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检测(二十八)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19常州一中期初)美国学者费正清和赖世和认为,“中国初期的近代化,着手强健有力,在今日也令人感到印象深刻。和日本成为对比仅在以后发生,如果1860年间外人赌成败胜负的话,他甚至可以在相反的方向下注”。能让“外人”“在相反的方向下注”,主要是由于清政府开始了()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D“详晰甄核,仿行宪政”解析:选B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860年间”,可以看出能让“外人”“在相反的方向下注”的原因是清政府开始了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的洋务运动,故答案为B项。2(2019启东中学月考)中华文明史写道,作为19世纪后半期的一种官方或准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观,它所要回应的实际上是如何处理传统与近代的关系。这是鸦片战争后不断困扰中国人的一个大问题。甲午战败也揭示了其缺陷。在当时“主流意识形态”指引下()A国人开始关注世界形势 B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第一步C全国掀起维新变法运动 D中国政治体制发生了巨变解析:选B材料所述为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探索挽救民族危亡的道路,由材料“甲午战败也揭示了其缺陷”可以得出所述为洋务运动的展开,故B项正确。3“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尽管康有为之变法理论似乎处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无敢逾越古典圣贤所订准绳,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叛逆色彩。”由此可见,康有为的主要意图是()A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度B假托先贤外衣,铲除封建统治基础C抨击顽固势力,采用西方先进技术D借助儒家思想,推行资产阶级改革解析:选D康有为从“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即借助儒家思想宣传变法的合理性,故D项正确。4(2018常州一模)康有为虚构出一个首倡“改制”的孔子,并说他的变法主张就是继承孔子的事业。他这样做的目的是()A基于传统儒学推行变法主张B继承孔子的“改制”事业C借助传统文化解释变法理论D借孔子权威减少变法阻力解析:选D因为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封建顽固势力又很强大,康有为将孔子虚构成“改制”形象,且说自己的变法主张继承孔子事业,这样做是为了减少变法阻力,故D项正确。5(2018苏州调研)晚清时人惊呼:“五经去其四,而论语犹在疑信之间,学者几无可读之书,势不得不问途于百家诸子。”这一评论针对的是下列哪一著述()A海国图志 B新学伪经考C变法通议 D文学革命论解析:选B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标志着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开始向西方学习,故A项错误;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撰写新学伪经考,将封建统治者奉为儒学正统的古文经典斥为伪书,故B项正确;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故C项错误;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陈腐、雕琢、晦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文学革命由此开始,故D项错误。6“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词语,渐成报纸文章的常用词语和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许多人用这些词语命名。原名胡嗣穈的胡适,也是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取“适”字,做了自己的表字和笔名。这反映了()A“开眼看世界”成为一股社会思潮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文化主流C崇洋媚外渐成社会风尚D实行制度变革的意识开始萌发解析:选D根据材料“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词语,渐成报纸文章的常用词语和爱国志士的口头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维新变法时期实行制度变革的意识萌发,故D项正确。7(2019清江中学阶段检测)18211850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本朝掌故,寻求经世之道;随着边患加剧,着重边疆地理研究;伴随西方殖民者东来,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人们()A关注社会现实及世界形势 B改变了传统治史方法C转向对本朝边疆史地研究 D挣脱了文字狱的枷锁解析:选A由材料可知,“寻求经世之道”“着重边疆地理研究”“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并结合“18211850年”可知,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经世致用思想的传播和外国的侵略,这反映了人们关注社会现实和世界形势,故选A项。8(2019泰州中学月考)1839年9月,林则徐在会奏中指出:“臣等细察夷情,略窥底蕴,知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该夷义律在粤多年,狡黠素著,时常购觅邸报,探听揣摩,并习闻有边衅二字,借此暗为恫喝,实则毫无影。”这表明林则徐()A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充分准备B仍受天朝上国思想影响C揭示出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D对英国具有必胜的信心解析:选B材料中林则徐对英国侵略中国的野心并没有认真对待,认为英国不会侵略中国,体现了对“夷情”的浅薄认知及对西方的蔑视,这实质上是受到传统“夷夏之辨”思想的影响,故B项正确,D项错误;林则徐对英国的军事情报并不是十分掌握,没有做好战斗准备,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年,故C项错误。9(2019苏州调研)有学者谓,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前,“全国的出版界,几乎没有什么说得上研究两个字的”“在民国八九年之间,北京大学的几种杂志一出而全国的风气,为之幡然一变。从此以后,研究学术的人,才渐有开口的余地。后生小子,也知道专讲肤浅的记诵,混饭吃的技术,不足以语于学术,而慨然有志于上进了”。这反映了()A北京大学成为文学革命的中心B新文化运动推动科学精神的传播C大学成为近代报刊萌芽的母体D技术进步催生文化新模式的出现解析:选B从材料中的这一变化可以看出,新文化运动推动科学精神的传播,故B项正确。10(2019启东中学月考)新青年自第2卷刊登通告:“自第二卷第一号起,新辟读者论坛一栏,容纳社外文字,不问其主张体裁是否与本志相合。”同时,新青年第1到3卷每一号的封三都刊有投稿简章,明确提出“来稿无论或撰或译,皆所欢迎”。此举()A宣告新文化运动开始 B体现了兼容并收的原则C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 D大力弘扬了“五四精神”解析:选B“容纳社外文字,不问其主张体裁是否与本志相合”“来稿无论或撰或译,皆所欢迎”等信息说明新青年对来稿采取了兼容并收的原则,故选B项。11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解析:选C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20年”及材料中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结合所学可知是反对胡适提出的改良主义,主张发动工农群众,进行革命,说明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且其在中国的影响日益增强,C项正确;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的指导思想,与题目时间不符,排除A项;实业救国运动是在甲午战争后兴起的,主要是宣扬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体现批判传统礼教,故D项错误。12(2018泰州中学期中)1920年1月,教育部正式通令全国:“自本年秋季起,凡国民学校一二年级,先改国文为语体文,以期收言文一致之效。”4 月又发通告,规定截至1922 年止,凡用文言文编的教科书一律废止,要求各学校逐步采用经审定的语体文教科书。这一变化()A揭开了近代国人思想变革的序幕B表明文学革命取得了实质性成果C是近代中国民族观念兴起的产物D是政府维护民主共和的重要举措解析:选B“凡用文言文编的教科书一律废止,要求各学校逐步采用经审定的语体文教科书”表明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取得了实质性成果,故B项正确;材料中论述的是文学革命,不是揭开思想变革序幕,故A项错误;材料中是新文化运动,不是民族观念的产物,故C项错误;新文化运动主要是思想宣传,故D项错误。13“他们不再热衷于讨论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的孰是孰非,转而探索民主社会在中国为什么屡屡失败。他们确信没有多数国民的民主觉悟,没有一种能赋予民主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心理基础,是不可能真正建设和组织起西洋式的社会的。”由此推断,材料中“他们”()A主张维新变法 B坚持“中体西用”C提倡民主科学 D宣传马克思主义解析:选C材料没有体现学习君主立宪制,故A项错误;材料跟民主有关,故不是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故B项错误;强调“多数国民的民主觉悟”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兴起背景,不是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故D项错误。14(2018盐城二模)1916年,陈独秀发表文章:“吾国年来政象,惟有党派运动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政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其结果也,不过党派之胜负,于国民根本之进步,必无与焉。”由此表明他()A否定党派运动 B主张国共合作C倡导国民运动 D厌恶政权更迭解析:选C材料说明国民对于党派之争,不再关心,因此,此时的民主与反民主的斗争,并未充分动员民众,由此可知他主张发动民众参与民主政治建设,故选C项。15(2018镇江一模)“中国固有的精神其实并未被共和二字所埋没,只有满人已经退席,和先前稍不同。”为冲破“固有的精神”,先进中国人采取的对策是()A开展戊戌变法 B发动辛亥革命C掀起新文化运动 D传播马克思主义解析:选C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里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奋起反击,在文化领域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故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5分)16(2016江苏高考)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先驱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尖锐地批评了传统儒学的有关内容,但是他们并未全盘否定儒学。中国的文化、社会和历史,是一个较之传统儒家意义更为广大的传统。在对待这个大传统的态度问题上,新文化运动没有“全部摒弃”“彻底否定”的看法。陈独秀认为,中国文明,包括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实际上与人类文化的普遍价值相联系相一致。上海某报批评北京大学设立“元曲”的课目,指元曲为“亡国之音”,认为不当讲授。陈独秀反对这一看法。他还公开承认,钱玄同废除汉字的主张过于急切,是对传统语言文字用了“用石条压驼背的医法”。摘编自李良玉思想启蒙与文化重建材料二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都是非常激烈的。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的批判。这个勇猛的、也是简单而绝对的批判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虽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形式主义的偏向。摘编自李新中华民国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分析这些认识产生的原因。(6分)(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9分)解析:第(1)问,“认识”根据材料“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尖锐地批评了传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北-河北机械热加工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北-河北图书资料员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苏-江苏防疫员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苏-江苏工程测量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计量检定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热处理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林木种苗工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安徽-安徽热力运行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安徽-安徽城管监察员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北京-北京房管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山西省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单位一览表
- PCB全制程培训教材
- 《李将军列传》教学教案及同步练习 教案教学设计
- 烟草配送车辆GPS管理方案
- 中图法分类号与中图分类法查询
- 酒店客房验收工程项目检查表(双床房、大床房、套房)
- 开音节闭音节中元音字母的发音规律练习
-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及维护保养方案
- 融资性担保贷款保后检查表
-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管理制度
- 合同转让三方协议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