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9/26,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1,血管生理,2019/9/26,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2,1.血压 2.动脉脉搏 3.静脉回流 4.微循环 5.组织液和淋巴液,内容提要,2019/9/26,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3,(一)动脉系统 1.大动脉(弹性动脉) 2.中等动脉(分配血管) 3.小动脉和微动脉(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 (二)毛细血管(物质交换血管) (三)静脉系统 1.微静脉(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 2.静脉(容量血管) (四)短路血管,一、血管的功能特点,2019/9/26,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4,一、血管的功能特点,2019/9/26,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5,一、血管的功能特点,2019/9/26,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6,正常情况下,心血管系统各个部分的血容量所占的循环血量的百分比大致如下: 心脏血管容量占12%, 主动脉:2%, 体循环系统动脉占:10%, 毛细血管:4-6%, 体循环静脉占:50-52%, 肺循环系统占:20%,一、血管的功能特点,2019/9/26,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7,二、血流阻力和血压,(一)血流阻力(R) 血液在血管系统中流动时遇到的阻力。主要是由于血液流动时发生的摩擦。可用泊肃叶氏公式表示: R=8L/r4 (L血管长度;血液粘滞性;r血管半径)。 形成血液阻力各种因素中,微动脉阻力是主要的。 血压主要下降在微动脉与毛细血管的两端,即此部分的血管的阻力很大。机体对循环功能的调节就是通过控制各器官阻力血管的口径来调节各器官之间的血流分配的。,2019/9/26,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8,(二)血压(P),1.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单位帕(Pa),测压计原以大气压为基数(生理零点)。 2.血压形成的原因: (1) 心血管系统中要有足够的血液充盈(前提)。 (2) 心室收缩射血: a.形成动能(推动血流) b.势能(储存在血管壁中)当心舒期转变为动能,继续推动血液流动。使心脏的间断射血变为持续的血流。,二、血流阻力和血压,2019/9/26,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9,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一)动脉血压 决定其他血管中的压力,是保证血液克服阻力供应各组织器官的主要因素。 1.动脉血压的构成 (1)收缩压:心室收缩时,A血压急剧升高,收缩中期达到最大值。反映心室肌收缩力的大小。 (2)舒张压:在心室舒张末期A血压降到最低值,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2019/9/26,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10,(3)脉搏压:简称脉压=收缩压-舒张压。表示A管壁弹性的大小。 (4)平均动脉压: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瞬间A血压的平均值。 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心室舒张期 收缩期),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2019/9/26,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11,2.几种动物的平均动脉压,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2019/9/26,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12,(1)形成因素 基本因素是足够的血液充盈和心脏射血。另一因素是外周阻力。(即动脉血压是由心室收缩推动血流和外周阻力这两种相反力量作用的结果),3.动脉血压形成和影响因素:,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2019/9/26,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13,(2)影响因素 a.每搏输出量:收缩压、舒张压、脉压,且P收缩反映Q 。(心肌收缩力的大小) b.外周阻力:舒张压、收缩压、脉压舒张压反映R的大小。 c.动脉管壁的弹性:A弹性 舒张压、收缩压、脉压 。 d.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的比例:循环血量、血管容量、体循环充盈压、回心血量、Q e.心率:舒张压、收缩压、脉压,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2019/9/26,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14,(二)动脉脉搏(脉搏),1.定义: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内的压力发生周期性的波动。这种周期性的压力变化可引起动脉血管发生波动。 2.波形及其变化:(1)上升支(2)下降支,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脉搏描记仪记录浅表动脉脉搏的波形,2019/9/26,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15,3.临床意义:可直接反映心率和心动周期的节律,且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脉搏的特性反映整个循环系统的功能状态。 4.检查部位: 牛:尾终动脉 马:颌外动脉 羊及小动物:股动脉 猪:心脏,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2019/9/26,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16,四、静脉血压和静脉回流,(一)静脉血压 1.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血压。 2.周围静脉压:各器官静脉的血压。 (二)静脉回流 1.血压差促使静脉回流 2.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3.胸腔负压的抽吸作用,2019/9/26,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17,五、微循环,(一)定义: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二)组成: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2019/9/26,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18,(三)途径 1.直捷通路:微动脉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微静脉(维持正常血液循环、血压,主要分布骨骼肌) 2.动-静脉短路: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快速调运血液、调节局部毛细血管床血流量,皮肤、耳廓等) 3.迂回通路:微A 后微A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微V(物质交换的真正场所),五、微循环,2019/9/26,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19,五、微循环,2019/9/26,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20,六、组织液,(一)组织液的生成和吸收 生成的动力: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结果:若是正值,如毛细血管A端,血浆从血管滤出;若是负值,如毛细血管的V端,组织液被重吸收。,2019/9/26,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21,六、组织液,2019/9/26,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22,六、组织液,2019/9/26,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23,六、组织液,2019/9/26,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24,六、组织液,(二)影响组织液的生成因素: .毛细血管血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 .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 .淋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157:2025 EN Coal - Determination of forms of sulfur
- 2025-2026学年甘井子区三上数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2026学年东方市三上数学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4年辽宁省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数学三上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八年级生物-用药常识-人教新课标版课件
- 行政管理中的科技支持方案的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跨文化管理的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 自考行政管理期末复习策略与试题及答案
- 深入中国文化概论考试试题答案
- 抗抑郁药物的应用与效果评估试题及答案
- 大学武术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浙江大学
-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老年护理与保健赛项规程
- MOOC 财政学-浙江财经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妇科经带胎产杂99方方歌讲解学习
- 重庆邮电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模板-2020版
- 20XX-烟草车辆运输方案计划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竞赛试卷
- CRH380B动车组电气系统综述综述
- 晶体几何基础
- 作业准备验证及停工后验证规定
- 控制电缆敷设、接线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