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复苏.ppt_第1页
心脏复苏.ppt_第2页
心脏复苏.ppt_第3页
心脏复苏.ppt_第4页
心脏复苏.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脏复苏作用: 使病人的脑细胞因有氧持续供应而不致坏死,心 脏 复 苏,心脏复苏操作主要有: 和 两种。,胸外按压法,心前区叩击法,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 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 30秒全身抽搐。 60秒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6 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 8分钟“脑死亡”“植物状态”。 强调“黄金8分钟”,心脏与胸骨的位置关系,心跳停止判断,判断心跳: 扪颈总动脉有无搏动,颈总动脉在气管两侧,用食、中指先扪到气管正中部位,男性先触及喉结,向前或向后2-3cm ,即是颈总动脉处,轻轻触摸颈总动脉搏动,如能扪到搏动,说明心跳存在,如无搏动则是心跳骤停,注意只能按压一侧测量,不能同时按压两侧。如有搏动无呼吸,每隔秒钟吹气一口直至呼吸恢复,如无搏动应立即行人工胸外按压。,1、心前区叩击法 心脏骤停后,立即叩击心前区,叩 击力中等,一般可连续叩击 35 次,并观察脉搏、心率。,操作时,使伤员头低脚高,救护者 把左手掌置其心前区,右手握拳, 在左手背上轻叩。 若恢复则表示复苏 成功;反之,应立 即放弃,改用胸外 心脏按压法。,2、胸外心脏按压法 此法适用于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心脏 骤停者。在胸外按压前,应先作心 前区叩击法;如果叩击无效,应及 时正确地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操作方法如下:,基本要求,硬场地硬 准定位准 正方法正确 匀节律均匀。 ()定按压部位:在胸骨中2 偏上方 A、用靠近下肢的手的中指沿病人的肋弓处向中间滑移 B、在两侧肋骨交点处找到胸骨下切迹,以此切迹作为定位标志(不要以剑突下定位) C 、找到胸骨下切迹后放下中指,食指再靠中指放下,食指上方即是胸骨中2 偏下方,即为按压区。 D、以另一手的掌根紧贴食指上方,放在按压区。 E、再将定位之手取下,将掌根重叠放于另一手背上,两手手指交叉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手法,掌根压。将一手掌根部放在按压部位,另一手掌根部置于前一手背上,两手手指交叉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以双肘和臂肩之力有节奏地向脊柱方向用力按压,使胸骨压下 34cm(胸骨有下陷的感觉就可 以了) ;按压后,迅速抬手使胸 骨复位,以利于心脏的舒张。 按压用力方式:按压应均衡,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不能冲击式的猛压,下压及向上放松的时间应相等,按压至最低点处,应有一明显的停顿,垂直用力向下,不要左右摆动,施救者面向病人跪着,两腿打开,与肩同宽,肩膀在伤患胸骨的正上方,双臂伸直,用体重的力量,直接下压,压力推至胸骨上。,4、按压频率:次分(成人)、儿童为100次分、婴儿为100次分。 5、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成人、儿童、婴儿)单人及双人复苏均为30:,按压30次吹口气; 6、按压深度成人cm,岁儿童和婴儿1.5-2.5cm。或胸腔前后径的1/21/3。 开始一分钟后,检查脉搏呼吸瞳孔一次,以后隔分钟检查一次,检查时间不超过10秒钟,最好由协助抢救者检查,注意,胸外心脏按压应与人工呼吸同步进行。先做2次人工呼吸,再做30次按压,双人救护时,每按压15次后由另一人吹气1次(15:1),反复进行。如此类推。 按压的力量应因人而异。对身强力壮的伤员,按压力量可大些;对年老体弱的伤员,力量宜小些。按压的力量要稳健有力、均匀规则,重力应放在手掌根部,着力仅在胸骨处,切勿在心尖部按压。同时注意用力不能过猛,否则可致肋骨骨折、心包积血或引起气胸等。 施行急救,须一直作到有呼吸及有脉搏或后续支持到达为止。 如患者意识已清醒,采取侧身休息姿势,等待后续支持到达或送医治疗。 没有经验的人士千万不要随便为他人作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常见错误 () 按压除掌根部贴在胸骨外,手指亦压在胸骨上,这容易引起骨折(肋骨或肋软骨) () 按压定位不正确,向下易使剑突受压折断而致肝破裂,向两侧易致肋骨或肋软骨骨折,导致气胸、血胸。 () 按压用力不垂直,导致按压无效或肋软骨骨折,特别是摇摆式按压更易出现严重并发症。 () 抢救者按压时肘部弯曲,因而用力不够,按压深度达不到cm。 () 按压速度太快或太慢,影响按压效果。 () 两手不是重叠放置而是呈交叉放置。 () 冲击式按压,猛压,其效果差且易导致骨折。 () 放松时抬手离开胸骨定位点,造成下次按压部位错误,引起骨折。 () 放松时还有压力,未能使胸部充分松弛,使血液难以回到心脏。,心肺复苏有效指标,瞳孔:有效时,可见瞳孔由大变小。 面色(口唇):有效时,面色转红润。 颈动脉搏动:按压有效时,每按压一次可摸到一次搏动,停止按压仍然跳动,说明病人心跳已恢复。 神志:复苏有效,可见病人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肢开始活动。 出现自主呼吸:如自主呼吸微弱,仍应坚持口对口呼吸。,心肺复苏终止条件,脑死亡:表现为深度昏迷,对任何刺激无反应;自主呼吸持续停止;脑干反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