样、 技术文件、 制造标准及状态应符合J B / T4 1 , 8 . 1 一2 0 0 1中31的规定。4 . 1 . 7互换性 高原型内燃动力机械与同型的基本型内燃动力机械, 除增压装置及针对高原使用要求所进行的调整装置 外, 其他零部件或总成的互换性应符合J B / T4 1 9 8 . 1 一2 0 01 中3 . 2 的 规定。4 . , . 8 标定功率的允差 高原型内燃动力机械出厂标定功率允差为士5 %。4 . 2 海拔适应类型 内燃动力机械在不调整燃油供油量的情况下, 其海拔适应类型如下: 自然吸气型: 。m1o 00 m; 普通增压型: 。 m3o 00 m; 高原型: Z 0 0 0rn一s0 0 0m。4 . 3 工作能力的要求 不同高原环境条件下, 在不调整燃油量的情况下正常工作, 与标准环境条件相 比, 内燃动力机械的标定功率、 燃油消耗率、 排气温度、 增压器转速等参数的变化应满足表 1 、 表 2 、 表3的规定。 表 1 自然吸气型内燃动力机械参数( 海拔Om2O 00 m )海拔高度/ 1 1】标定功率 下降燃 油 消 耗 率 上 升机 油 温 度 / 排温许用值/ 1 0 0 0镇4 %镇2 写8 0一 1 2 0簇 6 5 0( 6 8 02 0 0 0簇8 %(5 写注 1 : 以上各项指标的上升或下降是针对标准环境条件检验值而言。注 2 : 海拔高度指测试台架所处的高度表 2 普通增压型内燃动力机械参数( 海拔 Om30 00 m)海 拔 高 度 / 11 1标定功率 下 降燃油消耗率 上 升机 油 温 度 / 涡前 排 温 许 用 值 / 增 压 器 转 速 上 升毛 10 0 0OO8 0 1 2 0镇 6 5 0不超过增压器许用 的 最 高 转 速墓 6 8 02 0 0 0镇6 %( 3 %毛 7 0 03 0 0 0( 8 %成5 %注 1 : 以上各项指标的上升或下降是针对标准环境条件检验值而言注2 : 海拔高度指测试台架所处的高度。CB / T2 0 9 6 9 . 1 一2 0 0 7表 3 高原型内燃动力机械参数( 海拔 2O 00 m5O 00 m )海拔高度/ 】 1 】标 定 功 率 下降燃油消耗率 上 升机 油 温 度 / 涡前排温许用值/ 增 压 器 转 速 上 升2 0 0 00簇3 %8 0 1 2 0簇 6 8 0不超过增压器许用 的最 高 转 速3 0 0 0蕊 6 %( 5 %簇 7 0 04 0 0 0( 1 0 %( 8 肠簇 7 2 05 0 0 0镇 1 4 %(1 0 %镇 7 5 0注 1 : 以上各项指标的上升或下降是针对标准环境条件台架检验值而言。注 2 : 海拔高度指测试台架所处的高度.注 3 :设定高原环境条件可取海拔 4o 00 m一5O 00 m中间值。4 . 4 中冷器 对于中、 高增压、 稳定高负荷运行的内燃动力机械应考虑采用中冷技术措施, 其中间冷却能力在高原环境条件下, 应能使汽缸进气温度控制在 50一80之间。4 . 5 水冷却系统预压力 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 高原型内燃动力机械水冷却系统应选择 。 . 05 MP a 或 。 . 07 MPa 的预压力。4 . 6 外接启动预热装t的接口 水冷却高原型内燃动力机械应设置有方便于外接启动预热装置的备用接口。4 . 7 起动性能4 . 7 . 1 不同措施起动要求 不同措施起动要求见表 4 。 表 4不同启动方式 下起 动性能方式要求达到的环境温度/ 预 热 时 间 / 幻llfl 起 动 时 间( 电机拖动时间)/ 5无 措 施 起 动 O( 2 5起 动 液 喷 注( 一 1 5进气预热( 一 15机 油 预 热簇 一2 5( 2 5液 循 环 加 热 一 2 5簇 2 5P T C进气预热簇 一 2 5镇 2 54 . 7 . 2 润滑油 润滑油类别选择按照 G B/T7 6 31. 3 的规定。 冬、 夏季定期更换的润滑油, 应满足冬季一30( 或一40) 一。 、 夏季一1030 C的正常使用要求。 冬、 夏季统一用同一种油料时, 应满足一30( 或一40 ) 30的正常使用要求。 根据配套机型的不同, 推荐使用 C D级及以上级别的油品。4 . 7 . 3 燃油 燃油的选择按G B2 52规定 , 冬季宜采用一20 号或一35 号, 夏季宜采用一10号或一20号。4 . 8 空气滤清器 高原空气滤清器应符合下列要求:GB / T2 0 9 6 9 .1 一2 0 0 7 选用两级以上复合式空气滤清器; 同功率的高原型与普通增压型内燃动力机械可选用同型号空气滤清器; 在自然风沙环境下工作时应具有 10 h以上不需保养的最小周期。4 . 9 密封性 应符合J B / T4 1 9 8 . 1 一2 o 0 工中3 . 2 4 的规定。4 . 10表面涂装 应符合J B / T4 1 9 8 . 1 一2 0 0 1中3 . 2 5的规定。4 . 11可靠性 在设定高原环境条件下, 可靠性应符合下列要求: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不少于基本型相应产品标准规定的 95%; 有效度不低于95线, 有效度的计算按 J B/T5 1 1 2 7的规定; 机体、 缸盖、 曲轴、 连杆、 活塞、 机油泵、 高压油泵、 传动齿轮等主要零部件不应出现致命缺陷。4 , 12第一次大修间隔期 应不低于6 0 0 o h 。4 . 1 3 排气烟度 应符合G B9 4 8 6的规定.414气态和微粒污染物排放限值 应符合J B8 8 9 1 和J B / T4 1 9 8 . 1 一2 0 0 1中3 , 1 8 的规定。4 . 1 5噪声 应符合GB1 4 0 9 7 和J B / T4 1 9 8 . 1 一2 0 0 1中3 . 1 9的规定。4 . 16清洁度 应符合J B / T9 7 7 4的规定。4 . 1 7 产品使用说明书 应在基本型产品使用说明书的基础上增加补充使用说明书。补充使用说明书应包含高原型机型配置、 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汽车制动原理课件-操纵稳定性分析
- 浙江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 导数与微分:教学课件全解
- 2025宁夏事业单位a真题及答案解析
- 《财务结构优化》课件
- SNA国民经济核算2200
- 营销进阶分析业务市场与业务购买行为
- 《零售价格策略》课件
- 《电子元件粘接技术》课件
- 《终极解决方案指南》课件
-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送餐配送车设计与实现(论文)11000字】
- 新教科版小学1-6年级科学需做实验目录
- 2024年供电营业规则复习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比武竞赛理论考试题库-上(单选题)
- 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
- 2024-2030年中国妇科凝胶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培训课件
- 2020海湾GST-LD-8362H输入输出模块安装使用说明书
- 计算机联锁系统概述 (1)讲解
- 【高中地理人教新课标】微专题四:地球的演化历程教学设计
- 2024年黑龙江高一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