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中心点访问上下文的边缘缓存应用研究_第1页
基于用户中心点访问上下文的边缘缓存应用研究_第2页
基于用户中心点访问上下文的边缘缓存应用研究_第3页
基于用户中心点访问上下文的边缘缓存应用研究_第4页
基于用户中心点访问上下文的边缘缓存应用研究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们毕业啦 其实是答辩的标题地方,答辩人,指导老师,日 期,1,基于用户中心点访问上下文的 边缘缓存应用研究,CONTENTS,2,研究背景与意义,用户中心点特征构造与有效性分析,1,2,用户相关的群体偏好上下文构造,3,实验结果与分析,5,工作总结及展望,6,结合上下文的在线探索缓存算法设计,4,3,研究背景与意义,核心网,接入网,接入网,接入网,eNodeB,回程链路负载大,内容服务商,架构:移动边缘计算MEC,策略:边缘缓存算法设计,将内容投递移动到网络边缘,做到请求本地产生本地消费,将受欢迎的内容缓存在离用户较近的网络边缘,策略:边缘缓存算法设计,解决方案,4,缓存架构对比,MEC,低延迟 14ms,传统的 缓存位置,部署位置:核心网网元或核心网边缘 特点:距离用户远,回程链路消耗大;缓存空间较大,对用户时空移动不敏感,部署位置:网络边缘 特点:距离用户近,回程链路消耗小;缓存空间较小,对用户时空移动敏感,5,边缘缓存研究现状,静态边缘缓存策略,基于最小时延或最小带宽 基于基站间协作关系 基于分层协作关系,与内容的时域局部性不符,内容流行度是非时变的,假设,MPC、FIFO、LFU 改进型策略LFUDA,基于生存期 基于传播理论 基于时间序列预测,动态边缘缓存策略,基于统计规律,用户无关,(a) 不同内容生命期不同,生命期内请求是时变的 (b) 内容请求多样性,真实,LRU等算法未预测未来的内容流行度 忽略了用户上下文 无法兼顾内容请求的多样性,基于用户中心点上下文的在线边缘缓存策略OCUC,OCUC 方法框架,用户时空 中心点提取,用户中心点特征构造,群体偏好 上下文构造,在线探索算法,缓存 决策,群体偏好 上下文构造,用户中心点特征构造,控制中心,缓存实体,在线探索 算法,获取用户信息,用户中心点 特征构造,群体偏好 上下文构造,结合上下文的在线探索,缓存决策,用户时空访问行为,内容偏好由群体行为决定,兼顾内容请求多样性,用户上下文,内容请求多样性,在线探索,用户时空访问行为,简单 有效,探索 在线,OCUC,CONTENTS,7,研究背景及意义,用户中心点特征构造与有效性分析,1,2,用户相关的群体偏好上下文构造,3,实验结果与分析,5,工作总结及展望,6,结合上下文的在线探索缓存算法设计,4,8,(a) 用户访问可预测性,时空上下文可减少用户访问的不确定度 用户时间访问具有阵发性,集中于少数时段 用户访问空间受限,集中在少数几个地点,(b) 用户访问时间特性,(c) 用户访问空间特性,用户访问时空特性分析,最大熵:用户内容访问的最大不确定性,非相关熵:用户内容访问的不确定性,条件熵:特定条件下用户内容访问的不确定性,用户访问阵发性:,9,用户访问时间特性,用户访问空间特性,受中心点支配,Motivation1,10,中心点增益(CIG):中心点相对其他时空点的相对强度值,空间中心点影响:,时间中心点影响:,用户中心点特征集与访问兴趣相关性更高,用户中心点特征构造,11,用户特征,群体偏好上下文,内容偏好,边缘缓存,边缘缓存问题=内容推荐问题? 内容请求由群体偏好决定,问题: 用户个数不统一情况下同维群体偏好上下文表达 如何评判群体偏好上下文的有效性,Motivation2,CONTENTS,12,研究背景及意义,用户中心点特征构造与有效性分析,1,2,用户相关的群体偏好上下文构造,3,实验结果与分析,5,工作总结及展望,6,结合上下文的在线探索缓存算法设计,4,13,同维的群体上下文表达 多目标分类准确率作为评价标准,用户特征间无关联,故卷积核大小选择1*m_cols,步长为1 池化层为了保留全局信息,选择均匀池化 池化层输出维度只和卷积核个数有关 全连接层输出为我们需要的群体偏好上下文 Sigmoid层实现多目标分类,1,2,基于CNN的群体偏好上下文构造方法GCNN,14,用户中心点个数达到4时,用户中心点特征携带信息趋向饱和; 卷积核个数超过50时,预测准确率提升不显著; 全连接层输出维度达到10时,能很好得表达群体偏好上下文,网络超参数对GCNN输出影响,(a) 用户中心点个数,(b) 卷积核个数,(c) 全连接层维度,82.69%的用户基站数少于5 超过1/4的用户仅在一个常在地点访问移动互联网,15,结合上下文的 在线探索算法,上下文多臂算法 (强化学习),内容流行度多样性,历史最受欢迎,短期热点,探索?,开发?,dilemma,上下文,Motivation3,问题: 边缘缓存中内容集合大,易造成过量探索 上下文无关的多臂算法没有利用上下文信息 用户年龄、职业等上下文信息难以获取,补充: 基于zipf分布的探索约束项 结合用户中心点特征的群体偏好上下文,CONTENTS,16,研究背景及意义,用户中心点特征构造与有效性分析,1,2,用户相关的群体偏好上下文构造,3,实验结果与分析,5,工作总结及展望,6,结合上下文的在线探索缓存算法设计,4,10,30,50,100,300,500,#特征1,#特征2,接收到此时连接的群体偏好上下文,根据 选择 所在的子空间,(1)获取探索内容集合; (2)计算子空间 中的内容置信值,决定内容缓存; (3)更新计数;,子空间分裂,子空间查找,探索与决策,子空间分裂,1,2,3,Side Infomation,剪枝策略,热点上下文缩放,上下文缩放缓存策略,基于UCB的探索项,CONTENTS,18,研究背景及意义,用户中心点特征构造与有效性分析,1,2,用户相关的群体偏好上下文构造,3,实验结果与分析,5,工作总结及展望,6,结合上下文的在线探索缓存算法设计,4,19,性能指标,对比算法,实验设置,20,OCUC vs popCaching,用户上下文的有效性 OCUC vs MCUCB ,上下文的有效性 m_Greedy_05 & m_UCB1,过量探索 OCUC vs LRU,上下文探索识别短连续性,OCUC & LRU,24小时稳定 popCaching & MCUCB&m_Greedy_01,48小时后稳定 m_Greedy_05 & m_UCB1,过量探索,性能下降,缓存击中率对比,(a) 随缓存容量变化,(b) 随时间变化,21,各个时段上OCUC策略分布更集中 各个时段上OCUC策略中位数更稳定,(a),(b),算法稳定性对比(capacity=30),OCUC & popCaching,上下文相关,说明上下文的学习能有效利用历史经验中的相似信息 OCUC vs popCaching,用户上下文更能实现基站间经验的共享,22,(为探索系数、z2为上下文分裂阈值),适量探索的重要性 z2取值越大越难以维护细粒度的收益关系 探索能力可以弥补粗粒度收益关系导致的性能损失,参数对OCUC缓存击中率的影响(capacity=30),1,2,3,23,(为探索系数、z2为上下文分裂阈值),分裂阈值小,高级别子空间缓存击中率高,分布偏态性强 分裂阈值大,子空间的缓存击中率低,偏向正态分布,参数对OCUC缓存击中率的影响,24,参数对OCUC缓存击中率的影响,分裂阈值小,细粒度收益关系,性能损失少 分裂阈值大,粗粒度收益关系,性能损失大,25,OCUC总消耗略高于MPC,不容易造成系统过载。,环境:64位windows操作系统的PC主机,4核4线程,CPU型号Intel i5-4590,每个核的主频均为3.30GHz。所有算法均使用python实现。,运行效率对比(capacity=30),CONTENTS,26,研究背景及意义,用户中心点特征构造与有效性分析,1,2,用户相关的群体偏好上下文构造,3,实验结果与分析,5,工作总结及展望,6,结合上下文的在线探索缓存算法设计,4,本文工作和创新点,基于用户访问中心点效应,构造简单有效的用户特征,提出了一种用户相关的群体偏好上下文构造方法,结合上下文和探索算法,提出上下文缩放缓存算法,1,2,3,未来工作展望,结合用户群体移动轨迹等信息构造群体偏好上下文,OCUC并行化,1,2,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HUANG Guohao, JIANG Hao, XIE Jing, ZENG Yuanyuan, YI Shuwen. Online Learning Framework based on User Central Access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