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课时检测(十八)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人民版.docx_第1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课时检测(十八)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人民版.docx_第2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课时检测(十八)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人民版.docx_第3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课时检测(十八)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人民版.docx_第4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课时检测(十八)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人民版.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检测(十八)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19徐州一中检测)申报1897年7月14日报道,“有客籍之人旅游过此者,谓之较之两三年前有不同焉,以沪上求时新而不知在土著之人观之,则凡诸不同者,不待两三年也,有一岁而已变者焉,有数月而即变者焉”。材料反映的现象出现的外部原因是()A近代工业的发展 B社会思想的解放C政治运动的影响 D近代西方的影响解析:选D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晚清上海社会生活等变化非常快,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导致这一现象的外部因素是近代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故D项正确;近代工业的发展、社会思想的解放、政治运动的影响等都属于内部因素,故A、B、C三项错误。2(2018南京调研)1877年,万国公报刊发文章历数裹足的种种危害;1880年郑观应批判裹足“极其流弊,难罄形容”;1883年康有为创办戒缠足会,对女性“忍气吞声”“毁筋绝骨”的苦痛深表同情。该现象直接反映出()A女性裹足已引起舆论普遍关注B废止缠足具有反清的政治色彩C有识之士的倡议体现风气开化D传统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解析:选C报刊、郑观应和康有为对缠足问题的关注表明少数有识之士开始关注女性裹足,这是风气开化的体现,故C项正确。3(2019江苏名校一模)清代北京竹枝词中说:“坤(女)鞋制造甚精工,争奈人多足似弓。庚子(1900年)已过尚依旧,几时强迫变颓风?”这反映了()A传统观念影响习俗变革B社会启蒙与社会的发展进步C妇女缠足之风气日趋衰落D近代女鞋制造工艺删繁就简解析:选A材料大意为:女鞋制造非常精致,但奈何大多数女子的脚都是弓形。庚子年过了之后依旧是这样,什么时候强迫改变颓败的风气?这反映了妇女缠足观念根深蒂固,以及男女不平等观念的深入人心,这种传统观念在现实中影响了社会习俗的变迁,故选A项。4维新派主张“断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与“万国同风”,便于操作机器和武器、讲究卫生等。1905年,端方等出洋考查宪政的“五大臣”也发出“断发”的声音,“奏请官员剪发之折,两宫深滋不悦”。武昌起义后,清政府不得不下达谕旨,准许人们自由剪辫,被迫承认“断发”的合法性。以上变化主要说明了()A政府主导社会生活 B断发触动清朝国体C断发体现革命色彩 D政治时局影响习俗解析:选D材料反映出近代“断发”受到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等政治时局的影响,故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政府的主导作用,故A项排除;断发是生活方式的改变,没有触动清政府的国体,故B项排除;维新派主张的“断发”不具有革命色彩,故C项排除。5下图是民国初年“剪辫子”的历史场景,两幅照片中主人公的服装、神态和动作反映出()A国人普遍认同剪辫易服 B西式生活成为国民共识C剪辫易服运动一呼百应 D思想观念呈现新旧并存解析:选D新派人士欣然接受剪辫,路人被警察强行剪辫的不情愿的态度,表明当时的思想观念呈现新旧并存的特点,故D项正确。6(2018海门一模)沪北西人饮食竹枝词记载:筵排五味架边齐,请客今朝用火鸡。啤酒百壶斟不厌,鳞鳞五色泛玻璃。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国的传统饮食被西餐所取代B西餐成为中国人款待贵宾的一种时尚C西餐已逐步进入普通百姓之家D西餐在城市社交活动中逐渐流行开来解析:选D据材料“请客今朝用火鸡。啤酒百壶斟不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在城市社交活动中西餐逐渐流行,故D项正确。7. (2018无锡一模)下图是1929年2月10日湖南国民日报上刊登的一幅漫画,画上的人说“青天白日之下用不着这个废物”。这表明当时社会上()A主动破除旧俗与陋习 B全盘接受西洋新风俗C肤浅理解破旧与革新 D激进与保守斗争激烈解析:选C漫画中的“青天白日”结合时代背景可知,是在民国时期,漫画中的人把传统文化全盘否定作为破旧的手段表明理解是肤浅的,故C项正确。8(2019南京调研)民国初年,姚灵犀在采菲录中记载:“天足萌秀之际,因放足而致夫妻反目者、翁姑虐待者,时有耳所闻。旧有缠足之妻,多成弃妇;纤小之足,每致离婚。”这说明()A近代社会民众的习俗变迁异常缓慢B妇女缠足习俗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C社会思想观念呈现新旧冲突的局面D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引发社会大变革解析:选C材料表明在废止缠足这个问题上的看法不一致,说明思想观念新旧冲突,故C项正确。91905年3月,某学者在其母亲病逝后,在大公报上刊登哀启,声明:凡参加追悼会的同仁,只收诗文、联句或花圈花牌;拒绝接收纸箱扎彩、银钱洋圆等物。这反映出()A先进习俗取代落后习俗 B民国成立冲击旧思想观念C新式青年抛弃纲常礼教 D现代文明影响了传统习俗解析:选D材料仅为某一学者的声明,并不能说明整个社会先进习俗取代了落后习俗,故A项错误;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丧葬礼仪也属于纲常礼教的内容,“抛弃”说法错误,故C项错误;材料说明该学者倡导现代文明的习俗,故D项正确。10(2019姜堰中学期初)1905年的一首歌谣中唱道:“卢沟桥,汉口岸,消息流通流不断,快马如飞轻舟似叶,哪及火轮一寸铁,祝我帝国好好好,祝我铁路早早早,一时勤劳百世安,从今不歌行路难。”这首歌谣反映了()A通信工具飞速发展带来的便捷B交通工具的进步加速了社会交流C卢汉铁路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D出行难的问题已经得到完全解决解析:选B材料中“火轮”“铁路”“从今不歌行路难”主要指的是近代交通的变化,故B项正确。11(2018盐城三模)1877年6月29日,(李鸿章)复刘仲良中丞曰:“日来由东局(天津机器局)至敝署(直隶总督府天津衙署)电线置妥,仅费数百金,通信立刻往复。即用局内学生司之,神奇可诧,各使均相道贺。执事闻之,将又哑然笑,数十百年后必有奉为开山之祖矣。”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天津机器局是民用工业代表B天津电报业是由中国人自办C当时中国电报技术世界领先D国人通讯方式发生普遍改变解析:选B材料中“用局内学生司之奉为开山之祖”表明天津电报业国人自办,故B项正确。12下图为发表于1909年的时事漫画一手掩尽天下目。该漫画的寓意是()A清政府肆意压制革命舆论B新闻媒体面临恶劣的环境C报刊有效发挥着政治监督作用D革命派开始利用报刊启发民智解析:选B漫画中体现压制舆论,媒体被挡住,反映媒体环境恶劣,故B项正确。13(2019泰州中学调研)1879年5月,曾两次担任美国总统的格兰特访问上海。由传教士主办的万国公报在介绍格兰特时写道:“民间爱戴情深,立之为皇。践祚之后恩周朝野,民间不忍拘禅位之例,仍复尊之为皇矣。”这反映出当时()A社会上崇洋之风盛行 B社会舆论受教会控制C开始介绍西方政治生活 D新式报刊迎合民众心理解析:选D材料介绍西方,不能体现“崇洋”,故A项错误;教会办的报纸报道新闻,不是控制舆论,故B项错误;1879年介绍西方并不是“开始”,故C项错误;万国公报作为新式报刊把美国总统描述成“皇帝”,这反映了当时新式报刊迎合民众心理,故D项正确。14十九世纪的中国,凡西方的东西,照例会被先反对一阵,但电影却是例外。定军山一炮打响后,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的长坂坡等其他影片也大获成功,看电影的人“有万人空巷来观之势”。对该现象的正确解读是()A京剧艺术依赖电影技术传播B西方影片具有极大的民众市场C民国政府鼓励电影产业发展D国产电影借助传统艺术得以发展解析:选D材料中“定军山长坂坡”都是京剧传统名戏,这说明国产电影借助传统艺术得以发展,故D项正确。15如图反映了我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的变化。以下关于中国互联网发展的评述,正确的是()A互联网将逐渐取代其他大众传媒B中国从2005年开始接入互联网C互联网将很快成为“第一媒介”D互联网深刻地影响了人民生活解析:选D我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逐年上升,成为新的传媒媒介,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日渐占据重要席位,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5分)16(2019宿迁质检)伴随着社会政局的更替和外来文化的冲击,社会风尚与民俗风情往往会发生巨大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今后不论新旧,一概剃头,以遵国制。如有抗命不遵,即系二心,岂是本朝人民?此等顽钝,许地方捉拿前来,以军法重处,不论一省一城,(凡)不剃头者,即开列册藉,明白详报,发兵进剿明清史料丙编有山东进士孙之獬,阴为计,首剃发迎降,以冀独得欢心,乃归满班,则满以为汉人也,不受。归汉班,则汉以为满饰也,不容。于是羞愤上疏,大略谓:“陛下平定中国,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于是削发令下,而中原之民,无不人人思挺螳臂,拒鳖斗,处处蜂起,江南百万生灵,尽膏草野,皆之獬一言激之也。原其心,止起于贪慕富贵,一念无耻,遂酿荼毒无穷之祸王家桢研堂见闻杂记北魏、辽、金、元凡必汉衣冠者无不一再世而亡。后之子孙能以朕志为志者,必不惑于流言,于以绵国祚,承天佑,于万斯年勿替引之。可不慎乎,可不戒乎。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材料二“市肆行人见使行服着,有感于汉朝衣冠,至有垂泪者,此必汉人,诚可惨怜”“华人见东方衣冠,无不含泪,其情甚戚,相对惨怜”。朝鲜李窅(16221658)燕途纪行材料三庄士敦(苏格兰人,1919年应邀担任溥仪的英语、数学、地理等西方学说老师引者注)使我相信西洋人是最聪明最文明的人,而他正是西洋人里最有学问的人。只因庄士敦讥笑说中国人的辫子是猪尾巴,我才把它剪掉了。我这一剪,几天功夫千把条辫子全不见了,只有三位中国师傅和几个内务府大臣还保留着。因为我剪了辫子,太妃们痛哭了几场,师傅们有好多天面色阴沉。后来溥杰和毓崇也借口“奉旨”,在家里剪了辫子。那天,陈(宝琛)师傅面对他的几个光头弟子,怔了好大一阵。溥仪我的前半生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清政府严格推行“剃发令”的原因。(2分)(2)据上述材料,具体指出从17世纪中叶到民国时期,汉族男子对“剃发”一事持哪些态度?(4分)“剃发易服”和近代中国出现的“断发易服”有何区别?(4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溥仪为何毅然“剪了辫子”?学术界普遍认为辛亥革命后,“断发易服”具有反清革命的色彩,溥仪的断发行为是否具有这一色彩?请判断并说明理由。(5分)解析:第(1)问,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上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从孙之獬的个人行为和中原地区、江南地区的民众行为对比概括;第二小问,“剃发易服”体现满清的民族压迫,而“断发易服”体现民族解放,顺应世界潮流。第(3)问,据材料中的省略号分层概括溥仪断发的原因,溥仪的断发行为不具有革命色彩,原因从其自身说明。答案:(1)原因:巩固满族的统治地位;将前代少数民族政权的灭亡归因于它们的汉化措施,要禁止满族汉化。(2)态度:降臣贪图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