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冬春季重点传染病防控培训.ppt_第1页
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冬春季重点传染病防控培训.ppt_第2页
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冬春季重点传染病防控培训.ppt_第3页
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冬春季重点传染病防控培训.ppt_第4页
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冬春季重点传染病防控培训.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冬春季重点传染病防控培训,乐安县疾控中心 2019年3月,一、传染病基本常识,1、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一、传染病基本常识,2、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经空气飞沫传播(肺结核、麻疹、水痘、流感、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等) 经消化道传播(甲肝、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腹泻、霍乱、手足口病等) 经食物传播(等同消化道传播) 经密切接触传播(麻疹、水痘、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等) 经血液或性途径传播(乙肝、丙肝等) 经媒介生物传播(细菌性痢疾、流行性出血热(老鼠传播)等),二、学校传染病流行的特点,1、易感性高 学生大部分均是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少年,由于免疫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因而抵御传染病的能力较差,容易感染致病。 2、易发生,且发生之后很容易引起暴发流行 学校是社会上一个特殊的公共场所,学生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学校。可能把传染源带入学校。一个班大约有50名学生集中在50平方的教室里,学习、生活、共进午餐。相互间接触密切,加之卫生设备、卫生制度不健全和卫生习惯不良等,使传染病极易发生和流行,甚至是暴发。儿童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低。是多种传染病的易发年龄。,二、学校传染病流行的特点,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学校与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双向传播。 3、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特点 冬春季的呼吸道传染病;夏秋季节肠道传染病,二、学校传染病流行的特点,4、社会关注度高 学校是政府,社会和媒体关注的焦点,一旦疾病传播,容易造成不良社会反应。 实例:湖南桃江结核病:2017年8月,桃江县第四中学发现肺结核疫情,至11月25日发布疫情通报,经继续复查和主动筛查,11月24日晚上8点半,桃江县第四中学共报告肺结核确诊病例81例、疑似病例7例;桃江县职业中专学校共报告肺结核确诊病例9例、疑似病例3例。其中,11月17日公布的桃江县第四中学的5例疑似病例和38例预防性服药学生中,41例订正为确诊病例,2例排除。县卫计部门、教育部门、疾控中心多名责任人被免职。,三、学校及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防控,1、手足口病 2、水痘 3、流行性感冒 4、结核病 5、流行性腮腺炎 6、风疹 7、诺如病毒性肠胃炎,1、手足口病,1.1、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以发热、口腔粘膜疱疹或溃疡、手、足、臀等部位皮肤出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1、手足口病,1.2、哪些病原体会引起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至少20多种A组肠道病毒血清型可引起手足口病,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最为常见,其中重症和死亡多数由EV-A71感染所致, 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可以有效防止重症手足口病发生,减少伤亡。,1、手足口病,1.3、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患者发病后第一周传染性最强。 1.4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 我县每年4-6月和9-11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11,1、手足口病,1.5我县手足口病疫情情况: 2011年病例数453例,死亡2例,重症病例18例,聚集性疫情22起,检测结果为实验室确诊病例43例,EV7141例,其他肠道病毒2例 2018年病例数509例,其中托幼机构58例,学校8例,死亡0例,重症病例0例,聚集性疫情20起其中发生在4起托幼机构,检测结果为实验室确诊病例54例,EV71阳性4例,Cox A16阳性24例,其他肠道病毒26例。,2013-2018手足口病按月发病分布,2018年手足口病年龄组分布,1、手足口病,1.6、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 (1)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采取立即送诊、居家观察等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2)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老师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 (3)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定期对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4)定期对活动室、寝室、教室、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5)托幼机构应每日对厕所进行清扫、消毒,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2)托幼机构应配合卫生部门采取手足口病防控措施。,1、手足口病,1.7、消毒方法: (1)消毒对象: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 (2)消毒药物:84消毒液;0.5%碘伏、紫外线消毒 (3)消毒药物的浓度:半脸盆(约5升)水加84消毒液一次性杯子半杯,形成500mg/L浓度;消毒方法:将体温表浸泡15分钟后再用毛巾擦干; (4)手消毒方法:用0.5%碘伏搽拭5 分钟,手足口病,1.8、聚集性疫情的报告 1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自然村发生3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家庭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集体单位和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时,应以最快的方式向县级疾控机构报告。,1、手足口病,1.9、托幼机构/学校停课标准 (1)托幼机构/学校以班或宿舍为单位,一周内发现2例手足口病例,或出现一例重症病人或死亡病例,该班和同一宿舍停课10天,并将患儿家长的通讯方式告知县级疾控中心,托幼机构/学校的保健医生对其他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2)托幼机构/学校1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经风险评估后,全园停课10天,完成终末消毒,并通过消毒效果评估达到合格要求可申请复课; (3)经检查,达不到卫生要求的小学或托幼机构作停课处理。,2、水痘,2.1、 基础知识: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起病急,可有轻、中度发热且出现皮疹,皮疹先发于躯干、四肢近端,躯干最多,其次为头面部,呈向心性分布。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在近距离,短时间内也可通过健康人间接传播。 潜伏期:潜伏期约为12-21天,平均14天。 隔离期:隔离至脱痂为止,但不得少于发病后两周。,水痘,2、水痘,2.2、 学校防控要求: 一是加强晨检工作,对出现头痛、发烧、身体不适或疑似水痘病例的学生和幼儿,应立即送往医院就诊,同时通知家长,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人员进行观察。水痘患者必须隔离至水痘全部结痂且痂皮干燥后方可返校,隔离时间应不少于病后2周,复课应有诊疗单位和校医出具的证明。 二是落实专人对教室集中开展教学活动的场所,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必要时可进行空气消毒,同时,适当增加学生课外活动时间,并督促学生勤洗手。,水痘,三是、加强对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多媒体、告知家长书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和家长掌握基本预防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积极配合学校防病工作。 2.3、突发事件判定: 一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发生10例及以上病例。暴发疫情:10天内,发生,2例及以上病例。,3、流行性感冒,3.1、基本知识: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流行病毒分为甲、乙、丙三类,甲型多见、易变异。 临床表现:突然快速而至的高热、畏寒、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可伴有咽痛、流涕、流泪、咳嗽等呼吸道病状。少数病例有食欲减退,伴有腹痛、腹胀、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为主,流感病毒在空气中大约成活半小时污染的日用品。 潜伏期:潜伏期为数小时至3天,一般为1-2天。 隔离期:退热后2天。,3、流行性感冒,3.2、流感防控措施 (1)保持良好的个人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包括:勤洗手;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出现流感症状后,咳嗽、打喷嚏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然后洗手,尽量避免接触摸眼睛、鼻或口。 (2)家庭成员出现流感患者时,要尽量避免相互接触,尤其是家中有老人与慢性病患者时。当家长带有流感症状的患儿去医院就诊时,应同时做好患儿及自身的防护(如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3)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中出现流感样病例时,患者应居家休息,减少疾病传播。 (4)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3、流行性感冒,3.3、流感疫情停课标准: 1.班级停课:达到以下标准之一者,经评估疫情存在进一步扩散可能,该班可实施停课,并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停课期限一般为 4 天。 (1)该班级当天新发现流感样病例达 5 例及以上; (2)该班级现症流感样病例达 30%及以上; (3)一周内发生 2 例及以上实验室确诊流感住院或死亡病例(不包括门诊留观病例)。,3、流行性感冒,复课标准:停课期限届满可复课。仍有流感样症状的学生,需体温恢复正常、其他流感样症状消失 48 小时后或根据医生建议方可恢复上课。 2.年级/学校停课:疫情如持续发展影响学校正常教学活动时,教育部门应组织对疫情风险进行评估,可逐级实施停课措施。停课期限一般为 4 天。停课期限届满后,经评估来确定是否复课。,4、结核病,4.1、结核病是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是由于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而引起的。主要发生在肺部,因此最常见的是肺结核,其次有结核性胸膜炎。还有其它肺外结核如肠结核、肾结核、结核性脑膜炎、骨关节结核等。,结核病,4.2、 学校结核病是极具隐蔽性,一方面,患病学生症状不明显,不容易被及时发现,另一方面,患病学生隐瞒病情或带病上学,不可避免造成结核菌的快速传播和扩散;在慢性传染病中,结核病最容易在学校引起聚集性疫情,如果重视不够,管理不到位,将严重影响学校教学秩序,引起社会恐慌,进而构成公共卫生事件,同时也将影响整体结核病防治成果,使已取得的防治成效将毁于一旦,因此,要优先重视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4、结核病,4.3、结核病的预防: 结核病早期症状相似普通感冒,具有很强的隐密性。如何及时的发现对于病人治疗的效果和控制传染源很重要。 1、如果连续咳嗽、咯痰2周以上并/或有咯血、痰中带血等,应及时到指定的医院诊治,排除肺结核。 2、应及时隔离肺结核病人。 3、一旦发现有肺结核病人,周围的密切接触者应及时做X线胸透(或摄X胸片)检查和结核菌素(PPD)试验,以确定是否还有其他传染源存在。 4、病人的宿舍、经常上课的教室桌椅等场所可采取用紫外线灯照射、含氯制剂擦拭等消毒方法处理。,5、流行性腮腺炎,5.1,基本知识: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成人中也有发病。 临床表现:体温中度增高、头痛、肌肉酸痛等。腮腺肿大常是本病的首发体征,持续7-10天。常一侧腮腺先肿大,2-3天后对侧腮腺亦出现肿大,有时肿胀仅为单侧,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扩大,边缘。边缘触之有弹性感,有疼痛及触痛,表面皮肤不红,咀嚼特别是吃酸性食物时疼痛加重。肿痛在3-5天达到高峰。一周左右消退.常有腮腺管口红肿。同侧咽部可有肿痛、扁桃体向中线移位,喉水肿亦可发生。上胸部亦可出现水肿,躯干偶见红色斑丘疹或荨麻疹。,5、流行性腮腺炎,传播途径:病毒在唾液中通过飞沫传播。(唾液污染的衣服亦可传染) 潜伏期:流行性腮腺炎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 隔离期:隔离期一般认为应从起病到腮肿完全消退为止,约3周.接触者一般不检痰,可口服板蓝根冲剂。,流行性腮腺炎,5、流行性腮腺炎,5.2、学校防控要求: 一是利用广播、宣传栏等宣传呼吸道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学生、家长和教师的防病意识。 二是加强晨检工作,每日认真做筛查工作,凡发现有腮腺炎可疑症状的学生,要求其立即到医院就诊,隔离治疗,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上报,腮腺炎痊愈(自发并之日起隔离21天)后应由就诊医疗机构或校医签写复课证明。 三是加强开窗通风、消毒。 5.3,突发事件判定: 一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发生10例及以上病例。,6、风疹,6.1、基本常识: 风疹是由风疹是由风疹病毒(R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发病为多,人群普遍易感,易感年龄以19岁为主,其流行多见于幼托儿童。 临床表现:以低热、上呼吸道轻度炎症、全身散布红色斑丘疹及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 传播途径: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一年四季均可传染得病,以冬春季为多。风疹病毒还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感染本病,可导致胎儿畸形。,风疹,6、风疹,6.2、学校防控要求:1.预防风疹的关键是尽量减少与风疹病人的接触,避免与其面对面讲话。在风疹高发期,尽量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地方玩耍,外出归家后要及时给孩子洗手,让孩子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2.如出现发热、皮疹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到医院进行诊治,不要到私人诊所看病或自行服药;一旦被诊断为风疹,为了避免传染,应隔离治疗至出疹后5天,同时要注意休息,保持正常饮食,多食水果,多饮水。 3.接种麻风疫苗或麻腮风疹疫苗是预防风疹和保护易感人群的最有效措施,接种疫苗后2周左右便可产生抗体。在接触风疹病人后尽早接种疫苗可有效减少风疹的感染机会。 4.风疹是一种抵抗力很弱的病毒,勤开窗通风可加速空气中风疹病毒的死亡。因此,学校的教室、宿舍和食堂等地应避免门窗紧闭,要多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同时,要注意保持个人卫生,避免过度疲劳,注意营养,尽量在空气流通处活动。,7、诺如病毒肠胃炎,7.1、基本知识 诺如病毒肠胃炎主要有两个特点: 一是传染性较强,通过接触、水源、食物、呼吸均可传播,且仅需10-100个病毒就可致病。 二是以群发为主,好发于幼儿园、学校等人群集中的地方。不过,诺如病毒本身具有自限性,即使不吃药,一般两三天就好了。其之所以在孩子中更突出,原因在于孩子感染后出现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较成人更强烈。 最强的时期。,7、诺如病毒肠胃炎,临床表现:与其他病毒性肠胃炎相似,起病突然,主要症状为发热、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可单有呕吐或腹泻,亦可先吐后泻。成人腹泻较突出,儿童呕吐较多。 传播途径:1,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 2、触摸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然后将手指放入口中。 3、接触过诺如病毒感染患者,如照顾患者、与患者分享食物或共同餐具。 潜伏期; 为24-48小时,一般不超过72小时。 隔离期:诺如病毒传染性强,病人发病前至康复后2周,均可在粪便中检到诺如病毒,但患病期和康复后3天内是传染性,7、诺如病毒肠胃炎,7.2学校防控要求: 一是:注意师生洗手卫生,用肥皂和清水认真洗手,尤其在如厕后、进食前、准备和加工食物前。 二是: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贝类等海产品应深度加工后食用。诺如病毒抵抗力较强,在60高温或经快速汽蒸仍可存活。 三是:自来水和桶装水均要烧开饮用,避免开水与生水混合饮用,以防水被污染引起发病。 四是:诺如病毒感染患者应远离厨房或食物加工场所。诺如病毒感染病人患病期至康复后3天内不能参加加工食物或为其他患者陪护工作。 五是:及时用含氯漂白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清洗消毒被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立即脱掉和清洗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单等,清洗时应戴上橡胶或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后认真洗手。 7.3 疑似暴发疫情的判定: 学校、托幼机构,一周内出现20例及以上病毒性腹泻临床诊断病例。,七步洗手法,四、学校晨检及因病缺课流程,1、班主任每日上课前对学生进行晨检,发热、皮疹、腹泻等,填写晨检登记本,对缺勤的学生进行追查,发现因病缺课的学生应详细询问其病情并登记缺课登记表。 2、各班班主任将晨检结果和因病缺课登记表统一报学校汇总。 3、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应立即报告教育部门及辖区内疾控机构。,五、学校传染病具体防控要求,1、多途径宣传卫生知识。 包括黑板报宣传、发放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单、升国旗间宣传、班主任例会宣传、班会宣传、健康教育课等。 2、落实正常的卫生保健措施。 包括开窗通风、课间洗手、餐具消毒、衣被爆嗮等。,五、学校传染病具体防控要求,3、切实抓好监测预警工作: (1)晨午检: 班主任每日早自习或早晨第一节课前对学生进行晨检,了解学生的出勤和健康状况。晨检的内容包括:观察学生的精神状态,询问学生健康状况、登记因病缺勤情况。老师应通过观察,询问等手段,重点检查学生中有无发热、皮疹、腹泻、黄疸、结膜充血等症状发生。调查了解学生缺勤原因、所患何种疾病或症状等信息,晨检中发现学生有发热、皮疹、腹泻、黄疸、结膜充血等症状或其他异常时,应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校医或保健医生或校指定人员),并做好记录。学校疫情报告人负责指导各班开展学生晨检工作,对各班晨检结果进行核实、排查和处理,做到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 传染病流行期间宜在下午第一节课前增加午检,住宿制学校宜对住校学生进行晚检。,五、学校传染病具体防控要求,(2)因病缺课的登记、追踪及报告。 班主任每日登记因病缺课学生的患病情况,包括发病时间、症状、就诊情况等信息,协助学校疫情报告人对其病情和转归进行追踪。学校疫情报告人负责指导各班开展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工作,对各班登记结果进行核实、汇总,做到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六、不同类别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1、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措施 2、肠道传染病预防措施,1、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措施,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流感、流脑、水痘、麻疹、腮腺炎、结核病等。 一是:定时开窗、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宿舍、教室等公共场所应注意经常通风,可用紫外线、84消毒液进行室内空气消毒,经常用84消毒液等含氯消毒剂擦拭桌椅、门把手、水龙头等公用部位。高发季节教育学生应尽量避免到拥挤的公共场所活动。 二是:接种疫苗。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季节手段。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 三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工作、生活场所卫生;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盖住口鼻,用过的纸巾不要随地乱扔,勤晒勤洗、勤晒衣服、不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切忌与他人混用,个人毛巾、牙刷、餐具应定期消毒或更换。,1、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措施,四是: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引导学生多进行户外活动,多参加体育运动,经常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 五是:生活有规律,睡眠要充足。学生学习一般压力较大,学习时间也较长,要做到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对提高自身的免疫力相当重要。 六是:衣、食细节要注意。春季气候多变。乍暖还寒,应适时增减衣物,合理膳食,注意营养,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及微量元素、高微生物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多饮开水,尽量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七是:切莫讳疾忌医:由于传染病初期都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易被忽视,因此身体若有不适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有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尽早就医,明确诊断,及时治疗。,2、肠道传染病预防措施,肠道传染病:包括霍乱、甲肝、伤寒、痢疾、手足口病等。 一是: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个人用品如毛巾,牙刷,餐具应定期消毒和更换。注意饮食卫生,要使用经过严格消毒的餐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