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用)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课件.pptx_第1页
(北京专用)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课件.pptx_第2页
(北京专用)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课件.pptx_第3页
(北京专用)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课件.pptx_第4页
(北京专用)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高考化学 (北京专用),五年高考,A组 自主命题北京卷题组,考点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1.(2018北京理综,6,6分)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答案 B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化学变化中不涉及原子种类的改变,故选B。,审题方法 题干中提到“物质的应用中”,关键词是“应用”。D项中,“开采可燃冰”不是 可燃冰的应用,“作为能源使用”才是其应用。,2.(2016北京理综,6,6分)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 ( ) A.徐光宪建立稀土串级萃取理论 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 C.闵恩泽研发重油裂解催化剂 D.侯德榜联合制碱法,答案 B 屠呦呦因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知识拓展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和一 名日本科学家及一名爱尔兰科学家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 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屠呦呦由此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 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实现了中国人在自然科学 领域诺贝尔奖零的突破。,评析 本题借助诺贝尔奖考查化学史知识,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3.(2015北京理综,6,6分)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答案 C A项,火药使用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项,粮食酿酒是糖类在一定条件下水 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酒精;C项,转轮排字是物理变化,不 涉及化学反应;D项,铁的冶炼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思路分析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其特征是有新物质 生成。,知识拓展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方法,4.(2014北京理综,6,6分)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 和 的是 ( ) A.C2H5OH B.HNO3 C.NaOH D.HCl,答案 B HNO3具有强氧化性和腐蚀性,故选B。,思路分析 两个标签说明该药品具有氧化性和腐蚀性。,知识拓展 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其主要危险特性分为8类 第1类为爆炸品;第2类为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3类为易燃液体;第4类为易燃固体、自燃物 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5类为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为有毒品;第7类为放射性物品;第8 类为腐蚀品。,5.(2012北京理综,6,6分)下列用品的有效成分及用途对应错误的是 ( ),答案 B 小苏打的有效成分为NaHCO3,故B项错误。,6.(2010北京理综,6,6分)下列物质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对应的是 ( ) A.H2SO4、NaOH腐蚀品 B.CH4、C2H4易燃液体 C.CaC2、Na遇湿易燃物品 D.KMnO4、K2Cr2O7氧化剂,答案 B CH4、C2H4是易燃气体。,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考点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1.(2019上海选考,2,2分)下列变化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 A.次氯酸漂白 B.盐酸除锈 C.石油分馏 D.煤干馏,答案 C A项,次氯酸漂白利用其氧化性,涉及化学变化;B项,盐酸除锈:Fe2O3+6HCl 2Fe- Cl3+3H2O;C项,石油分馏是利用各组分的沸点不同,分离提纯不同馏分的方法;D项,煤干馏是煤 隔绝空气加强热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2.(2018天津理综,1,6分)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 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 A.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 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 C.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土 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答案 A 用谷物酿造酒和醋的过程中,淀粉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然后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 用下生成乙醇,乙醇经氧化进一步生成乙酸,A项不合理。,3.(2017天津理综,1,6分)下列有关水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用石灰、碳酸钠等碱性物质处理废水中的酸 B.用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 C.用氯气处理水中的Cu2+、Hg2+等重金属离子 D.用烧碱处理含高浓度N 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答案 C 用氯气无法处理水中的Cu2+、Hg2+等重金属离子,一般采用沉淀法处理。,4.(2017课标,7,6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 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 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答案 C 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化学组成大多数符合通式Cn(H2O)m,碳 水化合物是糖类的一种历史沿用的叫法,A正确;维生素D是脂溶性维生素,可以促进人体对钙 的吸收,B正确;蛋白质主要由C、H、O、N等元素组成,C错误;硒摄入过多会出现胃肠功能紊 乱、眩晕、乏力等中毒症状,D正确。,5.(2015安徽理综,9,6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 B.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C.H2、SO2、CO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H2SO4干燥 D.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答案 C Na2CO3固体受热不分解,A项不正确;Fe(OH)3胶体呈红褐色,B项不正确;C项正确; SiO2与HF反应生成SiF4和H2O,SiF4不属于盐类,SiO2不是两性氧化物,D项不正确。,1.(2014四川理综,2,6分)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 B.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 C.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 D.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答案 A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2和Ca(ClO)2,B项错误;HClO是弱电解质,C项错误;葡萄糖 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项错误。,C组 教师专用题组,考点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2.(2014重庆理综,1,6分)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明矾用作净水剂 B.液氨用作制冷剂 C.氢氟酸刻蚀玻璃 D.生石灰作干燥剂,答案 B A项,明矾净水是由于Al3+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的Al(OH)3胶体可吸附水中的悬浮物,A 项不符合题意;B项,液氨用作制冷剂是利用了液氨汽化吸热的性质,属于物理变化,B项符合题 意;C项,发生化学反应:SiO2+4HF SiF4+2H2O,C项不符合题意;D项,发生化学反应:CaO+H2O Ca(OH)2,D项不符合题意。,3.(2014安徽理综,7,6分)CO2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在一定条件下 用NH3捕获CO2生成重要化工产品三聚氰酸的反应: NH3+CO2 +H2O 下列有关三聚氰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子式为C3H6N3O3 B.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C.属于共价化合物 D.生成该物质的上述反应为中和反应,答案 C 三聚氰酸的分子式应为C3H3N3O3,A项错误;三聚氰酸分子中只含有极性共价键,属 于共价化合物,B项错误,C项正确;中和反应是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题中反应不符合 此概念,D项错误。,评析 本题以新反应、新物质为载体,考查分子式、共价键的极性、化合物的分类、中和反 应的概念。属于容易题。,4.(2014福建理综,8,6分)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只滴加氨水鉴别NaCl、AlCl3、MgCl2、Na2SO4四种溶液 B.将NH4Cl溶液蒸干制备NH4Cl固体 C.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 D.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答案 D 滴加氨水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AlCl3、MgCl2,无明显现象的是NaCl、Na2SO4,不能 一次性鉴别四种溶液,A错误;NH4Cl加热时会分解生成NH3和HCl,B错误;酒精与水互溶,不能用 萃取分液的方法分离,C错误;用可见光束照射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胶体,无明显现象的是溶液, D正确。,1.(2019北京朝阳期中,1)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列垃圾归类合理的 是 ( ),三年模拟,A组 20172019年高考模拟考点基础题组,考点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答案 B 可再生废纸、废矿泉水瓶、废铁皮、废易拉罐都可以回收再利用,都属于可回收 垃圾。,2.(2019北京昌平期末,2)下列物质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对应的是 ( ) A.浓硫酸腐蚀品 B.甲烷易燃液体 C.KMnO4氧化剂 D.Na遇湿易燃物品,答案 B A项,浓硫酸有强酸性、强氧化性和脱水性,是腐蚀品;B项,甲烷是易燃气体;C项,高 锰酸钾有强氧化性,是强氧化剂;D项,钠遇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气,且放出大量的热,易发生爆炸, 属于遇湿易燃易爆物品。,3.(2019北京东城一模,6)下列物质的应用中,利用了该物质氧化性的是 ( ) A.氨作制冷剂 B.漂粉精作游泳池消毒剂 C.甘油作护肤保湿剂 D.明矾我国古时用于除铜锈,答案 B A项,氨作制冷剂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项,漂粉精的有效成分是Ca(ClO)2,用作游泳池消毒剂时,将次氯酸钙放入水中,次氯酸钙会与水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符 合题意;C项,甘油用作护肤保湿剂,利用了甘油可吸水的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项,明矾除铜锈利用的是Al3+3H2O Al(OH)3+3H+,H+与铜锈(碱式碳酸铜)反应,无元素化合价 变化,不符合题意。,4.(2019北京海淀期中,1)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许多科技知识。下列古语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 是 ( ),答案 A A项,获得金的方法为淘金,利用的是金的密度大于沙,该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 B项,Fe和CuSO4反应生成Cu和FeSO4,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C项,CaCO3高温分解生成 CaO和CO2,涉及化学变化;D项,涉及HgS的分解、Hg和S的化合,涉及化学变化。,知识拓展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判断物理 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5.(2018北京临川学校月考,1)唐代中药学著作新修本草中,有关于“青矾”的记录为“本 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琉璃,烧之赤色”。据此推测,“青矾”的主要成分为 ( ) A.CuSO45H2O B.FeSO47H2O C.KAl(SO4)212H2O D.ZnSO47H2O,答案 B A项,CuSO45H2O是蓝色晶体;B项,FeSO47H2O是绿色晶体,在空气中易被氧化,灼烧 时生成红棕色(赤色)的氧化铁粉末;C项,KAl(SO4)212H2O是无色晶体;D项,ZnSO47H2O是无色 晶体。,6.(2017北京朝阳二模,7)电石安全技术说明书中对电石的描述为“遇水或湿气能迅 速产生高度易燃的乙炔气体,应与氧化剂类物质分开存放”。下列说法 的是( ) A.盛装电石的包装上贴有的危险化学品标志为: B.电石与硝酸分开存放 C.运输电石的铁桶内可充入氮气 D.电石着火可用泡沫灭火器扑灭,答案 D A项,由题干中描述知,电石为遇湿易燃物品;B项,HNO3为常见的氧化剂,应该与电石 分开存放;C项,N2不会与电石发生反应,故可以充入氮气作保护气;D项,泡沫灭火器喷出的泡沫 中含有水,故电石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组 20172019年高考模拟专题综合题组 时间:10分钟 分值:60分 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2019北京丰台期末,1)下列试剂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不正确的是 ( ),答案 A A项,氢氧化钠有强腐蚀性,图为剧毒品标志;B项,甲烷是易燃气体;C项,汽油是易燃 液体;D项,浓硫酸有强腐蚀性,是腐蚀品。,知识拓展 中学化学实验药品保存时注意下列几个方面: (1)瓶的选择:固体广口瓶,液体细口瓶。 (2)瓶的颜色:见光易分解的物质棕色瓶。如:硝酸、硝酸银、新制氯水等。 (3)瓶塞的选择:碱性溶液不能用玻璃塞,应该用橡胶塞,如:NaOH溶液、Na2CO3溶液等。 强氧化性溶液、有机溶剂不能用橡胶塞,应该用玻璃塞。如:硝酸、高锰酸钾溶液、汽油、苯等。,2.(2019北京西城期末,1)下列生活中常见的过程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答案 B A项,天然气燃烧属于化学变化;B项,海水晒盐利用蒸发原理,属于物理变化;C项,钢 铁生锈是氧化还原反应过程,属于化学变化;D项,食醋除水垢是复分解反应原理,属于化学变化。,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 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3.(2019北京海淀期中,4)氯化钠在不同分散剂中形成不同分散系。 分散系1:氯化钠分散在水中形成无色透明溶液 分散系2:氯化钠分散在乙醇中形成无色透明胶体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分散系1中只有两种离子 B.分散系为电解质 C.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两个分散系 D.两个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相同,答案 C A项,氯化钠溶液中含有H+、OH-、Na+、Cl-四种离子;B项,分散系为混合物,电解质 为化合物;C项,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这两种分散系;D项,溶液的分散质粒子直 径小于1 nm,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 nm。,知识拓展 分散系的分类方法: 按照分散质粒子直径 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4.(2019北京门头沟一模,6)根据所给的信息和标志,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答案 B A项,麻黄能“止咳逆上气”,则麻黄具有治疗咳嗽的作用,可以制作咳嗽药;B项,醋 中含有乙酸,能与碳酸氢钠药片发生反应,从而降低疗效;C项,该标志为放射性物质标志,对环 境及人有危害,所以看到有该标志的丢弃物,应远离并报警;D项,该标志为循环回收标志,贴有 该标志的物品是可回收物。,5.(2019北京中央民族大学附中月考)中国不少古诗词清晰描绘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 展,如刘禹锡的浪淘沙“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 底来。”下列有关本诗中蕴含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 ) A.“沙中浪底来”指的是金的氧化物 B.淘金原理与化学上的萃取一致 C.雾的分散质粒子直径范围是1100 nm D.沙子的主要成分是Si,答案 C A项,金的化学性质稳定,以单质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沙中浪底来”指的是金单 质;B项,沙里淘金的原理是金的密度比沙子的密度大得多,在水的冲击下沙粒被水流带走,而金 就留在容器里,不是萃取原理;C项,雾属于胶体,其分散质粒子的直径范围是1100 nm;D项,沙 子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知识拓展 常见含硅物质: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成分是晶体硅;水晶、石英、玛瑙等主要成 分是SiO2;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水泥、玻璃的主要成 分是硅酸盐;沙子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6.(2019北京海淀二模,7)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 A.油炸食品酸败变质 B.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 C.服用阿司匹林出现水杨酸反应时静脉滴注NaHCO3溶液 D.生吃新鲜蔬菜比熟吃时维生素C的损失小,答案 C A项,油炸食品酸败变质是由于油脂的不饱和成分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项,乙烯 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CO2,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项,水杨酸与NaHCO3溶液发生复分解反 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D项,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加热会导致其被氧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解题关键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反应前后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 合价未发生变化,则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7.(2018北京海淀期中,1)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答案 A A项,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煅烧时碳酸钙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 碳,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项,粮食的主要成分为淀粉,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 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醇,乙醇发生氧化反应转化为醋酸;C项,炼铁的实质是在高 温条件下用还原剂把铁的化合物还原为铁单质,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D项,火药爆炸涉及氧化 还原反应。,解题关键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关键是看反应前后是否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8.(2018北京密云阶段测试,2)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 液氨、液氯、干冰、碘化银均为化合物; 氢氟酸、盐酸、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 明矾、小苏打、冰醋酸、次氯酸均为电解质; Na2O2、Na2CO3、NaHCO3、Na2SiO3均为钠盐。 A.和 B.和 C.和 D.和,答案 B 液氯属于单质;氢氟酸是HF的水溶液,盐酸是HCl的水溶液,水玻璃是Na2SiO3的 水溶液,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均为混合物;明矾和小苏打属于盐,冰醋酸和次氯酸属于酸,均 为电解质;Na2O2属于过氧化物,不属于盐。,知识拓展 有关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易错点 (1)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O2和O3混合得到混合物;(2)结晶水合物是纯净 物,如CuSO45H2O;(3)由互为同位素的不同原子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混合所得物质是纯净物, 如H2和D2、H2O和D2O;(4)高分子化合物是混合物;(5)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9.(2017北京海淀期中,3)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铁粉作袋装食品的抗氧化剂 B.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 C.氢氟酸作普通玻璃的刻蚀剂 D.有机溶剂作食用油的萃取剂,答案 D D项,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性的不同将其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 一种溶剂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审题技巧 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解题关键 萃取是依据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进行分离的一种物理方法。,10.(2017北京顺义二模,6)下列有关说法 的是 ( ),答案 B A项,铁粉具有还原性,起抗氧化的作用;B项,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有防止Fe2+被氧化 的作用;C项,硅胶具有吸水性,可防止饼干受潮;D项,肉制品中添加适量的亚硝酸钠,具有防腐 作用。,审题技巧 仔细读题,利用物质所具有的性质推断其作用。,解题关键 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2019北京海淀一模,6)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表现了文物修复者穿越古今与百年之前 的人进行对话的职业体验,让我们领略到历史与文化的传承。下列文物修复和保护的过程中 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C组 20172019年高考模拟应用创新题组,答案 A A项,银器除锈是利用化学反应除去银器表面的化合物,发生了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B项,变形的金属香炉复原发生了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项,古画水洗除尘发生了物理变化,不 符合题意;D项,木器表面擦拭烫蜡发生了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创新点 情境创新,本题以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为命题切入点,考查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的判断,考点比较简单,但命题情境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体现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2.(2019 53原创预测卷三,7)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 化学研究成果。下列有关古代文献记载的古代中国化学成就,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 ( ),答案 B A项,“曾青”是硫酸铜,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可置换出铜,正确。B项,可根据焰 色反应鉴别KNO3和Na2SO4,若灼烧时火焰呈黄色,证明是Na2SO4;若灼烧时透过蓝色钴玻璃观 察,火焰呈紫色,证明是KNO3,KNO3分解生成的氧气是无色气体,看不到明显现象,错误。C项, 从植物种子中提取油脂,利用了油脂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的性质,先进行萃取,然后“以勺掠 取”是分液,最后蒸发分离水和油脂,正确。D项,KNO3、S与C发生化学反应时,KNO3中氮元素 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为N2,体现氧化性;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为K2S,体现氧化性,正确。,创新点 考查形式创新,以表格形式将古代中国的化学成就呈现,考查学生对物质性质、提 纯、鉴别等知识的理解。,3.(2019 53原创预测卷六,7)以工业副产品硫酸亚铁为原料生产硫酸钾、过二硫酸铵(NH4)2S2O8 和氧化铁红颜料,其主要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一束光照射(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